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刹车制动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26156阅读:3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车刹车制动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刹车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汽车刹车装置所使用 的制动阀。
技术背景现有的汽车刹车装置所使用的制动阀由制动阀座、回复弹簧和活塞二部分组 成,其不足之处是1、回复弹簧有时会部分堵着制动阀座上的出气孔,使制动阀灵敏度 降低。2、它的活塞直径为5.5cm,活塞行程一般大于3.5 6cm,回复弹簧的弹力较大, 驾驶员在使用过程中踩制动踏板易产生疲劳感,同时生产成本也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汽车刹车制动阀,它 制动灵敏度高,具有轻、灵等优点,很适应于我国山区公路的行驶汽车,点制动轻,紧 急制动灵敏度高。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减轻驾驶员踩制动踏板的疲劳感。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措施如下汽车刹车制动阀,包括制动阀座、活塞和回复弹簧,制动阀座的底部成型有通 气孔,上密封圈卡制在制动阀座内壁与活塞上环槽间,下密封圈卡制在活塞下部外壁与 制动阀座上的下环槽间,回复弹簧一端作用力于制动阀座,另一端作用力于活塞,制动 阀座的回复弹簧着力点处成型有凹槽,通气孔有部分成型在凹槽以外。所述凹槽的上开口宽度小于回复弹簧的直径。所述活塞的直径为4.5cm。所述活塞的行程为1.5cm 3.5cm。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由于通气孔有部分成型在凹槽以外。所以回 复弹簧不会堵着通气孔,凹槽的上开口宽度小于回复弹簧的直径,这样更可以确保回复 弹簧不会堵着通气孔,提高了产品的灵敏度。2、活塞的直径为4.5cm,活塞的行程为 1.5cm 3.5cm,与现有回复弹簧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回复弹簧弹力降低了 30%,这样可以 减轻驾驶员踩制动踏板所产生的疲劳感。同时,它体积更小,节省了部件原材料,节省 了生产成本。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图2为活塞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见图1、2所示,汽车刹车制动阀,包括制动阀座1、活塞2和回复弹 簧3,制动阀座1的底部成型有通气孔11,上密封圈4卡制在制动阀座1内壁与活塞上环槽21间,下密封圈5卡制在活塞2下部外壁与制动阀座1上的下环槽12间,回复弹簧3 一端作用力于制动阀座1,另一端作用力于活塞2,制动阀座1的回复弹簧3着力点处成 型有凹槽12,通气孔11有部分成型在凹槽12以外。所述凹槽12的上开口宽度小于回复弹簧3的直径。所述活塞2的直径D为4.5cm。所述活塞2的行程S为1.5cm 3.5cm。工作原理由于通气孔11有部分成型在凹槽12以外。所以回复弹簧3不会堵 着通气孔,凹槽12的上开口宽度小于回复弹簧3的直径,这样更可以确保回复弹簧3不 会堵着通气孔,提高了产品的灵敏度。活塞2的直径D为4.5cm,活塞2的行程S为1.5cm 3.5cm,与现有回复弹簧 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回复弹簧弹力降低了 30%,这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体积更 小,更省力,可以减轻驾驶员踩制动踏板所产生的疲劳感。在行车过程中,具备点制动 轻,紧急制动灵敏的特点,缩短制动距离,适应于我国高速公路或高山区公路等路况的 制动要求。
权利要求1.汽车刹车制动阀,包括制动阀座(1)、活塞(2)和回复弹簧(3),制动阀座(1)的 底部成型有通气孔(11),上密封圈(4)卡制在制动阀座(1)内壁与活塞上环槽(21)间, 下密封圈(5)卡制在活塞(2)下部外壁与制动阀座(1)上的下环槽(12)间,回复弹簧(3) 一端作用力于制动阀座(1),另一端作用力于活塞(2),其特征在于制动阀座(1)的回 复弹簧⑶着力点处成型有凹槽(12),通气孔(11)有部分成型在凹槽(12)以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刹车制动阀,其特征在于凹槽(12)的上开口宽度小 于回复弹簧(3)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刹车制动阀,其特征在于活塞(2)的直径(D)为 4.5c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刹车制动阀,其特征在于活塞(2)的刹车作用效 果是从微制动到全制动的过程,其行程(S)为1.5cm 3.5cm。
专利摘要汽车刹车制动阀,包括制动阀座(1)、活塞(2)和回复弹簧(3),制动阀座(1)的底部成型有通气孔(11),上密封圈(4)卡制在制动阀座(1)内壁与活塞上环槽(21)间,下密封圈(5)卡制在活塞(2)下部外壁与制动阀座(1)上的下环槽(12)间,回复弹簧(3)一端作用力于制动阀座(1),另一端作用力于活塞(2),制动阀座(1)的回复弹簧(3)着力点处成型有凹槽(12),通气孔(11)有部分成型在凹槽(12)以外。它灵敏度高,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减轻驾驶员踩制动踏板的疲劳感。它体积更小,节省了部件原材料,节省了生产成本。
文档编号B60T15/04GK201792851SQ201020290550
公开日2011年4月13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12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12日
发明者屠诗君 申请人:屠诗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