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钮、锁定件及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42827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按钮、锁定件及座椅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按钮。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锁定件以及一种座椅。



背景技术:

汽车座椅是汽车内饰的构成部件之一。为了实现座椅头枕高度的调节,需要通过按钮卡合头枕杆。为了同时实现按钮卡合头枕杆及脱开头枕杆的目的,现有技术中的按钮的结构复杂且需要经过至少两次装配才能完成按钮的组装,具有装配麻烦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按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按钮结构复杂、装配麻烦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按钮的锁定件。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锁定件的座椅。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按钮,本按钮包括按钮本体和弹性卡位件。其中,按钮本体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按钮本体还具备贯穿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第一通孔;按钮本体具备与第一通孔的内表面相对的外侧面;按钮本体具备第二通孔,第二通孔贯穿该外侧面以及与该外侧面相对的第一通孔的内表面;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连通。弹性卡位件由弹性材料弯折形成,弹性卡位件包括依次连接的卡位部、弯折部和支撑部。卡位部穿过第二通孔并进入第一通孔;支撑部位于按钮本体外,且支撑部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靠近第一通孔的轴线和在弯折部的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远离第一通孔的轴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按钮的弹性卡位件同时具有卡位和提供弹力的功能。在使用时,构成该弹性卡位件的卡位部穿过第二通孔并进入第一通孔中,当与其配合的杆件穿过第一通孔时,卡位部可卡合在杆件的侧面,从而实现卡位功能。同时,当对按钮本体施加外力使支撑部和第一通孔的轴线相互靠近时,卡位部可脱开与杆件的卡合,从而使杆件能够沿着第一通孔的轴线方向上下调节位置。在停止对按钮本体施加的外力时,按钮本体连同设置在按钮本体的第二通孔中的卡位部在弯折部的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远离支撑部,从而使卡位部重新卡合杆件,将杆件限制在新的位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按钮只需设置弹性卡合件的装配结构,具有结构简单的有一小股,并且在组装时只需将弹性卡位件插入按钮本体的第二通孔并进入第一通孔中即可完成按钮的组装,即只需一步组装即可完成按钮的装配,具有装配方便快捷,节约时间的有益效果。另外,当按钮采用自动化组装时,只需配置一个自动组装的工序、一个方向的动作即可完成组装,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多步安装需要多个工序多方向安装,装配线的结构简单,成本低。

进一步地:

支撑部具有与弯折部连接的第一端和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

第二端为开口朝向第一通孔的轴线的弯钩状,且第二端远离第一通孔的轴线的一侧的表面为圆弧形的支撑面。

进一步地:

支撑部的远离弯折部的一端连接有抵顶部,抵顶部的延伸方向与卡位部平行。

进一步地:

第一通孔的与第二通孔相对的内表面上设有与第二通孔同轴的盲孔,卡位部的远离弯折部的一端插入到盲孔中。

进一步地:

卡位部和支撑部之间的夹角为30°至60°。

进一步地:

卡位部的位于第一通孔中且与第一通孔的内表面相对的侧面为弧形的卡合面。

一种锁定件,其包括如前的按钮,还包括壳套。壳套具有一端开口的容腔,容腔的一组相对的侧壁分别开设有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按钮从容腔的开口可滑动的插入容腔中;第三通孔、第一通孔以及第四通孔彼此相对,且三者在垂直于第一通孔的轴线的平面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支撑部远离弯折部的一端抵顶容腔的壁面。

支撑部远离弯折部的一端抵顶容腔的壁面,在按钮本体上施加按压力或卸去按压力时,按钮本体带动卡位部向靠近或远离容腔底面的方向运动,可实现卡位部卡入和脱开要卡位构件。本实施例中的按钮仅采用一个弹性卡合件同时实现按钮的卡合功能以及弹性回复功能,与其配合的按钮本体结构简单,且仅仅需要一个步骤即可完成按钮的装配,具有装配简单,装配耗时少的有益效果。

进一步地:

容腔的开口处设有凸出容腔的内侧面的限位块,按钮在按钮本体在弯折部的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抵顶于限位块。

进一步地:

容腔的底面上设有垫块,支撑部远离弯折部的一端抵顶于垫块。

一种座椅,本座椅包括前述的锁定件,还包括固定连接有配合杆的头枕和开设有容纳孔的靠背。配合杆具有多个卡槽;多个卡槽沿配合杆的轴线方向排列。锁定件与靠背固定连接,且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均与容纳孔对齐。配合杆依次穿过第三通孔、第一通孔以及第四通孔并插入到容纳孔中,且卡位部卡合在卡槽中。

本实施例中的座椅通过按下按钮使按钮的卡位部脱开头枕的配合杆上的卡槽,配合杆可上下调节高度;当配合杆调节到所需的高度时,松开按钮,卡位部在弯折部的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重新卡合到配合杆的另一个卡槽中,从而实现方便、快捷地调节座椅的头枕高度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按钮,其弹性卡位件能够同时实现卡位和提供回复力的要求,简化了按钮结构,且只需一步即可完成按钮的装配,具有装配简单快捷,节约装配时间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锁定件,由于具备上述按钮,使得锁定件的整体结构得到了简化,具有装配简单快捷,节约装配时间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座椅,由于具备上述锁定件,使得座椅装配简单快捷,节约装配时间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座椅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锁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壳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的按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沿V-V线的剖视图。

图6是图4中的按钮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沿VII-VII线的剖视图。

图8是图4中的弹性卡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施例中的弹性卡位件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施例中的弹性卡位件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按钮010;

锁定件020;

座椅030;

按钮本体100;

第一表面101,第二表面102;

第一通孔103;

第二通孔104;

轴线105;

外侧面106;

盲孔107;

按压块110,按压面111;

连接块120;

弹性卡位件200;

支撑面201;

卡合面202;

卡位部210;

支撑部220,第一端221,第二端222;

弯折部230;

抵顶部240;

壳套400;

容腔401;

第三通孔402;

第四通孔403;

壁面404;

限位块410;

垫块420;

头枕500;

配合杆510,卡槽511;

靠背600,容纳孔60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下面将以本实用新型的按钮应用于座椅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按钮、具有该按钮的锁定件及具有该锁定件的座椅进行具体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按钮和/或锁定件还可用于其他任何适用的结构。

实施例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座椅030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座椅030,其包括锁定件020、头枕500以及靠背600。

其中,头枕500固定连接有配合杆510,配合杆510具有多个卡槽511,多个卡槽511沿配合杆510的轴线105方向排列。

靠背600开设有容纳孔601。

图2是图1中的锁定件020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2,本实施例中的锁定件020包括按钮010和壳套400。

图3是图2中的壳套400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3,壳套400具有一端开口的容腔401,容腔401的一组相对的侧壁分别开设有第三通孔402和第四通孔403,第三通孔402和第四通孔403彼此相对。容腔401的开口端设有凸出容腔401的内侧面的限位块410。容腔401的壁面404上设有垫块420。

图4是图2中的按钮010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沿V-V线的剖视图。请参照图4、图5,本实施例中的按钮010包括按钮本体100和弹性卡位件200。

图6是图4中的按钮本体100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沿VII-VII线的剖视图。请参照图6、图7,按钮本体100包括一体成型的按压块110和连接块120,连接块120连接在按压块110的一个侧面上,且连接块120的宽度小于按压块110的宽度,使两者连接而成的按钮本体100的两个侧面为均为阶梯面。按压块110远离连接块120的侧面为按压面111。按钮本体100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101和第二表面102,按钮本体100还具备贯穿第一表面101和第二表面102的第一通孔103。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表面101、第二表面102以及第一通孔103均设置在连接块120上。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通孔103还可以在按压块110和连接块120的连接位置附近贯穿第一表面101和第二表面102。按钮本体100具备与第一通孔103的内表面相对的外侧面106,按钮本体100具备第二通孔104,第二通孔104贯穿外侧面106以及与外侧面106相对的第一通孔103的内表面;第二通孔104与第一通孔103连通。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通孔103的远离按压面111的一侧与第二通孔104靠近第一通孔103的一侧相互连通。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通孔103的与第二通孔104相对的内表面上设有与第二通孔104同轴的盲孔107。

图8是图4中的弹性卡位件200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8,弹性卡位件200由弹性材料弯折形成,弹性卡位件200包括依次连接的卡位部210、弯折部230和支撑部220。支撑部220具有与弯折部230连接的第一端221和与第一端221相对的第二端222。卡位部210和支撑部220之间的夹角可以为30°至6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卡位部210和支撑部220之间的夹角为30°。

图9是本实施例中的弹性卡位件200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9,支撑部220的第二端222为开口朝向第一通孔103的轴线105的弯钩状,且第二端222远离第一通孔103的轴线105的一侧的表面为圆弧形的支撑面201。设置成弯钩状的第二端222即圆弧形的支撑面201能够使第二端222在支撑于某表面时能够与该表面平滑接触,在弯折部230受压或松开时,第二端222能够平滑地在该表面滑动,避免第二端222与该平面抵死,使所需的按压力过大,给按压按钮010带来困难。

图10是本实施例中的弹性卡位件200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10,支撑部220的远离弯折部230的一端(即第二端222)连接有抵顶部240,抵顶部240的延伸方向与卡位部210平行。卡位部210、弯折部230、支撑部220以及抵顶部240依次连接形成一个“Z”字形的结构。这样在按压时,第二端222能够顺利地相对配合表面滑动,不会出现与配合表面抵紧卡死的现象,有利于设置合适的按压力。

本实施例中的弹性卡位200可采用钢片弯折形成,其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压簧具有更高的结构强度,这使的本实施例中的弹性卡合件200能够在持续的受力下能够保持其弹性性能,不易在往复荷载作用下发生疲劳破坏,因此其性能更可靠,使用寿命更长,几乎不会出现失效的情况。

请再次参照图4,本实施例中的按钮010的装配时,只需将弹性卡位件200的卡位部210穿过第二通孔104进入第一通孔103,并使卡位部210的远离弯折部230的一端插入到盲孔107中,即完成按钮010的装配。与现有技术中需要多次装配的形式相比,具有装配方便快捷,节约装配时间的有益效果。且卡位部210插入盲孔107中使得卡位部210的两端分别与按钮本体100连接且分别得到支撑,卡位部210与按钮本体100的连接更紧密且使卡位部210在受力时能够得到更好的支撑。装配完成后,卡位部210的位于第一通孔103中且与第一通孔103的内表面相对的侧面为弧形的卡合面202,卡合面202位于第一通孔103中。卡合面202用于卡合前述座椅030的配合杆510,卡合面202为弧形利于配合杆510顺畅地上下移动(座椅030及配合杆510的结构请参见图1,下同)。支撑部220位于按钮本体100外,且支撑部220的第二端222与第一通孔103分别位于卡位部210的两侧。

本实施例中的按钮010装配完成后,可进行后续的按钮010与壳套400装配成锁定件020的步骤。请再次参照图2,本实施例中的锁定件020的装配方式为,将按钮010从容腔401的开口插入并滑动配合在容腔401中,按钮010在按钮本体100在弯折部230的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抵顶于限位块410。装配完成后,支撑部220远离弯折部230的一端抵顶容腔401的壁面404(弯折部230请参见图4,下同),当壁面404上设置有垫块420时,支撑部220抵顶在垫块420上。垫块420可采用耐磨的硬质材料制成,如钢材等,以减少支撑部220在壳套400的壁面404上的相对运动对壳套400的磨损。第三通孔402、第一通孔103以及第四通孔403彼此相对,且三者在垂直于第一通孔103的轴线105的平面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以便后续配合杆510的插入、被卡合与脱开卡合。

本实施例中的锁定件020装配完成后,可将该锁定件020装配于座椅030。请再次参照图1,锁定件020与靠背600固定连接,且第三通孔402和第四通孔403均与容纳孔601对齐;配合杆510依次穿过第三通孔402、第一通孔103以及第四通孔403并插入到容纳孔601中,且卡位部210卡合在卡槽511中。

装配好后的座椅030,其弹性卡位件200的卡位部210卡合在配合杆510,配合杆510和头枕500的高度固定;当需要调节头枕500的高度时,可从按压面111按压按钮本体100,使弹性卡位件200的卡位部210离开卡槽511,然后将配合杆510调节至所需的高度,再松开按钮010,使卡位部210在弯折部230的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重新卡合进入配合杆510上的另一个卡槽511中,即可将头枕500固定在一个新的高度。另外,在按压的过程,由于支撑部220和卡位部210之间的夹角变小,使支撑部220的第二端222在容腔401的壁面404上滑动,前述设置于容腔401的壁面404上的垫块420便是防止该处相对滑动的磨损。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按钮010除了如前述使用于座椅030之外,还可用于其他结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按钮010,其弹性卡位件200能够同时实现卡位和提供回复力的要求,简化了按钮010结构,且只需一步即可完成按钮010的装配,具有装配简单快捷,节约装配时间的效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锁定件020,由于具备上述按钮010,使得锁定件020的整体结构得到了简化,具有装配简单快捷,节约装配时间的效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座椅030,由于具备上述锁定件020,使得座椅030装配简单快捷,节约装配时间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