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上下桥接的两向腰部可调支撑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35224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基于上下桥接的两向腰部可调支撑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上下桥接的两向腰部可调支撑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汽车已经进入平常百姓家,同时人们对于汽车的舒适性要求也越来越高。汽车座椅的舒适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驾乘人员的舒适性。众所周知,人类的脊柱形状可以分为2个“S”形状,分别位于颈部和尾椎。这样的生理形状能增强人体活动的灵活性。脊柱由33至34块椎骨构成,包括颈椎、胸椎、腰椎及骶骨(盆椎)。 颈椎有7块椎骨,具有最大的活动范围。胸椎的12块椎骨分别与肋骨相连,形成一个刚性加大的胸腔,保护人的内脏。腰椎的5段连接胸腔和骶骨,并为腰部(下背部)提供活动的能力。而骶骨有融合的椎骨段组成,通过骶骨关节与骨盆上的髂骨相连。在腰椎区域,由于具有较强的活动性以及支撑大部分的身体重量,并承担由于人的活动而引起的各种振动, 使得腰部区域成为最脆弱和最需要保护的区域。一旦因为各种原因使腰椎脱离“S”形状时,腰部区域的椎骨间压力会迅速增加,因而会更容易疲劳以及疼痛,长时间的不正确腰椎姿势回加重腰椎的病变,造成腰椎间盘突出。因此需要对汽车的座椅进行改进,使其能够根据人体的特点进行调节,增加舒适度,保障驾乘人员的身体健康。在现有技术中使用的机车座椅悬挂系统,能实现座椅和机车座椅的靠背缓冲。这样的悬挂系统通常悬挂在金属座椅骨架上。在能调节腰部支撑量的可调节腰托支撑系统中,有使用中间杆的前后移动来实现类似调节的方式,但是通常这种调节方式只有3个调节位置,不能实现无级调节。安装复杂,手动调节。现有的电动调节系统为直接固定在骨架,与主动式头枕系统分开,对骨架空间布局要求较高。由于个体的不同,不同人员的腰椎凸出的情况是不同的,因此在驾驶员长期的驾驶过程中,为了能维持一个好的驾驶座姿,减少腰椎间盘的压力,需要座椅的腰部区域表面能调整,变形量根据个人的情况而不同。因此具有可调节腰部支撑量的腰部支撑系统显得相当重要。在现有技术中使用的机车座椅悬挂系统,能实现座椅和机车座椅的靠背缓冲。这样的悬挂系统通常悬挂在金属座椅骨架上。在能调节腰部支撑量的可调节腰托支撑系统中,通常是通过两根钢条插进支撑板槽内,当两个电动调节器工作时,可以实现上下前后的四向调节,但是此类产品的耐久性能较差,主要受力件钢条容易折断,下端挂钩也容易产生噪音,给乘客带来不适感。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改进,使其具有更佳的实用性和提供更良好的乘坐舒适度。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上下桥接的两向腰部可调支撑系统,该系统方便座椅制造商灵活安排座椅的结构,以及安装各种安全装置如主动式头枕等,配备调节器以后,该系统能用于手动调节或电动调节,使得座椅可以根据驾乘人员的腰部情况进行调节,实现驾乘人员良好的舒适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上下桥接的两向腰部可调支撑系统,包括光钢丝、调节器支架、调节器、 拉索、支撑板,所述光钢丝上端固定连接到座椅骨架,成为整个支撑系统的骨架,其一侧注塑有调节器支架,支架上安装有调节器,调节器的拉索连接到上桥;所述光钢丝内侧安装有上桥和下桥,其中上桥可以沿光钢丝上下滑动,上下桥之间安装有两根钢条,所述光钢丝上安装有支撑板。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桥上穿有一根钢丝绳,其两端固定在调节器支架上,上桥沿钢丝绳上下滑动,保证了系统调节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前、后两个方向的调节,不仅实现了驾乘人员良好的舒适效果,且整个系统以一整根光钢丝作为骨架,不仅节约成本,而且更加牢固,紧凑。

下面根据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骨架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示意图。图中1、光钢丝;2、调节器支架;3、钢丝绳;4、钢条;5、下桥;6、调节器;7上桥;8、拉索; 9、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2所示,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图中光钢丝1通过注塑工艺制成系统支撑骨架,其上端固定连接到座椅骨架,该系统不仅成本低廉,而且使得整个调节系统结构更加简单,紧凑和牢固,方便装配。光钢丝1 一侧安装有调节器支架2,支架2上安装有调节器6,调节器6的拉索8连接到上桥7,光钢丝1内侧安装有下桥5和上桥7,且上桥7可以沿光钢丝上、下滑动,两根钢条4上下两端各固定在上桥7和下桥5上,支撑板9 安装在光钢丝1上,上桥7有一根钢丝绳3穿过,钢丝绳3两端固定在调节器支架2上,上桥7可沿钢丝绳3上、下滑动,使的整体系统调节时更稳定。当使用调节器6调节拉索8收紧时,上桥7沿着光钢丝1向下滑动,使得两端固定在上、下桥的两根钢条4拱起,顶起支撑板9,支撑板9将与之接触的靠背发泡蒙皮供起,起到支撑乘客腰部功能,减轻缓解乘客疲劳程度,改善精神状况的功能。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前、后两个方向的调节,调节器6可以使用电动或者手动调节,不仅实现了驾乘人员良好的舒适效果,且整个系统以一整根光钢丝通过注塑作为系统支撑骨架,不仅节约成本,而且更加牢固,紧凑。
权利要求1.一种基于上下桥接的两向腰部可调支撑系统,包括光钢丝(1)、调节器支架O)、调节器(6)、拉索(8)、支撑板(9),其特征在于,所述光钢丝(1)上端固定连接在座椅骨架上, 其一侧安装有调节器支架O),支架( 上安装有调节器(6),调节器(6)的拉索(8)连接到上桥(7);所述光钢丝(1)内侧安装有上桥(7)和下桥(5),其中上桥(7)可以沿光钢丝上、下滑动,上桥(7)和下桥(5)之间安装有两根钢条G),所述光钢丝(1)上还安装有支撑板(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上下桥接的两向腰部可调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桥(7)上穿有一根钢丝绳(3),其两端固定在调节器支架( 上。
专利摘要一种基于上下桥接的两向腰部可调支撑系统,包括光钢丝、调节器支架、钢条、下桥、调节器、上桥、拉索和支撑板,所述光钢丝上端固定连接到座椅骨架,成为为整个支撑系统的骨架,光钢丝一侧安装有调节器支架,其上安装有调节器,调节器的拉索一端接到调节器,另一端连接到上桥,光钢丝内侧安装有上、下桥,其中上桥可以沿光钢丝上、下滑动,两根钢条上下两端各固定在上桥和下桥上,支撑板安装在光钢丝上。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前、后两个方向的调节,不仅实现了驾乘人员良好的舒适效果,且整个系统以一整根光钢丝通过注塑作为系统支撑骨架,不仅节约成本,而且更加牢固,紧凑。
文档编号B60N2/66GK202053925SQ201120125490
公开日2011年1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6日
发明者张筱琳, 杜志伟, 王光南 申请人:无锡礼恩派华光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