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后轴销支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02727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后轴销支座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后轴销支座,包括支座本体、设于支座本体顶部中心的轴销和设于支座本体底部中心的底座,所述轴销上设有轴孔,所述支座本体的上、下两侧壁对称向内凹入形成内凹的第一圆弧面,左侧壁上设有拱形凹槽,右侧壁向内凹入形成内凹的第二圆弧面,所述支座本体在第一圆弧面与拱形凹槽及第二圆弧面的连接处形成有四个圆弧凸角,并在每个圆弧凸角处各设有一个螺栓安装孔。本实用新型简化了产品的结构,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降低了加工难度,使产品更易于加工,且加工后产品的精度高,质量好,减少了废品的产生,降低了废品率。
【专利说明】_种汽车后轴销支座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后轴销支座。

【背景技术】
[0002]后轴销支座为汽车后轴上的一个重要零件,其质量直接影响到汽车的性能。由于后轴销支座零件的结构不规则,在加工过程中存在加工难度大的问题,造成产品加工后精度较低、质量较差,使得零件在整车装配时装配不到位,导致废品增多,增加了废品率。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易于加工且精度高的汽车后轴销支座,减少废品的产生,降低废品率。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汽车后轴销支座,包括支座本体、设于支座本体顶部中心的轴销和设于支座本体底部中心的底座,所述轴销上设有轴孔,所述支座本体的上、下两侧壁对称向内凹入形成内凹的第一圆弧面,左侧壁上设有拱形凹槽,右侧壁向内凹入形成内凹的第二圆弧面,所述支座本体在第一圆弧面与拱形凹槽及第二圆弧面的连接处形成有四个圆弧凸角,并在每个圆弧凸角处各设有一个螺栓安装孔。
[0005]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简化了产品的结构,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降低了加工难度,使产品更易于加工,且加工后产品的精度高,质量好,减少了废品的产生,降低了废品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07]图2是沿图1中A —A线的剖视图。
[0008]图中:1 —支座本体;11 —第一圆弧面;12 —拱形凹槽;13 —第二圆弧面;14 —圆弧凸角;15 —螺检安装孔;2 —轴销;21 —轴孔;3 —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0010]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汽车后轴销支座,包括支座本体1、设于支座本体I顶部中心的轴销2和设于支座本体I底部中心的底座3,所述轴销2上设有轴孔21。
[0011]所述支座本体I呈不规则形状,其上、下两侧壁对称向内凹入形成内凹的第一圆弧面11,左侧壁上设有拱形凹槽12,右侧壁向内凹入形成内凹的第二圆弧面13,所述第二圆弧面13所对应的角度比第一圆弧面11所对应的角度大。所述支座本体I在第一圆弧面11与拱形凹槽12及第二圆弧面13的连接处形成有四个圆弧凸角14,并在每个圆弧凸角14处各设有一个螺栓安装孔15,在装配时,通过螺栓与其它零件固定连接。
【权利要求】
1.一种汽车后轴销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支座本体、设于支座本体顶部中心的轴销和设于支座本体底部中心的底座,所述轴销上设有轴孔,所述支座本体的上、下两侧壁对称向内凹入形成内凹的第一圆弧面,左侧壁上设有拱形凹槽,右侧壁向内凹入形成内凹的第二圆弧面,所述支座本体在第一圆弧面与拱形凹槽及第二圆弧面的连接处形成有四个圆弧凸角,并在每个圆弧凸角处各设有一个螺栓安装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轴销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圆弧面所对应的角度比第一圆弧面所对应的角度大。
【文档编号】B60B35/00GK204210244SQ201420637203
【公开日】2015年3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30日
【发明者】窦瑞, 史小勇, 徐政文, 袁哲, 郑嘉琪 申请人:襄阳新东特锻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