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液压驱动双向驾驶无轨胶轮车制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30488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全液压驱动双向驾驶无轨胶轮车制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煤矿井下无轨胶轮车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液压驱动双向驾驶无轨胶轮车制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井下使用的双向驾驶无轨胶轮车,传动方式上主要采用液力机械或“液压+ 机械”,整车结构复杂、驾驶员劳动强度大。为了简化结构、减轻驾驶员的劳动强度,目前正在开发双向驾驶、铰接式、全液压驱动安全制动型无轨胶轮车,该无轨胶轮车具有前、后车架,前后车架之间铰接、前车架上设有主驾驶室,后车架上设有副驾驶室,整车结构简单、无极变速,易于操纵。由于制动系统对于行驶安全起着重要作用,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要求紧急停车,所以对于全液压驱动双向驾驶无轨胶轮车制动系统的功用也有特殊的要求遇到紧急情况时,主驾驶室或副驾驶室任一人操纵制动阀,车辆必须立刻制动停车。目前双向驾驶的无轨胶轮车,行车制动系统主要采用液压制动、弹簧释放,通过梭阀来实现主、副驾驶室两套制动系统的互锁,即主、副驾驶室只能有一套制动系统起作用, 一旦梭阀出现憋、卡等现象,两套制动系统有可能全部失效,容易引起安全事故;
采用双向驾驶的无轨胶轮车主要应用于井下顺槽中,环境比较恶劣,运行速度比较低, 主驾驶室或副驾驶室任一人操纵制动阀,车辆在制动过程中不会对另一人造成大的冲击。本发明的双向驾驶无轨胶轮车行车制动系统采用弹簧制动、液压释放。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满足无轨胶轮车遇紧急状态实现紧急停车的要求,提供了一种全液压驱动双向驾驶无轨胶轮车制动装置,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安全性能高、适用于前后车架铰接、全液压驱动安全制动型双向驾驶无轨胶轮车制动装置。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全液压驱动双向驾驶无轨胶轮车制动装置,其特征包括液压泵、布置在主驾驶室的制动阀I和布置在副驾驶室内的制动阀II以及两两安装在前、后驱动桥上的四个制动器,液压泵的出口与制动阀I的P 口连接,制动阀I的A 口与制动阀II的P 口连接,制动阀II的A 口分别与四个制动器连接,制动阀I的T 口和制动阀II的T 口分别与液压油箱连接, 所述的制动阀I和制动阀II为两位三通手动换向阀, 所述的制动器为安全型湿式制动器。本发明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设置有两个制动阀,需要行车时,制动阀I和制动阀II必须都处于“1”位(即 P 口与A 口接通)时才能行车,提高了全液压驱动双向驾驶无轨胶轮车在井下停放的安全性。2、两个制动阀采用串联连接,两个制动阀的T 口直接回液压油箱,在行车过程中遇到任何突发状况时,操纵制动阀I或制动阀II换向至“2”位(即A 口与T 口接通),均能立刻停车,提高了全液压驱动双向驾驶无轨胶轮车在行车过程中遇到紧急情况时的处理能力。


图1为本发明的液压原理2为本发明的结构布置图
图中1-液压油箱,2-过滤器,3-液压泵,4-溢流阀,5-制动阀I,6-制动阀11,7、8、9、 10-安全型湿式制动器。
具体实施例方式一种全液压驱动双向驾驶无轨胶轮车制动装置,包括液压泵3、布置在主驾驶室的制动阀I 5和布置在副驾驶室内的制动阀II 6以及两两安装在前、后驱动桥上的四个制动
ο制动阀为两位三通手动换向阀;制动器为安全型湿式制动器。本发明在液压泵和安全型湿式制动器之间设置有两个制动阀,液压泵的出口与5 号制动阀的P 口通过液压胶管连接,5号制动阀的A 口通过液压胶管与6号制动阀的P 口连接,6号制动阀的A 口与7、8、9、10四个安全型湿式制动器通过液压胶管连接。5号制动阀和6号制动阀的T 口分别与1号液压油箱连接。
权利要求
1. 一种全液压驱动双向驾驶无轨胶轮车制动装置,其特征包括液压泵(3)、布置在主驾驶室的制动阀I (5)和布置在副驾驶室内的制动阀II (6)以及两两安装在前、后驱动桥上的四个制动器,液压泵(3)的出口与制动阀I (5)的P 口连接,制动阀I (5)的A 口与制动阀II (6)的P 口连接,制动阀II (6)的A 口分别与四个制动器连接,制动阀I (5)的T 口和制动阀II (6)的T 口分别与液压油箱(1)连接,所述的制动阀1(5)和制动阀II (6)为两位三通手动换向阀, 所述的制动器为安全型湿式制动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煤矿井下无轨胶轮车的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全液压驱动双向驾驶无轨胶轮车制动装置,满足了无轨胶轮车遇紧急状态实现紧急停车的要求。包括液压泵、布置在主驾驶室的制动阀Ⅰ和布置在副驾驶室内的制动阀Ⅱ以及两两安装在前、后驱动桥上的四个制动器,液压泵的出口与制动阀Ⅰ的P口连接,制动阀Ⅰ的A口与制动阀Ⅱ的P口连接,制动阀Ⅱ的A口分别与四个制动器连接,制动阀Ⅰ的T口和制动阀Ⅱ的T口分别与液压油箱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提高了全液压驱动双向驾驶无轨胶轮车在井下停放的安全性,提高了全液压驱动双向驾驶无轨胶轮车在行车过程中遇到紧急情况时的处理能力。
文档编号B60T11/10GK102501843SQ201110348090
公开日2012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7日
发明者杨振声, 石涛, 谢龙, 赵秀梅, 陈永峰 申请人: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太原研究院, 山西天地煤机装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