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交通工具座椅的头部保护装置支撑部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54468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交通工具座椅的头部保护装置支撑部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多个实施方式涉及用于交通工具座椅组件的框架和头部保护装置支撑件(headrestraint support)。
背景技术
具有框架的交通工具座椅经常设置有安装到交通工具框架的可移动的头部保护装置,以便在冲击状况之前或在冲击状况期间响应于传递到座椅的信号或力而移动到冲击位置。具有可移动的头部保护装置的交通工具座椅的一个例子公开在于5月16日发布的授予Humer等人的美国专利No. 7, 044, 544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交通工具座椅组件,包括座椅框架,其适合于安装在交通工具内,所述座椅框架具有管状的上部横向构件;托架构件,其安装到所述座椅框架的所述管状的上部横向构件,所述托架构件具有整体形成在其中的一对支承衬套,所述托架构件通过过盈配合连接到所述管状的上部横向构件;至少一个支撑杆,其大小制定成被接纳在所述一对支承衬套中的每一个内;至少一个头部保护装置柱,其大小制定成被接纳在所述至少一个支撑杆内;以及主动式头部保护装置,其安装到所述至少一个头部保护装置柱。本发明所提供的交通工具座椅组件中,托架构件可被安装到管状的上部横向构件,而不将托架构件焊接到管状的上部横向构件。座椅框架的管状的上部横向构件可进一步包括一对引导管件,以便将至少一个支撑杆接纳在其中。托架构件可进一步包括第二对衬套,所述第二对衬套的大小制定成被接纳在所述一对引导管件内。至少一个支撑杆可进一步包括一对间隔开的直立支撑杆。交通工具座椅组件可进一步包括横杆构件,所述横杆构件可整体地连接到一对间隔开的直立支撑杆。管状的上部横向构件在其中可界定有至少一个凹槽。托架构件可整体形成为塑料托架构件。托架构件可具有形成于其中的至少一个紧固件,以便将托架构件保持在座椅框架的管状的上部横向构件上。
至少一个紧固件可被进一步界定为至少一个夹具。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造方法,包括提供交通工具座椅框架;提供头部保护装置系统;提供托架构件,所述托架构件的大小制定成不通过焊接被接纳在所述交通工具座椅框架上;以及如果所述头部保护装置系统为主动式头部保护装置系统,则将所述托架构件安装到所述交通工具座椅框架。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可进一步包括为头部保护装置系统提供至少一个支撑杆;将托架构件与至少一个衬套整体形成,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衬套的大小制定成接纳所述至少一个支撑杆;以及将所述至少一个支撑杆安装在所述至少一个衬套内。所述的方法可进一步包括为头部保护装置系统提供一对直立支撑杆;将托架构件与一对衬套整体形成,其中所述一对衬套的大小制定成分别接纳所述
一对直立支撑杆。所述的方法可进一步包括将托架构件与第二对衬套整体形成。所述的方法可进一步包括将横杆部分整体形成在所述一对直立支撑杆之间,其中所述一对直立支撑杆是间隔开的。所述的方法可进一步包括将托架构件安装到交通工具座椅框架,而不将托架构件焊接到管状的上部横向构件。所述的方法可进一步包括为交通工具座椅框架提供管状的上部横向构件;以及将托架构件安装到管状的上部横向构件。所述的方法可进一步包括在座椅框架的管状的上部横向构件内形成凹槽,以便引导着将托架构件安装在其上。本发明另外提供了一种交通工具座椅组件,包括座椅框架,其适合于安装在交通工具内,所述座椅框架具有管状的上部横向构件,所述管状的上部横向构件具有一对引导管件;塑料托架构件,其用过盈配合而非焊接连接到所述座椅框架的所述管状的上部横向构件,所述塑料托架构件具有整体形成在其中的第一对支承衬套和整体形成在其中并且大小制定成被接纳在所述引导管件内的第二对衬套;一对间隔开的直立支撑杆,其安装在第一对衬套和第二对衬套中的一对内;以及主动式头部保护装置,其安装到所述一对间隔开的直立支撑杆。
本发明所提供的交通工具座椅组件中,塑料托架构件可具有形成于其中的紧固件,以将塑料托架构件保持在座椅框架的管状的上部横向构件上。



图I为交通工具座椅组件的透视图;图2为图I交通工具座椅组件的一部分的实施方式的前部透视图;图3为图2交通工具座椅组件的一部分的底部透视图;图4为图I交通工具座椅组件的一部分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前部透视图;图5为图4交通工具座椅组件的一部分的透视图;图6为图5的后部透视图;以及图7为描绘了制造交通工具座椅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按照要求,本文公开了本发明的详细实施方式;然而,应理解,公开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发明的示例,而本发明可以按各种各样的以及可选择的形式实施。附图未必按比例绘制;一些特征可能被夸大或缩小以展示特定部件的细节。因此,本文公开的特定的结构细节和功能细节不应被理解为限制性的,而仅仅作为权利要求的代表性基础和/或作为示教本领域技术人员多方面实施本发明的代表性基础。在现有技术的不带有主动式头部保护装置的交通工具座椅中,应用了第一座椅框架,以便将固定的头部保护装置安装到该第一座椅框架。在现有技术的带有主动式头部保护装置的交通工具座椅中,应用了可能特定地设计的第二座椅框架,以便将主动式头部保护装置安装到该第二座椅框架。可选择地,第一座椅框架可以被显著地改进,以将主动式头部保护装置安装到第一座椅框架。必须应用分离的部件来将主动式头部保护装置安装到第一座椅框架,这增加了交通工具座椅的复杂性,并且可能增加制造成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交通工具座椅,在图I中示出为数字10,其允许在将主动式头部保护装置安装到座椅框架时或在将固定的头部保护装置安装到座椅框架时使用单独的座椅框架,如下文进一步讨论的。参照图1,不出了交通工具座椅并一般用数字10表不。该交通工具座椅包括固定到关联的交通工具的地板的座椅底部12,以便供乘坐者在座椅底部12上面就坐。座椅靠背14从座椅底部12延伸,并且相对于座椅底部12固定,以便支撑倚靠座椅靠背14的乘坐者的背部。座椅靠背14可以相对于座椅底部12枢轴转动,以允许进入到后排座(rearseatingrow)和从后排座出去,和/或允许乘坐者在坐在交通工具座椅10中时选择舒适的乘坐位置(riding position)。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座椅靠背14包括用于为座椅靠背14提供结构支撑的框架16。该框架16包括管状的上部横向构件(cross member) 18,该上部横向构件18可以被连接到侧面构件20。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侧面构件20与该管状的上部横向构件18整体形成。座椅靠背14被展示为移除了覆盖物和垫层以便展示内部部件。垫层可以包括泡沫、衬垫、垫块和/或支撑线(support wire)。覆盖物可以搁置在垫层上面,以便掩盖垫层。任何合适的垫层和覆盖物,比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那些垫层和覆盖物可以被安装在框架16上。如示出的,头部保护装置组件22被安装到座椅靠背14的框架16。头部保护装置组件22具有由头部保护装置柱(head restraint post) 28支撑的头部保护装置24。头部保护装置组件22不需要直接地安装到座椅靠背14的框架16,而是可以被间接地安装到座椅靠背14。头部保护装置柱28的大小设置成可以被接纳在支撑杆26内,以便将头部保护装置组件22安装到框架16。支撑杆26可以相对于座椅靠背14移动头部保护装置组件22。另外,头部保护装置柱28和支撑杆26之间的相对运动可允许头部保护装置组件22的高度调节。支撑杆26和头部保护装置柱28可以由能根据需要被弯曲的金属管或杆构造。当然,可以应用任何适合于支撑杆26和头部保护装置柱28的材料。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头部保护装置柱28与支撑杆26整体形成。支撑杆可以被进一步界定为垂直定向的直立支撑杆26。在图2中示出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直立支撑杆26通过实质上水平定向的横杆部分30互相连接。在图I中示出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托架构件(bracket member) 32被安装到框架16的横杆部分(crossbar portion) 18并接纳直立支撑杆26,以便将头部保护装置组件 22安装到框架16。应用托架构件32以便加强框架16的横杆部分18,并且可以在头部保护装置柱28不是被焊接到框架16的横杆部分18时应用。托架构件32可以具有设置在其中的支承衬套(fulcrum bushing) 34,以便接纳直立支撑杆26。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支承衬套34在托架构件32内整体形成。托架构件32的支承衬套34允许直立支撑杆26的平移和/或转动,如下面讨论的。在所描绘的实施方式中,头部保护装置24为主动式头部保护装置24,以便以任何合适的方式在示出的设计位置和延伸位置之间移动。机械致动器(mechanicalactuator) 36可以被安装在座椅靠背14内,以便通过直立支撑杆26在支承衬套34内的平移和/或转动来移动头部保护装置24。主动式头部保护装置和机械致动器的例子公开于授予Humer等人的美国专利No. 7,044, 544中,该专利发布于5月16日,并且在此通过引用并入。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机械致动器为可调节的腰部支撑件(lumbar support) 36,以用于对乘坐者提供腰部支撑,同时提供可调节性以使乘坐者可以选择想要水平的舒适性和支撑性。腰部支撑件36可以为输入端(input),用于产生头部保护装置24向着延伸位置的输出运动。腰部支撑件36可以被连接到头部保护装置24,以便在接收到对腰部支撑件36的冲击时,比如超过预定力的乘坐者身体,腰部机构36然后以合适的方式移动直立支撑杆26,使得头部保护装置22相对于座椅靠背14被向前和/或向上转动和/或平移。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腰部机构36被展示为连接到横杆构件30,如图3中所示。当然,任何合适的主动式头部保护装置组件22和致动器36已被考虑在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范围内。现参照图2-4,托架构件32被安装到座椅框架16的横杆部分18,并且直立支撑杆26被安装在托架构件32的衬套34内。托架构件32可以通过过盈配合比如搭扣配合安装到框架16的横杆部分,这样减少了交通工具座椅10的制造的复杂性并降低了其生产成本。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托架构件32由塑料材料形成,在和金属材料相比时塑料材料重量轻。在现有技术的在座椅靠背内带有主动式头部保护装置和致动器的交通工具座椅中,将头部保护装置组件安装到座椅框架需要大量的制造工艺。座椅框架的横向构件可能需要显著的改进,以便在座椅靠背内执行主动式头部保护装置和致动器。分离的支承托架(fulcrum bracket)被焊接到管状的上部横向构件,以便支撑管状的上部横向构件,并且附加的支承衬套被附加到管状的上部横向构件,以便将头部保护装置柱安装到座椅框架。托架构件32将支承托架和附加的支承衬套组合,同时降低制造成本。在图2-3中,座椅框架16的横杆部分18具有形成于其中的一对凹槽38。如图3中所示,凹槽38的大小制定成能接纳托架构件32的衬套34。凹槽38在托架构件32被安装到座椅框架16的横杆部分18上时提供引导。托架构件32可以被保持在凹槽38内并且被凹槽38保持稳固,以便最小化托架构件32的运动,并使由头部保护装置组件作用在托架构件32上的载荷经由连接到头部保护装置柱28的 直立支撑杆26而集中。虽然示出了一对凹槽38,但是凹槽38的任何合适的数量已被考虑在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范围内。在图3中,紧固件40被形成在托架构件32内,以便将托架构件32安装到座椅框架16的横杆部分18。紧固件40设置成使得托架构件32可以被安装到座椅框架16的横杆部分18,而不用实施附加的制造步骤比如焊接或结合。紧固件可以为夹具40,该夹具40将托架构件32搭扣配合到横杆部分18上。在图6中,一对紧固件40被形成在托架构件32中,以便将托架构件32搭扣配合到座椅框架16的横杆部分18上,如图4中所示。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紧固件40整体形成在托架构件32内。当然,可以使用在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范围内的任何合适的紧固件40。参照图4,头部保护装置引导管件(guide tube) 42被设置在座椅框架16的横杆部分18上。引导管件42可以被焊接到横杆部分18上。托架构件32可以具有整体形成在其中的一对衬套35,以便配合在引导管件42内。衬套35被示出在图5-6中。衬套35可有利于将托架构件32连接到框架16。如图4-6中所示,第二对衬套34整体形成在托架构件32内。该第二对衬套34接纳直立支撑杆26。该第二对衬套34 —起提供支承点(fulcrumpoint),以便允许支撑杆26在衬套34内平移和/或转动,以适应主动式头部保护装置24的运动,如图I中所示。根据需要,该第二对衬套34可以允许支撑杆26的线性和非线性运动。现参照图7,流程图示出了制造交通工具座椅的方法。在步骤44提供交通工具座椅框架,以及在另一个步骤46提供头部保护装置系统。步骤44和46可以同时执行或以交替的顺序执行。一旦在步骤44提供了交通工具座椅框架并在步骤46提供了头部保护装置系统,那么就在另一个步骤48做出决定。在步骤48,对头部保护装置系统是否为主动式头部保护装置系统做出确定。如果没有提供主动式头部保护装置系统,则头部保护装置系统可以不使用托架安装到座椅框架,如步骤50中所描绘的。如果提供了主动式头部保护装置系统,则在步骤52中提供托架。在步骤54中,将托架安装到在步骤44中提供的交通工具座椅框架,以便接纳在步骤46中提供的主动式头部保护装置。图7中描绘的方法允许制造商为交通工具座椅框架提供能够接纳主动式头部保护装置系统或固定的头部保护装置系统的单独的设计。虽然已展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但是并不表明这些实施方式展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所有可能形式。相反,说明书中所使用的词汇为描述性词汇而非限制性词汇,并应理解,可以做出各种改变而不背离于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制造方法,包括 提供交通工具座椅框架; 提供头部保护装置系统; 提供托架构件,所述托架构件的大小制定成不通过焊接被接纳在所述交通工具座椅框架上;以及 如果所述头部保护装置系统为主动式头部保护装置系统,则将所述托架构件安装到所述交通工具座椅框架。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为所述头部保护装置系统提供至少一个支撑杆; 将所述托架构件与至少一个衬套整体形成,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衬套的大小制定成接纳所述至少一个支撑杆;以及 将所述至少一个支撑杆安装在所述至少一个衬套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为所述头部保护装置系统提供一对直立支撑杆; 将所述托架构件与一对衬套整体形成,其中所述一对衬套的大小制定成分别接纳一对支撑杆。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将所述托架构件与第二对衬套整体形成。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将横杆部分整体形成在一对间隔开的直立支撑杆之间。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将所述托架构件安装到所述交通工具座椅框架,而不将所述托架构件焊接到管状的上部横向构件。
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为所述交通工具座椅框架提供管状的上部横向构件;以及 将所述托架构件安装到所述管状的上部横向构件。
8.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在所述座椅框架的管状的上部横向构件内形成凹槽,以便引导着将所述托架构件安装在其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用于交通工具座椅的头部保护装置支撑部件。交通工具座椅组件设置有适合于安装在交通工具内的座椅框架。该座椅框架具有管状的上部横向构件。托架构件被安装到座椅框架的管状的上部横向构件。托架构件具有整体形成在其中的一对支承衬套。托架构件通过过盈配合连接到管状的上部横向构件上。至少一个支撑杆的大小制定成能被接纳在该对支承衬套中的每一个内。至少一个头部保护装置柱的大小制定成能被接纳在至少一个支撑杆内。主动式头部保护装置安装到至少一个头部保护装置柱。
文档编号B60N2/48GK102910095SQ20121040858
公开日2013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24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1日
发明者埃里克·韦恩, 杰拉尔德·洛克, 马克·A·法夸尔 申请人:李尔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