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保险杠侧向可调稳定杆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78219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前保险杠侧向可调稳定杆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前保险杠侧向可调稳定杆及汽车,属于汽车系统布局领域。该侧向可调稳定杆包括滑动杆及固定杆;滑动杆上设有滑动槽,第一端部设有与前保险杠连接的连接卡槽,滑动槽的顶部设置通孔;固定杆设有与汽车大灯侧固定连接的固定孔,当固定杆容置于滑动槽时,固定孔与通孔相对应;固定杆的长度小于滑动槽的长度,能够在滑动槽中滑动。通过侧向可调稳定杆与大灯侧支架的固定连接及前保险杠与连接卡槽的固定连接,以对前保险杠的侧部的中间部位提供一个Z向的支撑,保证了前保险杠的刚度和稳定性。且利用滑动杆相对于固定杆滑动,保证了前保险杠在安装的过程中侧向可调,满足了前保险杠在整个安装过程中涉及的匹配和调整的需要。
【专利说明】前保险杠侧向可调稳定杆及汽车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前保险杠侧向可调稳定杆及汽车。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在汽车开发设计中,前保险杠安装点主要分布在前保险杠的上下和侧边,前保险杠的中部无法布置安装点。但是,前保险杠蒙皮较大,中部型面平坦,结构较薄弱,如果前保险杠的中部没有安装点,则中部都缺乏强有力的支撑,前保险杠有下塌风险。并且,在行车过程中极易造成前保险杠中部的刚性不足,稳定性差。
[0003]为了解决行车过程中前保险杠中部刚性不足的问题,现有的方法是在前保险杠的侧面的中部布置安装点。然而,通常来说,在前保险杠的侧面的中部布置安装点后,安装点限制了前保险杠的侧部的移动,使得前保险杠的侧部不可调动,对前保险杠形成不利的过定位。这样,极易导致前保险杠和翼子板、大灯的间隙面差的不匹配,降低了安装地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为前保险杠中部提供有力支撑,同时使得前保险杠侧向可调,无有害过定位的前保险杠侧向可调稳定杆及具有该前保险杠侧向可调稳定杆的汽车。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前保险杠侧向可调稳定杆,包括滑动杆及固定杆;
[0006]所述滑动杆上设有一用于容置所述固定杆的滑动槽,第一端部上设有用于与所述前保险杠连接的连接卡槽,所述滑动槽的底部设置通孔;所述固定杆上设有用于与汽车大灯侧固定连接的固定孔,当所述固定杆容置于所述滑动槽中时,所述固定孔的位置与所述通孔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固定杆的长度小于所述滑动槽的长度,能够在所述滑动槽中滑动。
[0007]进一步地,所述滑动杆的第一端部上设有由一连接杆连接的第一卡接板和第二卡接板,所述第一卡接板和所述第二卡接板之间形成所述连接卡槽,所述滑动杆与所述前保险杠连接时,所述连接卡槽与所述前保险杠上的固定翻边卡接。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卡接板背向所述第一卡接板的端面上设有多个凸肋。
[0009]进一步地,所述滑动槽靠近所述连接卡槽的一端为第一端部,远离所述连接卡槽的一端为第二端部,所述滑动槽的第二端部上设有一定位卡槽;所述固定杆的一端部上设有与所述定位卡槽相对应的弹性卡勾,当所述固定杆滑动到所述滑动槽的第二端部的极限位置时,所述弹性卡勾卡接于所述定位卡槽中。
[0010]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杆上包括多个所述固定孔。
[0011]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大灯侧支架、前保险杠上述侧向可调稳定杆,所述侧向可调稳定杆分别连接所述大灯侧支架和所述前保险杠。
[0012]进一步地,所述大灯侧支架上设有用于一容置腔,所述容置腔设有与所述固定杆的固定孔相对应的固定孔,通过一紧固件穿过所述固定杆的固定孔、所述滑动杆上的通孔及所述大灯侧支架的固定孔,将所述固定杆固定于所述大灯侧支架。
[0013]进一步地,所述前保险杠的侧部的中间部位设置有固定翻边,且所述固定翻边卡接于所述连接卡槽。
[0014]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5]本实用新型的前保险杠固定组件通过侧向可调稳定杆与大灯侧支架的固定连接及前保险杠的固定翻边与连接卡槽的固定连接,以对前保险杠的侧部的中间部位提供一个Z向的支撑,保证了前保险杠的刚度和稳定性。且利用滑动杆可相对于固定杆在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之间滑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距离为前保险杠提供了可调整的范围,保证了前保险杠在安装的过程中侧向可调,不会对前保险杠形成过定位,满足了前保险杠在整个安装过程中涉及的匹配和调整的需要。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前保险杠固定组件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图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且该前保险杠固定组件包括侧向可调稳定杆。
[0018]图3是图2中的侧向可调稳定杆的组装结构示意图,该侧向可调稳定杆包括固定杆及滑动杆。
[0019]图4是图3中的滑动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是图3中固定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6和图7均是图1中沿着线A-A的断面示意图,且分别表示侧向可调稳定杆安装的两个状态,其中,图6表示的是滑动杆处于第一位置;图7表示的是滑动杆处于第二位
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0023]请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汽车,其包括前保险杠的侧向可调稳定杆1、大灯侧支架3及前保险杠5,且侧向可调稳定杆I分别连接大灯侧向支架3及前保险杠5。
[0024]请参照图3,侧向可调稳定杆I包括滑动杆11及安装于滑动杆11内的固定杆13。
[0025]请参照图4,滑动杆11包括连接杆111、第二卡接板113及第一卡接板115,其中,第二卡接板113及第一卡接板115均设置在连接杆111上。连接杆111包括插入端112及
与插入端112相对的第一端部,第--^接板115由连接杆111的第一端部凸设延伸而成。
第二卡接板113位于第--^接板 115和插入端112之间,且第二卡接板113和第—^接板
115之间形成有连接卡槽116。连接杆111上设有容置固定杆13的滑动槽117,滑动槽117的底部设置有与外界贯通的通孔170。滑动槽117的长度大于固定杆13。滑动槽117包括相对的两内壁118。两侧壁118远离第二卡接板113的一端处分别对应凹陷有一定位卡槽119。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第二卡接板113背向第一卡接板115的侧面设有多个凸肋114,以提高第二卡接板113的强度。
[0026]请参照图5,固定杆13容置在滑动槽117内。固定杆13包括两个分别与对应的内壁118接触的外侧壁131。滑动杆11可沿着外侧壁131相对于固定杆13滑动。两外侧壁131的相对第一端处分别向外凸伸一个弹性卡勾133,弹性卡勾133分别弹性地顶抵于对应的定位卡槽119。当滑动杆11相对于固定杆13滑动至弹性卡勾133分别卡扣于对应定位卡槽119远离插入端112的一侧的侧壁时(弹性卡勾133卡扣于定位卡槽119的靠向所述连接卡槽116的一侧壁),滑动杆11相对于固定杆13处于第一位置;且此时,弹性卡勾133距离插入端112的端面的距离最远。当滑动杆11相对于固定杆13滑动至弹性卡勾133顶抵于对应定位卡槽119靠近插入端112的另一侧的侧壁时(弹性卡勾133卡扣于定位卡槽119的远离所述连接卡槽116的另一侧壁),滑动杆11相对于固定杆13处于第二位置;且此时,弹性卡勾133距离插入端112的端面的距离最近。
[0027]固定杆13与靠近外侧壁131的第一端处设有多个定位孔137,当固定杆137容置于滑动槽117中时,固定孔137的位置与通孔170的位置相对应。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固定孔137为两个,且通过该固定孔137可将固定杆13固定。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为了减少固定杆13的重量,固定杆13远离外侧壁131的第一端处设有多个通孔138。
[0028]请再次参照图1和图2,大灯侧支架3设有一个用于容置侧向可调稳定杆I的容置腔(未标号)。容置腔设有一开口 31,通过开口 31可将侧向可调稳定杆I的插入端112推插入容置腔内。进一步地,为了使侧向可调稳定杆I固定的稳定性,大灯侧支架3还设有多个与容置腔连通的固定孔33,且该固定孔33与侧向可调稳定杆I的固定孔137对应。利用螺栓、螺钉等紧固件7穿过该固定孔33及固定孔137即可将侧固定向可调稳定杆I的固定杆13固定在大灯侧支架3上。这样,拉推侧向可调稳定杆I的滑动杆11,即可使滑动杆11相对于固定杆13在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之间滑动。
[0029]前保险杠5的侧部的中间部位设置有固定翻边51。
[0030]请结合参照图6和图7,在进行前保险杠固定组装时,固定杆13安装在滑动杆11的滑动槽117内以将侧向可调稳定杆I组装在一起。组装完成后的侧向可调稳定杆I通过开口 31安装在大灯侧支架3的容置腔内,且第二卡接板113抵顶于大灯侧支架3。前保险杠5的固定翻边51固定在侧向可调稳定杆I的连接卡槽116内,以将前保险杠5与侧向可调稳定杆I的滑动杆11实现联动。之后再将紧固件7依次穿过固定孔33及固定孔137后即可将侧固定向可调稳定杆I的固定杆13预紧固在大灯侧支架3。此时,滑动杆11位于第一位置,且通过操作滑动杆11可以使滑动杆11相对于固定杆13由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滑动。这样,在后续安装前保险杠5的过程中涉及到匹配和调整,如与翼子板的匹配安装,与大灯下部的匹配安装等,为了适应安装的需要,前保险杠14需要外拉或移动以进行适当的调整。这时,滑动杆11可相对于固定杆13由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滑动,且第二卡接板113远离大灯侧支架3。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的距离里,可实现前保险杠5外轮廓调整。待所有需要调整匹配的部位安装完成后,再将紧固件7终拧紧。且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紧固件7上还设有一个配对的焊接螺母9,通过焊接螺母9拧紧固定紧固件7。这样,终拧紧后的滑动杆11与固定杆13靠焊接螺母9与紧固件7的拧紧力牢固连接,且此时摩擦力导致滑动杆11与固定杆13无任何相对滑动可能。同时侧向可调稳定杆I与大灯侧支架8通过焊接螺母9与紧固件7形成有力的连接;前保险杠5通过固定翻边51与连接卡槽116的固定连接,以对前保险杠5的侧部的中间部位提供一个Z向的支撑,提高了前保险杠5的刚度和稳定性。[0031]有上述叙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前保险杠固定组件通过侧向可调稳定杆I与大灯侧支架8的固定连接及前保险杠5的固定翻边51与连接卡槽116的固定连接,以对前保险杠5的侧部的中间部位提供一个Z向的支撑,保证了前保险杠5的刚度和稳定性。且利用侧向可调稳定杆I的滑动杆11可相对于固定杆13在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之间滑动,从而使得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距离为前保险杠5在安装的过程中提供可调整的范围,保证了前保险杠5侧向可调,不会对前保险杠5形成过定位,满足了前保险杠5在整个安装过程中涉及的匹配和调整的需要。
[0032]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多个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前保险杠侧向可调稳定杆,其特征在于,包括滑动杆及固定杆; 所述滑动杆上设有一用于容置所述固定杆的滑动槽,所述滑动杆的第一端部上设有用于与所述前保险杠连接的连接卡槽,所述滑动槽的底部设置通孔; 所述固定杆上设有用于与汽车大灯侧固定连接的固定孔,当所述固定杆容置于所述滑动槽中时,所述固定孔的位置与所述通孔的位置相对应; 所述固定杆的长度小于所述滑动槽的长度,能够在所述滑动槽中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保险杠侧向可调稳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杆的第一端部上设有由一连接杆连接的第一卡接板和第二卡接板,所述第一卡接板和所述第二卡接板之间形成所述连接卡槽,所述滑动杆与所述前保险杠连接时,所述连接卡槽与所述前保险杠上的固定翻边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保险杠侧向可调稳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接板背向所述第一卡接板的端面上设有多个凸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保险杠侧向可调稳定杆,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动槽靠近所述连接卡槽的一端为第一端部,远离所述连接卡槽的一端为第二端部,所述滑动槽的第二端部上设有一定位卡槽; 所述固定杆的一端部上设有与所述定位卡槽相对应的弹性卡勾,当所述固定杆滑动到所述滑动槽的第二端部的极限位置时,所述弹性卡勾卡接于所述定位卡槽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保险杠侧向可调稳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上包括多个所述固定孔。
6.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大灯侧支架、前保险杠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侧向可调稳定杆,所述侧向可调稳定杆分别连接所述大灯侧支架和所述前保险杠。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大灯侧支架上设有一容置腔,所述容置腔设有与所述固定杆的固定孔相对应的固定孔,通过一紧固件穿过所述固定杆的固定孔、所述滑动杆上的通孔及所述大灯侧支架的固定孔,将所述固定杆固定于所述大灯侧支架。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保险杠的侧部的中间部位设置有固定翻边,且所述固定翻边卡接于所述连接卡槽。
【文档编号】B60R19/24GK203666569SQ201320797455
【公开日】2014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5日
【发明者】张丽, 朱孟报 申请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