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后摆臂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44248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后摆臂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后摆臂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后摆臂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后摆臂结构,采用臂体的翻孔以及翻边,压入式安装衬套,但是翻孔只是一个孔壁较薄的孔状结构,同时翻边的厚度也较薄,所以在使用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I、臂体的翻边高度、开档尺寸及两个翻孔的同轴度和孔中心距离要求难以达到;2、翻孔处近乎于悬臂梁的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强度不足,安全系数低; 3、翻孔处近乎于悬臂梁的结构对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翻孔极易变形,影响后序批量生产;4、在压装衬套时,由于中部没有支撑,需要特制工装以支撑开档不会变形,装配工艺性差;5、由于翻孔高度有限,与衬套装配贴合面较小,装配后衬套脱出力不到使用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工简单,容易达到设计要求,强度大,装配稳定的新型后摆臂结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新型后摆臂结构,包括臂体,臂体端部的翻孔,所述的翻孔处设有台阶套管,套管连接一个随臂体弯曲的弧形加强板。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翻孔处设有台阶套管,套管可以采用机械加工方式,很容易达到设计的同轴度要求,降低了原加工中的冲压孔工艺难度,套管连接一个随臂体弯曲的弧形加强板,加强板使得产品翻孔处的强度大大提高,在装配衬套时,不易变形,保证装配的稳定性。进一步,所述的套管为一个大孔套一个小孔结构,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大孔端面与臂体内壁表面平齐,保证了安装衬套的空间,同时衬套通过套管装配到臂体上,贴合面大,脱出力得到保证。进一步,所述的套管与开档处内侧面弧焊3/4周长度,这样在安装时,臂体开档稍有变形,可使用焊接工装进行校正,装配衬套时中部有套管支撑,不会导致开档变形。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I为本实用新型新型后摆臂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新型后摆臂结构中套管的A-A剖视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如


图1、2所示新型后摆臂结构,包括臂体1,臂体I端部的翻孔2,所述的翻孔2处设有台阶套管3,套管3连接一个随臂体弯曲的弧形加强板4,所述的套管3为一个大孔套一个小孔结构,套管3与开档5处内侧面弧焊3/4周长度。这样在加工时,因为翻孔2处设有一个大孔套一个小孔的台阶套管3,所以套管3可以采用机械加工方式,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也很容易达到设计的同轴度要求,降低了原加工中的冲压孔工艺难度,同时套管3连接一个随臂体弯曲的弧形加强板4,加强板4使得产品翻孔处的强度大大提高,在装配衬套时,不易变形,保证装配的稳定性。使用时,在翻孔2处安装加工好的套管3,套管3台阶端可通过臂体I小孔处限位,套管3大孔端面与臂体I大孔处的外表面平齐,同时将套管3的3/4周弧焊在开档5处内侧面,将加强板4焊接在臂体I上,这样即使臂体I开档5处稍有变形,也可以使用焊接工装进行校正,衬套通过套管3装配到臂体I上,贴合面大,脱出力得到保证,装配衬套时中部有套管3支撑,不会导致开档5处变形,通过增加焊接套管3及加强板4使得产品该部位强度大大提高,装配稳定性也得到保证。
·[0019]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例如套管3的大小、型号,加强板4的大小、型号,等。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权利要求1.新型后摆臂结构,包括臂体,臂体端部设有翻孔,其特征在干所述的翻孔处设有台阶套管,套管连接一个随臂体弯曲的弧形加强板。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后摆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与开档处内侧面弧焊3/4周长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后摆臂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后摆臂结构。本实用新型包括臂体,臂体端部设有翻孔,所述的翻孔处设有台阶套管,套管可以采用机械加工方式,很容易达到设计的同轴度要求,降低了原加工中的冲压孔工艺难度,套管连接一个随臂体弯曲的弧形加强板,加强板使得产品翻孔处的强度大大提高,在装配衬套时,不易变形,保证装配的稳定性。
文档编号B60G7/00GK202413325SQ201120481370
公开日2012年9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28日
发明者代先川, 殷信兵, 陈玲, 魏鹏 申请人:重庆卡福汽车制动转向系统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