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散热车载气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42845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散热车载气垫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散热车载气垫。



背景技术:

新能源校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自动散热车载气垫,就是在原有气垫的基础上进行散热改装的汽车用品。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420071455.8的一种汽车座垫,该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内饰件技术领域,其包括枕垫、背垫和坐垫,背垫的两侧边缘及靠近枕垫的上边缘均设置有第一半包部,第一半包部半包住座椅靠背的两侧棱边及上棱边,坐垫的两侧边缘及前边缘均设置有第二半包部,第二半包部半包住座椅底座的两侧棱边及前棱边,增加了汽车座垫与座椅的紧密贴合度,加强汽车座垫套设在座椅上的牢固性,能够防止汽车座垫与身体接触的地方产生前后左右的的滑动,提高驾乘的安全性和舒适度;另外,第二半包部的下部设置有储物袋,将随身携带的手机、钥匙或其他物品放置在储物袋内,方便便捷,并保证汽车整洁性美感,但该座垫夏天时温度过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散热车载气垫,解决了座垫夏天时温度过高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散热车载气垫,其结构包括头枕、固定杆、背靠垫、散热口、坐垫、打气孔、缝合口,所述散热口由扇叶、罩子、中心轴、外圈组成,所述头枕与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固定装设在背靠垫上,所述背靠垫上固定装设着散热口,所述坐垫与背靠垫固定连接,所述打气孔固定装设在坐垫上,所述缝合口与坐垫固定连接,所述扇叶与中心轴活动连接,所述罩子与外圈固定连接,所述中心轴与罩子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打气孔由纤芯、包层、一次涂覆层、套层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纤芯固定装设在包层上,所述包层与一次涂覆层固定连接,所述一次涂覆层固定装设在套层上。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设有多个散热口,可以降低温度。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散热车载气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散热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打气孔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考图1-图3一种自动散热车载气垫,其结构包括头枕1、固定杆2、背靠垫3、散热口4、坐垫5、打气孔6、缝合口7,所述散热口4由扇叶8、罩子9、中心轴10、外圈11组成,所述头枕1与固定杆2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2固定装设在背靠垫3上,所述背靠垫3上固定装设着散热口4,所述坐垫5与背靠垫3固定连接,所述打气孔6固定装设在坐垫5上,所述缝合口7与坐垫5固定连接,所述扇叶8与中心轴10活动连接,所述罩子9与外圈11固定连接,所述中心轴10与罩子9固定连接,所述打气孔6由纤芯15、包层12、一次涂覆层13、套层14组成,所述纤芯15固定装设在包层12上,所述包层12与一次涂覆层13固定连接,所述一次涂覆层13固定装设在套层14上,本实用新型设有多个散热口,可以降低温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