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物帘用外管及使用该外管的遮物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23473阅读:1154来源:国知局
遮物帘用外管及使用该外管的遮物帘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用遮物帘,尤其涉及一种遮物帘用外管及使用该外管的遮物帘。



背景技术:

遮物帘一般应用于汽车中,可以有效保护个人物品隐私和安全,防止后排座人员窥探后备箱个人物品,同时防止贵重物品被砸窗窃物的悲剧;其次,其能便于合理利用空间,提升整车的整洁性;还能在急刹车时,防止后备箱内的物品抛出而导致乘客受到伤害。现有遮物帘的外管为全周壳体结构,重量较重, 汽车提速慢,汽车行驶的舒适性降低了,而且油耗过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遮物帘用外管及使用该外管的遮物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遮物帘用外管,包括外管本体,所述外管本体包括水平板、与所述水平板连接的竖直板以及沿所述水平板的自由端斜向下延伸的倾斜板,所述竖直板的外表面安装有至少一个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包括竖直块、与所述竖直块连接的水平块以及与所述水平块连接且斜向上延伸的倾斜块。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遮物帘用外管进一步包括所述水平板与竖直板之间、所述水平板与倾斜板之间均圆弧过渡。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遮物帘用外管进一步包括所述倾斜板、水平板以及竖直板之间为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遮物帘用外管进一步包括所述倾斜板的自由端设置有圆弧形凸杆,所述圆弧形凸杆与倾斜板之间为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遮物帘用外管进一步包括所述倾斜块的横截面宽度从下往上逐渐增大。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遮物帘用外管进一步包括所述倾斜块的上表面呈外高内低的倾斜状。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遮物帘用外管进一步包括所述竖直块与水平块之间连接有倾斜过渡块。

一种遮物帘,包括卷轴、卷绕在所述卷轴上的卷帘以及与所述卷帘的自由端相连的拉板,所述卷帘与拉板之间设置有定位块,还包括套设于所述卷轴外的外管。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功能齐全、美观 ,轻量化效果非常好,较常规遮物帘减重40%左右,对整车的节能减排起着至关重要的帮助;

(2)外管所使用的材料不仅仅为铝,还可以为铁或高强度塑胶材料,多样化,适用范围广;

(3)成本大大减少。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遮物帘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遮物帘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外管套设于卷轴外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图2所示,一种遮物帘,包括卷轴2、套设于卷轴2外的外管4、卷绕在卷轴2上的卷帘6以及与卷帘6的自由端相连的拉板8,卷帘6与拉板8之间设置有定位块10。

如图3所示,一种遮物帘用外管4,包括外管本体11,外管本体11包括水平板12、与水平板12连接的竖直板14以及沿水平板12的自由端斜向下延伸的倾斜板16,竖直板14的外表面安装有至少一个固定座18,固定座18包括竖直块20、与竖直块20连接的水平块22以及与水平块22连接且斜向上延伸的倾斜块24。优选竖直块20固定在竖直板14的外表面。外管本体11呈L型,开口大,有空间便于其它部件的安装,避免干涉,提高安装效率,降低劳动强度,进一步优选竖直块20通过螺钉固定在竖直板14的外表面,安装方便,同时便于竖直块20沿竖直板上下调节,从而便于实现外管4不同的开口大小,便于适用不同材质的卷帘6,适用范围广。

为了降低应力,本实用新型优选水平板12与竖直板14之间、水平板12与倾斜板16之间均圆弧过渡。

为了提高外管的强度,本实用新型优选倾斜板16、水平板12以及竖直板14之间为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优选倾斜板16的自由端设置有圆弧形凸杆26,避免安装时对手或其它部件的刮伤,圆弧形凸杆26与倾斜板16之间为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优选水平板12、竖直板14、倾斜板16和圆弧形凸杆26均采用铝材质制成,但并不局限于铝,也可以为铁或高强度塑胶材料,优选固定座18采用塑胶材料制成,在确保外管4强度的同时减轻了外管4的重量,同时使遮物帘达到轻量化,使得整车能够节能减排,降低了使用成本。

本实用新型优选倾斜块24的横截面宽度从下往上逐渐增大。倾斜块24的上表面呈外高内低的倾斜状,这样就使得定位块10能够稳固的卡接在倾斜块24上。竖直块20与水平块22之间连接有倾斜过渡块28。

以上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