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翻转式尾门锁扣装饰盖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51502阅读:50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汽车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翻转式尾门锁扣装饰盖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汽车尾门锁扣装饰盖采用固定式结构,尾门锁扣装饰盖与尾门槛饰板装配用2个装配导向和4个互锁卡扣固定,但存在以下缺陷:

1)尾门开门状态时尾门压条中部有一个避让尾门锁扣的沉坑,感知差;

2)尾门开门状态时尾门锁扣为外漏状态,感知差;

3)尾门锁扣与固定式尾门锁扣装饰盖间隙不均(调整尾门锁所致)影响感知;

4)从车内部看尾门压条中部与尾门存在一个锁扣避让槽,影响感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出一种翻转式尾门锁扣装饰盖安装结构,避免了尾门地毯压条与尾门锁扣的沉坑结构,使尾门地毯压条总成结构更加美观、简洁;避免了尾门锁扣的外漏状态,彻底解决了全包内饰,避免金属件外漏;避免了调锁导致的尾门锁扣与尾门锁扣装饰盖间隙不均的问题;从车内看,尾门与尾门槛饰板总成间隙均匀,提升了内饰感知质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翻转式尾门锁扣装饰盖安装结构,包括尾门锁扣装饰盖本体,所述尾门锁扣装饰盖本体上与尾门槛饰板连接的一侧设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与所述尾门槛饰板转动连接,所述旋转轴上安装有扭力弹簧,所述扭力弹簧的中部通 过设置在所述尾门槛饰板上的限位筋条进行限位,所述扭力弹簧的两端通过设置在所述尾门锁扣装饰盖板本体上的限位槽进行限位。

优选地,所述限位槽的宽度比所述扭力弹簧的直径大1-2mm,所述限位槽的长度不小于5mm,所述限位槽上部设有防止所述扭力弹簧窜出的弹簧限位突起。

优选地,所述旋转轴转动连接在所述尾门槛饰板上的四个卡槽内,所述四个卡槽包括两个端槽和位于所述两个端槽之间的两个通过槽,所述端槽上靠近外侧的一端封死。

优选地,所述卡槽的内孔直径比所述旋转轴的直径大0.1mm,所述卡槽设有用于对所述旋转轴进行导向卡紧的倒梯形开口,所述倒梯形开口的顶口宽度比所述旋转轴直径至少宽2mm,所述倒梯形开口的底口宽度比所述旋转轴直径小0.5mm,所述倒梯形开口上端设有防止旋转轴窜出的旋转轴限位突起。

优选地,所述倒梯形开口的底口与所述旋转轴单边干涉0.25mm。

优选地,所述卡槽倒梯形开口的开口方向与所述扭力弹簧对所述旋转轴的施力方向之间的夹角大于等于30°。

进一步地,所述尾门锁扣装饰盖本体上靠近尾门锁体的位置设有橡胶缓冲垫。缓冲垫的布置位置及大小由模拟分析确定,以保证尾门在开关门过程中始终与缓冲垫接触已防止尾门锁将翻转式尾门锁扣装饰盖刮花及顶白。

进一步地,所述尾门锁扣装饰盖本体上靠近尾端梁钣金的位置设有海绵块。海绵块的布置位置与大小由模拟分析确定,以保证尾门在开关门过程中翻转式的尾门锁扣装饰盖不直接与钣金接触,以减小碰撞及异响。

进一步地,所述尾门锁扣装饰盖本体周圈设有宽度不小于0.8mm的翻边。

进一步地,所述尾门锁扣装饰盖本体上设有加强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a.避免了尾门地毯压条与尾门锁扣的沉坑结构,使尾门地毯压条总成结构更加美观、简洁;

b.避免了尾门锁扣的外漏状态,彻底解决了全包内饰,避免金属件外漏;

c.避免了调锁导致的尾门锁扣与尾门锁扣装饰盖间隙不均的问题;

d.从车内看,尾门与尾门地毯压条间隙均匀,提升了内饰感知质量;

e.提高了乘用车内饰的竞争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翻转式尾门锁扣装饰盖安装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

1、尾门锁扣装饰盖本体;2、尾门槛饰板;3、旋转轴;4、扭力弹簧;5、限位筋条;6、限位槽;7、卡槽;8、橡胶缓冲垫;9、海绵块;10、加强筋;11、锁扣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翻转式尾门锁扣装饰盖安装结构,包括尾门锁扣装饰盖本体1,所述尾门锁扣装饰盖本体1上与尾门槛饰板2连接的一侧设有旋转轴3,所述旋转轴3与所述尾门槛饰板2转动连接,所述旋转轴3上安装有扭力弹簧4,所述扭力弹簧4的中部通过设置在所述尾门槛饰板2上的限位筋条5进行限位,所述扭力弹簧4的两端通过设置在所述尾门锁扣装饰盖板本体1上的限位槽6进行限位。

本例中,所述限位槽6的宽度比所述扭力弹簧4的直径大1mm,所述限位槽6的长度为5mm,所述限位槽6上部设有防止所述扭力弹簧4窜出的弹簧限位突起。

本例中,所述旋转轴3转动连接在所述尾门槛饰板2上的四个卡槽7内,所述四个卡槽7包括两个端槽和位于所述两个端槽之间的两个通过槽,所述端槽上靠近外侧的一端封死。

本例中,所述卡槽7的内孔直径比所述旋转轴的直径大0.1mm,所述卡槽7设有用于对所述旋转轴进行导向卡紧的倒梯形开口,所述倒梯形开口的顶口宽度比所述旋转轴直径宽2mm,所述倒梯形开口的底口宽度比所述旋转轴直径小0.5mm,所述倒梯形开口上端设有防止旋转轴窜出的旋转轴限位突起。

本例中,所述倒梯形开口的底口与所述旋转轴单边干涉0.25mm。

本例中,所述卡槽倒梯形开口的开口方向与所述扭力弹簧对所述旋转轴的施力方向之间的夹角等于30°。

本例中,所述尾门锁扣装饰盖本体1上靠近尾门锁体的位置设有橡胶缓冲垫8。

本例中,所述尾门锁扣装饰盖本体1上靠近尾端梁钣金的位置设有海绵块9。

本例中,所述尾门锁扣装饰盖本体1周圈设有宽度为0.8mm的翻边。

本例中,所述尾门锁扣装饰盖本体1上设有加强筋10。

1)将扭力弹簧穿入旋转轴内,扭力弹簧通过尾门槛饰板设置的限位筋条和尾门锁扣装饰盖本体设置的限位槽限位,其中限位筋条通过扭力弹簧的预紧力限位,限位槽通过顶部设置的突起限位,共同防止扭力弹簧与旋转轴及塑料件之间的摩擦和异响;

2)将旋转轴穿入位于尾门槛饰板的卡槽中,卡槽由两个端槽和两个通过槽构成,端槽一端封死,为穿入起始槽,另一端与通过槽一致保持开口,便于旋转轴卡入,卡槽孔径与旋转轴直径保持0.1mm间隙,即保证装配的可靠性,又防止窜动异响;卡槽开口对旋转轴具有导向卡紧功能,即开口为倒梯形开口,倒梯形开口的顶口宽度比所述旋转轴直径宽2mm,倒梯形开口的底口宽度比所述旋转轴直径小0.5mm,所述倒梯形开口的底口与所述旋转轴单边干涉0.25mm。

3)为了防止开关门时尾门锁体与尾门锁扣装饰盖碰撞异响以及尾门锁扣装饰盖被顶白、变形等风险,尾门锁扣装饰盖左右两侧布置有橡胶缓冲垫,缓冲垫的位置由尾门开关门模拟分析后尾门锁与尾门锁扣装饰盖的相对运动轨迹来定,保证整个过程尾门锁始终保持与橡胶缓冲垫接触,而与尾门锁扣装饰盖本体不接触。

4)为了防止关门时尾门锁扣装饰盖与尾端梁钣金碰撞异响,在尾门锁扣装饰盖背面增加海绵块,海绵块的位置及大小由尾门开关门模拟分析后尾门锁与锁扣装饰盖的相对运动轨迹来定,保证整个过程尾门锁扣装饰盖与尾端梁钣金不接触。

本发明的创新点为:

1、尾门锁扣装饰盖

1.1、尾门锁扣装饰盖材料:由于尾门锁扣装饰盖与尾门槛饰板长期翻转碰撞,考虑在改性PP中加入EPDM,防止在长期使用后发白、开裂;

1.2、尾门锁扣装饰盖翻边:作为运动件,为保证强度,周圈需加≥0.8mm翻边;

1.3、尾门锁扣装饰盖加强筋布置:在空间允许情况下,尽量采用多边形加强筋或蜂窝状加强筋,以保证运动件强度。

1.4、尾门锁扣装饰盖与尾门槛饰板的配合结构:尾门锁扣装饰盖与尾门槛饰板采用搭接结构,搭接量为2~5mm,为了防止开关门过程中的碰撞异响,配合间隙≥0.3mm,配合区域尾门槛饰板均匀减薄至本体厚度的三分之二左右,以减小与尾门锁扣装饰盖的面差。

1.5、尾门锁扣装饰盖锁扣槽11结构:尾门锁扣装饰盖本体1中部设有锁扣槽11,锁扣槽11的一端开口,锁扣槽11与尾门锁扣周圈保证≥3mm的间隙,为保证零件强度,锁扣槽周圈区域装饰盖结构宽度≥5mm。

2、弹簧限位结构

2.1、限位筋:为防止弹簧在弹力作用下变形,需在尾门槛饰板本体增加弹簧限位筋,限位筋需位于弹簧中部,强度需通过实验验证;

2.2、限位槽:为防止弹簧在弹力作用下变形,需在尾门锁扣装饰盖增加弹簧限位槽,限位槽宽度以大于弹簧直径1~2mm为宜,限位槽长度以不小于5mm为宜,限位槽上部需设置弹簧限位突起,防止弹簧窜出;

3、转轴限位结构

3.1、安装方式:采用两个端槽两个通过槽结构,端槽一端封死,为穿入起始槽,另一端与通过槽一致保持开口,便于旋转轴卡入;

3.2、开口方式:为便于旋转轴装配,卡槽开口为倒梯形开口,倒梯形开口的顶口宽度比所述旋转轴直径宽2mm,倒梯形开口的底口宽度比所述旋转轴直径小0.5mm,且设置装配导向;

3.3、开口方向:为防止旋转轴窜出,开口方向需与扭力弹簧对旋转轴的施力方向夹角大于等于30°为宜;

3.4、限位方式:所述倒梯形开口的底口与所述旋转轴单边干涉0.25mm为宜,开口上端需设置旋转轴限位突起,以防止旋转轴窜出。

4、橡胶缓冲垫

4.1、布置位置:橡胶缓冲垫的布置需通过尾门开关门模拟分析,保证开关门过程中尾门锁体始终与橡胶缓冲垫接触;

4.2、材料:考虑到橡胶缓冲垫需具有很好的耐摩擦及耐冲击性,采用TPV材料。

4.3、安装方式:橡胶缓冲垫与尾门锁扣装饰盖采用搭接配合,通过TPV的弹性设置搭接量,为保证搭接牢靠不松脱,建议单边搭接量≥0.5mm,且搭接区域设置有导向结构,以便于装配。

5、海绵块

5.1:布置位置:海绵块的布置需通过尾门开关门模拟分析,保证开关门过程中尾门锁扣装饰盖本体不能与尾端梁钣金等接触;

5.2、材料:考虑到海绵块的吸能性与缓冲性,采用聚氨酯泡沫材料。

5.3、安装方式:海绵块与尾门锁扣装饰盖粘贴配合,为防止海绵块松脱,海绵块周圈需设置限位作用的筋条,筋条长度≥3mm,单边干涉量≥0.5mm。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