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电路径结构和线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48405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导电路径结构和线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导体和覆盖该导体的覆盖部件的导电路径的结构。而且,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多个导电路径的线束。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作为环保车的混合动力车辆和电动车辆已经引起关注。而且,其普及率已经增加。混合动力车辆和电动车辆装配有作为电源的电机。为了驱动该电机,需要通过高压线束将蓄电池与逆变器之间的部分电连接,并且将逆变器与电机之间的部分电连接。该高压线束包括作为导电路径的多根高压电线。建议使用多根高压线束。作为其实例,下面描述的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一种线束。引用列表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日本专利文献JP-A-2004-22415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当冲击从外部施加到混合动力车辆或电动车辆上时,即,当发生碰撞等时,可以切断构成线束的高压电线。当考虑到高压电线切断的情况,从而剥离出的导体与具有导电性的部件、装置、车体框架等产生接触时,大电流明显地流入到以上导电部件、装置、车体框架等中,这是非常危险的。解决问题的方案鉴于上述情况,作出了本发明,并且其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在导电路径切断时确保稳定性的导电路径结构和线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导电路径结构,包括:导体,该导体包括通过易切断部分而彼此连接的第一导电部和第二导电部;第一覆盖部件,该第一覆盖部件覆盖所述第一导电部和所述易切断部;以及第二覆盖部件,该第二覆盖部件覆盖所述第二导电部和所述易切断部,其中,所述第二覆盖部件通过所述第一覆盖部件覆盖所述易切断部分;并且其中,所述第二覆盖部件可滑动地覆盖所述第一覆盖部件。根据具有这种构造的本发明,当导电路径被切断时,第一覆盖部件的第一端部存在于在易切断部分的位置中被切断并分离的一个导体端部的外侧处,从而限制与其他部件的接触。而且,第二覆盖部件的第二端部也存在于被切割并分离的另一导体端部的外侧处,从而也限制与其他部件的接触。根据本发明,即便当导电路径被切断时,导体端部也不会暴露。另外,根据本发明,通过在导体中提供易切断部分,能够控制导电路径的可切割位置。
优选地,所述第二覆盖部件通过间隙覆盖易切断部分;并且所述第一覆盖部件被设置成插入所述间隙中。优选地,该第一覆盖部件直接覆盖易切断部分。优选地,所述易切断部分是在其上形成凹槽的所述导体的导电部。优选地,所述易切断部分是在其上形成切口的所述导体的导电部优选地,所述易切断部分是在其上形成贯通孔的所述导体的导电部。优选地,所述易切断部分是具有比所述第一和第二导电部更薄的薄部的所述导体的导电部。优选地,第一覆盖部件的材料与第二覆盖部件的材料不同。而且,该第一覆盖部件可以通过包胶成型处理来提供,并且第二覆盖部件可以通过与第一覆盖部件不同的包胶成型处理提供。根据上述构造,当导体在易切断部分的位置处被切断时,与此同时,第一覆盖部件的第一端部和第二覆盖部件的第二端部彼此分离。根据本发明,由于包胶成型彼此不同,所以不产生意外分离,其中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中的一个装接到另一个上,并且因而导体不
被暴露。在本发明中,不同包胶成型是指模制时间彼此不同、模制材料彼此不同等的包胶成型,O而且,提供包括多 个导电路径的线束,每个导电路径都具有上述导电路径结构。根据上述构造,由于线束包括多个导电路径结构,其中即便当导电路径被切断时,导体端部也不被暴露,所以确保了稳定性。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根据上述本发明,展现了即便当导体被切断时也能够防止导体的导电端部暴露的效果。因此,展现了可以确保稳定性的效果。根据上述本发明,展现了第一覆盖部件的第一端部和第二覆盖部件的第二端部能够可靠地彼此分离的效果。因此,展现了能够更加可靠地防止导电端部暴露的效果。根据上述本发明,展现了能够提供具有高稳定性的线束的效果。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线束的布置实例的示意图。图2是所述线束的透视图。图3是所述线束的剖视图。图4是导体的底视图。图5A是图4的圆圈部分B的放大透视图,并且图5B和5C是修改例的放大透视图。图6是图3的圆圈部分A的放大剖视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导电路径结构。图7是示出切断状态的放大剖视图。参考标记列表I混合动力车辆2发动机3电机单元
4逆变器单元5发动机舱6线束21线束22线束主体23电机侧连接器24逆变器侧连接器25高压导电路径(导电路径)26电磁屏蔽部件27导体主体(导体)28、29连接部(导体)30第一包胶成型部分(第一覆盖部件)31公差吸收部分32易切断部分33狭槽 34第一端子部分35贯通孔36紧固固定部件37端子施压部分38固定部分39外壳部分40第二包胶成型部分(第二覆盖部分)41橡胶垫圈42第二端子部分43外壳部分44第三包胶成型部分45橡胶垫圈46一个导体端部47另一个导体端部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的导电路径结构是这样一种导电路径的结构:通过第一覆盖部件的第一端部来限制导体与其他部件的接触,该第一覆盖部件存在于在易切断部的位置处被切断并分开的导体的一个导体端部的外侧处。而且,该导电路径结构是这样一种导电路径的结构:通过第二覆盖部件的第二端部来限制导体与其他部件的接触,该第二覆盖部件也存在于被切割并分开的另一个导体端部的外侧处。本发明的线束包括多个这种结构的导电路径。实例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来描述实施例。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线束的所附实例的示意图。而且,图2是该线束的透视图,图3是该线束的剖视图,图4是该导体的底视图,图5A至5C是图4的圆圈部分B的放大透视图,图6是示出了本发明的导电路径结构的图3的圆圈部分A的放大剖视图,并且图7是示出切断状态的放大剖视图。本实施例的线束的目的在于放置在混合动力车辆或电动车辆中。下文中,将以混合动力车辆作为实例来描述(即使在电动车辆的情况下,本发明的线束的构造、结构和效果也基本相同。而且,本发明能够应用到常规机动车辆等上,并不局限于混合动力车辆或电动车辆)。在图1中,参考标记I表示混合动力车辆。该混合动力车辆I是将来自发动机2和电机单元3的电力混合来驱动的车辆。来自蓄电池(蓄电池组)(未示出)的电力经逆变器单元4供给电机单元3。在本实施例中,发动机2、电机单元3和逆变器单元4安装(搭载)在前轮等所在的位置处的发动机舱5中。而且,蓄电池(未示出)安装(搭载)在发动机舱5的后部分中的机动车辆内部,或者后轮等所在的机动车辆后部中。通过适用于高压的线束21将电机单元3与逆变器单元4彼此连接。而且,通过高压线束6将蓄电池(未示出)和逆变器单元4彼此连接。该线束6从发动机舱5布置到作为地板的地面侧的底板。在此,将对本实施例进行补充描述。电机单元3包括电机和发电机。而且,该逆变器单元4包括逆变器和转换器。该电机单元3形成为包括屏蔽壳体7的电机组件。而且,该逆变器单元4也形成为包括屏蔽壳体8的逆变器组件。蓄电池(未示出)是镍氢基蓄电池或锂离子基蓄电池,并形成为模块形状。而且,例如也能够使用诸如电容器的电存储装置。只要能够在混合动力车辆I或电动车辆中使用蓄电池(未示出),就不对该蓄电池特别限定。在本实施例中,逆变器单元4放置并固定在电机单元3正上方。即,放置逆变器单元4和电机单元3从而彼此产生紧密接触。由于这种安装状态,缩短了线束21。关于逆变器单元4和电机单元3,参考标记9表示用于被放置并固定在电机单元3正上方的固定腿部。在附图中,箭头X表示车辆的垂直方向。而且,箭头Y表示车辆的左右方向(车辆的宽度方向)。另外,箭头Z表示车辆的前后方向。首先,将具体描述本实施例的关于线束21的构造和结构。在图2和3中,线束21包括线束主体22,设置在线束主体22的一端中的电机侧连接器23,以及设置在该线束主体22的另一端中的逆变器侧连接器24。该电机侧连接器23和逆变器侧连接器24包括线束主体22的一部分。该线束主体22包括以预定间隔在大致相同平面上对齐的多个(这里,是三个)高压导电路径25 (导电路径),以及共同覆盖该多个高压导电路径25的电磁屏蔽部件26。该高压导电路径25具有导体主体27以及连续地设置在该导体主体27的一端和另一端处的连接部28和29。在本实施例中,该导体主体27和连接部28和29相当于导体(如果连接部是端子配件,则导体主体相当于导体)。而且,除了导体主体27和连接部28和29之外,该高压导电路径25具有设置在导体主体27外侧的第一包胶成型部分30 (第一覆盖部件)。连接于导体主体27的一端的连接部28设置为构成电机侧连接器23的一部分的部分。而且,类似地,连接于导体主体27的另一端的连接部29也设置为构成逆变器侧连接器24的一部分的部分。
在图4中,导体主体27和连接部28和29是构成如上所述的导电路径的导体,并且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对具有导电性的金属板(即由铜、铜合金或铝制成)施压而形成。导体主体27和连接部28和29形成为具有预定导体宽度和厚度的汇流排形状(带板形状)。而且,导体不局限于汇流排形状。例如,也可以采用通过绞合股线形成的导体(杆形状),或具有矩形形状或圆形形状截面的导体(例如,由平角单芯或圆形单芯形成的导体)。如果能够设置在后述的易切断部分32中,也就是如果设置可切断部分,就不对该导体特别地限制。当从本实施例的平面观察时,导体主体27形成为大致曲柄形状的弯曲形状(它可以是直的)。在这种导体主体27的中间,设置公差吸收部分31。而且,在成为导体主体27的连接部28侧的预定位置处,设置易切断部分32。形成该公差吸收部分31,使得它能够保持预定移位或形状。在本实施例中,该公差吸收部分31形成为具有山形状(山谷形状)(该形状是实例)。作为更具体的形状,该公差吸收部分31形成为半圆形。该公差吸收部分31形成为使得,它能够促进导体主体27的刚性下降,换句话说,它能够促进弯曲或拉伸(使得能有利于移位,并且使得能够有利于移动性)。另外,该公差吸收部分31形成为使得,它能够在其弯曲或拉伸之后保持状态。SP,该公差吸收部分31形成为使得,它不会返回到弯曲或拉伸之前的状态(略微的返回并不是问题,并且该公差吸收部分31可以返回,使得操作性或连接可靠性不受影响)。在该公差吸收部分31中,形成狭槽33。该狭槽33形成在公差吸收部分31中的导体宽度方向的中间。而且,狭槽33形成为在大致与导体宽度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该狭槽33形成为进一步促进公差吸收部分31的刚性下降的部分。因为由于公差吸收部分31中形成狭槽33而不会产生横截面积的减小,所以该公差吸收部分31形成为在导体宽度方向上略微向外侧膨胀出。而且,在本实施例中,一个公差吸收部分31设置在导体主体27中,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而且,该公差吸收部分31设置在导体主体27的大致中心位置处,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即,公差吸收部分31可以设置为预定移位等所需要的数量和位置。在图4和5A至5C中,该易切断部分32设置为导体主体27中的可切断部分。而且,例如当诸如碰撞的外力施加到车辆上时,该易切断部分32设置为恰好在导体主体27前方被切断的部分。该易切断部分32如下述结构等来构造如图5A中所示,凹槽32a形成在汇流排的整个周边上;尽管未示出,但是在汇流排的平面部分中形成V形凹槽或U形凹槽;如图5B中所示,切口 32b形成在汇流排的两侧部分中;如图5C中所示,贯穿汇流排的平面部分的孔32c和切口 32b两者;或者尽管未特别示出,但是对该汇流排平面部分施压,以便成为薄的形态。而且,该易切断部分32放置在作为上述导体主体27的连接部28侧的预定位置处,但是布置并不局限于此。关于该易切断部分,考虑不设置上述易切断部分32的情况。作为这种情况的实例,设置具有狭槽33的公差吸收部分31以作用为易切断部分。在图2、3和6中,第一包胶成型部分30设置为具有绝缘特性和柔性的覆盖部件。该第一包胶成型部分30能够保护导体主体27,并且能够进行防水等。通过利用诸如橡胶的弹性体或热塑弹性体,对导体主体27进行包胶成型,形成该第一包胶成型部分3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包胶成型部分30所示出的覆盖范围(参考标记省略)相当于第一覆盖目标部分。该第一包胶成型部分30具有作为一个端部的第一端子部分34 (该部分位于连接部28侧)。该第一端子部分34覆盖该易切断部分32。而且,该第一端子部分34不使后述的一个导体端部46暴露。在图2至4中,连接部28和29形成为匹配电机单元3和逆变器单元4中的连接部(未示出)的形态(参见图1)。而且,该连接部28和29形成为匹配电机侧连接器23和逆变器侧连接器24的形态。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部28与电机单元3的连接部(未示出)能够彼此重叠,并用螺栓和螺母来紧固,并且连接部29与逆变器单元4的连接部(未示出)能够彼此重叠,并用螺栓和螺母来紧固。在连接部28和29的各个尖端位置处,形成贯通孔35。在图2至7中,电磁屏蔽部件26是用于展现电磁屏蔽功能的部件,并且通过例如使编织物或金属箔形成为筒状而构成。在本实施例中,该电磁屏蔽部件26形成为具有覆盖电机侧连接器23和逆变器侧连接器24的长度。通常,利用屏蔽壳来固定该电磁屏蔽部件26。然而,在本实施例中,利用具有导电性的紧固固定部件36和螺栓(未示出)来固定该电磁屏蔽部件26,该螺栓能够将该紧固固定部件36紧固到电机单元3的屏蔽壳体7和逆变器单元4的屏蔽壳体8 (参见图1)上。该紧固固定部件36具有形成为环形板状的端子施压部分37,以及连接于该端子施压部分37的一对固定部分38。在这对固定部分38中,关于螺栓(未示出)的螺栓插入孔(省略了参考标记)穿过其中形成。该电磁屏蔽部件26形成关于在端子部分中的一对固定部分38的释放部分。当在端子部分面向外侧的情况下,将端子施压部分37插入在端子部分上,并在插入之后将端子部分翻折至内侧,以通过端子施压部分37的内边缘的时候,由此形成大致袋状的保持部分,以使得紧固固定部件36能够被保持。而且,当用螺栓(未示出)固定该紧固固定部件36时,电磁屏蔽部件26的端子部分插置在端子施压部分37与屏蔽壳体7 (8)之间,从而也完成电连接。在图2和3中,电机侧连接器23包括高压导电路径25中的连接部28。而且,该电机侧连接器23包括通过将连接部28包胶成型设置的外壳部分39,以及第二包胶成型部分40 (第二覆盖部件)。该电机侧连接器23的尖端插入到电机单元3的屏蔽壳体7中(参见图1),并且其内部被电连接。该外壳部分39形成为能够展现作为连接器外壳功能的形状。在该外壳部分39的尖端外边缘中,设置橡胶垫圈41。在外壳部分39的后端中,第二包胶成型部分40连续地形成。该外壳部分39和第二包胶成型部分40通过包胶成型同时形成。在图3和6中,该第二包胶成型部分40设置为具有绝缘特性的覆盖部件。该第二包胶成型部分40能够保护连接部28,并能够进行防水等。该第二包胶成型部分40的端部形成为第二端子部分42。该第二端子部分42以可分离的方式覆盖第一端子部分34。而且,在插置第一端子部分34的状态下,该第二端子部分42覆盖易切断部分32。而且,该第二端子部分42不会使后述的另一导体端部47暴露。在本实施例中,由第二包胶成型部分40所示的覆盖范围(省略了图标记)相当于第二覆盖目标部分。在图2和3中,类似于电机侧连接器23,逆变器侧连接器24包括高压导电路径25中的连接部29。而且,该逆变器侧连接器24包括通过对连接部29包胶成型设置的外壳部分43,以及第三包胶成型部分44。逆变器侧连接器24的尖端插入到逆变器单元4的屏蔽壳体8中(参见图1),并且其内部被电连接。该外壳部分43形成为具有作为连接器外壳功能的形状。在该外壳部分43的尖端外边缘中,设置橡胶垫圈45。在该外壳部分43的后端中,连续地形成第三包胶成型部分44。该第三包胶成型部分44类似于第二包胶成型部分40形成。接下来,将基于上述构造和结构来描述线束21的布置。在图1至3中,在线束21的布置时,首先进行一操作,其中将电机侧连接器23连接并固定到电机单元3上,并且将电磁屏蔽部件26的端子部分(一个端侧的端子部分)经由紧固固定部件36和螺栓(未示出)连接并固定到屏蔽壳体7上。当通过该操作完成连接和固定时,线束21的一端进入固定状态。当线束21的一端固定时,接下来进行一操作,其中将逆变器侧连接器24连接并固定到逆变器单元4上。而且,进行将电磁屏蔽部件26的端子部分(另一端侧的端子部分)经由紧固固定部件36和螺栓(未示出)连接并固定到屏蔽壳体8上的操作。此时,例如当在逆变器单元4中产生位置偏差时,或者当尺寸公差相对增大时,逆变器侧连接器24的位置移位,以吸收该位置偏差或尺寸公差,而后完成该连接固定(由于线束21具有公差吸收部分31,所以通过利用公差吸收部分31向箭头X、Y和Z方向弯曲或拉伸,能够吸收该移位,从而能够吸收位置偏差或尺寸公差)。接下来,将描述当混合动力车辆I中发生碰撞时,线束21的操作。在图1中,当混合动力车辆I中发生碰撞的情况时,例如逆变器单元4相对于发动机2和电机单元3向后移动。由于线束21连接到电机单元3和逆变器单元4上,所以当逆变器单元4向后移动时,拉动线束21的冲击施加到线束21上。当冲击施加到线束21上时,力施加到构成线束21的高压导电路径25的导体主体27上,从而如图6和7中所示,在易切断部分32的位置处切断导体主体27。此时,该导体主体27分割成一个导体端部46和另一个导体端部47。当导体主体27在易切断部分32的位置处被切断并分割时,第一包胶成型部分30的第一端子部分34和第二包胶成型部分40的第二端子部分42彼此分离。在一个导体端部46的外侧上,设置第一包胶成型部分30的第一端子部分34,从而与该一个导体端部46的电连接受到限制。而且,在另一个导体端部47的外侧上,还设置第二包胶成型部分40的第二端子部分42,从而与该另一导体端部47的电连接受到限制。如参照图1至7所述,根据本发明,即使当切断高压导电路径25时,通过第一端子部分34和第二端子部分42,也能够防止一个导体端部46和另一个导体端部47的暴露。于是,展现了能够确保稳定性的效果。另外,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具有高稳定性的线束21。尽管已经对于特定优选实施例说明并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清楚的是,在本发明的教导的基础上,可以作出各种改变和修改。非常清楚的是,这些改变和修改也在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范围和目的之内。本发明基于2010年9月6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 2010-198799,其内容在此通过引用合并于此。工业实用性能够提供一种即便当导电路径被切断时也能确保稳定性的导电路径结构和线束。
权利要求
1.一种导电路径结构,包括: 导体,该导体包括通过易切断部分而彼此连接的第一导电部和第二导电部; 第一覆盖部件,该第一覆盖部件覆盖所述第一导电部和所述易切断部;以及 第二覆盖部件,该第二覆盖部件覆盖所述第二导电部和所述易切断部, 其中,所述第二覆盖部件通过所述第一覆盖部件覆盖所述易切断部分;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覆盖部件可滑动地覆盖所述第一覆盖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路径结构,其中,所述第二覆盖部件通过间隙覆盖易切断部分;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覆盖部件被设置成插入所述间隙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路径结构,其中,所述第一覆盖部件直接覆盖所述易切断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路径结构,其中,所述第一覆盖部件的材料与所述第二覆盖部件的材料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路径结构,其中,所述易切断部分是在其上形成凹槽的所述导体的导电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路径结构,其中,所述易切断部分是在其上形成切口的所述导体的导电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路径结构,其中,所述易切断部分是在其上形成贯通孔的所述导体的导电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路径结构,其中,所述易切断部分是具有比所述第一和第二导电部更薄的薄部的所述导体的导电部。
9.一种线束,该线束包括每个都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路径结构的多个导电路径。
全文摘要
导电路径结构包括导体,该导体包括通过易切断部分彼此连接的第一导电部和第二导电部、覆盖第一导电部和易切断部分的第一覆盖部件,和覆盖第二导电部和易切断部分的第二覆盖部件。该第二覆盖部件通过第一覆盖部件覆盖易切断部分。该第二覆盖部件可滑动地覆盖第一覆盖部件。
文档编号B60R16/02GK103079896SQ201180042980
公开日2013年5月1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6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6日
发明者足立英臣, 久保嵨秀彦 申请人: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