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伸缩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22609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向伸缩杆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伸缩杆组,特别涉及一种车辆遮雨及遮阳装置,在车辆两侧 较方便分别操作的双向伸缩杆组。
背景技术
传统伸缩杆的结构,是由多个不同直径的中空管杆体依序套接而成。各不同直径 的中空管杆体,其一端设有开口,可供内套杆体作单向伸出或内缩动作。而各不同直径的中 空管杆体可向外伸出的一端设有一凹轮部,另一端则设有一偏心凸块,这些不同直径的中 空管杆体位移到该凹轮部贴靠于该偏心凸块的位置时,这些不同直径的中空管杆体将无法 再向外伸出。旋转该中空管杆体,则该偏心凸块会顶住相邻穿套的中空管杆体的内管壁,而 达定位的功能;若相反方向旋转,则偏心凸块不会顶住相邻穿套的中空管杆体的内管壁,使 中空管杆体伸缩自如。可知,传统伸缩杆的结构只能作单方向的伸出或内缩功能。伸缩杆在各种应用场合目前所看到的都是单方向的伸缩杆,但在特定用途的设备 上,就如同本案的申请人之前研发出一种车辆遮雨及遮阳装置,并向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提出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申请号=200420001426. 0),其中遮雨及遮阳布幕靠近其两端缘位 置的固定器的加强杆,若其长度太短则遮雨及遮阳布幕撑不开,反之若加强杆的长度太长 则收藏与携带不易。若使用新研发的双向伸缩杆装置当作加强杆或布幕中央间部份的支撑水平杆来 使用,就可以解决这些缺陷,相信是消费者所乐见的。
发明内容有鉴于此,为改进习用技术的缺点,本申请创作人经过长久努力研究与实验,终于 开发设计出一种双向伸缩杆装置,操作上会更方便容易,收藏时节省空间,便于携带,且降 低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种双向伸缩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中空管,该中空管的两端口分别设有一 个内杆伸缩导引座,该内杆伸缩导引座各设有一个导引孔,该两个导引孔中各滑设有一支 内杆,所述的两支内杆分别从该中空管的两端穿伸入该中空管内,并在该两支内杆伸入该 中空管内的一端分别径向钉入有一根长度大于导引孔直径的防脱钉;该两支内杆在均缩入 该中空管时具有一段重叠段。较佳的技术方案中该两个导引孔均位于该中空管的中心轴线上,该两支内杆的 直径之和小于该中空管的内径,且该两支内杆均为可弯性内杆。较佳的技术方案中该两支可弯性内杆的直径相等,并均小于该中空管的内径的
二分之一。较佳的技术方案中该两个导引孔均位于该中空管的中心轴线上,该两支内杆中 的一支为不可弯的内杆,另一支是可弯性内杆,该不可弯内杆与中空管的内壁之间的距离
3大于该可弯性内杆的直径。较佳的技术方案中该两支内杆伸入该中空管内的一端均经过倒角处理。较佳的技术方案中在该中空管的两端口各设有一个旋转锁紧定位装置,该旋转 锁紧定位装置包括一副相互螺接的螺旋管与螺套管,该螺旋管一端与该内杆伸缩导引座固 接或与该内杆伸缩导引座一体成型,该螺旋管另一端则沿轴向设有至少一个贯穿该螺旋管 管壁的开口槽,该螺套管螺接在该螺旋管的外表面上,并且,对应于该螺旋管设置开口槽的 一端,该螺套管的内壁上设有一段缩口斜坡。较佳的技术方案中该两个导引孔相互平行并位于不同轴线上,该两个导引孔的 轴线之间的距离大于该两支内杆的直径之和的二分之一。较佳的技术方案中该两个导引孔对称地设置在该中空管的轴线的两侧,且两支 内杆的直径相同。较佳的技术方案中在该中空管的两端口各套设有一个末端弹性套管,该末端弹 性套管的侧面设有供内杆穿过的约束孔,且该约束孔的直径小于该内杆的外径。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内杆伸缩导引座均有一端外露于该中空管的端口,在 两个内杆伸缩导引座外露的一端上分别设有至少一个环槽。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在于(1)本实用新型可实现杆组的双向伸缩,解决传统产品只能单向伸缩的问题,适用 性有所增强;(2)本实用新型在内缩时,内杆将会相互重叠形成重叠段,节约了收纳空间,携带 方便。(3)本实用新型伸缩自如,操控方便。(4)增加阻滑剂或者末端弹性套管后,能够保证内杆伸缩的稳定性;(5)增设旋转锁紧定位装置,可以将内杆固定在任意长度位置,使用更加方便,定 位效果更好。

图1A、图IB分别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处于内缩状态和伸出状态的立体示 意图;图2A、图2B分别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处于内缩状态和伸出状态的剖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处于内缩状态的剖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处于内缩状态的剖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处于伸出状态的剖视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处于伸出状态的剖视图;图7A、图7B、图7C分别本实用新型的第六实施例处于内缩状态和伸出状态的剖视 图以及局部放大示意图;图8本实用新型的第七实施例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中空管1 ;内杆2 ;可弯性内杆21 ;倒角211 ;内杆伸缩导引座3 ;导 引孔31 ;阻滑剂32 ;环槽33 ;防脱钉4 ;重叠段L ;末端弹性套管5 ;约束孔51 ;旋转锁紧定 位装置6 ;螺旋管61 ;开口槽611 ;螺套管62 ;缩口斜坡621。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A、图1B、图2A、图2B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向伸缩杆装置的第一 实施例的示意图,由图可知,其包括一圆筒形中空管1,该中空管1的两端口分别固定有一 个内杆伸缩导引座3,该内杆伸缩导引座3各设有一个导引孔31,所述的两个导引孔31中 各滑设有一支可弯性内杆21,所述的两支可弯性内杆21分别从该中空管1的两端穿伸入该 中空管1内,并在该可弯性内杆21伸入该中空管1内的一端分别径向钉入有一根长度大于 导引孔31直径的防脱钉4,用来防止该可弯性内杆21在中空管1内移动时滑出该内杆伸缩 导引座3。为了使得两支可弯性内杆21能够在该中空管1中发生部分重叠,该两支内杆2 的直径之和应当小于该中空管1的内径。而且,两支可弯性内杆21的长度还应当均大于中空管1的长度减去一个内杆伸缩 导引座3的长度,即在可弯性内杆21完全推缩入中空管1后还留有可用手指操控拉出内杆 的余量,而达到双向伸缩装置的功能。在上述第一实施例中,优选的情况下,两个导引孔31均位于该中空管1的中心轴 线上,且两支可弯性内杆21的直径相等,并均小于该中空管1的内径的二分之一。图1A、图2A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处于内缩状态下的立体图和剖视图,在内缩过程 中,该两根可弯性内杆21伸入该中空管1内的一端会互相触碰或干涉,由于该可弯性内杆 21具有适度的挠性,两支可弯性内杆21将向相反的方向避让开,而在该中空管1内形成一 段重叠段L,节省了收纳空间。图1B、图2B所示则是本实用新型处于双向伸出状态下的立体图和剖视图,该可弯 性内杆21在内杆伸缩导引座3中向外抽出,并在防脱钉4与该内杆伸缩导引座3接触时达 到极限位置,将本实用新型使用在车辆遮雨及遮阳装置上,在双向伸出状态下可以完全撑开遮 雨及遮阳布幕,而在内缩状态下则易于收藏与携带,伸出与内缩的控制方便快捷,相信是一 件非常称心的产品。需要补充的是,第一实施例中,两支可弯性内杆中的任一支都可以用一支不可弯 的内杆予以替代,替代以后,该不可弯内杆与中空管1的内壁之间的距离必须大于该可弯 性内杆的直径,以供其通过。本实用新型并非仅有上述一种实施方式而已,还可以作一些技术完善或者很多扩 展变化,以下将用数个扩展实施例来加以说明,使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与使用方法能够 被更清楚地理解。如图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向伸缩杆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 其同样包括一圆筒形中空管1,该中空管1的两端口也分别固定有一个内杆伸缩导引座3, 该内杆伸缩导引座3各设有一个导引孔31,而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两 个导引孔31均相对于该中空管1的中心轴线作偏心设置,S卩,该两个导引孔31相互平行且 不在同一条轴线上。同时,在该两个导引孔31中各滑设有一支内杆2,所述的两支内杆2分 别从该中空管1的两端穿伸入该中空管1内,并在该两支内杆2伸入该中空管1内的一端分 别径向钉入有一根长度大于导引孔31直径的防脱钉4 ;为了使得两支内杆2在该中空管1 中自由伸缩并不发生干涉,该两支内杆2的直径之和应当小于该中空管1的内径,而且该两个导引孔31的轴线之间的距离应当大于该两支内杆2的直径之和的二分之一,如此一来, 两支内杆2内缩时将在该中空管1内形成一段重叠段L。当然,与第一实施例一样,两支内杆2的长度均大于中空管1的长度减去一个内杆 伸缩导引座3的长度,即在内杆2完全推缩入中空管1后还留有可用手指操控拉出内杆的 余量,而达到双向伸缩装置的功能。在上述第二实施例中,优选情况下,两个导引孔31对称地设置在该中空管1的轴 线的两侧,且两支内杆2的直径相同。如图3所示,在缩回状态下,两支内杆2互不干涉,能够更为顺捷地完成伸缩动作。需要指出的是,第二实施例中的内杆2,可以是具有挠性的杆体,也可以是不具有 挠性的杆体,可以依据使用需要进行灵活调整。如图4所示,则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向伸缩杆装置的第三实施例的剖视 图,其结构与第一实施例基本相同,只是,为了避免两支可弯性内杆21的内端相互卡死而 影响收缩动作,特意将两支可弯性内杆21伸入该中空管1内的一端均经过倒角211处理, 从而在两支可弯性内杆21的内端相互推挤的时候会自然地朝相反的方向避让开。如图5所示,则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向伸缩杆装置的第四实施例的剖视 图,其结构与第一实施例基本相同,只是,在该两个导引孔31内表面上涂布有阻滑剂32 ( — 般可选用PU弹性涂料),从而增大可弯性内杆21在该导引孔31中滑动的摩擦力,避免可弯 性内杆21在外界干扰下发生错误的移动,以增强该双向伸缩杆装置抵抗干扰的能力,从而 提高其稳定性。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轻易想到,在第二实施例中的导引孔31的内 表面上涂布上述阻滑剂32,也能达到提高稳定性的效果。如图6所示,则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向伸缩杆装置的第五实施例的剖视 图,其结构与第一实施例基本相同,不同之处是在该中空管1的两端口各套设有一个末端 弹性套管5,该末端弹性套管5的侧面设有供可弯性内杆21穿过的约束孔51,且该约束孔 51的直径小于该可弯性内杆21的外径,凭借约束孔51的收缩力来辅助可弯性内杆21的定 位,同样能够增强该双向伸缩杆装置抵抗干扰的能力,提高其稳定性。当然,本领域技术人 员也可以轻易想到将其应用于第二实施例中,即,增设该末端弹性套管5,利用该末端弹性 套管5的约束孔51的弹性包覆住上述内杆2,从而达到提高稳定性的效果。如图7A、图7B、图7C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向伸缩杆装置的第六实施 例的剖视图,其结构与第一实施例基本相同,此外,还在该中空管1的两端口各设有一个旋 转锁紧定位装置6,该旋转锁紧定位装置6包括一副相互螺接的螺旋管61与螺套管62,该 螺旋管61 —端与该内杆伸缩导引座3固接或与该内杆伸缩导引座3 —体成型,另一端则沿 轴向设有至少一个贯穿该螺旋管61管壁的开口槽611,该螺套管62螺接在该螺旋管61的 外表面上,并且,对应于该螺旋管61设置开口槽611的一端,该螺套管62的内壁上设有一 段缩口斜坡621。使用上述旋转锁紧定位装置6的时候,若要改变该可弯性内杆21的伸缩 长度,则需要先将该螺套管62旋松,使该螺旋管61的开口槽611张开而松释螺旋管61对 该可弯性内杆21的包覆,再抽拉该可弯性内杆21即可随意移动;当可弯性内杆21移动到 合适长度后,再旋紧该螺套管62,使该螺套管62的缩口斜坡621紧压该螺旋管61的对应端 部,由于开口槽611的存在,该螺旋管61的所述的对应端部将紧密压合该旋转锁紧定位装 置6内穿设的可弯性内杆21,限制其伸缩,从而达到很好的定位效果。[0049]如图8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向伸缩杆装置的第七实施例的剖视图, 其结构与第三实施例基本相同,其主要特点是所述的内杆伸缩导引座3均有一端外露于 该中空管1的端口,并在两个内杆伸缩导引座3外露的一端上分别设置至少一个环槽33,该 环槽33可供绳索(图中未示)环绕捆绑固定而防止滑脱,以方便将本实用新型双向伸缩杆 装置固定在车篷、车顶或者其他位置。除了上述实施方式之外,还可以加大导引孔的孔径使内杆可以倾斜滑动,或者直 接将导引孔设为倾斜而使内杆相互错开,都能够达到使两支内杆在均缩入该中空管时具有 一段重叠段的目的,由于这些技术方案并非本申请的主要标的,在此不再一一介绍了。另 外,虽然本实用新型是以圆筒形中空管1为例介绍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但并不是以 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中空管1的形状,不仅中空管的外表面截面可以变化为椭圆形、多边 形形状或者其它形状,其内表面的截面形状也可以替换为椭圆形、多边形形状或者其它形 状,只要其内部空间大小不影响内杆的重叠,均应当视为可行的技术方案。最后,总结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可实现杆组的双向伸缩,解决传统产品只能单向伸缩的问题,适用 性有所增强;(2)本实用新型在内缩时,内杆将会相互重叠形成重叠段,节约了收纳空间,携带 方便。(3)本实用新型伸缩自如,操控方便。(4)增加阻滑剂或者末端弹性套管后,能够保证内杆伸缩的稳定性;(5)增设旋转锁紧定位装置,可以将内杆固定在任意长度位置,使用更加方便,定 位效果更好。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 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 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一种双向伸缩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中空管,该中空管的两端口分别设有一个内杆伸缩导引座,该内杆伸缩导引座各设有一个导引孔,该两个导引孔中各滑设有一支内杆,所述的两支内杆分别从该中空管的两端穿伸入该中空管内,并在该两支内杆伸入该中空管内的一端分别径向钉入有一根长度大于导引孔直径的防脱钉;该两支内杆在均缩入该中空管时具有一段重叠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伸缩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两个导引孔均位于该中空 管的中心轴线上,该两支内杆的直径之和小于该中空管的内径,且该两支内杆均为可弯性 内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向伸缩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两支可弯性内杆的直径相 等,并均小于该中空管的内径的二分之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伸缩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两个导引孔均位于该中空 管的中心轴线上,该两支内杆中的一支为不可弯的内杆,另一支是可弯性内杆,该不可弯内 杆与中空管的内壁之间的距离大于该可弯性内杆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双向伸缩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两支内杆伸入该中空 管内的一端均经过倒角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双向伸缩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该中空管的两端口各 设有一个旋转锁紧定位装置,该旋转锁紧定位装置包括一副相互螺接的螺旋管与螺套管, 该螺旋管一端与该内杆伸缩导引座固接或与该内杆伸缩导引座一体成型,该螺旋管另一端 则沿轴向设有至少一个贯穿该螺旋管管壁的开口槽,该螺套管螺接在该螺旋管的外表面 上,并且,对应于该螺旋管设置开口槽的一端,该螺套管的内壁上设有一段缩口斜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伸缩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两个导引孔相互平行并位 于不同轴线上,该两个导引孔的轴线之间的距离大于该两支内杆的直径之和的二分之一。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向伸缩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两个导引孔对称地设置在 该中空管的轴线的两侧,且两支内杆的直径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伸缩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该中空管的两端口各套设 有一个末端弹性套管,该末端弹性套管的侧面设有供内杆穿过的约束孔,且该约束孔的直 径小于该内杆的外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伸缩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杆伸缩导引座均 有一端外露于该中空管的端口,在两个内杆伸缩导引座外露的一端上分别设有至少一个环 槽。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双向伸缩杆装置,包括一中空管,该中空管的两端口分别设有一个内杆伸缩导引座,该内杆伸缩导引座各设有一个导引孔,该两个导引孔中各滑设有一支内杆,所述的两支内杆分别从该中空管的两端穿伸入该中空管内,并在该两支内杆伸入该中空管内的一端分别径向钉入有一根长度大于导引孔直径的防脱钉;该两支内杆在均缩入该中空管时具有一段重叠段。本实用新型不仅可实现杆组的双向伸缩,解决传统产品只能单向伸缩的问题,适用性有所增强;而且内杆在内缩时会相互重叠形成重叠段,又节约了收纳空间,携带方便,还具有伸缩自如,操控方便的特点。
文档编号B60J11/00GK201659873SQ201020148298
公开日2010年12月1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17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17日
发明者杨锦泽 申请人:杨锦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