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遮阳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75524阅读:674来源:国知局
新型遮阳棚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遮阳棚,主要由骨架及棚布层组成,其骨架由多根横杆及竖杆均匀交叉排布形成,所述棚布层覆盖于骨架上端面,棚布层由多张设于横杆及竖杆上的布片组成,布片的中心点通过固定件与骨架固定,上、下、左、右方相邻布片的周边相互重叠。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遮阳棚具有结构合理、使用效果好等特点,本新型遮阳棚不仅可用于汽车遮阳,也适用于一般的玻璃门窗或户外棚顶上。
【专利说明】新型遮阳棚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棚顶结构,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遮阳棚。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经济不断增长,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家庭用车也越来越普及,在日照强烈的季节,为了防止汽车长期处于暴晒状态,爱车者一般都会为汽车配备遮阳装置,但现有汽车遮阳装置的顶棚都为一整体结构,受其结构限制,现在的遮阳棚无法有效的抵抗风压,再贝U,停车使用时,遮阳棚由于没有防盗设备也给不法分子留下偷盗的可乘之机。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抗风能力强,并且具有防盗功能的新型遮阳棚。
[0004]为了达到上述设计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新型遮阳棚,主要由骨架及棚布层组成,其骨架由多根横杆及竖杆均匀交叉排布形成,所述棚布层覆盖于骨架上端面,棚布层由多张设于横杆及竖杆上的布片组成。
[0006]进一步,组成棚布层的布片的中心点通过固定件与骨架固定,上、下、左、右方相邻布片的周边相互重叠。
[0007]进一步,所述布片的周缘为齿形、波浪形、多边形的任意一种。
[0008]进一步,该新型遮阳棚还包括一加固防盗组件,该加固防盗组件包括有拉线,拉线的一端与骨架固定,拉线另一端为锁扣装置。
[0009]进一步,所述棚布层的布片为一种防水布。
[0010]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型遮阳棚的有益效果是:棚布层由多布片组成可对风压进行有效导流,使遮阳棚整体具有良好的抗风能力,相互间隔布片的叠层设计能使棚顶保持良好的密闭性,加固防盗组件的设置不仅使棚顶的牢固性更高,还同时具有防盗安全功能;本实用新型不仅结构简单合理,可满足消费者的深层需求。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a为本实用新型中骨架与棚布层的配合的俯面结构示意图;
[0012]图1b为本实用新型中骨架与棚布层的配合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实用新型棚布层中布片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骨架与加固防盗组件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取的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16]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型遮阳棚,主要由骨架及棚布层组成,其骨架由骨架框1、及多根交错设置于骨架框I内的横杆2竖杆3组成,所述棚布层覆盖于骨架上端面,棚布层由多张设于横杆2及竖杆3上的布片4组成,布片4的中心点通过固定件5与骨架固定,上、下、左、右方相邻布片4的周边相互堆叠,本新型遮阳棚还设有一加固防盗组件,该加固防盗组件包括有拉线51,拉线51的一端与骨架固定,另一端设有锁扣装置52。
[0017]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中布片的周缘为齿形、波浪形、多边形的任意一种。
[0018]作为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中棚布层的布片采用一种防水布制成。
[0019]本新型遮阳棚不仅可用于汽车遮阳上,也同样适用于一般的玻璃门窗或户外棚顶上。
[0020]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遮阳棚,其特征在于:主要由骨架及棚布层组成,其骨架由多根横杆及竖杆均匀交叉排布形成,所述棚布层覆盖于骨架上端面,棚布层由多张设于横杆及竖杆上的布片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遮阳棚,其特征在于:组成棚布层的布片的中心点通过固定件与骨架固定,上、下、左、右方相邻布片的周边相互重叠。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遮阳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布片的周缘为齿形、波浪形、多边形的任意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遮阳棚,其特征在于:该新型遮阳棚还包括一加固防盗组件,该加固防盗组件包括有拉线,拉线的一端与骨架固定,拉线另一端为锁扣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遮阳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棚布层的布片为一种防水布。
【文档编号】B60J11/04GK203543613SQ201320653017
【公开日】2014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22日
【发明者】李赏贤 申请人:李赏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