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流跨界运输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03443阅读:923来源:国知局
一种物流跨界运输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输车,具体涉及一种物流跨界运输车。
【背景技术】
[0002]对于目前整车物流采用的轿运车与零部件物流采用的厢式车的整体设置,以国家发改委、交通部、公安部共同提出的《GB 1589一一2004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为主要设计参考标准,并参照《汽车零部件物流塑料周转箱尺寸系列及技术要求》。汽车物流跨界运输车能够实现整车物流运输与零部件物流运输的整合与协同,在跨多界方面给业界提供想象空间。但目前通用的运输车的结构在货物装卸方式、整体效率和装置部分设置上存在诸多缺陷。
[0003](I)装卸商品车时,运输车车厢的伸缩使得装卸作业产生操作负担;
[0004](2)传统的车厢尾门设置使得装卸作业需要另外的倾斜辅助设备,要求较高的大面积倾斜平台装置,对成本及效率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
[0005](3)在约为200mm尺寸的额定空间里,过多的液压活动并不能发挥较大的作用,同时增加了制造成本;
[0006](4)上层平台的分段设置,使某些分段并不能保证车厢内的六大空间在操作上完全独立,对于不同条件下的底层空间利用存在一定影响;
[0007](5)对于开设的3组对开式侧门,固定的开闭面积使得零部件的装卸存在一定困难;
[0008](6)顶棚的机械拆卸与安装繁杂且结构复杂,各个独立空间之间缺少良好的密封性。

【发明内容】

[0009]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机械结构简单,装卸效率高,能够提升物流运输效率的物流跨界运输车。
[0010]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设置在车厢尾部的尾门,尾门采用一体式液压尾门,所述车厢的两侧上设置有侧门,侧门设置在车厢侧壁的滑轨内,所述车厢内部设置有用于装载货物的平台,平台包括若干个上层平台和若干个下层平台,上层平台上设置有用于带动上层平台竖直升降的直立液压油缸,下层平台的底板底部设置有用于带动下层平台竖直转动的倾斜液压油缸。
[0011]所述车厢顶部设置有顶棚,顶棚包括顶棚帘布和设置在车厢顶部的滑动轨道。
[0012]所述车厢顶部设置有支撑顶棚帘布的支撑架,支撑架位于滑动轨道内。
[0013]所述平台包括3个上层平台和4个下层平台,3个上层平台包括上层前部平台、上层中部平台和上层尾部平台,4个下层平台包括设置在车厢内鹅颈部位的下层前部平台,以及设置在底板上的底板前部平台、底板中部平台和底板尾部平台。
[0014]所述3个上层平台上均设置有直立液压油缸,所述底板前部平台、底板中部平台和底板尾部平台的底板底部均设置有倾斜液压油缸。
[0015]所述直立液压油缸选用的是元隆气动的HOB系列重型液压油缸,最高行程为20000mmo
[0016]所述倾斜液压油缸采用YQSMC的型号为HSGL-40/20E-C的液压缸,最高行程为1000mm,最大举升角度为22°。
[0017]所述尾门选用深圳凯卓力有限公司生产的尾板一体化尾门,尾门最大开度时倾斜角度为10.8°。
[0018]所述侧门的下侧部设置有条块形门柄。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一体式液压尾门,使尾门起到连接车厢底板与地面和充当车厢尾板的双重作用,结合车厢的实际尺寸和半挂车的底板高度,尾板达到最大开度时,可以满足商品车和叉车的上车要求,且在满足使用要求的情况下,两用的尾板装置还节省了车厢的径向尺寸。车厢内的上层平台采用垂直升降的直立液压缸,下层平台设置可伸缩的倾斜液压固定底板,底板底部设置倾斜液压油缸,倾斜底板的设置将会减小商品车的径向尺寸,采用侧门的设置,便于叉车进行零部件的装载与摆放。本实用新型机械结构简单,装卸效率高,能够提升物流运输效率,解决了相邻空间的独立性干涉问题;简化了商品车的装卸装置,为零部件的工作方式和装卸效率提供了保障;在协同运输时,提供了车辆高度的不同需求,保证了零部件运输所需的空间密封性和平整性;显著的提高了协同运输能力和高效的运输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将在以后的物流发展中得到广泛的利用与推广。
[0020]进一步,顶棚设计为可拆卸结构,当运输商品车时,将顶棚拆下满足其高度要求;当运输零部件时,将顶棚展开以满足车厢内部空间的密封要求,并且对顶棚进行滑轨收缩式设计,当不需要顶棚时,将顶棚由车厢后部向前滑动进行收缩,且增加平行固定杆和支撑架以保证顶棚的稳定。
[0021]进一步,车厢内的上层平台设为前中后三段设计,并且全部采用垂直升降的直立液压油缸,针对下层平台的分布,除设置在鹅颈部位的平台外,4个平台中的后3个平台底部设可伸缩的倾斜液压固定底板,底板下设置倾斜液压油缸,倾斜底板的设置将会减小商品车的径向尺寸,在满载七辆轿车的载运量的同时,提供了整车零部件的综合装卸功能。
【附图说明】

[0022]图1a为关闭尾门的不意图;图1b为打开尾门的不意图;图1c为尾门最大开度时的示意图;
[0023]图2为上层平台的整体示意图;
[0024]图3为下层平台的整体示意图;
[0025]图4为侧门的整体示意图;
[0026]图5为顶棚的整体示意图;
[0027]图6为本实用新型装载商品车的示意图;
[0028]图7为本实用新型装载零部件的示意图;
[0029]其中,卜尾门、2-1-上层前部平台、2-2-上层中部平台、2-3-上层尾部平台、3-1-下层前部平台、3_2_底板前部平台、3_3_底板中部平台、3_4_底板尾部平台、4-侧门、5_顶棚。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0031]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尾门1、车厢内部的平台、车厢侧门4和顶棚5四个方面的改进与完善,协同运输车厢依然分为六大独立空间,每个空间均可装载整车或者零部件,进行装卸相互之间互不影响,通过车辆机械装置和装卸操作模式的改变,从根本上保证了独立性的实施。
[0032]本实用新型是针对当前整车物流采用的轿运车与零部件物流采用的厢式车,进行了物流跨界运输车的改进,包括一体式的液压尾门1、上层前部平台2-1、上层中部平台2-2、上层尾部平台2-3、下层前部平台3-1、底板前部平台3-2、底板中部平台3-3、底板尾部平台3-4、能够滑动侧门4和车厢顶棚5。
[0033]参见图1,尾门I采用一体式液压的尾门,选用深圳凯卓力有限公司生产的尾板一体化装置,该装置可以起到连接车厢底板与地面和充当车厢尾板的双重作用。结合车厢的实际尺寸和半挂车的底板高度,尾板最大开度时,倾斜角度设计为10.8°。
[0034]参见图2,上层前部平台2-1、上层中部平台2-2和上层尾部平台2-3上设置3组,共12只直立液压油缸,选用的是元隆气动的HOB系列重型液压油缸,最高行程为20000mm,通过控制面板形式实现:第一组:直立油缸,控制前平台;第二组:直立油缸,位于前后平台铰接点,中部平台;第三组:直立油缸,钢丝绳结构,控制后平台。
[0035]参见图3,底板前部平台3-2、底板中部平台3-3和底板尾部平台3-4采用倾斜板作为底板,倾斜板由倾斜液压缸举升,最大举升角度为22°,液压缸可米用YQSMC牌,型号为HSGL-40/20E-C,行程为I OOOmm的液压缸。
[0036]参见图4,侧门4为滑动侧壁门,在侧壁门的下部设置的侧壁条块形门柄,连接的侧壁门内部的连杆机构与增压装置,可以满足侧壁门在外伸滑轨上的左右移动与可靠操作。
[0037]参见图5,车厢的顶棚5,在车厢顶部前端设置部分外伸滑动导轨,第一根顶棚支撑架固定于该外伸段的端部。顶棚折叠后长度为900mm,撑架顶部夹角为160°,顶棚支撑架数为10,滑动导轨与车厢顶部铰接。当顶棚收缩时,全部移至外伸段后,可以通过铰接处的旋转,将其下旋至牵引车顶部。在滑轨上部加设一层平行固定杆,保证十根顶棚支撑架平行滑动,避免倾斜的发生。针对位于前端、中端机后端连接处的四根支撑架,在滑动导轨内部设置固定装置,保证主要支撑架的定位,平铺状态下的整车状态如图5所示。
[0038]本实用新型具体操作方式及使用情况简述如下:
[0039]整车运输:
[0040]参见图6,由于商品车采用后部上车操作模式,首先,将车厢顶棚5的帘布滑移至滑轨前端,通过滑轨前端的旋动装置可以将帘布下旋至牵引车顶部,使之不因车辆的行驶颠簸和机械零件的固有属性而影响商品车的运输。打开车厢后部单独设计的一体式液压尾门I,将车厢的上层中部平台2-2和上层尾部平台2-3下降至下层底板高度,通过尾板约为10.8°左右的倾角进行商品车的驶入。当第一辆商品车进入上层中部平台2-2时,升起至上层空间,使商品车进入上层前部平台2-1进行固定,上层中部平台2-2随之下降;第二辆商品车进入上层中部平台2-2,升起至底板鹅颈高度,使商品车进入下层前部平台3-1进行固定,上层中部平台2-2随之下降;第三辆商品车进入上层中部平台2-2,固定后升起至上层空间;第四辆商品车进入上层尾部平台2-3,固定后升起至上层空间;当第五辆商品车进入下层装载空间的底板前部平台3-2,底板内置的可伸缩液压倾斜固定平台向上倾斜21.6°;第六辆商品车进入车厢内底板中部平台3-3,底板内置的可伸缩液压倾斜固定平台向上倾斜21.6°;第七辆商品车进入车厢内底板尾部平台3-4,底板内置的可伸缩液压倾斜固定平台向上倾斜14°,满足商品车长途运输过程中的车辆倾斜要求。当七辆商品车全部装载完毕之后,一体式液压尾门I随之关闭,完成商品车的装载。
[0041 ]在进行商品车的卸载时,打开一体式液压尾门I,以装载商品车的相反顺序进行商品车的卸载,卸载完成后关闭一体式液压尾门I。
[0042]零部件运输:
[0043]参见图7,由于零部件采用两侧装卸操作模式,对零部件进行装载时,先打开车厢两侧的滑动侧门4,将上层前部平台2-1、上层中部平台2-2和上层尾部平台2-3下降至适合叉车工作的高度,使用叉车对零部件进行装载操作,对以上三个平台完成装载后,回升至上部空间。随后,对下部空间进行装载,并关闭车厢两侧的滑动侧门4,最后将车厢顶棚5的帘布向车尾方向展开并进行固定。
[0044]对零部件进行装载时,先将车厢顶棚5的帘布向车头方向收拢并进行固定,打开车厢两侧的滑动侧门4。随后,先完成下部空间的零部件卸载。最后,将上层前部平台2-1、上层中部平台2-2和上层尾部平台2-3下降至适合叉车工作的高度,使用叉车对零部件进行卸载操作。
[0045]整车与零部件协同运输:当进行协同运输时,零部件与整车的使用空间根据各自所需的独立空间而定,且保证商品车零部件运输的相互独立性。
[0046]以运输三两商品车与其余零部件为例,进行装载操作时,当第一辆商品车进入上层中部平台2-2时,升起至上层空间,使商品车进入上层前部平台2-1进行固定,上层中部平台2-2随之下降;第二辆商品车进入上层中部平台2-2,固定后升起至上层空间;第三辆商品车进入上层尾部平台2-3,固定后升起至上层空间。打开车厢两侧的滑动侧门4,使用叉车对零部件进行装载操作;随后,关闭车厢两侧的滑动侧门4;最后,一体式液压尾门I随之关闭,完成商品车与零部件的装载。
[0047]进行卸载操作时,开启车厢两侧的滑动侧门4,使用叉车对零部件进行卸载操作;打开车厢后部的一体式液压尾门I,将上层中部平台2-2和上层尾部平台2-3下降至下层底板高度,商品车依次从平板上卸载;随后,将上层中部平台2-2和上层尾部平台2-3回升起至上层空间,使商品车进入上层中部平台2-2,将上层中部平台2-2和上层尾部平台2-3下降至下层底板高度,商品车依次从平板上卸载;卸载完成后关闭一体式液压尾门I。
[0048]本实用新型为使协同运输车实现更简单的机械结构、更有效的工作方式和更高的装卸效率,需要从尾门、平台、侧门、顶棚等四大方面进行改进,全面提升物流运输水平。
[0049]为保证车厢的整体性,采用尾板一体化装置,对尾门进行改装,可使尾门起到连接车厢底板与地面和充当车厢尾板的双重作用。结合车厢的实际尺寸和半挂车的底板高度,尾板达到最大开度时,可以满足商品车和叉车的上车要求。且在满足使用要求的情况下,两用的尾板装置还节省了车厢的径向尺寸。
[0050]将原有车厢内的上层平台改为前中后三段设计,并且全部采用垂直升降的液压装置。针对下层平台的分布的4个车位中的后3个车位设置可伸缩的倾斜液压固定平板,倾斜平板的设置将会减小商品车的径向尺寸。
[0051]将原物流跨界运输车的两侧的车厢挡板改装成可左右滑动的侧壁门,通过侧壁门的条块形门柄打开一侧侧壁门,使之滑移至外伸滑轨,随之将该侧侧壁门滑动至另一侧极限位置,通过叉车进行零部件的装载与摆放。在进行零部件的装载时,同样可以通过侧壁门的开闭操作进行卸载。
[0052]将原物流跨界运输车的顶棚设计为可拆卸结构,当运输商品车时,将顶棚拆下满足其高度要求;当运输零部件时,将顶棚展开以满足车厢内部空间的密封要求。并且对顶棚进行滑轨收缩式设计,当不需要顶棚时,将顶棚由车厢后部向前滑动进行收缩,且增加平行固定杆和支撑架以保证顶棚的稳定。
[005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相邻空间的独立性干涉问题;简化了商品车的装卸装置,为零部件的工作方式和装卸效率提供了保障;在协同运输时,提供了车辆高度的不同需求,保证了零部件运输所需的空间密封性和平整性;显著的协同运输能力和高效的运输工作效率,将会使该款协同运输车将在以后的物流发展中得到广泛的利用与推广。严格按照国标(GB 1589-2004)完成了协同运输车的改造,在满载七辆轿车的载运量的同时,提供了整车、零部件的综合装卸功能。
【主权项】
1.一种物流跨界运输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车厢尾部的尾门(I),尾门(I)采用一体式液压尾门,所述车厢的两侧上设置有侧门(4),侧门(4)设置在车厢侧壁的滑轨内,所述车厢内部设置有用于装载货物的平台,平台包括若干个上层平台和若干个下层平台,上层平台上设置有用于带动上层平台竖直升降的直立液压油缸,下层平台的底板底部设置有用于带动下层平台竖直转动的倾斜液压油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流跨界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顶部设置有顶棚(5),顶棚(5)包括顶棚帘布和设置在车厢顶部的滑动轨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物流跨界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顶部设置有支撑顶棚帘布的支撑架,支撑架位于滑动轨道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流跨界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包括3个上层平台和4个下层平台,3个上层平台包括上层前部平台(2-1)、上层中部平台(2-2)和上层尾部平台(2-3),4个下层平台包括设置在车厢内鹅颈部位的下层前部平台(3-1),以及设置在底板上的底板前部平台(3-2)、底板中部平台(3-3)和底板尾部平台(3-4)。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物流跨界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3个上层平台上均设置有直立液压油缸,所述底板前部平台(3-2 )、底板中部平台(3-3)和底板尾部平台(3-4)的底板底部均设置有倾斜液压油缸。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物流跨界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立液压油缸选用的是元隆气动的HOB系列重型液压油缸,最高行程为20000mm。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物流跨界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液压油缸采用YQSMC的型号为HSGL-40/20E-C的液压缸,最高行程为100mm,最大举升角度为22°。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流跨界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门(I)选用深圳凯卓力有限公司生产的尾板一体化尾门,尾门最大开度时倾斜角度为10.8°。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流跨界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门(4)的下侧部设置有条块形门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物流跨界运输车,目的在于,使机械结构简单,装卸效率高,能够提升物流运输效率,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设置在车厢尾部的尾门(1),尾门(1)采用一体式液压尾门,所述车厢的两侧上设置有侧门(4),侧门(4)设置在车厢侧壁的滑轨内,所述车厢内部设置有用于装载货物的平台,平台包括若干个上层平台和若干个下层平台,上层平台上设置有用于带动上层平台竖直升降的直立液压油缸,下层平台的底板底部设置有用于带动下层平台竖直转动的倾斜液压油缸。
【IPC分类】B60P3/08, B60P1/43, B60P3/00
【公开号】CN205387093
【申请号】CN201620238693
【发明人】黄颖, 陈翔, 段澄莹, 谢超, 乔睿
【申请人】长安大学
【公开日】2016年7月20日
【申请日】2016年3月2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