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驾驶室供暖除霜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75171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辆驾驶室供暖除霜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驾驶室内的加热通风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采用风冷发动机的车辆的驾驶室除霜供暖装置。
背景技术
在冬季外界气温较低时,会致使汽车驾驶室内的温度也较低,不适合驾驶者工作,因此驾驶室需要供暖除霜装置,由于风冷发动机不是采用冷却液冷却,所以不能采用高温冷却液来给驾驶室除霜供暖,现有的采用风冷发动机的汽车一般采用汽车尾气余热来供暖除霜,其结构主要采用以下两种形式,一种是在驾驶室内安装热交换盘管或热交换片,利用高温的尾气通过热交换盘管或热交换片,与驾驶室内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另一种是利用热交换器使尾气与水进行热交换。采用这两种装置在为驾驶室供暖时,需要发动机启动一段时间后,才能为驾驶室供暖,驾驶室内升温较慢。·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的车辆驾驶室除霜供暖装置,能够迅速的提高驾驶室内的温度。本实用新型车辆驾驶室供暖除霜装置,包括燃油空气加热器和多路换向装置,多路换向装置包括鼓风机、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在驾驶室内设置室内空气入口、除霜风口、吹脚风口和吹面风口,燃油空气加热器的进气口与室内空气入口连通,燃油空气加热器的出气口与第一管路的进口连通,鼓风机的进气口通过第二管路与室外空气入口连通,鼓风机的出气口与第一第二、第三电磁阀的进气口均连通,在第二管路上安装有第四电磁阀,第一管路出口与第二管路连通,第一管路与第二管路的连接处位于第四电磁阀与鼓风机之间,第一电磁阀的出气口与除霜风口连通,第二电磁阀的出气口与吹脚风口连通,所述第三电磁阀的出气口与吹面风口连通。本实用新型车辆驾驶室供暖除霜装置,还包括控制板,第一电磁阀的出口处安装有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一流量传感器,第二电磁阀的出口处安装有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流量传感器,第三电磁阀的出口处安装有第三温度传感器和第三流量传感器,控制板安装在驾驶室内,控制板通过信号线与第一、第二、第三温度传感器、第一、第二、第三流量传感器、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电磁阀、燃油空气加热器和鼓风机连接。本实用新型车辆驾驶室供暖除霜装置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燃油空气加热器将热空气输出到除霜风口、吹脚风口和吹面出气口,能够迅速的提高驾驶室内的温度,并达到除霜除雾的目的。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I为本实用新型车辆驾驶室供暖除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车辆驾驶室供暖除霜装置包括燃油空气加热器I、多路换向装置2和控制板。其中燃油空气加热器I固定安装在车底盘上,多路换向装置2安装在驾驶室外,多路换向装置2也可以安装在驾驶室内,燃油空气加热器I内自设有风机。多路换向装置2包括鼓风机3、第一电磁阀4、第二电磁阀5、第三电磁阀6、第四电磁阀30、第一单向阀14、第二单向阀15、第一第二、第三温度传感器17、18、19和第一、第二、第三流量传感器20、21、22。在驾驶室内设置室内空气入口 7、除霜风口 8、吹脚风口 9和吹面风口 10。鼓风机3的进气口通过第二管路12与室外空气入口 13连通,在第二管路12上安装有第四电磁阀30,鼓风机3的出气口与第一、第二、第三电磁阀4、5、6的进气口均连通。燃油空气加热器I的进气口与室内空气入口 7连通,燃油空气加热器I的出气口与第一管路11的进口连通,第一管路11出口与第二管路12连通,第一管路11与第二管路12的连接处位于第四电磁阀30与鼓风机3之间。控制板安装在驾驶室内,控制板通过信号线与第一、第二、第三温度传感器17、18、19、第一第二、第三流量传感器20、21、22、第一第二、第 三、第四电磁阀4、5、6、30、燃油空气加热器I和鼓风机3连接。第一电磁阀4的出气口与除霜风口 8连通,第一电磁阀4的出口处安装有第一温度传感器17和第一流量传感器20。第二电磁阀5的出气口与吹脚风口 9连通,第二电磁阀5的出口处安装有第二温度传感器18和第二流量传感器21。第三电磁阀6的出气口与吹面风口连通,第三电磁阀6的出口处安装有第三温度传感器19和第三流量传感器22。本实用新型辆驾驶室供暖除霜装置通过控制板上的控制按钮来控制本装置工作。当使用除霜功能时,按下控制板上的除霜按钮,通过控制电路联动控制第一电磁阀4、第四电磁阀30打开,第二、第三电磁阀6关闭,燃油空气加热器I和鼓风机3启动,给驾驶室内供风,通过一个除霜按钮实现电磁阀、控制燃油空气加热器I和鼓风机3的联动控制;若第一温度传感器17检测到的温度低于20°C时,系统自动关闭第四电磁阀30,同时控制燃油空气加热器I的输出功率,使出风口温度保持在20-25°C ;当室内温度高于20°C时,系统自动控制燃油空气加热器I低速运转,同时启动第四电磁阀30,以保持出风口的温度在20-25°C之间。当开启第四电磁阀30时,能够实现室内空气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当需要使用吹脚功能时,按下控制板上的吹脚按钮,通过控制电路联动控制第二电磁阀5、第四电磁阀30打开,第一、第三电磁阀4、6关闭,控制燃油空气加热器I和鼓风机3启动;同时通过第二温度传感器18检测的出风温度,自动控制燃油空气加热器I和鼓风机3的出气量,准确调整吹脚风口 9出风的温度。当需要使用吹面功能时,按下控制板上的吹面按钮,通过控制电路联动控制第三电磁阀6、第四电磁阀30打开,第一、第二电磁阀4、5关闭,燃油空气加热器I和鼓风机3启动。同时通过第三温度传感器19检测的出风温度,自动控制燃油空气加热器I和鼓风机3的出气量,准确调整吹脚风口 9出风的温度。当需要同时使用吹面吹脚功能时,按下控制板上的吹面吹脚按钮,过控制电路联动控制第二、第三第四电磁阀5、6、30打开,第一电磁阀4关闭,燃油空气加热器I和鼓风机3启动。第一、第二、第三流量传感器20、21、22能够检测到除霜风口 8、吹脚风口 9和吹面风口 10处的出气量,通过控制燃油空气加热器I和鼓风机3的出气量,实现霜风、吹脚、吹面风量的精确控制。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 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车辆驾驶室供暖除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燃油空气加热器(I)和多路换向装置(2),所述多路换向装置(2)包括鼓风机(3)、第一电磁阀(4)、第二电磁阀(5)和第三电磁阀(6),在驾驶室内设置室内空气入口(7)、除霜风口(8)、吹脚风口(9)和吹面风口(10),所述燃油空气加热器(I)的进气口与室内空气入口(7)连通,燃油空气加热器(I)的出气口与第一管路(11)的进口连通,所述鼓风机(3 )的进气口通过第二管路(12 )与室外空气入口(13)连通,鼓风机(3)的出气口与第一、第二、第三电磁阀(4、5、6)的进气口均连通,在第二管路(12)上安装有第四电磁阀(30),第一管路(11)出口与第二管路(12)连通,所述第一管路(11)与第二管路(12)的连接处位于第四电磁阀(30)与鼓风机(3)之间,所述第一电磁阀(4)的出气口与所述除霜风口(8)连通,所述第二电磁阀(5)的出气口与所述吹脚风口(9 )连通,所述第三电磁阀(6 )的出气口与所述吹面风口( 10 )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车辆驾驶室供暖除霜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板,所述第一电磁阀(4)的出口处安装有第一温度传感器(17)和第一流量传感器(20),所述第二电磁阀(5 )的出口处安装有第二温度传感器(18 )和第二流量传感器(21),所述第三电磁阀(6 )的出口处安装有第三温度传感器(19 )和第三流量传感器(22 ),所述控制板安装在驾驶室内,所述控制板通过信号线与第一、第二、第三温度传感器(17、18、19)、第一、第二、第三流量传感器(20、21、22)、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电磁阀(4、5、6、30)、燃油空气加热器(I)和鼓风机(3)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用风冷发动机的车辆驾驶室供暖除霜装置。本实用新型驾驶室除霜供暖装置包括燃油空气加热器和多路换向装置,多路换向装置的鼓风机进气口通过第二管路与室外空气入口连通,鼓风机出气口与第一第二、第三电磁阀的进气口均连通,在第二管路上安装有第四电磁阀,燃油空气加热器的进气口与室内空气入口连通,燃油空气加热器的出气口与第一管路的进口连通,第一管路出口与第二管路连通,第一管路与第二管路的连接处位于第四电磁阀与鼓风机之间,第一电磁阀的出气口与除霜风口连通,第二电磁阀的出气口与吹脚风口连通,第三电磁阀的出气口与吹面风口连通。本装置能够迅速的提高驾驶室内的温度。
文档编号B60H1/22GK202669422SQ20122030289
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5日
发明者王国强, 庞伟, 胡庆川 申请人:北京安沃科瑞铁路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