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碰撞吸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46164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汽车碰撞吸能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碰撞吸能装置,属于汽车被动安全领域。
背景技术
汽车安全系统由主动和被动安全系统构成。虽然主动安全系统可以有效避免事故的发生,但不可能避免所有的事故。被动安全系统作为驾乘人员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在汽车安全系统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汽车被动安全系统的专利较多,公开号为CN2688553Y的专利公开了一种保险杠前伸式汽车自动防撞安全装置,由微电脑控制系统和液压缓冲后座系统组成,微电脑控制系统主要由单片机、测距仪、报警器、刹车和防撞控制器组成,液压缓冲后座系统主要由两个内部带有节制装置的阻退机和防撞保险杠组成,两者通过控制器作用下的刹车压力继电器和防撞压力继电器连接。公开申请号为CN102167085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正面碰撞吸能装置,主要由活塞、油缸筒、阀芯、阀盖、弹簧、减速导管、阻尼油、步进电机、丝杠传动机构、加速度传感器、控制电路等组成。现有技术中有关汽车被动安全系统的结构大多米用液压系统和微电脑控制或电子元器件控制,其不足之处在于,结构复杂,成本高,可靠性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结构复杂,成本高,可靠性较低的缺点,而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成本低,可靠性较高的一种汽车碰撞吸能装置。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汽车碰撞吸能装置由机械吸能系统和电磁吸能系统组成,机械吸能系统包括弹簧钢带,两块承压钢板,所述弹簧钢带一侧用限位螺栓与外侧承压钢板连接,另一侧用紧固螺栓与内侧承压钢板和汽车前或后保险杠固定,弹簧钢带与承压钢板之间均用橡胶绝缘垫分隔,所述弹簧钢带有限位螺栓孔和紧固螺栓孔,电磁吸能系统包括承压钢板,开关推杆,开关,导线,蓄电池,所述承压钢板由低碳钢铁芯和绝缘导线构成。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该汽车碰撞吸能装置,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成本低,可靠性较高,在汽车发生碰撞时,能分别通过机械吸能系统和电磁吸能系统吸收大量碰撞能量,有效保护驾乘人员的生命安全。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弹簧钢带轴侧示意图;图3是图1中的A-A剖 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施例。如图1-图3所示,该汽车碰撞吸能装置由机械吸能系统和电磁吸能系统组成,机械吸能系统包括弹簧钢带1,两块承压钢板2,所述弹簧钢带I 一侧用限位螺栓5与外侧承压钢板2连接,另一侧用紧固螺栓6与内侧承压钢板2和汽车前或后保险杠7固定,弹簧钢带I与承压钢板2之间均用橡胶绝缘垫14分隔,所述弹簧钢带I有限位螺栓孔10和紧固螺栓孔11,电磁吸能系统包括承压钢板2,开关推杆3,开关4,导线8,蓄电池9,所述承压钢板2由低碳钢铁芯12和绝缘导线13构成。该汽车碰撞吸能装置安装在汽车前或后保险杠铁件和外侧保险杠塑料装饰件之间。具体工作过程:当汽车发生碰撞时,碰撞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外侧的承压钢板2将所承受的碰撞力传递给弹簧钢带I,所述弹簧钢带I呈波状,外侧由限位螺栓5与外侧承压钢板2连接,内侧两端被紧固螺栓6与内侧承压钢板2和汽车前或后保险杠7固定,在碰撞力的作用下弹簧钢带I产生平面位移,从而达到吸收部份动能的目的。同时,由于开关推杆3固定在外侧承压钢板2,开关4固定在内侧承压钢板2,当外侧承压钢板2在碰撞力作用下向内侧位移的过程中带动开关推杆3向内侧移动,抵压开关4后整个电路被接通,蓄电池9通过导线8向承压钢板2供 电,所述承压钢板2由低碳钢铁芯12和绝缘导线13构成,具有电磁线圈的功能,在通电的状态下,电磁线圈相对面产生同极电磁场,进而产生排斥力,从而达到吸收部份动能的目的。以上,汽车发生碰撞时,该汽车碰撞吸能装置先启动机械吸能系统工作,然后接通电磁吸能系统工作,再后机械吸能系统和电磁吸能系统同时工作,循序渐进地加大吸收碰撞能量,从而达到通过机械吸能系统和电磁吸能系统吸收大量碰撞能量的目的,有效保护驾乘人员的生命安全。该汽车碰撞吸能装置主要由金属件构成,工作动作主要为机械动作,成本低,可靠性较高。该汽车碰撞吸能装置适用于汽车的正面和尾部碰撞,碰撞后的汽车可以轻易卸下该装置并更新,因而降低了汽车碰撞后的维修费用。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其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碰撞吸能装置,其特征是:该汽车碰撞吸能装置由机械吸能系统和电磁吸能系统组成,机械吸能系统包括弹簧钢带,两块承压钢板,所述弹簧钢带一侧用限位螺栓与外侧承压钢板连接,另一侧用紧固螺栓与内侧承压钢板和汽车前或后保险杠固定,弹簧钢带与承压钢板之间均用橡胶绝缘垫分隔,所述弹簧钢带有限位螺栓孔和紧固螺栓孔,电磁吸能系统包括承压钢板,开关推杆,开关,导线,蓄电池,所述承压钢板由低碳钢铁芯和绝缘导线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汽车碰撞吸能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开关推杆固定在外侧承压钢板,开关固定在内侧承 压钢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碰撞吸能装置,由机械吸能系统和电磁吸能系统组成,机械吸能系统包括弹簧钢带,两块承压钢板,所述弹簧钢带一侧用限位螺栓与外侧承压钢板连接,另一侧用紧固螺栓与内侧承压钢板和汽车前或后保险杠固定,弹簧钢带与承压钢板之间均用橡胶绝缘垫分隔;电磁吸能系统包括承压钢板,开关推杆,开关,导线,蓄电池,所述承压钢板由低碳钢铁芯和绝缘导线构成。该汽车碰撞吸能装置,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成本低,可靠性较高,在汽车发生碰撞时,能分别通过机械吸能系统和电磁吸能系统吸收大量碰撞能量,有效保护驾乘人员的生命安全。
文档编号B60R19/18GK203126734SQ201320087190
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26日
发明者姜立成 申请人:姜立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