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52051阅读: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儿童座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儿童座椅。
背景技术
为了顾及驾驶人及乘客的安全所需,市售汽车的前座及后座皆设有安全带。安全带通常包括肩带及腰带(lap strap),肩带及腰带可以扣紧于汽车的固定点,用以在汽车碰撞时或紧急煞车时限制及保护乘坐者。然而,汽车安全带的使用并非适用于身体较小的儿童,且儿童可能无法承受来自安全带的压力。因此,法规要求汽车需使用儿童安全座椅给儿童乘坐。汽车的安全带可用来固定儿童安全座椅,如此更适合用来保护儿童。然而,以汽车安全带来安设儿童安全座椅于汽车上的过程可能太过复杂,且可能 发生不正确或不完全地安装。为了促进儿童安全座椅的安装,某些儿童安全座椅可能设计有一内部扣带,此扣带可方便且牢固地将儿童安全座椅安置于汽车座椅上,而无需使用汽车的安全带。然而,内部扣带的应用通常限制于较复杂的安全座椅结构,无法以简单且易于操作的方式实施于一般儿童座椅(尤其儿童垫高座椅)。针对这样的需求,设计一种结构简单且操作简单的儿童座椅是有其必要的。

发明内容
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座椅壳体,该座椅壳体具有一底部支撑面及一座椅表面;及二锚接带,各该锚接带在邻近该座椅壳体的后端分别设有一固定件,该固定件可与汽车的锚定结构相连接,其中该二锚接带分别在该底部支撑面与该座椅表面之间与该座椅壳体滑动地组接,使各该锚接带可单独地相对于座椅壳体作调整。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该座椅壳体设有二个锁定件,该二锚接带分别通过该二锁定件,其中该二锁定件可在该底部支撑面与该座椅表面之间分别夹住该二锚接带,且该二锁定件可单独地操作转为释锁状态,让该二锚接带可分别通过该二锁定件滑动,以调整该二锚接带伸出于该座椅壳体后端的长度。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至少一锁定件包含有一底座、一夹止部、一弹簧、及一致动部,该夹止部活动地组接于该底座,该弹簧连接于该底座与该夹止部之间,该致动部连接于该夹止部,从该座椅壳体的上侧的位置可操作该致动部。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该夹止部枢接于该底座。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各锚接带穿设于对应的锁定件之底座与夹止部之间,并于绕经该夹止部后穿设于该座椅壳体的一上表面的一开口。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该座椅壳体的一上表面设有二开口,该二锚接带分别通过并伸出于该二开口。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该二开口的位置靠近于该座椅壳体的后侧。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各锁定件包含有一致动部,可操作该致动部以驱使该锁定件至释锁状态,各致动部的位置分别显露于该座椅壳体的上表面,而其中一条锚接带为伸出于该上表面的一开口。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该座椅壳体具有左、右两外侧面,而该二锁定件组接于该二外侧面。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该二锚接带完全地置于该座椅壳体的外部,且邻近于该二外侧面。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该二锚接带被隐藏于该座椅表面的下方。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该座椅壳体中包括至少一滑动件,该滑动件活动地组接于该座椅壳体,至少一锚接带在该固定件的相对侧与该滑动件连接,该滑动件藉由弹 簧力促使该锚接带及对应的固定件朝向该座椅壳体移动。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该座椅壳体设置有至少一滑动件及一止动杆,该滑动件具有数个棘齿,至少一锚接带在其固定件的相对侧与该滑动件连接,该止动杆可卡合于该些棘齿以便阻止滑动件的移动,进而阻止所对应的锚接带及固定件往离开该座椅壳体后端的方向朝后移动。所述的儿童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该止动杆上设置有凸齿,该凸齿可与该滑动件的该棘齿相配合,当该凸齿与该及棘齿相卡合时该止动杆锁定该滑动件,而阻止该锚接带在该座椅壳体的后端的长度增加。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该止动杆枢接于该座椅壳体。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该止动杆上设置有弹簧件,该弹簧件可驱使该止动杆朝该座椅壳体移动。


第I图绘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儿童座椅的立体图。第2图绘示第I图之儿童座椅的俯视图。第3图绘示第2图沿着Cl线的部份剖视图。第4图绘示第2图沿着C2线的部份剖视图。第5图绘示一使用于第I图之束缚系统的锁定件的立体图。第6图绘示第5图之锁定件的分解图。第7图绘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提供的儿童座椅的示意图。第8图绘示第7图之锁定件组接于座椅壳体的放大图。第9图绘示第8图之锚接带穿设于锁定件的剖视图。第10图绘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所提供的儿童座椅的示意图。第11图绘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所提供的儿童座椅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第I图绘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提供之儿童座椅100的立体图,而第2图绘示儿童座椅100的俯视图。儿童座椅100可为垫高座垫,设有一座椅壳体102,而座椅壳体102为塑料成形。座椅壳体102可包含有一乘坐部104及一对扶手106。乘坐部104具有一底部,而该底部可定义一底部支撑面102B,座椅壳体102透过该底部支撑面102B可稳定地置放于汽车座椅上。乘坐部104的上表面102A则为座椅表面,可提供儿童乘坐。扶手106可一体成形于乘坐部104或可分离地组接于乘坐部104。在本实施例中,儿童座椅100不具有背靠,然而在其它实施例中,乘坐部104可与一背靠相连接。为方便安装儿童座椅100于汽车座椅上,儿童座椅100可包含有一束缚系统110,而束缚系统Iio在座椅表面102A与底部支撑面102B之间与座椅壳体102组接。当儿童座椅100安装于汽车座椅上时,束缚系统110可与汽车的锚定结构相连接以便固定座椅壳体102于汽车座椅上。束缚系统110可包含有二条锚接带112、二固定件114、及二锁定件116。该二锁定件116可分别独立地操作而与该二锚接带112相连接。各锚接带112为一织带,各锚接带112穿过一第一开口 118,该第一开口 118接近于座椅壳体102之后侧。各锚接带112穿过座椅壳体102的内部以及一锁定件116,使锚接带112于上表面102A与底部支撑面102B之间可透过锁定件116与座椅壳体102固接。此外,各锚接带112分别穿过 一第二开口 120,而该第二开口 120位于乘坐部104的上表面102A。每一锚接带112可具有一第一端部112A及一第二端部112B。第一端部112A固接有一固定件114,固定件114位于座椅壳体102的后侧。第二端部112B为一自由端部且向外伸出于上表面102A。在一实施例中,该对第二开口 120可设于上表面102A靠近该二扶手106的左右两侧。因此,至少部分锚接带112可被隐藏于座椅壳体102的座椅表面的下方。该二锁定件116的结构相似、且分别设于座椅壳体102中在中央纵轴X的两侧。配合第I图及第2图,第3图至第6图绘示锁定件116的结构示意图。更特别地,第3图及第4图分别绘示第2图中沿着Cl截面及C2截面的部份剖视图,第5图绘示单独的锁定件116的立体图,以及第6图绘示锁定件116的分解图。锁定件116可组接于座椅壳体102中且靠近第二开口 120,且该锁定件116与朝下的第一开口 118之间具有一段距离。锁定件116可包含有一底座130、一夹止部132、一弹簧134、及一致动部136。底座130、夹止部132及弹簧134大致被包围于座椅壳体102的内部。底座130可固接于座椅壳体102。在一实施例中,底座130可包含有一表面130A,该表面130A被定义于二个耳部130B之间。表面130A与夹止部132相对应处设有数个凸齿138。夹止部132藉由一连接件137 (例如插销、铆钉)可枢接于底座130之两个耳部130B之间且靠近于表面130A。此外,夹止部132具有一边缘部,该边缘部与表面130A相对应设置的外缘处设有一个或多数个之凸齿140。在一实施例中,凸齿140为铝制的可分离组件而可与夹止部132相组接。在其它实施例中,凸齿140也可与夹止部132为一体成形。由第一开口 118至第二开口 120的通道中,锚接带112可连续地穿过一水平平面,通过底座130及夹止部132之间,绕经夹止部132后沿着一垂直方向穿过第二开口 120。弹簧134可为扭簧,弹簧134可组接于夹止部132和底座130之间,或者组接于夹止部132和座椅壳体102之间。弹簧134的弹力可施于夹止部132而促使夹止部132至锁定状态。当夹止部132处于锁定状态时,夹止部132的凸齿140大致面对于底座130的凸齿138,使锚接带112的第一端部112A和第二端部112B可被夹住于夹止部132与底座130之间。致动部136可连接于夹止部132,致动部136的位置偏离于夹止部132的枢轴,且显露于座椅壳体102外以方便使用者进行操作。在一实施例中,致动部136及夹止部132可一体成形。依据更具体的实施方式,致动部136可显露于座椅壳体102的上方(例如于上表面102A所开设的开口 142),且透过操作致动部136可带动夹止部132转动,使凸齿140相对于底座130的凸齿138呈非对齐。藉此,锁定件116可转为释锁状态,让锚接带112可顺利通过锁定件116滑动,以便调整锚接带112伸出于座椅壳体102后侧缘的长度。依据一实施例,各致动部136可位于邻近座椅壳体102的第二开口 120,以利于致动部136的操作及锚接带112的调整。要安装儿童座椅100于汽车座椅时,可透过旋转致动部136促使各锁定件116转为释锁状态。然后,调整各锚接带112,以增加第一端部112A伸出于座椅壳体102后侧的长度,使固定件114更方便与汽车内的锚定结构进行扣合。固定件114与汽车内的锚定结构完成连接后,可分别拉动第二端部112B以改变锚接带112第一端部112A的长度,进而使得座椅壳体102紧密地贴靠于汽车座椅的椅背,具体地,拉动第二端部112B时会使锚接带112露出于第二开口 120的长度增加,且于露出 于第一开口 118的长度减少,即第二端部112B的长度增加,第一端部112A之长度减少。此夕卜,拉动第二端部112B可使得夹止部132作转动,使凸齿138与凸齿140之间的距离增加,因而释放锚接带112。此外,夹止部132可滑设于锁定件116,以便调整第一端部112A的张力。只要移除对于第二端部112B所施加的向外拉力,弹簧134的弹力可驱使锁定件116切换为锁定状态,以便锁定件116可牢固地锁定锚接带112于座椅壳体102。为了将儿童座椅100由汽车座椅上拆卸,可压下每一锁定件116的致动部136,使得锁定件116转向释锁状态。为了方便起见,可同时压下二个致动部136。然而,也可以单独地压下各致动部136。当锁定件116处于释锁状态之后,可朝一方向(例如,远离汽车座椅椅背的方向)拉动座椅壳体102,使得延伸于座椅壳体102后侧的第一端部112A之长度增加。当儿童座椅的后侧留有更宽的间隙时,可更容易地使固定件114脱离于汽车座椅的锚定结构,以便拆卸儿童座椅100。第7图绘示本发明所提供第二实施例的儿童座椅200。如先前所述,儿童座椅200可设有一塑料成形的座椅壳体202。座椅壳体202可包含有一乘坐部204及数个扶手206。座椅壳体202在乘坐部204的上表面可定义出一座椅表面202A提供儿童乘坐,座椅壳体202在乘坐部204的底部则定义出底部支撑面202B提供稳定的支撑。扶手206可一体成形于乘坐部204,或是可分离地组接于乘坐部204。儿童座椅200也可包含有一束缚系统210,束缚系统210在座椅表面202A与底部支撑面202B间与座椅壳体202组接。当儿童座椅200安装于汽车座椅时,束缚系统210可与汽车的锚定结构相组接,以便固定座椅壳体202。束缚系统210可包含有二个锚接带212、二个固定件214、以及二个锁定件216。锁定件216为可独立操作,而锚接带212在座椅表面202A与底部支撑面202B之间分别透过锁定件216与座椅壳体202固接。各锚接带212可为单一织带且穿过其对应的锁定件216。在一实施例中,该二锁定件216可分别固定于座椅壳体202的左右两外侧面202C,而穿过锁定件216之锚接带212可组接于座椅壳体202之外侧。各锚接带212具有一第一端部212A,其中第一端部212A于锁定件216后方与一固定件214相固接而延伸于座椅壳体202的后侧,各锚接带212还具有一第二端部212B,而该第二端部212B为延伸于座椅壳体202前侧的自由端部。因此,该二锚接带212可完整地置于座椅壳体202的外部而且实质上靠近于左右两外侧面202C。锁定件216的结构类似于前述实施例。配合第7图,第8图绘示锁定件216组接于座椅壳体202的放大图,而第9图绘示锚接带212穿设于锁定件216的剖视图。座椅壳体202的外侧面202C(亦即左右两侧)可设有一凹槽222,而凹槽222接近座椅壳体202的后侧,凹槽222的深度可使锁定件216大致没入于外侧面202C,即凹槽222的深度大致于锁定件216距离外侧面202C的最远处相当。锁定件216可于凹槽222中固接于座椅壳体202,使得至少部分锚接带212能被隐藏于座椅表面202A的下方。锁定件216可包含有一底座230、一夹止部232、一弹簧234、及一致动部236。底座230可于凹槽222中固接于座椅壳体202。底座230的内表面可设有数个凸齿238。夹止部232枢接于底座230且于靠近凸齿238的位置与底座230相抵接。此外,夹止部232可具有一边缘部,而该边缘部设有数个凸齿240,且凸齿238与凸齿240为相对 应的设置。锚接带212可依序穿过底座230的开口 242及底座230与夹止部232之间,且于相对于开口 242的一侧从锁定件216向外延伸。再另依实施例中,底座230上无设置开口 242,因此锚接带212于通过底座230与夹止部232之间后即向锁定件216的外侧延伸。弹簧234可为组接于夹止部232与底座230 (或座椅壳体202)之间的扭簧。弹簧234施予弹力于夹止部232以使得夹止部232处于锁定状态,当夹止部232处于锁定状态时,该些凸齿240大致面对于底座230的凸齿238,以便夹住锚接带212。致动部236可于偏离夹止部232的枢轴的位置与夹止部232相连接,且显露于座椅壳体202外以便使用者来操作。在一实施例,致动部236以及夹止部232可一体成形。可单独地操作致动部236,使得夹止部232转动,以驱使夹止部232之凸齿240与底座230的凸齿238间的距离增加。藉此,每一锁定件216可转变为一释锁状态,以使得锚接带212可于锁定件216之中滑动,以便调整伸出于座椅壳体202后侧的锚接带212的长度。第10图绘示本发明所提供第三实施例的儿童座椅300的示意图。儿童座椅300可包含有一座椅壳体302、以及一束缚系统310。束缚系统310可在座椅壳体302中组接(即于座椅壳体302的座椅表面与底部支撑面之间),其中束缚系统310包含有二条可单独调整的锚接带312。每一锚接带312可为单一织带。各锚接带312可具有一第一端部,而第一端部连接于一固定件314。各锚接带312还具有一第二端部,而第二端部连接于一滑动件316。该二滑动件316可分别活动地组接于座椅壳体302中,使锚接带312可透过滑动件316与座椅壳体302组接。座椅壳体302与每一滑动件316之间连接有一弹簧318。该二弹簧318可分别施予弹力于该二滑动件316,使得滑动件316朝一方向移动,以使得锚接带312以及固定件314朝向座椅壳体302移动。当儿童座椅300安装于汽车座椅时,可单独地拉动固定件314远离座椅壳体302,以增加座椅壳体102后侧的锚接带312之长度且与汽车座椅的锚定结构相连接。只要固定件314固接于锚定结构,弹簧318的弹力可适度地拉紧锚接带312,以便固定座椅壳体302。第11图绘示本发明所提供第四实施例的儿童座椅400的示意图。儿童座椅400可包含有一座椅壳体402、及一束缚系统410。束缚系统410可在座椅壳体402中组接(SP于座椅壳体202的座椅表面与底部支撑面之间),其中束缚系统410包含有二条可独立操作的锚接带412。各锚接带412可为单一织带。各锚接带412具有一第一端部,而第一端部连接于一固定件414。各锚接带412还具有一第二端部,而第二端部连接于一滑动件416。该二滑动件416可活动地组接于座椅壳体402,而每一滑动件416具有棘齿416A,具体地,每一滑动件416的棘齿416A设置于邻近座椅壳体402的侧边,而滑动件416与座椅壳体402组接的方式可藉由滑轨或轮轨使滑动件416滑动地设置于座椅壳体402。二个止动杆418可于靠近滑动件416之处与座椅壳体402相枢接。各止动杆418可设有数个与棘齿416A相对应的凸齿418A,而该些凸齿418A可与滑动件416之棘齿416A相接触,较佳地,止动杆418上可安装具弹性的弹簧件(如弹簧、扭簧或弹片等等),使止动杆418可自动地朝靠近座椅壳体402的方向枢转。当儿童座椅400安装于汽车座椅时,可单独地驱动每一止动杆418脱离对应的滑动件416。接着,可拉动固定件414远离座椅壳体402,如此会释锁滑动件416而使得滑动件416朝一方向滑动,以使得延伸于座椅壳体402后侧的锚接带414的长度增加。一旦固定件414与汽车座椅的锚定结构相连接,可转动止动杆418,使得止动杆418与滑动件416之棘齿416A相卡合。因此,将阻止锚接带412以及固定件414继续朝远离座椅壳体402之方向移动,以便固定座椅壳体402。 本发明所提供的儿童座椅,至少具有以下优点提供有一内部的束缚系统,其中束缚系统的结构简易且容易操作。束缚系统包含有二条锚接带,而各锚接带可单独地操作。因此,可帮助照顾者可于座椅壳体的每一侧调整锚接带的长度。以上叙述依据本发明多个不同实施例,其中各项特征可以单一或不同结合方式实施。因此,本发明实施方式之揭露为阐明本发明原则之具体实施例,应不拘限本发明于所揭示的实施例。进一步言之,先前叙述及其附图仅为本发明示范之用,并不受其限囿。其它组件之变化或组合皆可能,且不悖于本发明之精神与范围。附图标记儿童座椅100座椅壳体102上表面102A乘坐部104扶手106束缚系统110锚接带112第一端部112A第二端部112B固定件114锁定件116第一开口118第二开口 120底座130表面 130A耳部130B夹止部132弹簧134致动部136连接件137凸齿138凸齿140儿童座椅200座椅壳体202外侧面202C乘坐部204扶手206束缚系统210锚接带212第一端部212A第二端部212B固定件214锁定件216
凹槽222底座230夹止部232弹簧234致动部236凸齿238凸齿240开口 242儿童座椅300座椅壳体302束缚系统310锚接带312固定件314滑动件316弹簧318儿童座椅400座椅壳体402束缚系统410锚接带412固定件414滑动件416棘齿416A
止动杆418凸齿418A
权利要求
1.ー种儿童座椅,其特征在干包括 一座椅壳体,该座椅壳体具有一底部支撑面及一座椅表面;及 ニ锚接带,各该锚接带在邻近该座椅壳体的后端分别设有一固定件,该固定件可与汽车的锚定结构相连接,其中该ニ锚接带分别在该底部支撑面与该座椅表面之间与该座椅壳体滑动地组接,使各该锚接带可单独地相对于座椅壳体作调整。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该座椅壳体设有ニ个锁定件,该ニ锚接带分别通过该ニ锁定件,其中该ニ锁定件可在该底部支撑面与该座椅表面之间分别夹住该ニ锚接帯,且该ニ锁定件可単独地操作转为释锁状态,让该ニ锚接带可分别通过该ニ锁定件滑动,以调整该ニ锚接带伸出于该座椅壳体后端的长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至少ー锁定件包含有一底座、ー夹止部、ー弹簧、及一致动部,该夹止部活动地组接于该底座,该弹簧连接于该底座与该夹止部之间,该致动部连接于该夹止部,从该座椅壳体的上侧的位置可操作该致动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该夹止部枢接于该底座。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各锚接带穿设于对应的锁定件之底座与夹止部之间,并于绕经该夹止部后穿设于该座椅壳体的一上表面的ー开ロ。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该座椅壳体的一上表面设有ニ开ロ,该ニ锚接带分别通过井伸出于该ニ开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该ニ开ロ的位置靠近于该座椅壳体的后侧。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各锁定件包含有一致动部,可操作该致动部以驱使该锁定件至释锁状态,各致动部的位置分别显露于该座椅壳体的上表面,而其中一条锚接带为伸出于该上表面的ー开ロ。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该座椅壳体具有左、右两外侧面,而该ニ锁定件组接于该ニ外侧面。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该ニ锚接带完全地置于该座椅壳体的外部,且邻近于该ニ外侧面。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该ニ锚接带被隐藏于该座椅表面的下方。
1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该座椅壳体中包括至少ー滑动件,该滑动件活动地组接于该座椅壳体,至少ー锚接带在该固定件的相对侧与该滑动件连接,该滑动件藉由弹簧カ促使该锚接带及对应的固定件朝向该座椅壳体移动。
1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该座椅壳体设置有至少ー滑动件及一止动杆,该滑动件具有数个棘齿,至少ー锚接带在其固定件的相对侧与该滑动件连接,该止动杆可卡合于该些棘齿以便阻止滑动件的移动,进而阻止所对应的锚接带及固定件往离开该座椅壳体后端的方向朝后移动。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该止动杆上设置有凸齿,该凸齿可与该滑动件的该棘齿相配合,当该凸齿与该及棘齿相卡合时该止动杆锁定该滑动件,而阻止该锚接带在该座椅壳体的后端的长度增加。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该止动杆枢接于该座椅壳体。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该止动杆上设置有弹簧件,该弹簧件可驱使该止动杆朝该座椅壳体移动。
全文摘要
一种儿童座椅,包括一座椅壳体,该座椅壳体具有一底部支撑面及一座椅表面;及二锚接带,各该锚接带在邻近该座椅壳体的后端分别设有一固定件,该固定件可与汽车的锚定结构相连接,其中该二锚接带分别在该底部支撑面与该座椅表面之间与该座椅壳体滑动地组接,使各该锚接带可单独地相对于座椅壳体作调整。
文档编号B60N2/26GK102848941SQ201210222330
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1日
发明者麦克·吉列特, 柯堤斯·哈尔斯汀, 莎朗·吉列特 申请人:明门香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