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货车环保车厢的自动化覆盖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80636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用于货车环保车厢的自动化覆盖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化覆盖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货车环保车厢的自动化覆盖结构,属于汽车附件设计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货车车厢绝大多数还是敞篷的,而且多数大中型货车以拉散装颗粒物料为主,此类车辆在运输货物时大都采用人工覆盖篷布的方式对车厢内货物进行遮挡封闭运输,防止洒漏污染环境。这种采用人工覆盖篷布的方式遮挡封闭车厢时,使用起来极其不方便,尤其是在短途运输过程中,货车驾驶员每天频繁的进行人工盖篷布、收篷布,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力。现有这种覆盖方式,使操作人员在车厢上爬上爬下的,具有容易出现安全事故等诸多缺点,而且阻碍了生产效率的提高。人工覆盖篷布由于麻烦,在缺乏监管的地区,裸露运输或者盖的不严密造成洒漏污染的现象屡禁不止。90年代以后,我国出现了一种液压铁盖自动车厢密闭技术,由于成本高、铁盖重量重、维修保养成本较大、故障率高等诸多缺点到目前也没能得到大量的推广和使用。

现在国内外对环保的重视越来越高,该领域出现了许多新技术,目前在我国市面上能见到的几种车厢加盖装置,有两侧翼开闭式车厢顶盖,它是在液压铁盖的基础上转变而来的,它把铁盖改成了布盖、液压系统改成了电机带动,重量和成本都降低了,但技术功能上的缺陷还是没有得到解决,其中最大的缺陷是车厢内装载货物较高时两侧翼在车厢顶部无法完全关闭,会造成运输过程中抛洒污染。还有多门型支架带滑道或不带滑道的,这种篷盖由多根门型支架组成,篷布均匀固定在门型支架上,随着门型支架逐一向车厢前或后移动实现覆盖和收拢,这种篷盖对车厢两侧上边缘和车厢尾部上边缘密闭不严,对货物装载高度限制很大。还有一种前后扣盖式技术的铁盖产品,这种产品具有重量重、产品成本高、使用时有安全隐患等缺点。

申请人在总结现有覆盖结构存在的缺点后,提出了多种改进形式的覆盖结构,其中较为典型的是将门型支架改进为在车厢两壁上分别设置支撑架结构的覆盖结构,将驱动覆盖篷布开启和关闭的驱动机构与汽车的动力系统联系起来,实现尽可以大程度的机械化操作。同时,上述的形式的覆盖结构也解决了不能对装载货物较高时和/或货物堆放形状不规则时进行有效的捆扎、束紧和覆盖的问题,以及篷布与车厢上边缘结合处存在密闭不严的缺陷。但是,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现有汽车运输,尤其是货车运输多为长途、重载、路况差等状况下的运输现实,以及相关部门的监管要求,现有的覆盖装置又遇到了比无法实时进行监控、当机械驱动出现故障后无法覆盖等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实时监控覆盖以及载货状况,并适应车厢变形的用于货车环保车厢的自动化覆盖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货车环保车厢的自动化覆盖结构,包括车厢本体、支撑架和覆盖篷布,所述车厢本体敞开的顶部通过所述的覆盖篷布在所述支撑架的配合下开启和关闭,所述的自动化覆盖结构还包括动力系统、自动调节系统和监控系统;所述的覆盖篷布在所述支撑架的配合下,通过所述的动力系统开启和关闭;在开启和关闭所述覆盖篷布的过程中,所述的支撑架通过所述的自动调节体系统依据车厢本体顶部的变形状况自动调节其宽度;运输过程中,车厢本体顶部的覆盖状况以及车厢本体内部的载货状况,通过所述的监控系统在货车自有的车载终端的配合下输送给远端监控部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通过在现有覆盖形式的基础上,再增加设置动力系统、自动调节体系统和监控系统,并使所述的覆盖篷布在所述支撑架的配合下,通过所述的动力系统开启和关闭;在开启和关闭所述覆盖篷布的过程中,所述的支撑架通过所述的自动调节体系统依据车厢本体顶部的变形状况自动调节其宽度;运输过程中,车厢本体顶部的覆盖状况以及车厢本体内部的载货状况,通过所述的监控系统在货车自有的车载终端的配合输送给远端监控部门。这样,由于车厢本体顶部的覆盖状况以及车厢本体内部的载货状况,通过所述的监控系统在货车自有的车载终端的配合下输送给远端监控部门,从而可以有效的实现相关部门对货车覆盖状况以及载货状况的实时监控,尤其是对贵重物品载货状况的实时监控。再有,由于本申请上述的技术方案中包含了一套自动调节体系统,在在开启和关闭所述覆盖篷布的过程中,所述的支撑架可以通过所述的自动调节体系统依据车厢本体顶部的变形状况自动调节其宽度,从而使本申请所述的自动化覆盖结构能适应车厢变形,避免出现卡阻而无法覆盖或损坏覆盖结构的状况发生。

进一步的是,所述的动力系统包括绞盘和至少两套动力驱动装置,各套所述的动力驱动装置分别互斥的驱动所述的绞盘。

进一步的是,各套所述的动力驱动装置中,至少包括一套含有减速机构的机械或电动式动力驱动机构和一套手动摇把,所述的绞盘安装在所述减速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上,所述的手动摇把通过离合机构与所述减速机构的动力输入端连接。

上述方案的优选方式是,所述的动力系统还包括开式减速机构和收放篷钢丝绳,所述的开式减速机构包括相互配合的大齿轮和小齿轮,所述的大齿轮与所述绞盘同轴的安装在该绞盘的端部,所述的小齿轮安装在所述减速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上,各组所述的收放篷钢丝绳与所述覆盖篷布上设置的限位环扣位置相适应的绕置在所述的绞盘上。

进一步的是,所述的自动调节系统包括可调式连接架和设置有宽腔导槽的定型支架,所述的可调式连接架通过所述的宽腔导槽沿车厢本体的宽度方向可伸缩的与所述的定型支架连接;布置在车厢本体两侧的支撑架通过所述的可调式连接架沿车厢宽度方向可伸缩的连接为一个整体,收拢覆盖篷布的绞绳的活动端与所述的定型支架连接。

进一步的是,所述的定型支架为一个呈卄字型的槽钢焊接架,所述的宽腔导槽由卄字型的所述槽钢焊接架的两根竖直槽钢构成,收拢覆盖篷布的绞绳的活动端与卄字型的所述槽钢焊接架的水平边连接,两根所述的竖直槽钢在所述的水平边上平行布置或呈八字型布置;所述的可调式连接架包括伸缩杆和安装在该伸缩杆上的导轨,所述伸缩杆的两端分别与布置在车厢本体两侧的支撑架铰接,所述的可调式连接架通过所述的导轨与所述的宽腔导槽连接。

上述方案的优选方式是,所述的伸缩杆包括主杆、副杆和复位弹簧,所述副杆的一端与所述主杆的一端套接连接,所述副杆的另一端和所述主杆的另一端分别与对应侧的支撑架铰接,相互套接的所述主杆与所述副杆通过所述的复位弹簧连接为一个不可脱离的整体;所述的导轨分别安装在所述的主杆和所述的副杆上。

进一步的是,所述的监控系统包括覆盖状况监测系统和货载状况监测系统,所述覆盖状况监测系统与所述货载状况监测系统的数据输出端与所述车载终端的远程监控模块连接。

进一步的是,所述的覆盖状况监测系统包括篷布覆盖位置信息采集器和覆盖状况数据处理模块,所述篷布覆盖位置信息采集器的信号输出端连入所述的覆盖状况数据处理模块中,所述的覆盖状况监测系统通过所述的覆盖状况数据处理模块与所述车载终端的远程监控模块连接;所述的篷布覆盖位置信息采集器包括至少两组行程限位开关,至少在支撑覆盖篷布的支撑架的完全敞开位置处和完全覆盖位置处分别设置有一组所述的行程限位开关,各组所述行程限位开关的数据输出端连入所述的覆盖状况数据处理模块中;所述的货载状况监测系统包括载货信息采集器和货载状况数据处理模块,所述载货信息采集器的信号输出端连入所述的货载状况数据处理模块中,所述的货载状况监测系统通过所述的货载状况数据处理模块与所述车载终端的远程监控模块连接;所述的载货信息采集器至少包括负荷控制仪和货物监视仪,所述的负荷控制仪安装在车厢本体的后桥上,所述的货物监视仪安装在车厢本体前壁内侧的顶部,所述负荷控制仪与所述货物监视仪的信号输出端均连入所述的货载状况数据处理模块中。

上述方案的优选方式是,所述的覆盖状况数据处理模块与所述的货载状况数据处理模块集成为一体的数据采集处理模块,所述覆盖状况监测系统与所述货载状况监测系统通过所述的数据采集处理模块与所述车载终端的远程监控模块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用于货车环保车厢的自动化覆盖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涉及到的动力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涉及到的自动调节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涉及到的监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车厢本体1、支撑架2、覆盖篷布3、动力系统4、自动调节体系统5、监控系统6、绞盘7、动力驱动装置8、减速机构9、机械或电动式动力驱动机构10、手动摇把11、开式减速机构12、收篷钢丝绳13、限位环扣14、大齿轮15、小齿轮16、可调式连接架17、宽腔导槽18、定型支架19、竖直槽钢20、水平边21、伸缩杆22、导轨23、主杆24、副杆25、复位弹簧26、覆盖状况监测系统27、货载状况监测系统28、篷布覆盖位置信息采集器29、载货信息采集器30、数据采集处理模块31、车载终端32。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以及图4所示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能实时监控覆盖以及载货状况,并适应车厢变形的用于货车环保车厢的自动化覆盖结构。所述的自动化覆盖结构包括车厢本体1、支撑架2和覆盖篷布3,所述车厢本体1敞开的顶部通过所述的覆盖篷布3在所述支撑架2的配合下开启和关闭,所述的自动化覆盖结构还包括动力系统4、自动调节体系统5和监控系统6;所述的覆盖篷布3在所述支撑架2的配合下,通过所述的动力系统4开启和关闭;在开启和关闭所述覆盖篷布3的过程中,所述的支撑架2通过所述的自动调节体系统5依据车厢本体1顶部的变形状况自动调节其宽度;运输过程中,车厢本体1顶部的覆盖状况以及车厢本体1内部的载货状况,通过所述的监控系统6在货车自有的车载终端32的配合下输送给远端监控部门。本申请通过在现有覆盖形式的基础上,再增加设置动力系统4、自动调节体系统5和监控系统6,并使所述的覆盖篷布3在所述支撑架2的配合下,通过所述的动力系统4开启和关闭;在开启和关闭所述覆盖篷布3的过程中,所述的支撑架2通过所述的自动调节体系统5依据车厢本体1顶部的变形状况自动调节其宽度;运输过程中,车厢本体1顶部的覆盖状况以及车厢本体1内部的载货状况,通过所述的监控系统6在货车自有的车载终端的配合输送给远端监控部门。这样,由于车厢本体1顶部的覆盖状况以及车厢本体1内部的载货状况,通过所述的监控系统在货车自有的车载终端的配合下输送给远端监控部门,从而可以有效的实现相关部门对货车覆盖状况以及载货状况的实时监控,尤其是对贵重物品载货状况的实时监控。再有,由于本申请上述的技术方案中包含了一套自动调节体系统5,在在开启和关闭所述覆盖篷布3的过程中,所述的支撑架2可以通过所述的自动调节体系统5依据车厢本体1顶部的变形状况自动调节其宽度,从而使本申请所述的自动化覆盖结构能适应车厢变形,避免出现卡阻而无法覆盖或损坏覆盖结构的状况发生。

上述实施方式中,为了改变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机械或电子驱动系统在出现问题时无法开启和关闭覆盖篷布3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所述的动力系统4包括绞盘7和至少两套动力驱动装置8,各套所述的动力驱动装置8分别互斥的驱动所述的绞盘7。此时,在各套所述的动力驱动装置8中,至少包括一套含有减速机构9的机械或电动式动力驱动机构10和一套手动摇把11,所述的绞盘7安装在所述减速机构9的动力输出端上,所述的手动摇把11通过离合机构与所述减速机构9的动力输出端连接。而为了方便机械或电动式动力驱动机构10与手动摇把11互斥的与减速机构9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本申请所述的动力系统4还包括开式减速机构12和收放篷钢丝绳13,所述的开式减速机构12包括相互配合的大齿轮15和小齿轮16,所述的大齿轮15与所述绞盘7同轴的安装在该绞盘7的端部,所述的小齿轮16安装在所述减速机构9的动力输出端上,各组所述的收放篷钢丝绳13与所述覆盖篷布3设置的限位环扣14位置相适应绕置在所述的绞盘7上。

进一步的,为了实现所述的自动调节体系统5在使用中的自我调节功能,同时又最大限度的简化所述自动调节体系统5的结构,方便制造、安装,维修、维护以及覆盖过程中的使用,本申请所述的自动调节体系统5包括可调式连接架17和设置有宽腔导槽18的定型支架19,所述的可调式连接架17通过所述的宽腔导槽18沿车厢本体1的宽度方向可伸缩的与所述的定型支架连19接;布置在车厢本体1两侧的支撑架2通过所述的可调式连接架17沿车厢宽度方向可伸缩的连接为一个整体,收拢覆盖篷布3的绞绳的活动端与所述的定型支架19连接。此时,可以将所述的定型支架19设置为一个呈卄字型的槽钢焊接架,所述的宽腔导槽18由卄字型的所述槽钢焊接架的两根竖直槽钢20构成,收拢覆盖篷布3的绞绳的活动端与卄字型的所述槽钢焊接架的水平边21连接,两根所述的竖直槽钢20在所述的水平边21上平行布置或呈八字型布置;而将所述的可调式连接架17设置为包括伸缩杆22和安装在该伸缩杆22上的导轨23的结构,所述伸缩杆22的两端分别与布置在车厢两侧的支撑架2铰接,所述的可调式连接架17通过所述的导轨23与所述的宽腔导槽18连接。此时,当两根所述的竖直槽钢20平行布置时,所述的支撑架2在开关所述的覆盖篷布3时通过变形的车厢1的上边缘撑开,但两根所述的竖直槽钢20在所述的水平边21上呈八字型布置时,所述的支撑架2在开关所述的覆盖篷布3时通过呈八字型布置的事两根所述的竖直槽钢20撑开。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杆22的优选方式为包括主杆24、副杆25和复位弹簧26,所述副杆25的一端与所述主杆24的一端套接连接,所述副杆25的另一端和所述主杆24的另一端分别与对应侧的支撑架2铰接,相互套接的所述主杆24与所述副杆25通过所述的复位弹簧26连接为一个不可脱离的整体;所述的导轨23分别安装在所述的主杆24和所述的副杆25上。

而为了最大限度的降低本申请监控系统6的制造成本,最大限度的实现标准化、系列化生产,减少研发成本,同时又能保证监控系统6的监控功能,本申请所述的监控系统6包括覆盖状况监测系统27和货载状况监测系统28,所述覆盖状况监测系统17与所述货载状况监测系统28的数据输出端与所述车载终端的远程监控模块连接。具体的就是,所述的覆盖状况监测系统27包括篷布覆盖位置信息采集器29和覆盖状况数据处理模块,所述篷布覆盖位置信息采集器29的信号输出端连入所述的覆盖状况数据处理模块中,所述的覆盖状况监测系统27通过所述的覆盖状况数据处理模块与所述车载终端的远程监控模块连接;所述的篷布覆盖位置信息采集器27包括至少两组行程限位开关,至少在支撑覆盖篷布3的支撑架2的完全敞开位置处和完全覆盖位置处分别各设置有一组所述的行程限位开关,各组所述行程限位开关的数据输出端连入所述的覆盖状况数据处理模块中;所述的货载状况监测系统28包括载货信息采集器30和货载状况数据处理模块,所述载货信息采集器30的信号输出端连入所述的货载状况数据处理模块,所述的货载状况监测系统28通过所述的货载状况数据处理模块与所述车载终端的远程监控模块连接;所述的载货信息采集器30至少包括负荷控制仪和货物监视仪,所述的负荷控制仪安装在车厢本体1的后桥上,所述的货物监视仪安装在车厢本体1前壁内侧的顶部,所述负荷控制仪与所述货物监视仪的信号输出端均连入所述的货载状况数据处理模块中。而为了方便与现有控制模块均走集成化电路的特点相适应,所述的覆盖状况数据处理模块与所述的货载状况数据处理模块集成为一体的数据采集处理模块31,所述覆盖状况监测系统27与所述货载状况监测系统28通过所述的数据采集处理模块31与所述车载终端32的远程监控模块连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