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帆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67646阅读:925来源:国知局
一种风帆自行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附属机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可助力、护膝的风帆自行车。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自行车一般是没有风帆的。即便现有技术中有关于风帆自行车的设计方案,但是一般结构过于复杂,实施起来困难,且其除了在顺风时可助力外,逆风时需要收起来,也就是说现有技术中的这种自行车伞帆的作用还单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风帆自行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风帆自行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前上方是车把手,所述车把手由前梁杆件支撑,所述前梁杆件的下端为两个相对对称分布的支杆,所述支杆的端部固定于前车轮的中心轴上,所述支杆上对称分布有风帆。

优选的,所述风帆包括薄膜面和设置在薄膜面一侧的两个固定夹,在所述薄膜面相对固定夹的另一侧设置有扣合部。

优选的,所述扣合部为一个薄膜面上设置压扣,对应另一个薄膜面上设置压孔。

优选的,所述扣合部为一个薄膜面上设置钩丝部,对应另一薄膜面上设置毛粘部。

优选的,所述扣合部为在两薄膜上对应设置可扣合在一起的扣环、丝线、绳。

优选的,所述支杆上还设置有防止所述固定夹转动的挡块。

优选的,所述风帆上的固定夹分别对应夹在所述支杆的相应位置上。

优选的,所述风帆展开时两薄膜面位于前梁杆件和两支杆的两侧、且相对大致在同一平面垂直于前车轮面,所述风帆折合时两薄膜背向相扣且平行于前车轮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易、便于操作、易于实施等。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自行车车体的前梁杆件下端的两支杆上分别对应设置风帆,顺风时,助力骑行者;逆风时,为骑行者挡风避沙尘,起到护膝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自行车风帆折合后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自行车安装风帆后展开时的示意图。

其中:10.车体,11.车把手,12.前梁杆件,13.支杆,14.前车轮,15.中心轴,16.挡板,20.风帆,21.薄膜面,22.固定夹,23.压扣,24.压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风帆自行车,包括车体10和风帆20,在车体10的前上方是车把手11,车把手11由前梁杆件12支撑,前梁杆件12的下端为两个相对对称分布的支杆13,两支杆13的端部固定于自行车前车轮14的中心轴15上,对称分布的风帆20分别设置在两支杆13上,风帆20包括薄膜面21和设置在薄膜面21一侧的两个固定夹22,在薄膜面21相对固定夹22的另一侧设置有扣合部,即就是一个薄膜面上设置压扣23,对应另一个薄膜面上设置压孔24,此处,还可以是一个薄膜面上设置钩丝部,对应另一薄膜面上设置毛粘部,亦或是在两薄膜上对应设置可扣合在一起的扣环、丝线、绳等。

安装时,将两风帆20上的对应两固定夹22分别对应夹在两支杆13的相应位置上,其中两支杆13上还设置有防止两固定夹22随意转动的挡块16。

骑行时,将两风帆20展开,并拨动挡块16挡住固定夹22,使固定夹22相对两支杆13相对固定,此时两风帆20展开的薄膜面21位于前梁杆件12和两支杆13的两侧、且相对大致在同一平面垂直于前车轮14面。顺风时,风推风帆20可助力前行,此时骑行者可以不用脚蹬踏板,可以保存体力;逆风时,尤其是冬季,迎面的风很是刺骨、凌冽,另外还携带一些灰尘等杂物,此时,风帆20可以护住骑行者的腿脚部,防止膝盖受凉。

骑行结束后,需要将风帆20折合起来便于存放,再次拨动挡块16,解锁固定夹22,然后促使固定夹22绕两支杆13旋转,最后使风帆20的两薄膜面21背向相扣且相对平行于前车轮14面,此处可以是扣合,是勾丝毛粘粘连,还可以是丝线绳等系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自行车车体的前梁杆件下端的两支杆上分别对应设置风帆,顺风时,助力骑行者,逆风时,为骑行者挡风避沙尘,起到护膝的作用,并且此种风帆具有结构简易、便于操作、易于实施等优点。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