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后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41075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车后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安全防护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后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的普及,汽车安全也日益被人们所重视。为了提高汽车运行的安全性,通常汽车如卡车、商用车等的后下部设置有车后防护装置,用于保护汽车尾部的安全。在现有技术中,参照图1所述,车后防护装置包括,横向护栏I及竖向支撑2,在所述横向护栏I与所竖向支撑2的连接处设有连接板3,所述连接板3为折页状,一部分连接横向护栏1,另一部分连接竖向支撑,所述车后防护装置还包括斜支撑板4,所述斜支撑板4的一端连接竖向支撑2,另一端连接横向护栏1,用于加固所述车后防护装置。现在技术的车后防护装置的结构简单,防撞强度差,在与其它车辆发生碰撞时,无法依靠自身的外形与强度对汽车提供有效的保护,容易发生钻撞现象,不能有效的保护车身。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后防护装置,以解决现有车后防护装置结构简单,防撞强度差,在发生碰撞时,无法依靠自身的外形与强度对汽车提供有效保护的问题。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后防护装置,该车后防护装置包括:横向护栏及至少两个竖向支撑;所述竖向支撑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横向护栏上,另一端固定在汽车尾部的车架纵梁上。优选地,所述横向护栏为矩形管。优选地,所述竖向支撑为两边设有折弯边的平直板。优选地,在所述竖向支撑侧壁的折弯边上设置竖向支撑堵板,使所述竖向支撑与竖向支撑堵板围合成矩形管状。优选地,所述竖向支撑与车架纵梁为螺栓连接。优选地,所述竖向支撑的数量为两个,且在所述两个竖向支撑之间设有连接板,其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两个竖向支撑。优选地,所述连接板为两根,且相互平行地设置在所述两竖向支撑之间。优选地,所述连接板为两根,且相互交叉地设置在所述两竖向支撑之间。优选地,在所述横向护栏中间部位设有与其外轮廓相适配的横向护栏加强板,所述竖向支撑连接在所述横向护栏加强板上。优选地,所述车后防护装置还包括,斜向支撑加强板,其一端固定在所述竖向支撑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横向护栏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后防护装置,通过改变竖向支撑的形状以及设置了横向护栏加强板,使所述的车后防护装置的防撞强度更强,在发生碰撞时可以依靠自身的外形与强度对汽车提供有效的保护。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现有技术车后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车后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示标号:I横向护栏 2竖向支撑3连接板4斜支撑加强板5横向护栏 6横向护栏加强板 7竖向支撑堵板 8竖向支撑9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方案,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针对现有技术中车后防护装置结构简单,防撞强度差,无法有效保护车身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后防护装置,该车后防护装置通过改变竖向支撑的形状以及设置了横向护栏加强板,使所述车后防护装置的防撞强度更强,在发生碰撞时可以有效的保护汽车本体。图2为本实用新型车后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中的车后防护装置包括:横向护栏5及至少两个竖向支撑8 ;所述竖向支撑8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横向护栏5上,另一端固定在汽车尾部的车架纵梁上。所述横向护栏5用于对汽车尾部进行防护,当所述汽车的尾部受到撞击时,首先撞击到横向护栏5,所述横向护栏5依靠自身的外形与强度对汽车尾部提供有效的保护。所述横向护栏5在保证足够强度的基础上,还要尽量降低其重量,为此所述横向护栏5可以是矩形管状,所述管状的防撞强度较大并且内部中空,这样在保证其防撞强度的基础上,又减小了重量,有利于所述横向护栏5的安装与拆卸,适用于对大型汽车的防护。为了进一步加强所述车后防护装置的防撞强度,在所述横向护栏中间部位可以设有与其外轮廓相适配的横向护栏加强板6,竖向支撑8连接在所述横向护栏加强板6上。所述横向护栏加强板6设置在横向护栏5的中间部位,又进一步加强了所述横向护栏5中间部位的防撞强度,在其发生碰撞时,有效的防止了钻撞现象的发生,更好的保护了车体。为了对车后防护装置提供足够的支撑力,在所述横向护栏上设有竖向支撑8,用于支撑固定横向护栏,使所述横向护栏5在发生碰撞时可以保持形状、对抗撞击,以便于对车身进行保护。竖向支撑8的一端连接横向护栏5,另一端连接在车身尾部的车架纵梁上。这样在所述竖向支撑8可以为两边设有折弯边的平直板,用于固定支撑所述横向护栏5。为了进一步提高其支撑强度,在所述竖向支撑侧壁的折弯边上设置竖向支撑堵板,使所述竖向支撑与竖向支撑堵板围合成矩形管状,这样既保证了支撑强度,又减轻了设备重量,有利于设备的安装与维护。在所述竖向支撑与车架纵梁连接处可以设置螺栓孔,用于通过螺栓与所述车架纵梁相连接。所述螺栓连接的连接强度大,并且可以随时进行拆卸,方便对车后防护装置进行维修更换。所述竖向支撑8与所述横向护栏5可以选用焊接,所述焊接的连接强度大,不宜断开,在所述横向护栏5发生碰撞时,可以牢固的将横向护栏5固定在竖向支撑8上,有效的保护车身安全。为了进一步加强竖向支撑8的支撑强度,所述竖向支撑8可以设置为两根,所述两根竖向支撑可以相互对称的设置在横向护栏上,对所述横向护栏进行支撑固定。为了使两竖向支撑的支撑强度进一步提高,在所述两个竖向支撑之间还可以设置连接板9,使所述连接板9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两竖向支撑上。所述连接板可以设置为两根,两根连接板可以相互平行的设置在两竖向支撑上,也可以相互交叉的设置在两竖向支撑上。通过将连接板9设置在两竖向支撑上,可以加强其支撑强度,当发生碰撞时,两竖向支撑形成一体,共同受力,加强了车后防护装置的防护强度,保证了车身安全。为了提高竖向支撑与横向护栏之间的连接强度,在所述竖向支撑和横向护栏之间可以设置斜向支撑加强板,使其一端固定在所述竖向支撑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横向护栏上。当发生碰撞时,通过设置所述斜向支撑加强板可以有效的提高竖向支撑和横向支撑的连接强度,进而提高了其防撞强度,有效的保护车身安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后防护装置,通过改变竖向支撑的形状以及设置了横向护栏加强板,使所述的车后防护装置的防撞强度更强,在发生碰撞时可以有效的保护汽车本体。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设备;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
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权利要求1.一种车后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横向护栏及至少两个竖向支撑;所述竖向支撑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横向护栏上,另一端固定在汽车尾部的车架纵梁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后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护栏为矩形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后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支撑为两边设有折弯边的平直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后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竖向支撑侧壁的折弯边上设置竖向支撑堵板,使所述竖向支撑与竖向支撑堵板围合成矩形管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后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支撑与车架纵梁为螺栓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后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支撑的数量为两个,且在所述两个竖向支撑之间设有连接板,其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两个竖向支撑。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后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为两根,且相互平行地设置在所述两竖向支撑之间。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后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为两根,且相互交叉地设置在所述两竖向支撑之间。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后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横向护栏中间部位设有与其外轮廓相适配的横向护栏加强板,所述竖向支撑连接在所述横向护栏加强板上。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后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后防护装置还包括,斜向支撑加强板,其一端固定在所述竖向支撑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横向护栏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安全防护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车后防护装置,该车后防护装置包括,横向护栏及至少两个竖向支撑;所述竖向支撑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横向护栏上,另一端固定在汽车尾部的车架纵梁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后防护装置,在发生碰撞时,可以依靠自身的外形与强度对汽车提供有效的保护。
文档编号B60R19/02GK203020241SQ201220705169
公开日2013年6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9日
发明者王英杰, 孙健强, 张志亮 申请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