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操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44013阅读:5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车操纵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变速控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汽车操纵器。
背景技术
根据操纵器与变速器之间的连接介质的不同,变速操纵方式可以分为机械杆式变速操纵方式和软轴变速操纵方式。由于机械式变速操纵方式存在重量重、惯性大,车内布置困难、安装及调整难度大等弊端,因此,目前多数汽车生产厂商采用软轴式变速操纵方式。 软轴式变速操纵方式主要是通过换、选挡软轴将操纵器和转换器连接起来,从而实现变速操纵。因而,操纵器是其中的关键部件。如图1-2所示,现有的汽车操纵器包括操纵杆10、换挡摇臂11、选挡摇臂12、固定支座13、球形螺栓14、旋转轴15、换挡软轴16和选挡软轴17。其中,选挡摇臂12包括固定板121、沿固定板121两端向下垂直延伸形成的连接板122以及沿左侧连接板122的侧边向前延伸形成的延伸板123,操纵杆10与选挡摇臂12的固定板121垂直固定。换挡摇臂11 的中部安装有球碗座111,球碗112滑动安装在球碗座111中,旋转轴15固定在换挡摇臂 11的下端。球形螺栓14的一端穿过两个连接板122并容置在球碗112中,球形螺栓14的另一端螺纹连接有螺母18。球形螺栓14的中部还套设有球头(未图示),球头位于选挡摇臂12的两个连接板122之间。固定支座13的一端套接在球头上,固定支座13的中部套接在旋转轴15上,固定支座13的另一端通过螺栓与汽车车架(未图示)固定。换挡软轴16 和选挡软轴17分别与换挡摇臂11和选挡摇臂12铰接。然而,由于球形螺栓14的端部是通过滑动连接在球碗座111中的球碗112与换挡摇臂11连接,换挡时,球形螺栓14在操纵杆10的控制下转动,球形螺栓14的转动在驱动球碗112旋转的同时还驱动球碗112在球碗座111中滑动,因而,降低了换挡的效率。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汽车操纵器来克服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换挡效率高的汽车操纵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操纵器包括操纵杆、选挡摇臂、换挡摇臂、第一螺栓、旋转轴、选挡软轴、换挡软轴、连杆和与汽车车架固定的固定支座,选挡摇臂包括固定板以及沿固定板的两端向下延伸形成的连接板,操纵杆固定在选挡摇臂上, 第一螺栓固定在选挡摇臂的两个连接板上,第一螺栓的中部套设有第一球头,旋转轴固定地连接在换挡摇臂上,固定支座的一端套接在第一球头上,固定支座的另一端套接在旋转轴上,换挡软轴和选挡软轴分别与换挡摇臂和选挡摇臂的下端铰接,连杆的上端转动连接在第一螺栓的一端,连杆的下端与换挡摇臂的上端固定。较佳地,本实用新型的汽车操纵器还包括第二球头,第二球头设于连杆的上端,第一螺栓的一端安装在连杆的第二球头中。较佳地,本实用新型的汽车操纵器还包括第二螺栓和第三球头,第三球头设于连杆的下端,第二螺栓依次穿过第三球头和换挡摇臂的上端与螺母螺纹连接。较佳地,本实用新型的汽车操纵器还包括球头衬套,球头衬套套设在第一螺栓上, 第一球头套设在球头衬套上。较佳地,本实用新型的汽车操纵器还包括防尘罩,防尘罩套设在第一螺栓上且安装在第一球头的两端。较佳地,选挡摇臂呈“7”字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换挡摇臂与第一螺栓为转动连接,换挡时,第一螺栓在操纵杆的控制下转动,第一螺栓的转动驱动连杆转动,从而带动换挡摇臂转动,因而,提高了换挡效率。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图1为现有汽车操纵器的立体图。图2为图1中球形螺栓、球碗和球碗座的连接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操纵器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参考图3,本实施例的汽车操纵器包括操纵杆20、选挡摇臂21、换挡摇臂22、第一螺栓23、球头衬套(未图示)、第一球头25、防尘罩(未图示)、旋转轴26、固定支座27、连杆观、选挡软轴四和换挡软轴30。其中,选挡摇臂21包括固定板211以及沿固定板211 的两端向下垂直延伸形成的连接板212。连杆观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二球头281和第三球头 282。操纵杆20固定在选挡摇臂21的中部,第一螺栓23穿过选挡摇臂21的两个连接板 212且第一螺栓23的一端通过第一螺母31固定在右侧的连接板212上,第一螺栓23的另一端安装在连杆28的第二球头中。第二螺栓32依次穿过连杆28的第三球头282和换挡摇臂22的上端与第二螺母33螺纹连接,以将连杆观的下端与换挡摇臂22固定。球头衬套(未图示)套设在第一螺栓23的中部,第一球头25套设在球头衬套(未图示)上, 防尘罩套设在第一螺栓23上且安装在第一球头25的两端,旋转轴沈固定在换挡摇臂22 的中部,固定支座27的一端套接在第一球头25上,固定支座27的中部套接在旋转轴26,固定支座27的另一端固定在汽车支架(未图示)上。换挡软轴30和选挡软轴四分别与换挡摇臂22和选挡摇臂21的下端铰接。下面结合图3详述一下本实用新型的汽车操纵器的工作过程。换挡时,通过操纵杆20控制换挡摇臂22转动,换挡摇臂22的转动带动第一螺栓 23转动,第一螺栓23通过连杆28带动换挡摇臂22转动,进而,带动换挡软轴30运动。选挡时,通过操纵杆20直接控制选挡摇臂21转动,从而,带动选挡软轴四运动。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换挡摇臂与第一螺栓为转动连接,换挡时,第一螺栓在操纵杆的控制下转动,第一螺栓的转动驱动连杆转动,从而带动换挡摇臂转动,因而,换挡效率比较高。
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操纵器,包括操纵杆(20)、选挡摇臂(21)、换挡摇臂(22)、第一螺栓(23)、 旋转轴(26)、选挡软轴( )、换挡软轴(30)和与汽车车架固定的固定支座(27),选挡摇臂 (21)包括固定板011)以及沿固定板011)的两端向下延伸形成的连接板012),操纵杆 (20)固定在选挡摇臂上,第一螺栓固定在选挡摇臂的两个连接板(212)上, 第一螺栓的中部套设有第一球头(25),旋转轴06)固定在换挡摇臂0 上,固定支座(XT)的一端套接在第一球头0 上,固定支座(XT)的另一端套接在旋转轴06)上,换挡软轴(30)和选挡软轴09)分别与换挡摇臂0 和选挡摇臂的下端铰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杆( ),连杆08)的上端转动连接在第一螺栓的一端,连杆08)的下端与换挡摇臂02)的上端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操纵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球头081),第二球头 (281)设于连杆08)的上端,第一螺栓03)的一端安装在连杆08)的第二球头081)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操纵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螺栓(32)和第三球头 082),第三球头( 设于连杆08)的下端,第二螺栓(3 依次穿过第三球头(观2)和换挡摇臂0 的上端与螺母螺纹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操纵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球头衬套,球头衬套套设在第一螺栓上,第一球头0 套设在球头衬套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操纵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尘罩,防尘罩套设在第一螺栓上且安装在第一球头0 的两端。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汽车操纵器,其特征在于,选挡摇臂呈“7” 字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操纵器,包括操纵杆、选挡摇臂、换挡摇臂、第一螺栓、旋转轴、选挡软轴、换挡软轴、连杆和与汽车车架固定的固定支座,选挡摇臂包括固定板以及沿固定板的两端向下延伸形成的连接板,操纵杆固定在选挡摇臂上,第一螺栓固定在选挡摇臂的两个连接板上,第一螺栓的中部套设有第一球头,旋转轴固定在换挡摇臂上,固定支座的一端套接在第一球头上,固定支座的另一端套接在旋转轴上,换挡软轴和选挡软轴分别与换挡摇臂和选挡摇臂的下端铰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杆,连杆的上端转动连接在第一螺栓的一端,连杆的下端与换挡摇臂的上端固定。本实用新型汽车操纵器的换挡效率高。
文档编号B60K20/02GK202319910SQ20112047298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4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24日
发明者李继林, 胡蜜 申请人:东风汽车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