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点式安全带装置的配置构造及内装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83241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三点式安全带装置的配置构造及内装构造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三点式安全带装置的配置构造及内装构造,在车室内的侧壁的后轮罩的上方位置设有拉出口。从固定在车身上的卷收器拉出的织带通过拉出口而向车室内侧拉出。拉出口配置在与座椅的座椅靠背的高度实质相等的高度处,且与位于最后端移动位置的座椅相比配置在后方侧位置。
【专利说明】三点式安全带装置的配置构造及内装构造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适用于在车室内能够滑动调整落座位置的车辆用座椅的三点式安全 带装置的配置构造。另外,本发明涉及在乘员落座的座椅的车身侧部的后方位置处设有安 全带装置的织带拉出口的车辆的内装构造。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在微型厢式车等车辆中,期望后席座椅的布局多样化,并期望座椅沿车身 前后方向的滑动移动量也进一步增大。
[0003] 因此,提出有能够进一步增大后席侧座椅的前后滑动量的各种车辆用座椅(例如, 参照日本国实开昭63-179248号公报,日本国特开平7-108864号公报)。
[0004] 另外,在所谓三点式安全带装置中,在座椅的车身侧部的后方侧位置处设置有织 带的拉出口,从该拉出口拉出的织带通过设置在车身侧部的车顶部或支柱上的穿插固定件 而折回,并向落座于座椅上的乘员的肩口部分拉出。
[0005] 在这种安全带装置的情况下,在不使用安全带装置时,基端侧卷绕在卷收器上 的织带的中途部被穿插固定件部分保持。穿插固定件通常使用D形环等由金属或树脂 等构成的独立部件,并通过螺栓紧固等而安装在车顶部或支柱上(例如,参照日本国特开 2008-80898 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6] 然而,在使车身前后方向的滑动移动量增大的上述那样的车辆用座椅中,也期望 适用三点式安全带装置。另外,作为三点式安全带装置,虽然开发出将卷绕织带的卷收器设 置在座椅侧的装置,但从容易确保支承刚度等观点出发,存在优选将卷收器设置在车身侧 的情况。
[0007] 但是,在将织带经由车身侧部的车顶部而向乘员的肩部方向拉出的普通三点式安 全带装置的情况下,担心若座椅沿车身前后方向的滑动移动量较大,则根据座椅的前后滑 动位置的不同而导致对乘员从肩部到胸部的束缚力大幅变化。
[0008] 另外,在采用上述那样的安全带装置的车辆的内装构造中,为了在不使用安全带 装置时保持织带的中途部(拉出部),必须在车身上安装D形环等独立部件,因此,容易成为 增加零部件数量而导致制造成本高涨的原因。
[0009]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提供一种三点式安全带装置的配置构造为目的,能够不拘泥 于座椅沿车身前后方向的滑动位置地、稳定地束缚乘员的从肩部到胸部的部位。
[0010] 其他目的为,提供一种车辆的内装构造,不会导致零部件数量的增加,能够在不使 用安全带装置时将织带的拉出部保持在车身侧,从而谋求制造成本的降低。
[0011] 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三点式安全带装置的配置构造及内装构造中,为了实现上 述目的,采用了以下结构。
[0012] (1)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的三点式安全带装置的配置构造及内装构造,使用于能 够使乘员所落座的座椅在最后端移动位置与最前端移动位置之间滑动移动的车辆中,其 中,该最后端移动位置与车身的后轮罩的向车室内侧的鼓出部相比位于车宽方向内侧,该 最前端移动位置与上述后轮罩的向车室内侧的上述鼓出部相比位于前方,在车室内的侧壁 的上述后轮罩的上方位置设有拉出口,该拉出口用于将从固定在车身上的卷收器拉出的织 带向车室内侧拉出,上述拉出口配置在与上述座椅的座椅靠背的高度实质相等的高度处, 且与位于上述最后端移动位置的上述座椅相比配置在后方侧位置。
[0013] 由此,当从车室内的侧壁的拉出口拉出织带并使该织带从乘员的肩部和胸部的前 方绕过而在腰部位置与带扣连结时,来自卷收器侧的束缚力不拘泥于座椅沿车身前后方向 的滑动位置地、从乘员肩部的后方侧进行作用。
[0014] (2)在上述(1)的技术方案中,在车身侧部的车室内侧安装有内装部件,在上述内 装部件上形成有向车宽方向内侧拱起的台座部,上述台座部的上表面为引导从上述拉出口 拉出的织带的引导面,并且,在上述台座部上一体地设有保持上述织带的保持部。
[0015] 由此,在不使用安全带装置的状况下,基端侧卷绕在卷收器上的织带的中途部(拉 出部)在沿着内装部件的台座部的引导面的状态下,被保持部保持。
[0016] (3 )在上述(2 )的技术方案中,上述最前端移动位置与上述最后端移动位置相比配 置在车宽方向外侧,在上述侧壁的上述拉出口的内侧设有引导机构,该引导机构在与从上 述拉出口拉出的织带的宽度相比更大的宽度方向范围内引导上述织带。
[0017] 由此,当座椅沿车身前后方向滑动时,与之相伴地座椅也沿车宽方向滑动移动。此 时,织带对乘员肩部的束缚位置相对于车室内的侧壁的拉出口而沿车身前后方向和车宽方 向相对移动,但由于在拉出口的内侧设有在与织带的宽度相比更大的宽度方向范围内引导 织带的引导机构,所以来自拉出口的织带的拉出角度通过引导机构而稳定地变更。因此,该 情况下,能够不拘泥于座椅沿车身前后方向的滑动位置地、通过织带更稳定地束缚乘员。
[0018] (4)在上述(3)的技术方案中,上述保持部为从上述台座部的车宽方向内侧的端部 向上方突出来限制上述织带向车宽方向内侧的位移的限制壁。
[0019] 由此,配置在内装部件的引导面上的织带通过限制壁而被限制车宽方向内侧的位 移。因此,该情况下,为极其简单的构造,同时能够防止织带从引导面脱落。
[0020] (5)在上述(4)的技术方案中,在上述限制壁的车宽方向外侧的面上,形成有限制 上述织带向上方侧的位移的限制突部。
[0021] 由此,配置在内装部件的引导面上的织带通过限制壁的限制突部而被限制上方位 移。因此,该情况下,为极其简单的构造,同时能够更可靠地防止织带从引导面脱落。
[0022] (6)在上述(5)的技术方案中,在上述台座部的前缘部上,一体地连结有供乘员握 持的辅助把手的一个根部,上述限制壁由上述辅助把手的结构部件形成。
[0023] 由此,能够与辅助把手共用部件,同时能够防止织带从引导面脱落。因此,该情况 下,能够实现制造成本的进一步降低。
[0024]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来自卷收器侧的束缚力始终从乘员肩部的后方侧进行作 用,因此,能够不拘泥于座椅的前后滑动位置地、稳定地束缚乘员的从肩部到胸部的部位。
[0025]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构成为,在内装部件上设有台座部,该台座部的上 表面为使织带沿着的引导面,并且,通过设置在台座部上的保持部来保持织带,因此,不会 导致零部件数量的增加,能够在不使用安全带装置时使织带的拉出部保持在内装部件上。 因此,根据本发明,能够谋求车辆的制造成本的降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6] 图1是将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车辆在车宽方向的实质中央剖切时的示意侧视 图。
[0027] 图2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的车室内的侧视图。
[0028] 图3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的车室内的俯视图。
[0029] 图4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的车室内的侧视图。
[0030] 图5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的车室内的俯视图。
[0031] 图6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座椅的立体图。
[0032] 图7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座椅的骨架部的侧视图。
[0033] 图8A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座椅的翻转动作的不意侧视图。
[0034] 图8B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座椅的翻转动作的不意侧视图。
[0035] 图8C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座椅的翻转动作的不意侧视图。
[0036] 图8D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座椅的翻转动作的不意侧视图。
[0037] 图8E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座椅的翻转动作的不意侧视图。
[0038] 图9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的车室内的立体图。
[0039] 图10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织带的拉出部的俯视图。
[0040] 图1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的与图9的A-A截面对应的剖视图。
[0041] 图12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的车室内的立体图。
[0042] 图13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的车室内的主视图。
[0043] 图14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的车室内的侧视图。
[0044] 图15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的分解侧视图。
[0045] 图16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0046] 图17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的分解立体图。
[0047] 附图标记说明
[0048] 2B…座椅
[0049] 9…座椅靠背
[0050] 13…后轮罩
[0051] 13a…鼓出部
[0052] 14…安全带装置
[0053] 15…卷收器
[0054] 16…后侧衬里(内装部件)
[0055] 17…织带
[0056] 18…拉出口
[0057] 38…台座部
[0058] 39…引导面
[0059] 42…辅助把手
[0060] 50…D形环
[0061] 55…限制壁(保持部)
[0062] 56…限制突起

【具体实施方式】
[0063] 以下,基于【专利附图】
附图
【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此外,在以下说明中,关于前后和上下, 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表示相对于车身的前后和上下。另外,图中箭头FR是指车辆的前 方侧,箭头UP是指车辆的上方,箭头LH是指车辆的左侧方。
[0064] 图1是将本实施方式的车辆1在车宽方向的实质中央剖切时的示意侧视图。本实 施方式的车辆1为具有前后三排座椅2A、2B、2C的微型厢式车类型的车辆,第一排、第二排、 第三排的各座椅2A、2B、2C分别左右对称地设有两组。在图1中,示出各排的右侧座椅2A、 2B、2C。另外,该车辆1在车身的左右侧部设有前后两个车门开口 3、4,落座于第二排座椅 2B或第三排座椅2C的乘员m能够从后侧的车门开口 4通过而乘降。此外,如图1所示,在 车身侧部的前侧的车门开口 3与后侧的车门开口 4之间设有中柱5,在车身侧部的后侧的 车门开口 4的后缘部上设有边柱(quarter pillar) 6,沿着车身侧部的后端缘设有后柱7。 另外,未图示的后角窗玻璃(rear quarter glass)安装在窗框部29上。
[0065] 图2、图4是从座椅2B的左侧观察到的第二排右侧座椅2B和车室内的右侧的侧壁 部的图,图3、图5是从上方侧观察到的第二排右侧座椅2B和车室内的右侧的侧壁部的图, 图6是从前部右斜上方侧观察到的第二排右侧座椅2B的图。
[0066] 如这些附图所示,座椅2B具有:支承乘员m的臀部的座椅坐垫8、以能够转动的方 式与该座椅坐垫8的后端部连结且支承乘员m的腰部及胸部(背部)的座椅靠背9、和安装 在该座椅靠背9的上部且支承乘员m的头部及颈部的头枕10。另外,在座椅坐垫8的车宽 方向内侧的侧部,延伸设置有以沿着座椅坐垫8的侧面的方式向上方立起的立起壁11 (参 照图6),在该立起壁11的上部,设有用于供乘员m放置前臂的扶手12。此外,立起壁11形 成为在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上较长的实质箱状,在其内部收纳有未图示的框架部件、和倾 转操作用的杆部件等。
[0067] 在车辆1的车室内的侧部(边柱6与后柱7之间的区域),向车宽方向的内侧方向 鼓出有覆盖后轮外侧的后轮罩13。该后轮罩13 -体地设置在车辆侧部的车身面板30 (参 照图15)上。在车身面板中的、后轮罩13的上方侧位置,经由未图示的托架而固定设置有 第二排座椅2B用的安全带装置14的卷收器15 (参照图2、图4)。在边柱6与后柱7之间 的车室内侧区域,通过螺钉或卡定夹等而安装有树脂制的作为内装部件的后侧衬里16。
[0068] 第二排座椅2B的安全带装置14为三点式安全带装置,从卷收器15拉出的织带17 穿过后侧衬里16 (内装部件)的拉出口 18而被拉出至车室内,其前端部经由边柱6的下端 附近的外固定器19而固定在车身底板20上。在织带17上的位于拉出口 18与外固定器19 之间的区域穿插有舌板21,该舌板21能够相对于固定在座椅2B的车宽方向内侧的车身底 板20上的带扣22拆装。
[0069] 在初始状态下,织带17的基端侧被卷绕在卷收器15中,乘员m用手握持舌板21 部分而将织带17拉出,并将舌板21固定在带扣22上,由此,相对于座椅2B主要束缚乘员 m的胸部和腰部。
[0070] 第二排座椅2B经由设置在车身底板20上的一对座椅导轨23而能够沿车身前后 方向滑动移动,更准确地说,能够沿车身的左右的斜前后方向滑动移动。如图3、图5所示, 座椅导轨23以前部侧向车宽方向外侧倾斜的方式设置在车身底板20上。在座椅导轨23上 滑动移动的座椅2B在图2、图3所示的最后端移动位置处,与后轮罩13的鼓出部13a相比 位于车宽方向内侧,在图4、图5所示的最前端移动位置处,与最后端移动位置相比位于车 宽方向外侧的后轮罩13的鼓出部13a的前方侧。因此,本实施方式的第二排座椅2B在位 于最前端移动位置附近的状态下,能够在左右相邻的座椅2B之间确保足够大的分隔距离, 而且,能够不与后轮罩13部分发生干涉地滑动移动到最后端移动位置。
[0071]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第二排座椅2B在不使用时,对折地将座椅靠背9放倒在座椅 坐垫8上,在最前端移动位置处,能够在该状态下进行使座椅2B整体向前方弹起的所谓翻 转动作。
[0072] 图7是表示第二排座椅2B的实现翻转动作的主要结构的图,图8A?8E是通过图 8A至图8E而按时间顺序依次示出座椅2B的翻转动作的图。
[0073] 如图7所示,座椅2B在铺设于车身底板20上的座椅导轨23 (下导轨)上以能够使 板状的滑动基座24滑动的方式支承该滑动基座24,在滑动基座24的前端部经由转动铰链 25以能够前后转动的方式连结有座椅坐垫8的前端部。而且,在座椅坐垫8的后端部经由 倾转机构26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结有座椅靠背9。另外,在滑动基座24的后端部,突设有 由实质 2字状的棒状部件构成的翻转撞针(tumble striker)27,设置在座椅靠背9的后部 下端的锁定机构28能够与翻转撞针27卡合。
[0074] 倾转机构26通过对设置在座椅坐垫8的侧部的倾转解除杆33和设置在扶手12 下方的立起壁11的后端的倾转解除带(strap) 34中的任一方的操作而进行解除操作。
[0075] 另外,座椅靠背9在倾转机构26的解除操作时,以倾转机构26的旋转轴26a为中 心转动并向两级前倒状态变化。即,座椅靠背9在完成翻转动作之前,首先成为前倒一半左 右的半倒状态,然后成为倾倒至重叠在座椅坐垫8上的全倒状态。在座椅坐垫8的后端部 设有半倒止动件31,在对倾转机构26进行解除操作时,通过使座椅靠背9侧的止动销32与 半倒止动件31抵接,能够将座椅靠背9维持于半倒状态。另外,在滑动基座24与座椅导轨 23之间,设有锁定滑动基座24的滑动位置的滑动锁定机构35。在不对座椅2B进行操作的 状态下,滑动锁定机构35将滑动基座24维持于锁定状态。
[0076] 当如上述那样通过倾转机构26的解除操作使座椅靠背9成为半倒状态时,滑动锁 定机构35以该动作为契机而被解除锁定。而且,当在滑动锁定机构35被解除后使座椅坐 垫8 (滑动基座24)滑动移动到最前端移动位置时,在随后拉动座椅坐垫8的后端部的锁定 解除带36的时刻,上述半倒止动件31以从止动销32分离的方式位移。其结果为,座椅靠 背9解除基于半倒止动件31的转动限制并向全倒状态变化。
[0077] 另外,锁定座椅坐垫8向前部侧的转动的锁定机构28,在通常状态下与滑动基座 24上的翻转撞针27卡合,但当座椅坐垫8 (滑动基座24)移动到最前端移动位置而座椅靠 背9向全倒状态变化时,锁定机构28以该动作为契机解除相对于翻转撞针27的卡合。
[0078] 在此,参照图8A?8E,说明座椅2B的具体翻转动作。
[0079] 首先,在座椅2B处于标准姿势(座椅靠背9向后方立起的姿势)时,如图8A所示, 当操作倾转解除杆33和倾转解除带34中的任一方时,座椅靠背9以倾转机构26的旋转轴 26a为中心前倾而成为半倒状态。这样,当座椅靠背9成为半倒状态时,滑动锁定机构35的 锁定被解除。
[0080] 接着,当乘员m从该状态向前方侧推动座椅2B时,如图8B所示,座椅2B沿座椅导 轨23向斜前方侧滑动移动。由此,当座椅2B移动到最前端移动位置时,通过锁定解除带36 的牵引而能够使座椅靠背9向全倒状态变化。
[0081] 如图8C所示,当从该状态拉动锁定解除带36时,座椅靠背9以倾转机构26的旋 转轴26a为中心成为全倒状态,锁定机构28与翻转撞针27的卡合被解除。
[0082] 由此,当锁定机构28与翻转撞针27的卡合被解除时,通过内置于转动铰链25中 的未图示的弹压弹簧的力,如图8D所示,使座椅2B整体以转动铰链25为中心慢慢旋转(翻 转)。然后,如图8E所示,座椅2B通过卡定件37而卡定固定在车身的骨架部件上。
[0083] 另外,图1所示的车室内的第三排座椅2C与第二排座椅2B同样地,具有:支承乘 员m的臀部的座椅坐垫108、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该座椅坐垫108的后端部连结且支承乘员 m的腰部及胸部(背部)的座椅靠背109、和安装在该座椅靠背109的上部且支承乘员m的头 部及颈部的头枕110。该第三排座椅2C收纳在设置于车室内后部的车身底板20上的未图 示的凹部中,使用时使其从凹部内突出到车身底板20上。此外,座椅2C将座椅靠背109对 折地放倒在座椅坐垫108的上表面侧,并在该状态下收纳于凹部内,由此,座椅靠背109的 背面封闭凹部的开口。另外,座椅2C的座椅坐垫108的下端经由未图示的连接机构而支承 在凹部内的底壁上,能够通过连接机构的动作而适当进行座椅2C向凹部内的收纳和向车 身底板20上的突出。
[0084] 第三排座椅2C在像上述那样没有作为座椅而使用时,收纳于车身底板20的凹部 中,出于这样的关系,座椅靠背109和座椅坐垫108与第二排座椅2B相比变薄。座椅坐垫 108的座面108a、尤其是座面108a的后部区域,与第二排座椅2B的座面8a相比变低。
[0085] 此外,在作为座椅而使用的情况下,设置在车身底板20上的座椅2C与后部侧的车 门开口 4相比位于后方侧。
[0086] 在安装于车室内的车身侧部的后侧衬里16上,一体地形成有从窗框部29的下方 位置向车宽方向内侧鼓出的箱状的台座部38。该台座部38在与第二排座椅2B的座椅靠背 9实质相等的高度位置处,向车宽方向内侧拱起。
[0087] 图9、图11?图13是表示后侧衬里16的台座部38及其周边部的图。
[0088] 同时如这些附图所示,在台座部38中的、后轮罩13 (参照图2、图4)后部的正上 位置,设有前部区域比后部区域低的层差部,在该层差部的朝向车身前方侧的垂直壁部分 上形成有上述织带17的拉出口 18。而且,台座部38的前部区域的上表面和与该前部区域 的上表面平滑地连续的前端面,成为使从拉出口 18向前方拉出的织带17沿着的引导面39。 沿引导面39配置的织带17的前端部从引导面39的前端位置朝向边柱6的下端附近的外 固定器19延伸。此外,在不使用安全带装置14时,织带17使中途部沿着引导面39上而卡 挂在台座部38的前端侧的角落部分,由此,承受基于卷收器15的牵引力并卡定在台座部38 上。
[0089] 另外,在后侧衬里16的、台座部38的下方侧,形成有朝向车宽方向外侧凹陷的凹 陷部40,在该凹陷部40的下端,向车宽方向内侧鼓出地设有前后较长的箱状的扶手部41。 扶手部41的上表面实质水平地形成,在该上表面上放置落座于第三排座椅2C的乘员m的 前臂。扶手部41与台座部38的上表面实质平行地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至车门开口 4的后 缘部附近。
[0090] 在后侧衬里16的、台座部38的前缘部与扶手部41的前缘部之间,一体地安装有 从侧面观察时实质呈=字状的辅助把手42。该辅助把手42的供乘员m握持的握持部42a 沿车身上下方向延伸,上部侧的折曲基部42b与台座部38的前缘部的车室内侧重合地结 合,并且下部侧的弯曲基部42c与扶手部41的前缘部的车室内侧重合地结合。
[0091] 如图9、图12、图13所示,台座部38上的引导面39从台座部38的上表面侧朝向 前端侧平缓地向前方倾斜,并且以前部侧与前端面平滑地连续的方式弯曲。辅助把手42的 上部侧的折曲基部42b形成为,其上缘部的形状实质按照台座部38的引导面39的前缘部 的形状,且比引导面39的轮廓大一圈。也就是说,折曲基部42b的上缘部在引导面39的车 宽方向内侧位置处,以规定高度向该引导面39的上方侧和前方侧突出。该折曲基部42b的 上缘部的突出部分构成了限制壁55(保持部),该限制壁55对沿引导面39上配置的织带17 的向车宽方向内侧的位移进行限制。另外,如图11、图13所示,在限制壁55的车宽方向外 侧的面上,一体地形成有对沿引导面39上配置的织带17的上方位移进行限制的限制突部 56。该限制突部56突出设置在从引导面39向上方侧隔开规定距离的位置上。
[0092] 另外,如图6、图9所示,在第二排座椅2B的座椅靠背9的上部,安装有在佩戴织带 17时对从拉出口 18向乘员m的肩部拉出的织带17进行引导的织带引导件45。该织带引 导件45由树脂或金属等形成,通过螺栓紧固等而结合在座椅靠背9的上部侧的框架(未图 示)上。织带引导件45配置在座椅靠背9上的头枕10的设置部的车宽方向外侧位置。在 图6、图9所示的右侧座椅2B的情况下,织带引导件45配置在头枕10的右侧位置。
[0093] 如图4、图5所示,形成在后侧衬里16的台座部38上的拉出口 18,配置在与第二 排座椅2B的座椅靠背9的高度实质相等的高度处,且配置在与位于最后端移动位置的座椅 2B相比为后方侧的位置上。因此,在乘员m落座于第二排座椅2B上而佩戴织带17时,即使 在座椅2B位于最后端移动位置的情况下,通过织带17的来自卷收器15侧的束缚力也会从 乘员肩部的后方侧进行作用。
[0094] 图10是从上方侧观察到的台座部38上的织带17被拉出的部分的图。
[0095] 如该图所示,在台座部38内的拉出口 18的内侧位置(车身后方侧),配置有D形环 50(引导机构),该D形环50用于对从卷收器15拉出的织带17实质向前方侧改变朝向而在 拉出口 18侧抽出。该D形环50经由图1、图2、图4所示的托架51而固定在车身面板上。 D形环经由托架51而实质水平地配置,在前端侧的缘部上,形成有用于穿插织带17的实质 圆弧状的引导孔50a。该引导孔50a的车宽方向的开口宽度W设定成比织带17的宽度W1 更大的宽度。因此,由引导孔50a部分引导的织带17能够如图10所示那样在左右方向上 具有规定的摆动幅度。此外,拉出口 18的开口宽度也设定得比织带17的宽度更大。
[0096]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安全带装置14的配置构造中,将织带17向车室内侧拉 出的台座部38的拉出口 18配置在与第二排座椅2B的座椅靠背9的高度实质相等的高度 处,且配置在与位于最后端移动位置的座椅2B相比为后方侧的位置上,因此,能够使来自 卷收器15侧的束缚力不拘泥于座椅2B的前后滑动位置地、始终稳定地作用于乘员m的从 肩部到胸部的部位。
[0097]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安全带装置14的配置构造中,在台座部38的拉出口 18的 内侧区域配置有引导织带17的D形环50,且该D形环50的引导孔50a的开口宽度W设定 成比织带17的宽度W1更大的宽度,因此,能够使织带17的拉出角度与第二排座椅2B的滑 动位置相应地,灵活且稳定地变化。尤其是,在如本实施方式所述那样使引导孔50a以实质 椭圆状形成的情况下,能够通过织带17的拉出角度的变化而灵活地应对。
[0098]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安全带装置14的配置构造的情况下,能够不拘泥于座椅2B 沿车身前后方向的滑动位置地、通过织带17更稳定地束缚乘员m。
[0099] 图14是表示车室内的辅助把手42的设置位置的图。
[0100] 如该图所示,辅助把手42与第三排座椅2C的座面108a相比设置在前方位置、且 设置在落座于座椅2C上的普通体格的乘员m的肩部S附近的高度处。因此,落座于座椅2C 上的乘员m通过使上身稍微前倾并将前臂向前方伸至肩高附近,能够容易地将握持部42a 握持。
[0101]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关于辅助把手42的车身前后方向上的设置位置, 如图1所示,设定在当第二排座椅2B位于最后端移动位置时,与该座椅2B的座椅靠背9的 侧面相对的位置上。
[0102] 在此,说明辅助把手42的具体构造。
[0103] 关于辅助把手42,如图11?图13所示,使树脂制的作为表皮部件的把手基部43 和把手罩44在车宽方向上相互接合,并且,在它们的内部配置有由实质=字状的金属板构 成的金属芯部件145 (参照图11)。
[0104] 图15是从车室内侧观察到的后侧衬里16、和安装有该后侧衬里16的车身面板30 的分解侧视图。图16是将车身面板30的一部分放大的立体图。图17是将后侧衬里16安 装到车身面板30上的状态下的立体图。
[0105] 如这些附图所示,在后侧衬里16的台座部38和扶手部41的前缘部的车宽方向内 侧的面上,设有用于将把手基部43和把手罩44的上下的折曲基部42b、42c接合的切缺部 46a、46b (参照图17),并且,设有沿车宽方向贯穿后侧衬里16的安装开口 147a、147b。
[0106] 在后侧衬里16的上下的安装开口 147a、147b中,分别从车室内侧穿插有辅助把 手42的金属芯部件145的上下的折曲片部145a、145b。从车室内侧穿插到安装开口 147a、 147b中的、金属芯部件145的上下的折曲片部145a、145b,紧固固定在车身面板30上的特 定位置。
[0107] 如图15所示,在车身面板30上,向车室内侧鼓出地设有后轮罩13,并且,分别向车 室内侧鼓出地设有边柱6的实质=字状截面的支柱加强板6a、和窗框部29的实质=字状截 面的下缘加强板29a。支柱加强板6a实质沿上下方向延伸,其下缘部沿着后轮罩13的鼓出 部13a的截面形状弯曲,并跨着该鼓出部13a而接合。另外,下缘加强板29a沿车身前后方 向延伸,其前缘部跨着支柱加强板6a的鼓出部而接合。
[0108] 如图16所示,在支柱加强板6a中的、沿着后轮罩13的鼓出部13a弯曲的区域的 上表面,设有平坦面53。在该平坦面53上安装有金属制的托架48,在该托架48上紧固固 定有金属芯部件145的下方侧的折曲片部145b。另外,如图15所示,在下缘加强板29a中 的、与支柱加强板6a的接合部附近,设有用于将金属芯部件145的上方侧的折曲片部145a 直接螺栓紧固的一对紧固孔49。一对紧固孔49设定成使螺栓紧固方向成为沿着车宽方向 的方向。
[0109] 此外,支柱加强板6a上的托架48的安装区域,为跨着后轮罩13的鼓出部13a而 接合的弯曲区域,因此,充分地提高了刚度。另外,下缘加强板29a上的紧固孔49的形成区 域为接近于与支柱加强板6a的接合部的区域,因此,也充分地提高了刚度。
[0110] 另外,如图16所示,托架48具有:基壁48a,其直接螺栓紧固在支柱加强板6a上; 截面正方形的止转突起48b,其在从基壁48a上的与支柱加强板6a之间的紧固位置(紧固孔 151)分离的位置处向下方折曲,并嵌入到支柱加强板6a上的正方形的卡定孔150中;和延 长片48c,其从基壁48a向上方实质以直角折曲,且其长度方向的一端部(以下,称为"前端 部")向后侧衬里16的下方侧的安装开口 147b延伸。在延长片48c的前端部,形成有用于 将金属芯部件145的下方侧的折曲片部145b螺栓紧固的紧固孔152。该紧固孔152设定成 使螺栓紧固方向成为沿着车宽方向的方向。
[0111] 在此,说明辅助把手42的组装顺序。
[0112] 首先,如图15、图16所示,预先将托架48安装在车身面板30的支柱加强板6a上, 并如图15所示,预先将辅助把手42的把手基部43和金属芯部件145安装在后侧衬里16 的台座部38和扶手部41的前缘部上。
[0113] 此时,托架48在将止转突起48b插入到卡定孔150中而停止转动的状态下,将基 壁48a螺栓紧固到支柱加强板6a上。由此,托架48的延长片48c的前端部朝向规定方向 而被固定。
[0114] 另外,辅助把手42的把手基部43和金属芯部件145通过凹凸卡合或螺钉固定而 固定在台座部38和扶手部41的前缘部的规定位置上,此时,金属芯部件145的上下的折曲 片部145a、145b穿插在后侧衬里16的上下的安装开口 147a、147b中。
[0115] 接着,在该状态下,将后侧衬里16定位在车身面板30上,同时通过夹子或螺钉等 安装在车身面板30的规定位置上。这样,当将后侧衬里16安装到车身面板30上时,辅助把 手42的金属芯部件145的上下的折曲片部145a、145b与车身面板30侧的固定位置相对。 艮P,上部侧的折曲片部145a与下缘加强板29a上的紧固孔49部分重合,下部侧的折曲片部 145b与安装在支柱加强板6a上的托架48的延长片48c的前表面重合。
[0116] 然后,如图17所示,将金属芯部件145的上下的折曲片部145a、145b从后侧衬里 16的上下的安装开口 147a、147b中穿过,并分别通过螺栓57而紧固固定在车身面板30侧 的下缘加强板29a和托架48上。而且,最后使把手罩44与把手基部43重合,并通过凹凸 嵌合等相对于把手基部43固定把手罩44。
[0117] 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1的内装构造中,在作为内装部件的后侧衬里16上设有向车 宽方向内侧拱起的台座部38,该台座部38的上表面为引导从拉出口 18拉出的织带17的 引导面39,并且,在台座部38上设有限制织带17向车宽方向内侧位移的限制壁55,因此, 在不使用安全带装置14时,能够使基端侧被卷收器15卷绕的织带17的中途部沿着台座部 38的引导面39而保持。
[0118] 因此,在采用本实施方式的内装构造的情况下,不追加 D形环等独立部件就能够 在不使用安全带装置14时将织带17的中途部保持于车身侧部的固定部位,因此,能够谋求 车辆的制造成本的降低。
[0119]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内装构造的情况下,将织带17卡定的引导面39的前端部配 置在与位于最后端移动位置的座椅2B的座椅靠背9的侧部上端位置实质一致的位置,因 此,在座椅2B位于前后任意位置的情况下,落座的乘员m都能够容易地拉出卡定于引导面 39的织带17。
[0120] 此外,使织带17保持在引导面39上的保持部的构造也可以是限制壁55以外的结 构,但是,在如本实施方式这样在台座部38上突出设置限制壁55、并通过该限制壁55来限 制织带17的位移的情况下,构造极其简单,因此能够进一步降低车辆的制造成本。
[0121]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内装构造中,在限制壁55的车宽方向外侧的面上,一体地 形成有限制织带17向上方侧位移的限制突部56,因此,能够更可靠地防止由织带17向上方 侧的浮起等而引起的织带17从引导面39的脱落。
[0122]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内装构造的情况下,使辅助把手42的上部侧的折曲片部 145a接合在台座部38的前缘部中的引导面39的侧方位置,并使该折曲片部145a的上缘部 与引导面39相比向上方侧且向前方侧突出而成为限制壁55,因此,能够与辅助把手42共用 部件,同时防止织带17从引导面39上脱落。因此,通过该结构,能够谋求制造成本的进一 步降低。
[0123] 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其要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 设计变更。例如,在此说明了适用于在车室内沿前后配置有三排座椅的车辆的情况,但所适 用的车辆也可以是沿前后配置有两排座椅的车辆。换言之,上述实施方式是具有三排座椅 的车辆,但同样地也能够适用于具有两排座椅的车辆。
【权利要求】
1. 一种三点式安全带装置的配置构造及内装构造,使用于能够使乘员所落座的座椅在 最后端移动位置与最前端移动位置之间滑动移动的车辆中,其中,该最后端移动位置与车 身的后轮罩的向车室内侧的鼓出部相比位于车宽方向内侧,该最前端移动位置与所述后轮 罩的向车室内侧的所述鼓出部相比位于前方,该三点式安全带装置的配置构造及内装构造 的特征在于, 在车室内的侧壁的所述后轮罩的上方位置设有拉出口,该拉出口用于将从固定在车身 上的卷收器拉出的织带向车室内侧拉出, 所述拉出口配置在与所述座椅的座椅靠背的高度实质相等的高度处,且与位于所述最 后端移动位置的所述座椅相比配置在后方侧位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点式安全带装置的配置构造及内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车身侧部的车室内侧安装有内装部件, 在所述内装部件上形成有向车宽方向内侧拱起的台座部, 所述台座部的上表面为使从所述拉出口拉出的织带沿着的引导面,并且,在所述台座 部上一体地设有保持所述织带的保持部。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点式安全带装置的配置构造及内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最前端移动位置与所述最后端移动位置相比配置在车宽方向外侧, 在所述侧壁的所述拉出口的内侧设有引导机构,该引导机构在与从所述拉出口拉出的 织带的宽度相比更大的宽度方向范围内引导所述织带。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点式安全带装置的配置构造及内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部为从所述台座部的车宽方向内侧的端部向上方突出来限制所述织带向车 宽方向内侧的位移的限制壁。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三点式安全带装置的配置构造及内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限制壁的车宽方向外侧的面上,形成有限制所述织带向上方侧的位移的限制突 部。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三点式安全带装置的配置构造及内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台座部的前缘部上,一体地连结有供乘员握持的辅助把手的一个根部, 所述限制壁由所述辅助把手的结构部件形成。
【文档编号】B60R22/24GK104108370SQ201410150497
【公开日】2014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15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19日
【发明者】河本康伸, 近藤真, 原田雄太, 华野政和, 尾形勇介, 桥本光史 申请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