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旋压钢制商用车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54472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双旋压钢制商用车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商用汽车零部件,尤其是无内胎钢制车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无内胎钢制商用车轮,由一个等厚不变截面的轮辋和一个均匀逐步减薄的变截面的轮辐组成,以轮辐的边缘的外侧面跟轮辋的安装轮辐面的内侧连接,通过焊接的方式将轮辐和轮辋组成一个整体。轮辐的安装面上有螺孔和中孔,在轮辐的侧壁部位上有风孔;轮辋的非装胎侧的槽侧上,设有气门嘴孔用于气门嘴的安装,且气门嘴孔与风孔正对。轮辐用等厚的板材通过落圆片、冲工艺孔、旋压成形、冲螺孔、冲风孔、车加工等工 序制成,除安装面是原板料厚度外,从安装面与顺向圆角的交点开始到轮辐的边缘为止,是均匀逐步减薄的,但根据受力状态在减薄的部位上还没有达到最佳值。轮辋用等厚的板材通过卷圆、对焊、去渣、扩口、三道辊形、扩涨精整、冲气门孔等工序制成,其截面是等厚度的截面;由于此种工艺是采用等厚度板材制造,不能根据车轮实际使用时轮辋的受力状态,使受力较小的部位减薄厚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旋压钢制商用车轮,实现该目的的方案为由一个不等厚变截面的轮辋和一个不等厚变截面且非均匀逐步减薄的轮辐组成,以设置在轮辐的侧壁上的风孔与设置在轮辋的槽侧(非装胎侧)上的气门嘴孔相互对通、以轮辐的边缘的外侧面跟轮辋的安装轮辐面的内侧面连接,通过焊接的方式将轮辐与轮辋进行牢固。其中,轮辐根据车轮在实际使用中的受力状态,其截面从安装面与顺向圆角的交点开始减薄,到顺向圆角与逆向圆角交点后开始增厚,到逆向圆角与侧壁交点后开始均匀逐步减薄,直到轮辐的边缘;顺向圆角与逆向圆角之间的最小厚度达到轮辐原板材厚度的55%。轮辋由多个部分组成,其连接顺序为内侧轮缘、内侧胎圈座、槽顶圆角(装胎侧)、槽侧(装胎侧)、槽底、槽侧(非装胎侧)、槽顶圆角(非装胎侧)、安装轮辐面、外侧胎圈座、外侧轮缘。轮辋根据车轮在实际使用中的受力状态,其截面除内侧轮缘、内侧胎圈座、安装轮辐面、外侧胎圈座、外侧轮缘是等厚度不变截面外,其余部分是不等厚度变截面的;在轮辋中心面的右侧,从内侧胎圈座与槽顶圆角(装胎侧)的交点开始向槽底均匀逐步减薄;在轮辋中心面的左侧,从安装轮辐面与槽顶圆角(非装胎侧)的交点开始向槽底均匀逐步减薄;槽底的厚度最小达到轮辋原板材厚度的60% ;且轮辋与轮胎配合的装胎面仍然符合国家标准GB/T3487的要求。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在其规格相同的情况下,轮辐和轮辋的截面变得更小,车轮的重量变得更轻,且提高了商用车轮的技术层面,进而满足了目前车轮及汽车轻量化发展的趋势;再者,直接节约了车轮的原材料的用量,降低了车轮的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图I,是传统的钢制商用车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有局部放大标记I的双旋压钢制商用车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I部位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中的1、内侧轮缘2、内侧胎圈座3、槽顶圆角(装胎侧)4、槽侧(装胎侧)5、底槽6、槽侧(非装胎面)7、气门嘴孔8、槽顶圆度(非装胎侧)9、安装轮辐面10、外侧胎圈座
11、外侧轮缘12、轮辋13、边缘14、风孔15、侧壁16、逆向圆角17、顺向圆角18、安装面19、螺孔20、中孔21、轮辐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双旋压钢制商用车轮,如图2及图3所示由设有气门嘴孔7的不等厚度变截面的轮辋12和设有中孔20和螺孔19的不等厚度变截面且非均匀逐步减薄的轮辐21组成;以设置在轮辐21的侧壁15上的风孔14与·设置在轮辋12的槽侧(非装胎侧)6上的气门嘴孔7相互对通、以轮辐21的边缘13的外侧面跟轮辋12的安装轮辐面9的内侧面连接,将轮辐21与轮辋12相互整合,再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牢固。其中,轮辐21的截面通过旋压技术,从安装面18与顺向圆角17的交点开始减薄,到顺向圆角17与逆向圆角16的交点后开始增厚,到逆向圆角16与侧壁15的交点后开始均匀逐步减薄,直到轮辐的边缘;顺向圆角17与逆向圆角16之间的最小厚度LI达到轮辐原板材厚度的55%。轮辋12的截面除内侧轮缘I、内侧胎圈座2、安装轮辐面9、外侧胎圈座10、外侧轮缘11是等厚度不变截面外,其余部分也是通过旋压技术实现不等厚度变截面的,在轮辋12中心面的右侧,从内侧胎圈座2与槽顶圆角(装胎侧)3的交点开始,经过槽侧(装胎侧)4向槽底5均匀逐步减薄;在轮辋12中心面的左侧,从安装轮辐面9与槽顶圆角(非装胎侧)8的交点开始,经槽侧(非装胎侧)6向槽底5均匀逐步减薄;槽底5的厚度L2最小达到轮辋原板材厚度的60%。
权利要求
1.一种双旋压钢制商用车轮,包括轮辐、轮辋,其特征在于轮辋截面和轮辐截面都是不等厚变截面的。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双旋压钢制商用车轮,其特征在于轮辐截面从安装面与顺向圆角的交点开始减薄,到顺向圆角与逆向圆角交点后开始增厚,到逆向圆角与侧壁交点后开始均匀逐步减薄,直到轮辐的边缘。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旋压钢制商用车轮,其特征在于顺向圆角与逆向圆角之间的最小厚度达到轮福原板材厚度的55%。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双旋压钢制商用车轮,其特征在于轮辋截面从轮辋中心面右侧的槽顶圆角(装胎侧)与内侧胎圈座的交点开始,向槽底均匀逐步减薄;从轮辋中心面左侧的安装轮辐面与槽顶圆角(非装胎侧)的交点开始,向槽底均匀逐步减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旋压钢制商用车轮,其特征在于槽底的厚度最小达到轮辋原板材厚度的60%。
全文摘要
一种双旋压钢制商用车轮,包括一个不等厚度变截面且非均匀逐步减薄的轮辐和一个不等厚度变截面的轮辋。根据车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受力状态,通过旋压技术,将轮辐从安装面到边缘之间的截面先减薄再增厚再均匀逐步减薄;将轮辋截面从内侧胎圈座到安装轮辐面之间进行均匀逐步减薄,槽底厚度达到最小值。该技术方案,降低了车轮的重量,且提高了商用车轮的技术层面,进而满足了目前车轮及汽车轻量化发展的趋势;再者,直接节约了车轮原材料的用量,降低了车轮的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文档编号B60B21/02GK102910030SQ20121040880
公开日2013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9日
发明者孙锋峰, 倪小飞 申请人:浙江金固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