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商用车的车辆车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79068发布日期:2019-07-17 05:06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用于商用车的车辆车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商用车的车辆车轮,带有用于无内胎的轮胎的15°陡肩式轮辋(Steilschulterfelge)和与该陡肩式轮辋相连接的轮盘(Radschüssel),其中,该陡肩式轮辋具有轮辋深槽、外部的轮辋肩部(Felgenschulter)、布置在轮辋深槽与外部的轮辋肩部之间的柱状的过渡部分(突出部(Ledge)),并且其中,在柱状的过渡部分与外部的轮辋肩部之间存在带有过渡倾斜部(Übergangsschräge)的轮辋区段,在该轮辋区段中设置有用于容纳气门的气门孔。



背景技术:

在本发明中,商用车指用于运输很重的货物或用于运输乘客的车辆,其配备有陡肩式轮辋。这样的车辆例如除了LKW(载重汽车)之外,还有拖车(挂车或半挂车)或公共汽车。

如此设计的车辆车轮(车辆车轮的气门位于外部,也就是说为了给轮胎填充空气,车辆车轮的气门杆未被引导通过轮盘的通风孔)被简称为ALV车轮。

例如从文献EP 0701911 B1或文献EP 1 106 388 B1中已知带有位于外部的气门的LKW车轮,其中,根据文献EP 0701911 B1设置有穹形部(Hump)。该穹形部为在汽车(轮辋上的)肩部上环绕的凸起部(Höcker),该凸起部可防止当轮胎漏气时轮胎向深槽的方向上运动。在根据上述专利文献的ALV车轮中,穹形部主要用于提供用于在径向方向上容纳气门的必要的结构空间。

近年来,对于ALV车轮在该领域中出现这样的现象,即特别建议在穹形部和突出部之间的过渡区域中逐渐增加轮辋的负载。

在根据文献EP 1106 388 B1的实施方案中,虽然未设置穹形部,但设置有所谓的安全区域,即在外部的轮辋肩部与到柱状的过渡部分(突出部)的过渡倾斜部之间的基本上柱状的区段(小型突出部)。

文献EP 2036742 A1示出了无穹形部的ALV结构。但是在此轮辋仅包括以下元件(以前侧来开始):角状部(Horn)、前部或外部的轮辋肩部、突出部、深槽、后部的轮辋肩部、角状部。气门在此可被插入在轮胎座(Reifensitz)的中心直至轮辋深槽的开始圆弧之间的区域中。在此气门座局部地被压入到轮辋几何结构中。

但是,该结构具有以下缺点,亦即:

•由于冲压可使邻接的轮胎座或突出部区域部分地变形

•胎踵可被处于暴露的气门损坏。

•由于没有过渡元件,突出部和深槽的直径相对很大,这导致轮辋和轮盘过重。

LKW盘式车轮经受的趋势为在同时改善车轮使用寿命和降低重量时朝着越来越大的承载能力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为消除这些缺点并且在保持气门位于外部的情况下改变轮辋轮廓。

此外应考虑进一步降低车轮重量或提高载能力的可能性。

根据本发明,该目的以用于商用车的车辆车轮来实现,该车辆车轮带有用于无内胎的轮胎的15°陡肩式轮辋和与该陡肩式轮辋相连接的轮盘,其中,该陡肩式轮辋具有轮辋深槽、外部的轮辋肩部、布置在轮辋深槽与外部的轮辋肩部之间的柱状的过渡部分(突出部),并且其中,在柱状的过渡部分与外部的轮辋肩部之间存在带有过渡倾斜部的轮辋区段,在该轮辋区段中设置有用于容纳气门的气门孔,因为构造在柱状的过渡部分与外部的轮辋肩部之间的过渡倾斜部被分成多于一个区段,其中,该过渡倾斜部或过渡部段在没有穹形部的情况下直接过渡到外部的轮辋肩部中,并且气门孔布置在过渡倾斜部或过渡部段的区段中的一个中。

根据一优选的构造方案,过渡倾斜部在没有穹形部的情况下通过彼此串接的、反向的且彼此相切地连接的两个圆弧过渡到外部的轮辋肩部中,其中,气门孔布置在过渡倾斜部的区段中的一个中。

本发明可应用到带有15°陡肩深槽式轮辋的所有的商用车车轮上。

通过本发明可改善车轮使用寿命、解决在穹形区域中很强的负载的问题并且同时开辟用于进一步的重量降低的新的潜力。

重要的是,在过渡倾斜部中一个或多个曲线转折点位于外部的轮辋肩部与柱状的过渡部分之间,并且气门孔布置在过渡圆弧的相切的连接部或曲线转折点的区域中。

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在其中,因此未设置穹形部)的优点可总结如下:

- 穹形区域由于其几何形状非常硬并且可因此由于局部的应力集中而负面地对车轮使用寿命产生影响。通过本发明,该区域在应力技术方面没有危险。

- 由于穹形部在轴向方向上的空间需求,轮盘高度必须实施成相对很高,根据长期的经验,这负面地对整个构件强度产生影响并且同样提高车轮重量。通过本发明可明显降低轮盘高度,这正面地对使用寿命产生影响。

- 由于穹形部在轴向方向上的空间需求和用于设计深槽的ETRTO规定,仅在突出部剩下用于轮盘连接的很窄的受限的结构空间。在突出部中受限的空间情况尤其在小于9"的开口宽度的情况下对于轮盘连接来说不是理想的。通过本发明可延长轮盘的承载区域,这根据本发明可在车轮高度受载时使得改善车轮使用寿命。

- 由于穹形部在轴向方向上的空间需求以及用于轮盘承载区域的所必要的以及在轮盘和轮辋之间的焊缝的结构空间而仅剩下用于实施前部的深槽圆弧的受限的结构空间。通过本发明可利用所获得的结构空间以用于更灵活地设计前部的深槽圆弧,这同样正面地对车轮使用寿命产生影响。同样可加宽深槽轮廓,这使得进一步的重量降低。

本发明特征在于以下几何结构:

以前侧开始,轮辋包括以下旋转对称的元件:角状部、前部的轮辋肩部、到突出部的用于安置气门的过渡倾斜部、突出部、深槽、后部的轮辋肩部、角状部。过渡倾斜部可包括彼此交融地过渡的两个圆弧或者通过相切地相连接的2个圆弧或多个这种圆弧产生。

通过取消穹形部且由此取消的伴随相关的应力集中的局部的硬化部(Versteifung)将在气门和在轮盘与轮辋之间的连接区域的区域中改善车轮使用寿命。

代替在标准ALV车轮中在上部的穹形圆弧中开始的倾斜部,根据本发明,在前部的轮辋肩部与突出部之间的过渡区域用于最优地容纳气门并且确保未由于冲压气门孔平面而过度地挤压相邻接的区域(轮辋肩部+突出部)并且由此在胎踵处未出现胎座或不密封问题以及损坏。

关于过渡区域的斜角可考虑不同的解决方案。理想的是45°,因为在此可继续使用现存的45°气门并且在轴向方向上的结构空间需求损失很小。同样可考虑带有大于15°的过渡倾斜部的其它的角度(参考在ETRTO中的气门孔斜角的角度的尺寸)的解决方案:例如带有30°的解决方案将致使过渡圆弧的更灵活的且因此对于轮辋来说在应力技术方面更好的设计方案。

此外可通过气门的径向受保护的位置来保证无问题的轮胎装配和拆卸,而不存在由于伸出的气门而损坏胎踵的危险。

取消穹形部同样使得明显改善的手动的装配轮胎,因为不再必须将胎踵在无压力的状态中按压通过穹形部。

通过取消穹形部,轮盘可明显进一步向前连接在轮辋中,由此可降低轮盘的轴向长度(轮盘高度),这有利地对车轮使用寿命产生影响。此外可通过降低的轮盘高度降低轮盘重量。

同样可通过在轴向方向上获得的结构空间在车轮很强地装载时提高在轮盘边缘与轮辋之间的挤压面(增大轮盘重叠长度),这正面地对车轮使用寿命产生影响。根据结构,所获得的结构空间同样可用来加宽深槽,这同样使得车轮的重量降低。

下面应解释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在两张附图中示意性地示出了通过车轮的截面。

本发明的核心特征在于以下几何结构。以前侧或外侧(轮盘连接侧)开始,轮辋包括以下元件:角状部、前部的或外部的轮辋肩部、到突出部的用于安置气门的过渡倾斜部/过渡路段、突出部、深槽、后部的或内部的轮辋肩部、角状部。

通过取消穹形部且因此取消的伴随相关的应力集中的局部的硬化部将在气门区域中和其相邻接的圆弧的区域中以及在轮盘和轮辋之间的连接区域中明显改善车轮使用寿命。

代替穹形部,在前部的轮辋肩部与突出部之间的过渡区域用于最优地容纳气门。

在轮辋肩部与突出部之间的环绕的连接元件的斜角如有可能可设计成带有大于15°的不同的角度或者设计成彼此过渡的圆弧以便降低在过渡区域中的应力。通过取消穹形部而获得的空间为此给出新的设计空间。

附图说明

下面应参考附图来阐述本发明。其中:

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轮辋,以及

图2-7显示了过渡倾斜部(过渡部段)的不同的构造方案。

具体实施方式

详细地,轮辋区段更确切地说从车轮外侧向车轮内侧来看标有:

1外部的角状部、2外部的轮辋肩部、3过渡倾斜部、4柱状的过渡部分(突出部)、5深槽、6内部的轮辋肩部以及7内部的角状部。8表示带有指出的气门9的气门孔。

轮盘11的边缘10被焊接到柱状的过渡部分4上,从该边缘起还示出直至螺栓孔12的区域。

在图1中可看出过渡倾斜部3在45°角的情况下的构造方案,其中,该过渡倾斜部直接(即没有穹形部)过渡到外部的轮辋肩部中。

下面可注意到不同的实施方案:

在图2中,通过形成转折点的两个圆弧将过渡倾斜部分成两个区段。

在图3中示出的实施方案中可添加另外的两个圆弧,其中,但是还可看出圆弧1直接过渡到外部的轮辋肩部2中,即不存在穹形部。

在根据图4的第三实施方案中,两个圆弧通过相切部来相连接。图5和6显示出还带有通过相切部来连接的三个圆弧的可对比的实施方案也是可能的。

图7显示了过渡倾斜部与轮辋肩部的连接的特别的设计方案,过渡倾斜部通过彼此串接的、反向的且彼此相切地连接的两个圆弧过渡到外部的轮辋肩部中并且气门孔布置在过渡倾斜部的区段中的一个中。通过在过渡倾斜部与轮辋肩部之间的反向的两个圆弧的连接元件实现用于气门的附加的空间,其确保在轮胎装配/拆卸期间气门相对于轮胎处于保护中并且可排除在胎踵处的损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