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军用工程车驾驶室内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82961阅读:3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军用工程车驾驶室内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军用工程车驾驶室内顶,包括顶板还至少包括顶板左右两侧的侧板,左右两侧的侧板与顶板一体成型设置。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美观大方、易于安装,节省材料,减少安装工时。
【专利说明】一种军用工程车驾驶室内顶
[0001]
【技术领域】 [0002]本发明涉及车辆内饰设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军用工程车的驾驶室内顶。
【背景技术】
[0003]内顶是车辆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作用是提高车内的装饰性,同时还可以提高与车外的隔热、绝热效果,降低车内噪声,提高吸声效果,提高乘员乘坐的舒适性和安全性。目前,军用工程车辆的驾驶室内顶普遍采用前、后分段设计。这种设计的产品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装配难、不美观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美观大方、易于装配的军用工程车驾驶室内顶。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军用工程车驾驶室内顶,所述驾驶室内左、右两侧的墙板上均设有窗饰件,所述内顶包括顶板,所述内顶至少还包括位于顶板左右两侧的侧板,所述左右两侧的侧板均与所述顶板一体成型设置。
[0006]优选地,所述侧板位于所述窗饰件的外侧且沿所述窗饰件的侧边往下延伸,所述侧板上与所述窗饰件相邻的侧边与所述窗饰件的侧边对齐设置。
[0007]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窗饰件的两侧顶端均设有一个圆弧倒角,所述顶板的下边缘与所述侧板的下边缘的距离与所述圆弧倒角的半径相等。
[0008]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顶板的下边缘与所述侧板的下边缘的距离为45毫米飞O毫米。
[0009]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整体设置的内顶板与分段设计的内顶板相比制造成本降低,解决了分段设计的内顶板不易安装的问题,节省了安装工时,与窗饰件的衔接紧密无误差,内顶的尺寸设计更为美观。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附图1为本发明的驾驶室内顶与驾驶室左侧窗饰件外侧相衔接处的纵向截面示意图;
其中:1为顶板;2为左侧侧板;3为左侧窗饰件;4为圆弧倒角;5、为左侧墙板。【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附图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
[001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军用工程车驾驶室内顶,内顶包括顶板I和顶板I左右两侧的侧板,左右两侧的侧板与顶板为一体成型设置。参见图1所示,驾驶室左侧墙板上设有窗饰件3,窗饰件3的两个顶端均设有一个圆弧倒角4,为使内顶与窗饰件3外侧边缘紧密贴合,左侧板2位于所述窗饰件3的外侧且沿窗饰件3的侧边往下延伸,所述左侧板2上与所述窗饰件3相邻的侧边与所述窗饰件3的侧边对齐设置,内顶的左侧板2的下边缘与驾驶室左侧墙板5的上边缘紧密贴合,根据圆弧倒角4的半径通常为45毫米飞O毫米,将顶板I下边缘与左侧板2下边缘距离设置为45毫米飞O毫米,这样的设置使左侧板与圆弧倒角相切,衔接更紧密且美观。内顶右侧板与驾驶室右侧墙板上的窗饰件的衔接方式与上述左侧板与左侧墙板上的窗饰件的衔接方式相同。
[0013]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军用工程车驾驶室内顶,所述驾驶室内左、右两侧的墙板上均设有窗饰件,所述内顶包括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顶至少还包括位于顶板左右两侧的侧板,所述左右两侧的侧板均与所述顶板一体成型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军用工程车驾驶室内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位于所述窗饰件的外侧且沿所述窗饰件的侧边往下延伸,所述侧板上与所述窗饰件相邻的侧边与所述窗饰件的侧边对齐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军用工程车驾驶室内顶,其特征在于:所述窗饰件的两侧顶端均设有一个圆弧倒角,所述顶板的下边缘与所述侧板的下边缘的距离与所述圆弧倒角的半径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军用工程车驾驶室内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的下边缘与所述侧板的下边缘的距离为45毫米飞O毫米。
【文档编号】B60R13/02GK103935304SQ201410126068
【公开日】2014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31日
【发明者】沈斌, 沈永芳 申请人:张家港市江晨客车配套件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