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器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44044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散热器支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生产装配领域,特别是涉及ー种散热器支架。
背景技术
在汽车产品的生产装配过程中,经常出现发动机风扇和散热器护风圈间隙不合理的现象,严重时还会导致生产线停线,影响生产效率。主要原因是汽车产品的生产装配线上,散热器与发动机风扇相邻设置,现有的散热器支架直接焊接在散热器ー侧的侧板上,散热器在散热器支架上安装以后,发动机风扇与散热器护风圈的间隙就固定下来,无法调整。由于零部件制造误差和装配误差的存在,经常出现发动机风扇与散热器护风圈之间的间隙不满足使用要求的现象,影响了整车装配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一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避免汽车产品生产装配线上发动机风扇与散热器护风圈之间的间隙不满足使用要求的现象。( ニ )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散热器支架,其包括底板和设置在所述底板上位置可调的活动支架,散热器安装在所述活动支架上。其中,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两列第一螺纹孔,该两列第一螺纹孔均沿底板长度方向设置,两列第一螺纹孔中螺纹孔的数量相等,均为至少两个;所述活动支架上设置有两列第ニ螺纹孔,两列第二螺纹孔中螺纹孔的数量相等,均为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螺纹孔与部分所述第一螺纹孔位置对应并通过螺栓相连。其中,每列第一螺纹孔中,相邻螺纹孔的间距相等;当每列第二螺纹孔中具有多于ー个第二螺纹孔时,相邻螺纹孔的间距与每列第一螺纹孔中相邻螺纹孔的间距相等。其中,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导向槽,导向槽与每列第一螺纹孔相平行;所述活动支架上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槽相匹配的导向凸台,所述导向凸台的长度小于导向槽的长度。其中,所述活动支架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移动板和安装板,所述移动板上设置所述第二螺纹孔和导向凸台,所述安装板上安装所述散热器。其中,所述安装板和移动板之间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分别与所述安装板和移动板垂直。其中,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散热器通过所述安装孔安装在安装板上。其中,所述底板上开设有滑动槽,滑动槽两侧的底板侧面上具有夹缝,所述夹缝与底板上两列第一螺纹孔平行,且所述夹缝与滑动槽连通,夹缝的长度等于滑动槽的长度;所述移动板夹持在所述夹缝内。其中,所述导向槽设置在所述滑动槽内。其中,所述滑动槽的长度大于所述移动板的长度。[0016](三)有益效果上述技术方案所提供的散热器支架,底板和活动支架上设置相互配合的螺纹孔,当活动支架移动到相应位置时,对应的螺纹孔重合,通过螺栓紧固,完成活动支架高度调整。使用该散热器支架,可根据实际装车状况调整活动支架的安装高度,从而实现发动机风扇与散热器护风圈装配间隙的调整,使其始終保持在ー个合理范围内,提高装配质量,消除零部件制造误差和装配误差对散热器装配质量的影响;适用范围广泛,适用于冷却系统中应用发动机风扇和散热器护风圈的所有汽车产品。

图I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I的散热器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中底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I中活动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的活动支架旋转一定角度后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散热器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底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I :底板;2 :导向槽;3 :第一螺纹孔;4 :移动板;5 :安装板;6 :第二螺纹孔;7 :加强筋;8 :安装孔;9 :导向凸台;10 :滑动槽;11 :夹缝。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ー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实施例I图I示出了本实施例的散热器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其包括底板I和设置在底板I上的活动支架,底板I用于固定在散热器ー侧的侧板上,活动支架上安装散热器,并且其位置可调,通过调节活动支架在底板I上的位置,实现散热器护风圈与发动机风扇之间装配间隙的调节,使该间隙保持在ー个合理的范围内。活动支架位置可调的功能通过以下结构来实现。具体地,底板I上设置有两列第一螺纹孔3,两列的第一螺纹孔3均沿底板I长度方向设置,两列第一螺纹孔3中螺纹孔的数量相等,均为至少两个,本实施例优选五个,如图2所示。活动支架上也设置有两列第二螺纹孔6,两列第二螺纹孔6中螺纹孔的数量相等,均为至少ー个,本实施例优选两个,如图1、3和4中所示。第二螺纹孔6能够与第一螺纹孔3中的一部分位置相对应,使用螺栓穿过位置对应的第二螺纹孔6和第一螺纹孔3,实现活动支架与底板I的连接。通常,底板I纵向安装在散热器ー侧的侧板上,在需要调整散热器的位置时,调整第二螺纹孔6,使其对应不同的第一螺纹孔3,即可改变活动支架的高度,进而改变散热器护风圈与发动机风扇之间的间隙。为了提高活动支架高度调节的分辨率,优选每列第二螺纹孔6中螺纹孔的数量大于每列第一螺纹孔3中螺纹孔的数量,并且每列第二螺纹孔6以及每列第一螺纹孔3中相邻螺纹孔的间距均设置相等。在调整活动支架的高度吋,为了提高调整效率,使第二螺纹孔6能够与第一螺纹孔3快速对应,本实施例在底板I上开设了导向槽2,导向槽2与每列第一螺纹孔3平行设置。对应地,在活动支架上设置与导向槽2相匹配的导向凸台9,如图4所示,导向凸台9的长度小于导向槽2的长度。通过将导向凸台9卡在导向槽2内,以保持活动支架移动时方向不偏离。[0031 ] 參照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活动支架具体包括移动板4和垂直于移动板4设置的安装板5,第二螺纹孔6和导向凸台9均设置在移动板4上,安装板5和导向凸台9分别设置在移动板4的两个表面上。安装板5用于安装散热器,优选在安装板5上设置U形的安装孔8,散热器通过安装孔8固定安装在安装板5上。因散热器具有一定的重量,所以活动支架需具有一定的強度,本实施例优选在移动板4和安装板5之间设置加强筋7,加强筋7分别垂直于移动板4和安装板5,以提高整个活动支架的支撑能力。本实施例的散热器支架,通过简单的结构实现活动支架的位置可调,避免散热器护风圈与发动机风扇之间间隙不合理的现象,从而提高生产线上产品的生产装配效率。实施例2图5示出了本实施例的散热器支架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散热器支架也包括底板I和设置在底板I上的位置可调的活动支架,本实施例中的活动支架与实施例I中的活动支架的结构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底板I的结构以及活动支架与底板I之间的相对位置设置。图6具体示出了本实施例的底板I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底板I上开设有滑动槽10,滑动槽10的长度和宽度均未超出底板I的长度和宽度,滑动槽10两侧的底板侧面上具有夹缝11,夹缝11与底板I上两列第一螺纹孔3平行,且夹缝11与滑动槽10连通,夹缝11的长度等于滑动槽10的长度,移动板4夹持在夹缝11内。此时,移动板4相当于夹持在底板I内,移动板4上第二螺纹孔6位于底板I上第一螺纹孔3的下方。受底板I两侧表面的夹持作用,以及螺栓对第一螺纹孔3和第二螺纹孔6的固定作用,本实施例的散热器支架的牢固程度大大提高。因移动板4的下表面与滑动槽10的表面相接触,所以导向槽2设置在滑动槽10内,移动板4下表面的导向凸台9卡在导向槽2内。本实施例中,滑动槽10的长度大于移动板4的长度,以实现移动板4可在滑动槽10内沿导向槽2上下移动,进而实现活动支架相对于底板I的位置可调。由以上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底板和活动支架上设置相互配合的螺纹孔,当活动支架移动到相应位置时,对应的螺纹孔重合,通过螺栓紧固,完成活动支架高度调整。使用该散热器支架,可根据实际装车状况调整活动支架的安装高度,从而实现发动机风扇与散热器护风圈装配间隙的调整,使其始終保持在ー个合理范围内,提高装配质量,消除零部件制造误差和装配误差对散热器装配质量的影响;适用范围广泛,适用于冷却系统中应用发动机风扇和散热器护风圈的所有汽车产品。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散热器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和设置在所述底板上位置可调的活动支架,散热器安装在所述活动支架上。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散热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两列第一螺纹孔,该两列第一螺纹孔均沿底板长度方向设置,两列第一螺纹孔中螺纹孔的数量相等,均为至少两个;所述活动支架上设置有两列第二螺纹孔,两列第二螺纹孔中螺纹孔的数量相等,均为至少ー个;所述第二螺纹孔与部分所述第一螺纹孔位置对应并通过螺栓相连。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每列第一螺纹孔中,相邻螺纹孔的间距相等;当每列第二螺纹孔中具有多于ー个第二螺纹孔时,相邻螺纹孔的间距与每列第一螺纹孔中相邻螺纹孔的间距相等。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导向槽,导向槽与每列第一螺纹孔相平行;所述活动支架上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槽相匹配的导向凸台,所述导向凸台的长度小于导向槽的长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支架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移动板和安装板,所述移动板上设置所述第二螺纹孔和导向凸台,所述安装板上安装所述散热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器支架,其特征在干,所述安装板和移动板之间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分别与所述安装板和移动板垂直。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散热器通过所述安装孔安装在安装板上。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散热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开设有滑动槽,滑动槽两侧的底板侧面上具有夹缝,所述夹缝与底板上两列第一螺纹孔平行,且所述夹缝与滑动槽连通,夹缝的长度等于滑动槽的长度;所述移动板夹持在所述夹缝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散热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设置在所述滑动槽内。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散热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槽的长度大于所述移动板的长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散热器支架,包括底板和设置在所述底板上位置可调的活动支架,散热器安装在所述活动支架上。本实用新型的底板和活动支架上设置相互配合的螺纹孔,当活动支架移动到相应位置时,对应的螺纹孔重合,通过螺栓紧固,完成活动支架高度调整。使用该散热器支架,可根据实际装车状况调整活动支架的安装高度,从而实现发动机风扇与散热器护风圈装配间隙的调整,使其始终保持在一个合理范围内,提高装配质量,消除零部件制造误差和装配误差对散热器装配质量的影响;适用范围广泛,适用于冷却系统中应用发动机风扇和散热器护风圈的所有汽车产品。
文档编号B60K11/04GK202368347SQ20112047426
公开日2012年8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4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24日
发明者崔尘 申请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