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置在车体上的行动电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38865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配置在车体上的行动电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配置在车体上的行动电源装置,特别是指一种车体移动时,利用轮轴的旋转动能使其产生发电效果,并将所产生电能直接供车上的电器用品使用,或者将剩余电能储存于蓄电装置,并透过直流、交流的转换而可将蓄电装置内的电能供家电或更广泛的运用。
背景技术
由于生活型态的改变,环保、节能的自行车俨然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骑乘自行车时,不论是代步、休闲或运动等目的,行车安全乃为第一的考虑;因此,坊间可见诸多自行车专用的前灯、尾灯,或是各式提供警示的其它灯具被设计产生。惟查,目前使用于自行车的主动式照明设备虽具有照明路况及安全警示等功能,然亦同时存有下述缺失I. 一般自行车用的主动式照明灯具最常见的是内部设置有电池,藉由该电池提供发光装置作为电力来源;但是,利用电池作为电力来源的方式在使用上须经常更换电池,不仅成本高,且不符环保需求。2.若以二次充电电池作为电力来源,虽然可利用市电达到充电功能,然而,对于安装在自行车上的照明装置每次充电必需取下并至市电插座处充电,使用上难称便利,因此较不实用。3.若在夜间长时间骑乘自行车的过程中电池电源耗尽,自行车无法取得外来电力,致使该自行车必须在无照明设备的情况下骑乘,造成行车危险性的提升。另外,利用自行车的机械能供一发电装置将动能转为电能,并将该电能储存于一蓄电装置的自行车设备亦有所见,但,该种利用自行车动能将其转换成电能的设计,通常仅提供自行车本身所属装备使用,例如车前灯、尾灯等等,其无法将该电能作有效的广泛运用,难谓实用。类似的发电装置虽具有基础的发电特性,但由于主观的机能使得该装置的设计尚无明显突破性的转变,使其在功能上流于固定窠白,实用性难以符合现代化消费趋势,故确为目前此一相关领域所需积极发展研究的目标。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是克服习知自行车发电后,其电能使用效率不彰的缺失。本实用新型是藉由车体移动时,利用轮轴转动的动能使其对一发电装置作用,进而产生发电效果,并将所产生的电能储存于蓄电装置,并透过直流、交流的转换而可将蓄电装置内的电能直接供车体的电器用品使用,或者将该电能作更广泛的运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配置在车体上的行动电源装置,包含一车体、发电装置以及一蓄电装置;该车体具有一动力输出轴,该发电装置为将动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其具有一动力输入端,而与该动力输出轴直接或间接枢接进而发电;该蓄电装置包含有控制模块、蓄电单元及电源输出单元,该发电装置所产生的电能可经控制模块而由蓄电单元所储存;其主要的设计在于该控制模块具有直流转交流的变压设计,而电源输出单元透过控制模块可藉由电源输出端子供电器用品枢接取电,该蓄电装置又包含一连结于车体的承置座,可供蓄电装置方便容置固定与卸下。优选的,该车体为自行车,该动力输出轴是车轮的轮轴。优选的,该蓄电装置的电源输出端 子为交流电插孔座。优选的,该蓄电装置的电源输出端子为电点烟器插孔、USB插孔。藉此,该蓄电装置可方便自车体取下,并提供直流或交流用电的电器设备取电使用。

图I绘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图;图2绘示本实用新型方块布局示意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0 车体11动力输出轴20发电装置21动力输入端30蓄电装置31控制模块32蓄电单元33电源输出单元331电源输出端子34承置座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为达创造目的所运用的技术手段,以及运用的构造特征,兹配合图式将本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其所附图式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案的基本构造,因此在该等图示中仅标示与本案有关的内容,且所显示的结构并非以实施时的数目、形状、尺寸比例等加以绘制,实际实施时,其构造有可能更为复杂,先予叙明。请参阅图I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图,以及图2所示的本实用新型方块示意简图。本实用新型包含一车体10、发电装置20以及一蓄电装置30所构成;其中该车体10是指一般在道路上行驶的车辆,且特别是指自行车,或者是机车、汽车等车辆。该车体10具有一动力输出轴11,以自行车而言,该动力输出轴11特别是指车轮的轮轴。该发电装置20具有一动力输入端21,其与车体10的动力输出轴11直接或间接枢接,由于动力输入端21转动固定导线中的磁场,使导线与磁场发生相对运动,而在导线中产生电动势(电压);另外,为获得预定电量,可利用多组磁场在线圈内运动,以产生较大的电量(该发电装置20内部所述的结构为习知技术,故恕于图式中未示)。藉此,该动力输出轴11所输出的机械能经发电装置20作用后可转变为电能。值得一提的是,该发电装置20可设置两组,分别安装于一车体10的二动力输出轴11。该蓄电装置30包含有一控制模块31、蓄电单元32及电源输出单元33。发电装置20所馈出的电能可经控制模块31而由蓄电单元32所储存。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该控制模块31经由电路的设计,而可提供直流(DC)转交流(AC)的变压设计,同时控制模块31对蓄电单元32具有稳压、防止过充及侦测储能状态并将其显示的作用;该蓄电单元32为一具有蓄电功能的电池组;而电源输出单元33则透过控制模块31而与蓄电单元32电性连接,并可藉由一或若干个电源输出端子331供电器用品枢接取电。优选的,该电源输出端子331为110伏特的交流电插孔座,或者是电压为3. 6伏特至7. 2伏特的直流电点烟器插孔、USB插孔、或是其它各电子类商品电源接孔的插座。在另一具体的实施例中,该蓄电装置30更包含一承置座34,该承置座34可连结于车体10的适当位置,并可供蓄电装置30容置与固定。藉由上述构造,该车体10上安装有发电装置20与蓄电装置30,而发电装置20可枢接车体10的动力输出轴11,将该机械能经发电装置20作用后可转变为电能,并将该电能经蓄电装置30的控制模块31而由蓄电单元32所储存。藉此,该蓄电装置30所储存的电能可直接供车体10所属的电器装备使用(例如自行车前灯、尾灯等等),令该电器装备不会有电能耗尽而无法使用,进而导致危及行车安全的情形发生。值得一提的是,该蓄电装置30可由安装于车体10的承置座34取下,而成为一可移动的行动电源装置,利用控制模块31的电路的设计,可令电源输出单元33藉由电源输出端子331提供包含直流或交流的电器用品枢接取电,令使用者外出时,可对随身携带的电器设备(例如笔记型计算机、数字相机、手机、MP3等等)进行充电,将蓄电装置30的电能作有效的广泛运用。虽说本实用新型的车体10特别是指自行车,且特别以此为图例,但,该车体10是泛指一般在道路上行驶的车辆。从以上的所述及附图所示的较佳实施例中可知,本实用新型已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且运用的技术手段及其构造特征确为本创造人所研发而成。本实用新型以上所揭示的构造,乃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举凡依本实用新型的构造所作的等效变化,仍应含盖于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专利范围。权利要求1.ー种配置在车体上的行动电源装置,包含ー车体、发电装置以及ー蓄电装置;该车体具有ー动カ输出轴;该发电装置为将动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其具有一动カ输入端,而与车体的动カ输出轴直接或间接枢接;该蓄电装置包含有控制模块、蓄电単元及电源输出单元,该发电装置所产生的电能可经控制模块而由蓄电单元所储存;其特征在于该控制模块具有直流转交流的变压设计,而电源输出单元透过控制模块可藉由电源输出端子供电器用品枢接取电,该蓄电装置又包含一连结于车体的承置座,可供蓄电装置方便容置固定与卸下。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配置在车体上的行动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车体为自行车,该动カ输出轴是车轮的轮轴。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配置在车体上的行动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蓄电装置的电源输出端子为交流电插孔座。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配置在车体上的行动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蓄电装置的电源输出端子为电点烟器插孔、USB插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揭露一种配置在车体上的行动电源装置,其包含车体、发电装置以及蓄电装置;该车体具有一动力输出轴;该发电装置与该动力输出轴直接或间接枢接进而发电,控制模块具有直流转交流的变压设计,而电源输出单元透过控制模块可藉由电源输出端子供电器用品枢接取电;该蓄电装置又包含一连结于车体的承置座,可供蓄电装置方便容置固定与卸下。藉此,本实用新型藉由车体移动时的轮轴转动的动能对发电装置作用而产生电能,并将该电能储存于蓄电装置,并透过直流、交流的转换而可将蓄电装置内的电能直接供车体的电器用品使用,或者将该电能作更广泛的运用。
文档编号B60L1/00GK202368386SQ20112026571
公开日2012年8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1日
发明者叶昇鑫, 吴政颖 申请人:叶昇鑫, 吴政颖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