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动煞车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34435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连动煞车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动煞车系统,特别是有一种可降低煞车操作干扰的连动煞车系统。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目前一些机车之中会配置有连动煞车装置,以提供连动煞车的功能。然而,习知的连动煞车装置的种类繁多,并且其大多会造成煞车操作端之间的相互干扰。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动煞车系统,其可降低煞车操作干扰的情形发生。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所详述的特征以解决上述问题。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一车辆之中,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连动阀,具有一进油口、一出油口、一第一油道、一第二油道、一第一油室、一第二油室、一柱塞、一第一油封、一单向皮碗、一第二油封及一弹性元件, 其中,该进油口、该出油口、该第一油道、该第二油道、该第一油室及该第二油室是容纳一煞车油,该第一油道连通于该进油口与该第一油室之间,该第二油道是选择性地连通于该进油口与该第二油室之间以及该进油口与该第一油室之间,该出油口连通于该第二油室,该柱塞是以移动的方式设置于该第一油室及该第二油室之中,并且具有一第一端面及一第二端面,该第一端面是相对于该第二端面,该第一油封是套设于该柱塞之上,用以将该柱塞的该第一端面分隔于该第一油室,该单向皮碗是连接于该柱塞,并且是抵接于该内壁,用以将该第一油室分隔于该第二油室,该第二油封是套设于该柱塞之上,用以将该柱塞的该第二端面分隔于该第二油室,以及该弹性元件是设置该第二油室之中,并且连接于该柱塞与该内壁之间;一煞车总泵,连通于该连动阀的该进油口 ;一煞车卡钳,连通于该连动阀的该出油口 ;一连动杠杆,是以转动方式连接于该连动阀,并且是抵接于该柱塞的该第一端面;一煞车操作装置,连接于该连动阀;一制动装置,连接于该连动杠杆;以及一煞车导线,连接于该煞车操作装置与该制动装置之间。同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连动煞车系统,该煞车操作装置具有一固定座、一煞车操作杆及一第一套管,该制动装置具有一煞车摇臂、一定位座及一第二套管,该煞车操作杆是以转动的方式连接于该固定座,该第一套管抵接于该固定座与该连动阀之间,该第二套管抵接于该定位座与该连动杠杆之间,以及该煞车导线穿设于该第一套管及该第二套管之中,并且是连接于该煞车操作杆与该煞车摇臂之间。本实用新型连动煞车系统的优点是,当以煞车操作装置进行煞车操作时,制动装置及煞车卡钳即可同时产生煞车效果;当煞车操作装置的煞车操作杆被操作时,若又以煞车总泵建立煞车油压,煞车操作装置的煞车操作杆的的煞车操作或操作感不会受到任何的干扰或影响。
图1是本实用新型连动煞车系统于一种运作状态下的部份剖面及平面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连动煞车系统于另一种运作状态下的部份剖面及平面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0 连动煞车系统110 连动阀111 进油口112 出油口113a 第一油道113b 第二油道114a 第一油室114b 第二油室115 柱塞115a 第一端面11 第二端面116a 第一油封116b 第二油封117 单向皮碗118 弹性元件120 煞车总泵130 煞车卡钳140 连动杠杆150 煞车操作装置151 固定座152 煞车操作杆153 第一套管160 制动装置161 煞车摇臂162 定位座163 第二套管170 煞车导线181 第一油管182 第二油管W 内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做详细说明。兹配合图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0042]请参阅图1及图2,本实施例的连动煞车系统100可适用于一机车之中,并且其主要包括有一连动阀110、一煞车总泵120、一煞车卡钳130、一连动杠杆140、一煞车操作装置 150、一制动装置160及一煞车导线170。连动阀110具有一进油口 111、一出油口 112、一第一油道113a、一第二油道113b、 一第一油室114a、一第二油室114b、一柱塞115、一第一油封116a、一单向皮碗117、一第二油封116b及一弹性元件118。进油口 111、出油口 112、第一油道113a、第二油道113b、第一油室11 及第二油室114b皆容纳有煞车油(未显示)。第一油道113a连通于进油口 111与第一油室11 之间。第二油道113b是选择性地连通于进油口 111与第二油室114b之间以及进油口 111与第一油室IHa之间。出油口 112连通于第二油室114b。柱塞115是以移动的方式设置于第一油室11 及第二油室114b之中,并且柱塞115具有一第一端面11 及一第二端面1Mb。在此,第一端面11 是相对于第二端面 115b。第一油封116a套设于柱塞115之上,以将柱塞115的第一端面11 分隔于第一油室114a。换句话说,柱塞115的第一端面11 不是位于第一油室11 之中。此外,藉由第一油封116a的阻隔,第一油室11 中的煞车油不会泄漏至连动阀110的外部。单向皮碗117连接于柱塞115,并且单向皮碗117是抵接于连动阀110的内壁W, 以将第一油室IHa分隔于第二油室114b。在此,依单向皮碗117的设置方式(或方向), 第一油室IHa中的煞车油可经由单向皮碗117流至第二油室114b之中,而第二油室114b 中的煞车油无法经由单向皮碗117流至第一油室11 之中。第二油封11 套设于柱塞115之上,以将柱塞115的第二端面11 分隔于第二油室114b。换句话说,柱塞115的第二端面11 不是位于第二油室114b之中。此外,藉由第二油封116b的阻隔,第二油室114b中的煞车油不会泄漏至连动阀110外部。弹性元件118是设置第二油室114b之中,并且弹性元件118连接于柱塞115与连动阀110的内壁W之间。在本实施例之中,弹性元件118可以是一弹簧。煞车总泵120是藉由一第一油管181来连通于连动阀110的进油口 111。煞车卡钳130是藉由一第二油管182来连通于连动阀110的出油口 112。连动杠杆140以转动的方式连接于连动阀110,并且连动杠杆140抵接于柱塞115 的第一端面115a。煞车操作装置150连接于连动阀110。更详细的来说,煞车操作装置150具有一固定座151、一煞车操作杆152及一第一套管153。煞车操作杆152以转动的方式连接于固定座151。第一套管153抵接于固定座151与连动阀110之间。制动装置160连接于连动杠杆140。在本实施例之中,制动装置160乃是一鼓式煞车机构的形式,并且其具有一煞车摇臂161、一定位座162及一第二套管163。第二套管 163抵接于定位座162与连动杠杆140之间。煞车导线170同时穿设于第一套管153及第二套管163之中,并且煞车导线170 连接于煞车操作装置150的煞车操作杆152与制动装置160的煞车摇臂161之间。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第一套管153及第二套管163皆是由具有适度刚性的材料所制成。如图1所示,当以煞车总泵120建立煞车油压时,煞车油会依序经由第一油管181、 进油口 111、第二油道113b(及第一油道113a)、第二油室114b、出油口 112及第二油管182 传递至煞车卡钳130,以驱使煞车卡钳130作动产生煞车效果。当煞车操作装置150的煞车操作杆152被操作而转动时,煞车操作杆152会拉动煞车导线170。此时,煞车导线170会拉动制动装置160的煞车摇臂161,因而会使得制动装置160产生煞车制动效果。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煞车操作杆152的作动(或转动)行程是设定大于煞车摇臂161的作动(或摆动)行程,故第一套管153及第二套管163会对连动杠杆140及连动阀110产生压迫作用,因而会使得连动杠杆140与连动阀110相向转动靠拢,进而会迫使柱塞115(向右)移动,如图2所示。此时,第一油室11 的容积会增加, 第二油室114b的容积会减小,以及第二油道11 不再连通于第二油室114b,而是转为连通于第一油室lHa。在柱塞115(向右)移动下,弹性元件118会被压缩,以及第二油室114b 中的煞车油会被推挤并经由出油口 112及第二油管182传递至煞车卡钳130,以驱使煞车卡钳130作动产生煞车效果。因此,当以煞车操作装置150进行煞车操作时,制动装置160 及煞车卡钳130即可同时产生煞车效果。此外,当释放煞车操作杆152或停止以煞车操作装置150建立煞车油压时,柱塞115即可藉由弹性元件118所提供的弹性回复力而(向左) 移动至其原始位置处。在另一方面,在煞车操作装置150(的煞车操作杆152)保持被操作的情形下又同时对煞车总泵120进行操作时,仍如图2所示,煞车油会经由第一油道113a及第二油道 11 传递至第一油室11 之中。然而,由于第一油室IHa中所建立的煞车油压是永远小于第二油室114b中所建立的煞车油压,故煞车油无法从第一油室IHa经由单向皮碗117 流至第二油室114b之中,因而不会对柱塞115产生一(向左的)回弹作用力。换言之,当煞车操作装置150的煞车操作杆152被操作时,倘若又以煞车总泵120建立煞车油压,煞车操作装置150的煞车操作杆152的的煞车操作或操作感不会受到任何的干扰或影响。
权利要求1.一种连动煞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连动阀,具有一进油口、一出油口、一第一油道、一第二油道、一第一油室、一第二油室、一柱塞、一第一油封、一单向皮碗、一第二油封及一弹性元件,其中,该进油口、该出油口、该第一油道、该第二油道、该第一油室及该第二油室是容纳一煞车油,该第一油道连通于该进油口与该第一油室之间,该第二油道选择性地连通于该进油口与该第二油室之间以及该进油口与该第一油室之间,该出油口连通于该第二油室,该柱塞是以移动方式设置于该第一油室及该第二油室之中,并且具有一第一端面及一第二端面,该第一端面是相对于该第二端面,该第一油封套设于该柱塞之上,用以将该柱塞的该第一端面分隔于该第一油室,该单向皮碗连接于该柱塞,并且抵接于该内壁,用以将该第一油室分隔于该第二油室, 该第二油封套设于该柱塞之上,用以将该柱塞的该第二端面分隔于该第二油室,以及该弹性元件设置该第二油室之中,并且连接于该柱塞与该内壁之间; 一煞车总泵,连通于该连动阀的该进油口 ; 一煞车卡钳,连通于该连动阀的该出油口 ;一连动杠杆,是以转动的方式连接于该连动阀,并且抵接于该柱塞的该第一端面; 一煞车操作装置,连接于该连动阀; 一制动装置,连接于该连动杠杆;以及一煞车导线,连接于该煞车操作装置与该制动装置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动煞车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煞车操作装置具有一固定座、一煞车操作杆及一第一套管,该制动装置具有一煞车摇臂、一定位座及一第二套管,该煞车操作杆是以转动的方式连接于该固定座,该第一套管抵接于该固定座与该连动阀之间,该第二套管抵接于该定位座与该连动杠杆之间,以及该煞车导线是穿设于该第一套管及该第二套管之中,并且连接于该煞车操作杆与该煞车摇臂之间。
专利摘要一种连动煞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连动阀、煞车总泵、煞车卡钳、连动杠杆、煞车操作装置、制动装置及煞车导线。连动阀具有进、出油口、第一、第二油道、第一、第二油室、一柱塞、第一、第二油封、单向皮碗及弹性元件。煞车总泵连通于连动阀的进油口。煞车卡钳连通于连动阀的出油口。连动杠杆以转动方式连接于连动阀,并且抵接于柱塞的第一端面。煞车操作装置连接于连动阀。制动装置连接于连动杠杆。煞车导线连接于煞车操作装置与制动装置之间。本实用新型当以煞车操作装置进行煞车操作时,制动装置及煞车卡钳即可同时产生煞车效果;当煞车操作杆被操作时,若又以煞车总泵建立煞车油压,煞车操作装置的煞车操作杆的的煞车操作或操作感不会受到任何的干扰或影响。
文档编号B60T11/16GK201980217SQ20112009445
公开日2011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31日
发明者郭荣彬 申请人: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