避震轮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22037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避震轮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轮,尤其涉及一种可提升避震效果,且方便组装的避震轮 圈。
背景技术
车轮是由圆形中空框体构成,通过圆形框体可进行滚动并减少与地面的磨擦,以 达到方便移动的目的,车轮依据其应用领域的不同而具有多种形式。就装设于自行车或轮椅的车轮而言,请参阅图6所示,现有技术的主要结构,是于 一花毂40上连接有数条钢丝50,该钢丝50另端是连接于一轮圈60内缘,该轮圈60外缘安 装有一轮胎70,花毂40提供枢轴贯穿而使轮胎与车体连接,钢丝50提供有张力支撑轮圈 60不变形,亦提供花毂40定位于车轮中心,轮圈60提供轮胎70可保持圆形以便于顺利行 进,而轮胎70多由橡胶材质制成且填充有气体。于行进间,轮胎70是直接与地面接触,提供有缓冲的力量以降低崎岖路面造成的 震荡,进而防止车轮磨损,并保持骑乘的稳定性,然而,现有技术的车轮的避震功能仅由轮 胎70提供,导致避震效果有限,另市面上发展出在自行车的前叉设有避震器,以提升避震 效果,但如何能进一步提升车轮的避震能力是有待加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 供一种避震轮圈,其设置有呈弧形的辐条,以提供有缓冲力量,进而提升车轮的避震效果。为达到前述的创作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避震轮圈,其包括有一轮圈本体以 及一轮辐,其中该轮圈本体为一环形框架;该轮辐具有一中空管体,该管体外管壁径向连 接有至少两弧形辐条,该辐条远离管体的一端连接于轮圈本体内缘。所述的避震轮圈,其中各辐条之间所间隔的角度为相等。所述的避震轮圈,其中该辐条连接管体的一端且位在两侧处形成为两片体,该两 片体延伸至远离管体的一端形成为一杆体,于两片体之间的板片上形成有一风切孔。所述的避震轮圈,其中该辐条连接管体的一端形成为一片体,该片体延伸至远离 管体的一端形成为一杆体。所述的避震轮圈,其中该片体上贯穿设有一风切孔。所述的避震轮圈,其进一步包括有数个连接件,该连接件具有一柱体,该柱体中央 贯穿设有一轴向的贯孔,于柱体外侧壁径向突伸有两夹持片,该两夹持片之间形成有一容 置槽,该容置槽与该贯孔相互连通,贯孔容置有辐条的杆体,容置槽容置有轮圈本体内缘, 且夹持片固定于轮圈本体上,以迫紧辐条的杆体,使轮辐定位于轮圈本体上。所述的避震轮圈,其中该轮圈本体与该轮辐为一体成形制成。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避震轮圈,可以获得的优点及功效增进至少包括1.借由本实用新型的弧形辐条的设计,由于辐条具有弹性,可提供车轮行经崎岖路面时,轮圈可提供缓冲效果,并配合现有技术的轮胎的避震能力,进而提升车轮的避震功 效,且可应用于自行车或轮椅等的轮圈上。2.本实用新型的轮辐是取代现有技术的花毂与钢丝的结构,故构件减少,且免去 将各钢丝一一连接于花毂上的繁复组装程序,组装过程得以简化,进而提升生产效率,有利 于市场的竞争。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图。图4是图3所示的4-4剖面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图6是现有技术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0、10A轮圈本体12 凸环21、21A 管体221、221A 辐片223、223A 风切孔31 柱体33夹持片332 斜面34容置槽50 钢丝70 轮胎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
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避震轮圈,其包括有一轮圈本体10、一轮辐 20以及数个连接件30,其中该轮圈本体10为一中空环形框架,其内缘侧面形成有两对称环形的斜面11,该两 斜面11朝向中央的连接处形成有一凸环12 ;该轮辐20具有一中空管体21,该管体21外管壁径向间隔连接有至少两呈放射状 排列的弧形辐条22,各辐条22之间所间隔的角度为相等,且辐条22远离管体21的一端连 接于轮圈本体10内缘,于图中所示的具体实施例,该辐条22具有三个,且辐条22连接管体 21的一端且位于两侧处形成为间隔的两呈片体的辐片221,该两辐片221延伸至远离管体 21的一端形成为一呈圆杆体的辐杆222,于两辐片221之间的板片上形成有一风切孔223 ;该连接件30具有一柱体31,该柱体31中央贯穿设有一轴向的贯孔32,于柱体31 外侧壁径向突伸有两夹持片33,该两夹持片33配合轮圈本体10内缘一凸环12及两斜面
11斜面 20、20A轮辐 22、22A辐条 222、222A 辐杆 30、30A连接件 32贯孔 331平面 333定位孔 40花毂 60轮圈11形状而设有相对的两平面331与两斜面332,且两夹持片33之间形成有一容置槽34,该 容置槽34与该贯孔32相互连通,另两夹持片33上可间隔贯穿设有数个定位孔333 ;上述各构件的结合方式,连接件30的贯孔32容置有辐条22的辐杆222,两夹持片 33所形成的容置槽34容置有轮圈本体10内缘,且夹持片33的平面331紧贴于轮圈本体 10的凸环12两侧面,夹持片33的斜面332紧贴于轮圈本体10的两斜面11,以固定件(图 中未示)贯穿夹持片33的定位孔33并结合于轮圈本体10上,并迫紧辐条22的辐杆222, 进而使轮辐20可定位于轮圈本体10上,另轮辐20的辐条22的辐杆222与轮圈本体10间 的连接固定亦可经由一体成形制成。于实际使用时,轮辐20的管体21供枢轴贯穿而与车体连接,而轮胎设置安装于轮 圈本体10外缘,于道路行进时,除了轮胎具有避震功能外,由于辐条22呈弧形设计而具有 弹性,亦提供车体有缓冲效果,使车轮的避震功效得以提升,另车轮行进间与周围空气产生 的风切变化可经由风切孔223通过,进而获得较佳的骑乘稳定性。请参阅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其中轮圈本体10A与轮辐20A是借由 连接件30A相互连接,而该辐条22A具有四个,且辐条22A连接管体21A的一端形成为一呈 片体的辐片221A,该辐片221A延伸至远离管体21A的一端形成为一呈圆杆体的辐杆222A, 于辐片221上贯穿设有一风切孔223A,借由辐条22A不同数目与形状的设计,可提供有不同 强度的避震效果。
权利要求一种避震轮圈,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轮圈本体以及一轮辐,其中该轮圈本体为一环形框架;该轮辐具有一中空管体,该管体外管壁径向连接有至少两弧形辐条,该辐条远离管体的一端连接于轮圈本体内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震轮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各辐条之间所间隔的角度为相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震轮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辐条连接管体的一端且位于两 侧处形成为两片体,该两片体延伸至远离管体的一端形成为一杆体,于两片体之间的板片 上形成有一风切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避震轮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辐条连接管体的一端位于两侧 处形成为两片体,该两片体延伸至远离管体的一端形成为一杆体,于两片体之间的板片上 形成有一风切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震轮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辐条连接管体的一端形成为一 片体,该片体延伸至远离管体的一端形成为一杆体。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避震轮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辐条连接管体的一端形成为一 片体,该片体延伸至远离管体的一端形成为一杆体。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避震轮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片体上贯穿设有一风切孔。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避震轮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片体上贯穿设有一风切孔。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避震轮圈,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有数个连 接件,该连接件具有一柱体,该柱体中央贯穿设有一轴向的贯孔,于柱体外侧壁径向突伸有 两夹持片,该两夹持片之间形成有一容置槽,该容置槽与该贯孔相互连通,贯孔容置有辐条 的杆体,容置槽容置有轮圈本体内缘,且夹持片固定于轮圈本体上,以迫紧辐条的杆体,使 轮辐定位于轮圈本体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避震轮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圈本体与该轮 辐为一体成形制成。
专利摘要一种避震轮圈,包括一轮圈本体以及一轮辐,其中该轮圈本体为一环形框架;该轮辐具有一中空管体,该管体外管壁径向连接有至少两弧形辐条,该辐条远离管体的一端连接于轮圈本体内缘。借由辐条可提供有弹性,进而提升车轮的避震效果。
文档编号B60B9/26GK201646240SQ20102012763
公开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3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3日
发明者陈俊峰 申请人:合普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