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接触轨系统的带电安全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37644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接触轨系统的带电安全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安全设备,具体涉及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接触轨系统的带电安全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接触轨是给地铁供电的轨道,又称第三轨。接触轨一般位于车头前进方向左侧,紧靠站台一侧。接触轨系统与接触网系统相比,具有安装简单,检修维护方便、可降低隧道上方净空、架设不影响周围的景观等优点,但是,接触轨系统也对人身安全存在着隐患,接触轨必须要在停电并可靠接地的情况下才允许人员在轨道间走动。目前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对于接触轨的安全防护主要是采用围蔽带电区域并且利用规章制度来保证检修人员和乘客的安全,工作人员一旦大意,就有可能出现意外,对人身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接触轨系统的带电安全防护装置,能够弥补目前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行业中对于接触轨安全防护措施的不足,特别适合在检修人员众多、施工作业频繁、易发生触电事故的正线区段和车辆段场等区域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接触轨系统的带电安全防护装置,包括一立式的柜体, 柜体的正面上部安装有LED显示屏,正面下部安装有红外发射接收装置,LED显示屏下方设置有声音报警装置,LED显示屏的上方安装有摄像头,柜体的顶部设置有灯光报警装置,柜体的背面设置有与接触轨系统的带电检测装置相接的接口装置;柜内控制系统安装于柜体内,与所述红外发射接收装置、声音报警装置、灯光报警装置、摄像头、LED显示屏以及接口装置连接。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带电安全防护装置以两个为一组,柜体两两相对设置,柜体上的红外发射接收装置位置也相互对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充分考虑了接触轨系统的安全风险,在接触轨带电的情况下,会自动启用防护装置,给误闯入带电区的人员多方面的安全提示,提醒人员注意安全并将信号上传到车站、车辆段场或控制中心,以供车站工作人员和控制中心调度人员做出正确的决策, 有效地保证了人员的安全。设计新颖、结构合理,满足了城市轨道交通接触轨系统的使用要求。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背面结构示意图。[0011]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一立式的柜体8,柜体8的正面上部安装有LED显示屏5,正面下部安装有红外发射接收装置1,LED显示屏5下方设置有声音报警装置2,LED 显示屏5的上方安装有摄像头4,柜体8的顶部设置有灯光报警装置3,柜体8的背面设置有与接触轨系统的带电检测装置相接的接口装置7 (见图2);柜内控制系统6安装于柜体 8内,与所述红外发射接收装置1、声音报警装置2、灯光报警装置3、摄像头4、LED显示屏5 以及接口装置7连接。本实用新型由于将红外发射接收装置1、声音报警装置2、灯光报警装置3、摄像头4、LED显示屏5、柜内控制系统6以及接口装置7集成设置于柜体8内,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适用于各种需要进行安全防护的场所。本实用新型柜体8表面及接地端采用可靠的防腐措施,柜体边缘光滑,且不影响运行安全。柜体8外壳由厚度不小于1. 5mm的不锈钢或覆铝锌板制成,并且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所有部件的连接、紧固件依照机械强度要求选用不锈钢螺栓或铝合金铆钉等抗腐蚀产品。柜体8外壳可打开,内部留有足够的空间,以便外部的导线从柜体引至内部接线端子。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本实用新型放置于轨道交通接触轨安全区域,以两个为一组,两两相对设置,使两台柜体8上的红外发射接收装置1的位置相互对应,以建立红外联系。两台柜体8之间的距离可根据安全区域的宽度进行调整。若轨道交通接触轨区域长度较大,则可每隔3(Γ50 米设置一组本实用新型,使安全监控范围覆盖整个区域。当接触轨带电/断电时,该带电/断电信号会通过接触轨系统的带电检测装置经接口装置7上传到本实用新型,此时柜内控制系统6驱动LED显示屏5显示带电和断电的信息,有效提醒区内人员,以防止人员在接触轨带电时误闯入。同时柜内控制系统6驱动红外发射接收装置1启动/撤除红外射线,当有人员闯入接触轨带电区域时,会同时碰触红外发射接收装置1发出的多条距地面不同高度的红外射线,柜内控制系统6将驱动声音报警装置2和灯光报警装置3发出报警信息,提示误闯入带电区者注意安全,并自动启动摄像头 4将实时拍摄的报警区域的画面传至控制中心供调取,对该区域进行复式监测,确认是否有人误闯入;同时柜内控制系统6会将本实用新型的全部信号数据通过接口装置7及时上传到车站、车辆段场或控制中心,以供车站工作人员和控制中心调度人员做出正确的决策。在接触轨停电的情况下,红外线自动退出运行,方便运行检修人员的进入和维护工作。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以上实施例。可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构思的前提下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其他改进和变化,均应认为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接触轨系统的带电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立式的柜体(8),柜体(8)的正面上部安装有LED显示屏(5),正面下部安装有红外发射接收装置(1),LED显示屏(5 )下方设置有声音报警装置(2 ),LED显示屏(5 )的上方安装有摄像头 (4),柜体(8)的顶部设置有灯光报警装置(3),柜体(8)的背面设置有与接触轨系统的带电检测装置相接的接口装置(7);柜内控制系统(6)安装于柜体(8)内,与所述红外发射接收装置(1)、声音报警装置(2)、灯光报警装置(3)、摄像头(4)、LED显示屏(5)以及接口装置 (7)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接触轨系统的带电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电安全防护装置以两个为一组,柜体(8)两两相对设置,柜体(8)上的红外发射接收装置(1)位置也相互对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接触轨系统的带电安全防护装置,包括一立式的柜体,柜体的正面上部安装有LED显示屏、正面下部安装有红外发射接收装置,LED显示屏下方设置有声音报警装置、上方安装有摄像头,柜体的顶部设置有灯光报警装置,柜体的背面设置有与接触轨系统的带电检测装置相接的接口装置;柜内控制系统安装于柜体内,与红外发射接收装置、声音报警装置、灯光报警装置、摄像头、LED显示屏及接口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在接触轨带电的情况下,会自动启用防护装置,给误闯入带电区的人员安全提示,并将信号上传到车站、车辆段场或控制中心,以供车站工作人员和控制中心调度人员做出正确的决策,有效地保证了人员的安全。
文档编号B60M5/00GK202169882SQ201120216829
公开日2012年3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24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24日
发明者于海鹏, 吴之春, 王霄源, 黄少熔 申请人:无锡市轨道交通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