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身万向调平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898277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身万向调平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身万向调平装置,包括车身、万向节、调平缸和底架,车身和底架通过万向节连接,万向节纵向轴线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座固定于车身上,万向节横向轴线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座固定于底架上,调平缸包括前调平缸、后调平缸、左调平缸和右调平缸,调平缸的缸体与底架铰接,活塞杆与车身铰接,车身上安装有倾角传感器,倾角传感器分别与蓄电池和编码器连接,编码器与电控液压阀连接,电控液压阀控制前调平缸、后调平缸、左调平缸和右调平缸的伸缩。采用万向节连接车身和底架,并用调平缸辅助支撑车身和实现车身调平,可实现车身在各种不平路况下的自动调平,反应灵敏迅速,无调平死角,并且增加了车身的稳定性。
【专利说明】一种车身万向调平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工程车辆调平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身万向调平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工程车辆的自身调平通常只是简单地实现车身的上升和下降,还没有做到根据路面的实际状况进行实时调节,以保持车身平台的水平度,在行驶、作业中,遇到一些崎岖不平道路时会使得车身发生倾斜,影响驾乘舒适性和安装在车身上的工作装置的正常动作,甚至会导致所运输的重物滑落或工程车辆倾翻等事故。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各种不平路况下可以实现自动调平,无调平死角的车身万向调平装置。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身万向调平装置,包括车身、万向节、调平缸和底架,所述车身和底架通过万向节连接,万向节纵向轴线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座固定于车身上,万向节横向轴线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座固定于底架上,所述调平缸包括前调平缸、后调平缸、左调平缸和右调平缸,所述前调平缸和后调平缸在万向节纵向轴线上相对于万向节对称设置,所述左调平缸和右调平缸在万向节横向轴线上相对于万向节对称设置,所述前调平缸、后调平缸、左调平缸和右调平缸的缸体与底架铰接,活塞杆与车身铰接,所述车身上安装有倾角传感器,所述倾角传感器分别与蓄电池和编码器连接,编码器与电控液压阀连接,所述电控液压阀控制前调平缸、后调平缸、左调平缸和右调平缸的伸缩。
[0005]具体地,所述电控液压阀有两个,一个与前调平缸和后调平缸连接,控制前调平缸和后调平缸的伸缩动作;另一个与左调平缸和右调平缸连接,控制左调平缸和右调平缸的伸缩动作。
[0006]具体地,所述前调平缸的有杆腔与后调平缸无杆腔相通,所述左调平缸的有杆腔与右调平缸的无杆腔相通,无杆腔通有杆腔,实现调平油缸的同步伸缩。
[0007]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08]1、通过万向节、轴线对称设置的四个调平油缸可实现任何角度的调平,无调平死角,调平过程中不存在油缸间相互干涉,非同一轴线也实现调平。
[0009]2、倾角传感器、编码器、电控液压阀、调平缸组成的调平系统调平精度高,实现了自动化。
[0010]3、前调平缸的有杆腔通后调平缸的无杆腔,左调平缸的有杆腔通后调平缸的无杆腔,无杆腔通有杆腔,从而实现油缸的同步伸缩,使动作的反应更加灵敏、迅速。
[0011]4、万向节、四只调平缸组成的车身支撑,增加了车身稳定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万向调平装置的液压原理图。
[0013]图2是本实用新型万向调平装置的横向水平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是本实用新型万向调平装置右调平示意图。
[0015]图4是本实用新型万向调平装置左调平示意图。
[0016]图5是本实用新型万向调平装置的纵向水平结构示意图。
[0017]图6是本实用新型万向调平装置上坡调平示意图。
[0018]图7是本实用新型万向调平装置下坡调平示意图。
[0019]图中,1、车身,2、万向节,3、底架,4、左调平缸,5、右调平缸,6、前调平缸,7、后调平缸,8、倾角传感器,9、编码器,10、电控液压阀,11、蓄电池,12、轴承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0]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1]如图1、图2、图5所示,一种车身万向调平装置,包括车身1、万向节2、调平缸和底架3,所述车身I和底架3通过万向节2连接,万向节2纵向轴线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座12固定于车身I上,万向节2横向轴线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座12固定于底架3上,所述调平缸包括前调平缸6、后调平缸7、左调平缸4和右调平缸5,所述前调平缸6和后调平缸7在万向节2纵向轴线上相对于万向节2对称设置,所述左调平缸4和右调平缸5在万向节2横向轴线上相对于万向节2对称设置,所述前调平缸6、后调平缸7、左调平缸4和右调平缸5的缸体与底架3铰接,活塞杆与车身I铰接,所述车身I上安装有倾角传感器8,所述倾角传感器8分别与蓄电池11和编码器9连接,编码器9与电控液压阀10连接,倾角传感器8可发出车身倾斜信号传递给编码器9,编码器9通过电控液压阀10控制前调平缸6、后调平缸7、左调平缸4和右调平缸5的伸缩,实现车身调平。
[0022]具体地,所述电控液压阀10有两个,一个与前调平缸6和后调平缸7连接,控制前调平缸6和后调平缸7的伸缩动作;另一个与左调平缸4和右调平缸5连接,控制左调平缸4和右调平缸5的伸缩动作。
[0023]具体地,所述前调平缸6的有杆腔与后调平缸7无杆腔相通,所述左调平缸4的有杆腔与右调平缸5的无杆腔相通,无杆腔通有杆腔,实现调平油缸的同步伸缩,提高灵敏度。
[0024]当工程车辆行进在右侧较高的路面时,万向调平装置自动进行右调平,如图3所示。倾角传感器8将右侧高于左侧的信号传递给编码器9,编码器9通过电控液压阀10控制左调平缸4伸长,右调平缸5压缩,实现车身调平。
[0025]当工程车辆行进在左侧较高的路面时,万向调平装置自动进行左调平,如图4所示。倾角传感器8将左侧高于右侧的信号传递给编码器9,编码器9通过电控液压阀10控制左调平缸4压缩,右调平缸5伸长,实现车身调平。
[0026]当工程车辆上坡时,万向调平装置自动进行上坡调平,即前调平,如图6所示。倾角传感器8将前侧高于后侧的信号传递给编码器9,编码器9通过电控液压阀10控制前调平缸6压缩,后调平缸7伸长,实现车身调平。
[0027]当工程车辆下坡时,万向调平装置自动进行下坡调平,即后调平,如图7所示。倾角传感器8将后侧高于前侧的信号传递给编码器9,编码器9通过电控液压阀10控制后调平缸6压缩,前调平缸7伸长,实现车身调平。
[0028]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人应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作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9]本实用新型未详细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身万向调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万向节、调平缸和底架,所述车身和底架通过万向节连接,万向节纵向轴线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座固定于车身上,万向节横向轴线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座固定于底架上,所述调平缸包括前调平缸、后调平缸、左调平缸和右调平缸,所述前调平缸和后调平缸在万向节纵向轴线上相对于万向节对称设置,所述左调平缸和右调平缸在万向节横向轴线上相对于万向节对称设置,所述前调平缸、后调平缸、左调平缸和右调平缸的缸体与底架铰接,活塞杆与车身铰接,所述车身上安装有倾角传感器,所述倾角传感器分别与蓄电池和编码器连接,编码器与电控液压阀连接,所述电控液压阀控制前调平缸、后调平缸、左调平缸和右调平缸的伸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万向调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液压阀有两个,一个与前调平缸和后调平缸连接,另一个与左调平缸和右调平缸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万向调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调平缸的有杆腔与后调平缸无杆腔相通,所述左调平缸的有杆腔与右调平缸的无杆腔相通。
【文档编号】B60G17/00GK203974461SQ201420429420
【公开日】2014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31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31日
【发明者】魏盼盼, 赵修林, 宋峰, 刘红建, 马玉华, 姬芳 申请人:愚公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