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充电器随车固定及散热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873653阅读:947来源:国知局
电动车充电器随车固定及散热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电动车充电器随车固定及散热装置,将充电器由外置转为内置,用户只需接上电源线即可充电,大大简化充电准备过程。本装置由充电器、T形轨道槽和外散热板组成,具有散热和防震性能好、装缷方便等优点,其基本构造是:在充电器底部加装一块比充电器略宽的散热板,并与充电器机身截面形成一个T字形;将充电器内防震性能差的大元件固定在散热板上的卡槽内,功率管的散热片则直接固定在散热板上;在外散热板内侧设有T形轨道槽,充电器通过T形轨道槽直接直接固定在外散热板上。当充电器工作时,发热元件将热量传递给散热板,散热板通过T形轨道槽将热量传递给外散热板,并由外散热板将热量散发到空气中去。
【专利说明】电动车充电器随车固定及散热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车配件,具体是一种电动车充电器随车固定及散热装置,将电动车充电器由外置转变为内置,解决用户充电不方便的问题。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各类电动车充电时都要单独使用外置充电器进行充电,主要原因是充电器容易发热,防震能力差,无法内置到车内。但是,用外置充电器充电,有许多不便:一是携带麻烦,需要随车携带(部分充电器因防震能力差,不允许随车携带),长期在备用箱内占一位置;二是每次充电都要将充电器拿出来,使用不方便;三是防雨性能差,在露天下遇到雨天就无法给电动车充电;四是在公共场所充电时,因为其放置在外,很容易丢失或被盗。以上问题都成为电动车用户充电时的一大烦恼。

【发明内容】

[0003]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从充电器散热、防震、固定三方面入手,提供解决方案,将充电器由外置转为内置,只需接上电源线即可充电,大大简化充电准备过程。同时,本装置具有较强散热功能,充电器可以进行大电流设计,为电动车提供应急快速充电功能,使电动车充电器具有常规充电和应急快速充电功能。本装置使用T形轨道将充电器固定车上,可以十分方便地将充电器装上或取下。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装置由散热板、T形轨道槽和外散热板组成,其特征是:充电器通过散热板固定在T形轨道槽上,并与外散热板紧密接触;所述散热板装在充电器底部,比充电器略宽,上面设有元件卡槽、T形导热片和固定螺杆,两侧设有凹孔,卡槽内设有导热娃胶片;所述外散热板是电动车的部分外壳面板,由散热材料制成;所述T形轨道槽设在外散热板的内侧,由2条截面为“L”形的轨道组成,其大小正好可以容纳充电器上的散热板,两侧设有手旋螺丝,槽内设有导热硅胶片。
[0005]进一步的,所述散热板与充电器截面形成一个T形,如图1、图2、图3所示;散热板上根据不同形状的元件设有不同形状的固定卡槽,并设有T形导热片和固定螺杆,两侧设有凹孔,如图4所示;电路板通过固定螺杆与散热板相对固定,电路板上一些体积大、防震能力差的元件如变压器、大电容等通过对应的卡槽固定在散热板上;功率管等主要发热元件直接将自带的散热片固定在散热板上,使散热板成为了充电器内各种元件的主要散热和承载重量的部件,如图5、图6所示。所述T形轨道槽内设有导热硅胶片,用于固定充电器,如图7所示;将充电器的散热板装入T形轨道槽,并且通过手旋螺丝加固,使其与外散热板内侧紧密结合,如图8、图9所示。在充电器的外壳内设有一定厚度的导热硅胶片,用于填充外壳与电路板之间的空腔,并且压紧电路板的焊接面,增强电路板与散热板之间抗震性的稳固性。本装置各类卡槽内壁和接触面上均设有导热硅胶片,增强导热和防震效果,同时起到绝缘作用。
[0006]当电动车行驶中发生震动时,充电器内散热板上的卡槽将各大元件紧紧卡住,使元件相对于电路板之间的震动大大降低,大幅减小元件因震动而冲击电路板上的焊点,有效地避免焊点脱焊或松动,从而起到防震效果。当充电器充电时,发热元件将产生的热量传递给散热板,散热板又将热量直接传递给外散热板,通过外散热板将热量散发到空气中去。
[000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电动车充电器直接内置到车内去,用户只需接上电源线即可充电,极大地解决电动车用户充电不方便的问题。同时,本装置充电器还可以拓展快速充电功能,提高电动车的易用性和市场竞争能力。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市场前景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0009]图1、图2、图3分别是装有散热板的充电器正面、侧面及T形截面图。
[0010]图4是散热板上设有各种散热防震卡槽的结构图。
[0011]图5是散热板与充电器内部元件之间安装结构图。
[0012]图6是功率管安装图。
[0013]图7是T形轨道槽。
[0014]图8是充电器通过T形轨道槽固定在外散热板上。
[0015]图9是充电器固定在T形轨道槽上的截面图。
[0016]图10是充电器外壳的侧面图。
[0017]图中:1.充电器,2.散热板,3.T形轨道槽,4.手旋螺丝,5.外散热板,6.外壳,
7.电路板,8.螺丝,9.功率管,10.固定螺杆,11.集成电路或其它形体低矮的发热元件,12.T形导热片,13.固定卡槽,14.变压器,15.导热硅胶片,41.凹孔,91.功率管脚,92.功率管散热片,93.功率管散热片螺丝,131.变压器卡槽,132.电容器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8]本装置散热功能:当充电器(I)工作时,功率管(9)发热,散热片(92)与散热板(2)接触,直接将产生的热量传递给散热板(2);变压器(14)、电容器通过散热板(2)上对应卡槽(131)、( 132)内的导热硅胶片(15)与卡槽内壁充分接触,并将热量通过导热硅胶片、卡槽传递给散热板(2);集成电路或其它形体低矮的发热元件(11)通过导热硅胶片(15)与T形导热片(12)充分接触,热量通过导热硅胶片和T形导热片传递给散热板(2);充电器外壳(6 )内填充有导热硅胶片,并与电路板(7 )焊接面紧密接触,焊接面的热量通过导热硅胶片将热量由固定螺杆(10 )传递给散热板(2 )。充电器内发热元件将热量传递给散热板(2 ),散热板通过T形轨道槽(3 )、导热硅胶片(15)和手旋螺丝(4 )与外散热板(5 )紧密接触,将热量传递给外散热板(5 ),外散热板直接将热量散发到空气中去。
[0019]本装置防震功能:充电器(I)内的电路板(7)通过若干个固定螺杆(10)与散热板(2)相对固定,电路板上的各大元件,如变压器(14)、电容器通过散热板(2)上对应卡槽(131 )、( 132)内的导热硅胶片(15)与卡槽内壁充分接触,将这些大元件牢牢地卡在卡槽内,使元件相对于电路板之间的震动大大降低,有效地避免焊点脱焊或松动,从而起到防震效果;充电器的外壳(6)内设有导热硅胶片,用于填充外壳与电路板之间的空腔,并且压紧,增强电路板(7)与散热板(2)之间抗震动的稳固性。[0020]本装置充电器固定与取下的方法:安装时,充电器(I)通过散热板(2)装入T形轨道槽(3)中,将手旋螺丝(4)卡入散热板凹孔(41)内,并旋紧,散热板(2)在手旋螺丝(4)的作用下紧紧压住T形轨道槽内的导热硅胶片(15),并与外散热板紧紧结合在一起,导热硅胶片(15)在这里除了导热外,还具有防震防滑的作用,这样,充电器就紧紧固定在电动车内。取下时,只需旋开手旋螺丝(4),充电器(I)即可取下,十分便捷。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动车充电器随车固定及散热装置,由散热板、T形轨道槽和外散热板组成,其特征是:充电器通过散热板固定在T形轨道槽上,并与外散热板紧密接触;所述散热板装在充电器底部,比充电器略宽,上面设有元件卡槽、T形导热片和固定螺杆,两侧设有凹孔,卡槽内设有导热硅胶片;所述外散热板是电动车的部分外壳面板,由散热材料制成;所述T形轨道槽设在外散热板的内侧,由2条截面为“L”形的轨道组成,其大小正好可以容纳充电器上的散热板,两侧设有手旋螺丝,槽内设有导热硅胶片。
【文档编号】B60R11/02GK203611876SQ201320553257
【公开日】2014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7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7日
【发明者】孙剑山 申请人:孙剑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