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合金型材腕臂、定位管支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67761阅读:790来源:国知局
一种铝合金型材腕臂、定位管支撑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架设器材,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铝合金型材腕臂、定位管支撑。



背景技术:

现在的铁路电气化接触网中,在铁路道轨的上方要架设一条与道轨平行的铜合金接触线,而架设这条铜合金接触线离不开腕臂装置。现有的铁路电气化接触网用腕臂装置中的支撑杆,多选用钢质,导电性差,零件结构尺寸大。支撑杆为支撑管两端焊接单耳结构,此结构存在的问题是:①焊接结构存在焊接工艺风险,即由于焊接缺陷导致结构强度的不足;②支撑管与两端单耳焊接后,为了后道热镀锌工艺,须在支撑管上开2个漏锌孔,这样就存在管内镀锌液不易倒出、镀锌层不均匀、厚度难保证,以及漏锌孔须再安装堵塞套等不足,从而降低防腐性能;③此结构存在工艺复杂、零件较多、做工复杂、生产效率低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铝合金型材腕臂、定位管支撑,它具有耐腐蚀、耐疲劳、机械强度较高,制造简单,安装方便、快速等特点。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铝合金型材腕臂、定位管支撑,包括支撑杆和套管连接双耳,所述套管连接双耳分别连接在支撑杆的两端,套管连接双耳由主抱箍和副抱箍组合而成,所述支撑杆和套管 连接双耳之间通过紧固件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套管连接双耳包括主抱箍和副抱箍,所述主抱箍上端是半圆环,上环端设置有向上凸起的卡板,下环端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立板,立板上设置有穿装螺栓的上、下连接孔,立板的上、下连接孔之间内侧设置有横向凸起的支撑板,立板与下环端的交接处设置有限位台;所述副抱箍上端是与主抱箍相匹配的半圆环,上环端设置有向上伸出的与卡板适配的卡钩,下环端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立板,立板上设置有穿装螺栓的上、下连接孔,立板的上、下连接孔之间内侧设置有横向凸起的支撑板,主抱箍上的上、下连接孔分别与副抱箍上的上、下连接孔同轴。

上述方案中,所述主抱箍和副抱箍的半圆环的内侧环面设置有多条轴向凸台,凸台的端面为圆弧面。

上述方案中,所述主抱箍和副抱箍的半圆环上环端相贴合,卡板卡在卡钩的钩槽内,螺栓穿过上连接孔用ERM自锁螺母紧固,将主、副抱箍连接成一体,主、副抱箍的下环端之间及支撑板之间设置有预紧间隙,主、副抱箍下部的两个立板的下端形成连接用的双耳。

上述方案中,所述支撑杆的横截面为矩形,支撑杆的对边宽度与套管连接双耳下端的双耳内侧之间的宽度向适配,支撑杆的端部设置有固定孔。

上述方案中,所述支撑杆为管状,支撑杆的两端设置有连接单耳,连接单耳上设置有固定孔。

上述方案中,所述连接单耳的端头设置有圆柱体,圆柱体插进支撑杆的管口内,挤压支撑杆外壁将连接单耳固定。

上述方案中,所述支撑杆的端头插入套管连接双耳的双耳之间,用螺 栓和ERM自锁螺母紧固。

上述方案中,所述主抱箍和副抱箍均采用铝合金型材制作。

该铝合金型材腕臂、定位管支撑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

1.主、副抱箍采用铝合金型材切割而成,使得套管连接双耳体积减小,重量减轻,大大简化了主、副抱箍的生产制作过程,提高了生产效率。

2.套管连接双耳采用铝合金制作,杜绝了零件被雨水侵蚀而生锈的现象。

3.这种套管双耳安装方便、快捷,降低了施工安装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铝合金型材腕臂、定位管支撑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支撑杆为圆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抱箍,2.凸台,3.卡板,4.卡钩,5.副抱箍,6.套管连接双耳,7.限位台,8.预紧间隙,9.螺栓,10.ERM自锁螺母,11.主抱箍支撑板,12.主抱箍立板,13.副抱箍支撑板,14.副抱箍立板,15.螺栓,16.支撑杆,17.固定孔,18.连接单耳,19.圆管支撑杆,20.单耳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铝合金型材腕臂、定位管支撑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铝合金型材腕臂、定位管支撑的结构示意图。图中,该铝合金型材腕臂、定位管支撑,包括支撑杆16和套管连接双耳6,所述套管连接双耳6分别连接在支撑杆16的两端,套管连接双耳6包括主抱箍1和副抱箍5,所述主抱箍1上端是半圆环,上环端设置有向上凸起的卡板 3,下环端设置有向下延伸的主抱箍立板12,主抱箍立板12上设置有穿装螺栓的上、下连接孔,主抱箍立板12的上、下连接孔之间内侧设置有横向凸起的主抱箍支撑板11,主抱箍立板12与下环端的交接处设置有限位台7;副抱箍5上端是与主抱箍1相匹配的半圆环,上环端设置有向上伸出的与卡板3适配的卡钩4,下环端设置有向下延伸的副抱箍立板14,副抱箍立板14上设置有穿装螺栓的上、下连接孔,副抱箍立板14的上、下连接孔之间内侧设置有横向凸起的副抱箍支撑板13,主抱箍1上的上、下连接孔分别与副抱箍5上的上、下连接孔同轴。主抱箍1和副抱箍5的半圆环的内侧环面设置有多条轴向凸台2,凸台2的端面为圆弧面,用来增加主、副抱箍抱紧平腕臂外圆的抱紧力,增加可靠性。主抱箍1和副抱箍5的半圆环上环端相贴合,卡板3卡在卡钩4的钩槽内,螺栓9穿过上连接孔用ERM自锁螺母10紧固,将主、副抱箍连接成一体,主、副抱箍的下环端之间及支撑板之间设置有预紧间隙8,主、副抱箍下部的两个立板的下端形成连接用的双耳。

支撑杆16的横截面为矩形,支撑杆16的对边宽度与套管连接双耳6下端的双耳内侧之间的宽度向适配,支撑杆16的端部设置有固定孔17。支撑杆16的端头插入套管连接双耳6的双耳之间,用螺栓15穿过下连接孔和固定孔17,用ERM自锁螺母10紧固。

图2是支撑杆为圆管的结构示意图,圆管支撑杆19的两端设置有连接单耳18,连接单耳18上设置有单耳固定孔20。连接单耳18的下端设置有圆柱体,圆柱体插进圆管支撑杆19的管口内,挤压圆管支撑杆19外壁将连接单耳18固定。圆管支撑杆19的单耳插入套管连接双耳6的双耳之间, 用螺栓穿过下连接孔和固定孔20,用ERM自锁螺母紧固。

主抱箍和副抱箍均采用铝合金型材制作。

这种用铝合金型材制作的套管连接双耳体积小,重量轻,大大简化了支座主、副抱箍的生产制作过程,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杜绝了零件被雨水侵蚀而生锈的现象。同时安装方便,降低了施工安装的成本。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及技术内容作出些许的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