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位后减震器支架总成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44043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定位后减震器支架总成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エ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ー种定位后减震器支架总成的装
置。
背景技术
通常,后减震器支架总成包括后减震器支架和后减震器销轴,如图1-2所示,为现有的后减震器支架结构示意图。该后减震器支架I包括顶板11和连接在顶板11两侧的侧板12,该顶板11上具有安装后减震器销轴2的第一安装孔13,该顶板11的表面具有凸起,呈“凸”字型。在现有的部分后车架总成生产过程中,后减震器支架总成焊接方式比较落后,仍采用人工手扶方式将后减震器支架I与后减震器销轴垂直连接在一起,但在实际生产中,由于后减震器支架I中的第一安装孔13的尺寸往往达不到设计要求,使得与后减震器销轴焊接时存在尺寸偏差,由于采用人工手持方式进行焊接,使得后减震器支架与后减震器销轴垂直焊接精确得不到保障。实践中发现,若后减震器支架与后减震器销轴不能垂直连接,导致安装的后减震器与左右纵梁对应尺寸不匹配,造成后减震器出现偏磨现象,严重影响后续整车质量性能,使得整车安全得不到保障。

实用新型内容(一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ー种定位后减震器支架总成装置,以克服现有的后减震器支架总成中后减震器支架与后减震器销轴之间不能保障垂直连接,而造成安装的后减震器与左右纵梁对应尺寸不匹配进而影响整车安全质量的缺陷。( ニ )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ー种定位后减震器支架总成的装置,该后减震器支架总成包括后减震器支架和后减震器销轴,所述后减震器支架包括顶板和连接在顶板两侧的侧板,所述顶板上具有安装后减震器销轴的第一安装孔,该装置包括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表面的形状与顶板的形状相匹配;所述固定底座上具有与第一安装孔相对应位置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孔径与后减震器销轴直径相匹配。进ー步地,还包括定位销,所述两个侧板上分別具有第二安装孔,所述固定底座的侧面上具有与第二安装孔相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定位销穿过第二通孔将后减震器支架可拆卸地定位在固定底座上。进ー步地,所述定位销位于固定底座外部的部分的外表面具有便于手持的螺纹。进ー步地,所述固定底座的宽度与后减震器支架两侧板之间的宽度相匹配,所述后减震器支架套紧在固定底座的外表面。(三)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后减震器支架总成定位固定装置,通过将后减震器支架套在特定结构的固定底座上,使得后减震器支架与后减震器销轴之间精确地完成垂直焊接,为后续整车质量提供安全保障。

图I为现有技术中后减震器支架结构俯视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后减震器支架结构侧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定位后减震器支架总成装置中固定底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定位后减震器支架总成的装置和后减震器支架总成组装结构示意图。图中1 :后减震器支架;11 :顶板;12 :侧板;13 :第一安装孔;14 :第二安装孔;2 后减震器销轴;3 :固定底座;31 :第一通孔;32 :第二通孔;4 :定位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ー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參见图3-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定位后减震器支架总成的装置用于定位后减震器支架总成,该后减震器支架总成包括后减震器支架I、后减震器销轴2。其中,该后减震器支架I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结构,參见图1-2,该后减震器支架I包括顶板11和连接在顶板相对两侧的侧板12,该顶板11上具有安装后减震器销轴2的第一安装孔13。该装置包括固定底座3,固定底座3其中ー个表面的形状与顶板11的形状相匹配,固定底座3上具有与第一安装孔13相对应的第一通孔31,该第一通孔31孔径与后减震器销轴2上与后减震器支架进行连接的端部直径相匹配,使得后减震器销轴2垂直地穿入该第一通孔31内,其中,本实施例中的后减震器支架I的顶板11呈“凸”字型,因此设置该固定底座的ー个表面同样也呈“凸”字型,其凸起的厚度与后减震器支架I的凸起厚度相匹配。若后减震器支架I顶板形状发生变化时,该固定底座3的表面形状应与之相匹配。该后减震器支架I的两个侧板12上分別具有第二安装孔14,该固定底座3的侧面上具有与第二安装孔14相对应的第二通孔32。其中,该定位固定装置还包括定位销4,定位销4穿过第二通孔32将后减震器支架I可拆卸地定位在固定底座3上。为了便于操作员使用,定位销4位于固定底座3外部部分的外表面具有便于手持的螺纹(图未示)。为了使得后减震器支架I较稳定的套在固定底座3上,设置固定底座3的宽度与后减震器支架I相对两侧板12之间的宽度相匹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后减震器支架总成固定装置的操作方法具体为首先,将后减震器支架I放置在固定底座3上,此时后减震器支架I的顶板11与固定底座3的ー个表面相贴合;其次,将定位销4穿入第二安装孔14和第二通孔32,将后减震器支架I锁紧在固定底座3上,使得后减震器支架I稳定地固定在固定底座上3 ;再次,将后减震器销轴2穿入第一安装孔13和第一通孔31内,此时,将后减震器销轴2焊接在后减震器支架I上,由于该后减震器支架I稳定的固定在固定底座3上,同时该后减震器销轴2与第一通孔31相匹配,因此,可有效确保后减震器销轴2与后减震器支架I垂直焊接。[0026]最后,待后减震器销轴垂直焊接在后减震器支架后,将定位销拔出,直接将后减震器支架总成取下。需要说明的是,固定底座3上第二通孔32的孔径可预先设计成与标准第二安装孔尺寸相一致的尺寸,待后减震器支架I放置在固定底座3上时,通过定位销4的穿入,可检测出后减震器支架I上第二安装孔14的孔径尺寸及位置是否符合设计标准,起到零部件尺寸自检的效果,进ー步检测后减震器支架I上第二安装孔14的尺寸,为整体质量提供自检作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定位后减震器支架总成的装置,通过将后减震器支架套在特定结构的固定底座上,使得后减震器支架与后减震器销轴之间精确地完成垂直焊接,并对后减震器支架尺寸起到一定的自检作用,为后续整车质量提供安全保障。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 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权利要求1.ー种定位后减震器支架总成的装置,所述后减震器支架总成包括后减震器支架和后减震器销轴,所述后减震器支架包括顶板和连接在顶板相对两侧的侧板,所述顶板上具有安装后减震器销轴的第一安装孔,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表面的形状与顶板的形状相匹配;所述固定底座上具有与第一安装孔相对应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孔径与后减震器销轴直径相匹配。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定位后减震器支架总成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销,所述两个侧板上分別具有第二安装孔,所述固定底座的侧面上具有与第二安装孔相对应的第二通孔; 所述定位销穿过第二通孔将后减震器支架可拆卸地定位在固定底座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位后减震器支架总成的装置,其特征在干,所述定位销位于固定底座外部部分的外表面具有便于手持的螺纹。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定位后减震器支架总成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的宽度与后减震器支架两侧板之间的宽度相匹配,所述后减震器支架套紧在固定底座的外表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工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定位后减震器支架总成的装置。该后减震器支架总成包括后减震器支架和后减震器销轴,所述后减震器支架包括顶板和连接在顶板相对两侧的侧板,所述顶板上具有安装后减震器销轴的第一安装孔,该装置包括固定底座,固定底座一个表面的形状与后减震器的顶板形状相匹配;固定底座上具有与第一安装孔相对应位置的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孔径与后减震器销轴直径相匹配。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后减震器支架总成定位固定装置,通过将后减震器支架位于特定结构的固定底座上,使得后减震器支架与后减震器销轴之间精确地完成垂直焊接,并对后减震器支架尺寸起到一定的自检作用,为后续整车质量提供安全保障。
文档编号B60G13/00GK202368288SQ201120474240
公开日2012年8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4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24日
发明者孙建华, 张春海, 李东蔚, 王卫山 申请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