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座椅前后驱动器的传动部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02039阅读:621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座椅前后驱动器的传动部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前后驱动器的传动部件,传动部件设有水平的传动杆和传动杆圆周侧面套接的斜齿轮,斜齿轮的上侧和下侧分别设有上壳体和下壳体;斜齿轮的侧面设有一个蜗杆,蜗杆与斜齿轮啮合;蜗杆的旋转轴上设有一个八角形内孔,八角形内孔的轴线与旋转轴轴线重合;八角形内孔内紧密插接有八角形连接头。本实用新型通过八角形内孔和八角形连接头将驱动力由蜗杆传动至软轴,能够保证传动的精确性,同时也能够在软轴与蜗杆装配时进行多角度调整装配,提高了装配的便捷性;同时,传动部件采用复合材料垫片和自润滑衬套,确保了传动的静音效果,满足汽车座椅电动调节的传动需求。
【专利说明】 一种汽车座椅前后驱动器的传动部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座椅位置调整结构,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座椅前后驱动器的传动部件。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很多的汽车采用手动方式来调节座椅的前后、上下位置。这类座椅需拉起座椅导轨上的前后调节杆才能将座椅调节到位,相当不便。
[0003]为了能够实现便捷的电动调节,需要通过传动机构将驱动器的驱动力传输至动作机构,实现便捷的调节。而传动部件的传动效率和静音效果,则会对汽车座椅调节的使用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需要设计出一种能够准确传动、具有较佳静音效果、便捷安装的传动部件,以满足汽车座椅电动调节的传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汽车座椅前后驱动器的传动部件,它通过八角形内孔和八角形连接头将驱动力由蜗杆传动至软轴,能够保证传动的精确性,同时也能够在软轴与蜗杆装配时进行多角度调整装配,提高了装配的便捷性;同时,传动部件采用复合材料垫片和自润滑衬套,确保了传动的静音效果,满足汽车座椅电动调节的传动需求。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种汽车座椅前后驱动器的传动部件,传动部件设有水平的传动杆和传动杆圆周侧面套接的斜齿轮,斜齿轮的上侧和下侧分别设有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通过固定螺杆和卡孔连接为整体结构,斜齿轮的侧面设有一个蜗杆,蜗杆与斜齿轮啮合,蜗杆的旋转轴通过轴承与上壳体和下壳体连接,传动杆转动时带动斜齿轮转动,从而将驱动力通过蜗杆传动至软轴;斜齿轮左侧和右侧的传动杆上分别套接有一个自润滑衬套,两个自润滑衬套与上壳体和下壳体的侧壁卡合,自润滑衬套与斜齿轮之间的传动杆上套接有一个垫片;蜗杆的旋转轴与软轴的首端连接,软轴末端与汽车座椅位置调节的动作机构连接;
[0007]蜗杆的旋转轴上设有一个八角形内孔,八角形内孔的轴线与旋转轴轴线重合;八角形内孔的截面形状,是以第一正方形和第二正方形以45°角交叉布置,即第一正方形和第二正方形的对角线夹角为45°,第一正方形和第二正方形的中心重合且均位于旋转轴轴线上;第一正方形的对角线长度是第二正方形对角线长度的I?1.4倍;这样的八角形内孔设计,能够确保八角形连接头与八角形内孔紧密准确结合,确保传动的准确性和精确性,同时也使的八角形连接头在与八角形内孔的安装过程中能够便捷调整安装角度,提高组装的便捷性;
[0008]八角形内孔内紧密插接有八角形连接头,八角形连接头与八角形内孔具有相同形状的截面;八角形连接头的末端与软轴的首端连接。
[0009]优选的,蜗杆为聚甲醛塑料蜗杆;斜齿轮为渐开线斜齿轮。
[0010]优选的,垫片是厚度为1.8mm的聚四氟乙烯垫片。
[0011]优选的,第一正方形的对角线长度是第二正方形对角线长度的1.15?1.35倍。
[0012]进一步优选的,第一正方形的对角线长度是第二正方形对角线长度的1.25倍。
[0013]本实用新型汽车座椅前后驱动器的传动部件的工作过程为:
[0014]电动驱动机构驱动传动杆转动,传动杆上的斜齿轮将驱动力传输至蜗杆,蜗杆继而通过八角形连接头驱动软轴转动,软轴的末端驱动位置调整动作机构动作进行对汽车座椅位置的调节。
[0015]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0016]本实用新型汽车座椅前后驱动器的传动部件,通过八角形内孔和八角形连接头将驱动力由蜗杆传动至软轴,能够保证传动的精确性,同时也能够在软轴与蜗杆装配时进行多角度调整装配,提高了装配的便捷性和传动的精确性;
[0017]本实用新型汽车座椅前后驱动器的传动部件,传动部件采用复合材料垫片和自润滑衬套,确保了传动的静音效果,满足汽车座椅电动调节的传动需求。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座椅前后驱动器的传动部件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实用新型传动部件上壳体的俯视图。
[0020]图3为图2中B部分局部放大图。
[0021]图4为图2中AA线剖视图。
[0022]图5为本实用新型八角形连接头与软轴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传动杆;2、自润滑衬套;3、旋转轴;4、垫片;5、蜗杆;6、上壳体;7、斜齿轮;8、卡孔;9、下壳体;10、八角形内孔;11、软轴;12、软轴保护套;13、八角形连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实施例1
[0025]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汽车座椅前后驱动器的传动部件,传动部件设有水平的传动杆I和传动杆I圆周侧面套接的斜齿轮7,斜齿轮7的上侧和下侧分别设有上壳体6和下壳体9,上壳体6和下壳体9通过固定螺杆和卡孔8连接为整体结构,斜齿轮7的侧面设有一个蜗杆5,蜗杆5与斜齿轮7啮合,蜗杆5的旋转轴3通过轴承与上壳体6和下壳体9连接;斜齿轮7左侧和右侧的传动杆I上分别套接有一个自润滑衬套2,两个自润滑衬套2与上壳体6和下壳体9的侧壁卡合,自润滑衬套2与斜齿轮7之间的传动杆I上套接有一个垫片4 ;蜗杆5的旋转轴3与软轴11的首端连接,软轴11末端与汽车座椅位置调节的动作机构连接;软轴11外部套接有软轴保护套12 ;
[0026]蜗杆5的旋转轴3上设有一个八角形内孔10,八角形内孔10的轴线与旋转轴3轴线重合;八角形内孔10的截面形状,是以第一正方形和第二正方形以45°角交叉布置,即第一正方形和第二正方形的对角线夹角为45°,第一正方形和第二正方形的中心重合且均位于旋转轴3轴线上;第一正方形的对角线长度是第二正方形对角线长度的1.25倍;
[0027]八角形内孔10内紧密插接有八角形连接头13,八角形连接头13与八角形内孔10具有相同形状的截面;八角形连接头13的末端与软轴11的首端连接。
[0028]蜗杆5为聚甲醛塑料蜗杆5 ;斜齿轮7为渐开线斜齿轮7 ;第一正方形和第二正方形的对角线夹角为45°。垫片4是厚度为1.8mm的聚四氟乙烯垫片4。
[0029]实施例2
[0030]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为了进一步提高八角形内孔10与八角形连接头13的固定连接效果,较佳的实施方式还有,第一正方形的对角线长度是第二正方形对角线长度的I倍;其它部分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0031]实施例3
[003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为了进一步提高八角形内孔10与八角形连接头13的固定连接效果,较佳的实施方式还有,第一正方形的对角线长度是第二正方形对角线长度的1.4倍;其它部分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0033]实施例4
[0034]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为了进一步提高八角形内孔10与八角形连接头13的固定连接效果,较佳的实施方式还有,第一正方形的对角线长度是第二正方形对角线长度的1.35倍;其它部分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0035]实施例5
[0036]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为了进一步提高八角形内孔10与八角形连接头13的固定连接效果,较佳的实施方式还有,第一正方形的对角线长度是第二正方形对角线长度的1.15倍;其它部分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0037]最后应说明的是: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权利要求】
1.一种汽车座椅前后驱动器的传动部件,传动部件设有水平的传动杆和传动杆圆周侧面套接的斜齿轮,斜齿轮的上侧和下侧分别设有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通过固定螺杆和卡孔连接为整体结构,斜齿轮的侧面设有一个蜗杆,蜗杆与斜齿轮啮合,蜗杆的旋转轴通过轴承与上壳体和下壳体连接;斜齿轮左侧和右侧的传动杆上分别套接有一个自润滑衬套,两个自润滑衬套与上壳体和下壳体的侧壁卡合,自润滑衬套与斜齿轮之间的传动杆上套接有一个垫片;蜗杆的旋转轴与软轴的首端连接,软轴末端与汽车座椅位置调节的动作机构连接,其特征在于, 蜗杆的旋转轴上设有一个八角形内孔,八角形内孔的轴线与旋转轴轴线重合;八角形内孔的截面形状,是以第一正方形和第二正方形以45°角交叉布置,即第一正方形和第二正方形的对角线夹角为45°,第一正方形和第二正方形的中心重合且均位于旋转轴轴线上;第一正方形的对角线长度是第二正方形对角线长度的I?1.4倍; 八角形内孔内紧密插接有八角形连接头,八角形连接头与八角形内孔具有相同形状的截面;八角形连接头的末端与软轴的首端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部件,其特征在于,蜗杆为聚甲醛塑料蜗杆;斜齿轮为渐开线斜齿轮;第一正方形和第二正方形的对角线夹角为4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动部件,其特征在于,垫片是厚度为1.8mm的聚四氟乙烯垫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动部件,其特征在于,第一正方形的对角线长度是第二正方形对角线长度的1.15?1.35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动部件,其特征在于,第一正方形的对角线长度是第二正方形对角线长度的1.25倍。
【文档编号】B60N2/06GK204136808SQ201420600176
【公开日】2015年2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17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17日
【发明者】王明祥, 朱豪 申请人:明阳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