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汽车安全座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安全座椅。
背景技术:
当车辆发生侧面碰撞时,碰撞侧的驾乘人员由于惯性及侧面车身结构侵入乘员舱,导致架乘人员与汽车侧面的内饰结构可能发生碰撞而导致驾乘人员的伤害。为防止汽车车门等内饰结构伤害到驾乘人员,通常在汽车的内饰顶棚边缘设置保护驾乘人员头部的侧边安全气帘,及在座椅靠背的侧面设置保护驾乘人员胸、腹部的侧边安全气囊。侧边安全气帘和侧边安全气囊的保护方式都是建立起车门或其他内饰结构与驾乘人员之间的阻隔,以缓冲碰撞带来的冲击力,达到保护目的,其属于被动保护,驾乘人员仍处于碰撞区域,在侧面碰撞事故中有可能造成伤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汽车侧面发生碰撞时将被动保护转变为主动保护的汽车安全座椅,最大限度的降低驾乘人员与汽车内饰件,如门护板、扶手及车窗等发生碰撞的可能性,显著提高安全系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汽车安全座椅,包括椅背和椅座,椅座由骨架和包裹在骨架上部的椅垫组成,其特殊之处是所述骨架上方对应靠近椅座外侧的位置设有安全气囊,所述安全气囊的展开方向为偏向椅座内侧的斜上方,所述椅垫上设有对应安全气囊展开方向的弱化区。所述安全气囊包括立于骨架上方的筒形固定架,折叠在筒形固定架内的气囊袋体,包裹在气囊袋体内的气体发生器,包裹在气囊袋体和固定架外部的气囊包片,所述固定架下方设有安装用螺栓。所述骨架对应所述筒形固定架的安装位置设为沿水平面向上倾斜的斜面,以保证安全气囊在骨架上斜置,气囊袋体向椅座内侧斜向展开。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当汽车发生侧面碰撞时,碰撞侧的安全座椅内的安全气囊被点爆,气囊袋体冲破气囊包片和椅垫上的弱化区,推动驾乘人员向远离碰撞侧车门的方向(椅座内侧)倾斜,此时驾乘人员的运动方向与碰撞方向相同,降低了驾乘人员与车门护板、扶手及车窗等发生碰撞的可能性。其从根本上改变了现有汽车侧面保护驾乘人员的方式,从被动保护驾乘人员转变为推动驾乘人员远离碰撞区域的主动保护方式,显著提高安全系数。
图I是本发明的的结构示意 图2是本发明的工作状态示意 图3是图2的俯视图;图4是本发明的安全气囊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骨架I、斜面101、椅垫2、弱化区201、椅背3、驾乘人员4、车门5、安全气囊6、气囊包片601、固定架602、气囊袋体603、气体发生器604、螺栓605。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所示,该汽车安全座椅,包括椅背3和椅座,椅座由骨架I和包裹在骨架I上部的椅垫2组成。所述的骨架I上方对应靠近椅座外侧的位置(臀部下方)设有安全气囊6。所述的安全气囊6包括立于骨架I上方的筒形固定架602,折叠在筒形固定架602内的气囊袋体603,包裹在气囊袋体603内的气体发生器604,包裹在气囊袋体603和固定架602外部的气囊包片601,所述固定架602下方设有用于与骨架I安装的螺栓605。骨架对应筒形固定架602的安装位置设为沿水平面向上倾斜的斜面101,以保证安全气囊6在骨架I上斜置,以使安全气囊6的展开方向为偏向椅座内侧的斜上方,所述的椅垫2上设有对应安全气囊6展开方向的弱化区201。所述弱化区201通过椅垫2上对应安全气囊6部位断开并缝合后形成。 当汽车发生侧面碰撞时,碰撞侧的安全座椅内的安全气囊6控制器根据碰撞的猛烈程度,点爆安全气囊6,点爆后气体发生器604产生高压气体向气囊袋体603内充气,气囊袋体603向碰撞侧车门5的对侧斜上方展开,冲破气囊包片601和椅垫2的弱化区201,推动驾乘人员4臀部,使得驾乘人员4向车内方向转动,远离碰撞区域,从而降低对驾乘人员4的伤害。
权利要求
1.一种汽车安全座椅,包括椅背和椅座,椅座由骨架和包裹在骨架上部的椅垫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上方对应靠近椅座外侧的位置设有安全气囊,所述安全气囊的展开方向为偏向椅座内侧的斜上方,所述椅垫上设有对应安全气囊展开方向的弱化区。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汽车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气囊包括立于骨架上方的筒形固定架,折叠在筒形固定架内的气囊袋体,包裹在气囊袋体内的气体发生器,包裹在气囊袋体和固定架外部的气囊包片,所述固定架下方设有安装用螺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对应所述筒形固定架的安装位置设为沿水平面向上倾斜的斜面。
全文摘要
一种汽车安全座椅,包括椅背和椅座,椅座由骨架和包裹在骨架上部的椅垫组成,其特殊之处是所述骨架上方对应靠近椅座外侧的位置设有安全气囊,所述安全气囊的展开方向为偏向椅座内侧的斜上方,所述椅垫上设有对应安全气囊展开方向的弱化区。在汽车侧面发生碰撞时将被动保护转变为主动保护,最大限度的降低驾乘人员与汽车内饰件,如门护板、扶手及车窗等发生碰撞的可能性,显著提高安全系数。
文档编号B60N2/42GK102897063SQ20121036897
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7日
发明者刘崇庆, 梁韫 申请人:锦州锦恒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