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新能源电动客车空调辅热装置上的两级安全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26044阅读:455来源:国知局
用于新能源电动客车空调辅热装置上的两级安全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控制器相关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新能源电动客车空调辅热装置上的两级安全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一种安全可靠的加热器,PTC加热器已经大量应用在大巴汽车上,但是由于PTC陶瓷是一种半导体陶瓷,在某些情况下PTC也会短路失效,所以安全使用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新能源电动客车空调辅热装置上的两级安全保护装置。

为了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新能源电动客车空调辅热装置上的两级安全保护装置,辅热装置包括母线导线,所述母线导线上连接有PTC加热器,其特征在于,两级安全保护装置包括串联在所述母线导线上的一级金属片温控器和二级金属片温控器,二级金属片温控器的温控上限值大于一级金属片温控器的温控上限值,一级金属片温控器和二级金属片温控器上连接有温控器引线,温控器引线的端部连接有温控器引线连接器。

进一步,所述一级金属片温控器的温控上限值为150℃,所述二级金属片温控器的温控上限值为200℃。

进一步,母线导线上还串联有快熔保险丝,

当额定工作电流在10~20A时,采用30A的快熔保险丝;

当额定工作电流在<10A时,采用20A的快熔保险丝。

进一步,所述一级金属片温控器和二级金属片温控器内部的金属片紧靠在PTC加热器上。

进一步,所述一级金属片温控器为自动复位金属片温控器,当PTC的温度达到150℃时,一级金属片温控器会断开,当PTC的温度降至70℃时,一级金属片温控器会自动接通,PTC加热器再次启动加热。

进一步,所述二级金属片温控器为手动复位温控器。

进一步,所述母线导线上还设有在真空直流接触器。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

在额定工作状态下以及各种特殊情况下,辅热装置能够正常工作,但是在异常情况下,可及时切断PTC加热器的电源供给,避免产生危险,如巨大的响声、电路烧毁、冒火燃烧等问题。通过自动复位的一级金属片温控器和手动复位二级金属片温控器的两级保护,安全系数更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新能源电动客车空调辅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仅仅局限于实施例。

结合图1-图2所示,一种用于新能源电动客车空调辅热装置上,辅热装置包括母线导线5,母线导线上连接有PTC加热器3。传统的保护装置就是安装在母线导线上的快熔总保险丝,而本实施例的两级安全保护装置包括串联在所述母线导线上的和一级金属片温控器4和二级金属片温控器7,二级金属片温控器7的温控上限值大于一级金属片温控器4的温控上限值。一级金属片温控器和二级金属片温控器上连接有温控器引线2,温控器引线2的端部连接有温控器引线连接器1。

一级金属片温控器4的温控上限值为150℃,二级金属片温控器7的温控上限值为200℃。一级金属片温控器4为自动复位金属片温控器,在正常使用时,PTC持续加热,当PTC的温度达到150℃时,一级金属片温控器4会断开,当当风机继续通风,带走热量,PTC的温度降至70℃时,一级金属片温控器4会自动接通,PTC加热器再次启动加热。

二级金属片温控器7为手动复位温控器。如果当通风机坏了,同时一级金属片温控器4也失效了,此时PTC的温度一直上升,车内就有着火的危险。温度上升到一定时,二级金属片温控器断开,但它是不会自复位的,必须由人员去检查故障并排除后,将手动开关按下去,方可复位。

当风机停转、或风道堵塞的情况下,PTC加热器3会在无风状态下干烧,此时PTC加热器3表面的最高温度会达到250~260℃,所以在PTC加热器3上增加一级金属片温控器4和二级金属片温控器7,串接在母线导线中,当温度异常时,可以通过继电器,及时切断PTC加热器3的电源供给,避免产生危险。

母线导线上还串联有快熔保险丝,快熔保险丝电流的选择,必须确保PTC加热器3在额定工作状态下及各种特殊情况下,如加热器在电压范围内的任一电压下工作、冷态启动、甚至在最大电压下频繁热态启动的情况下等,保险丝均不应动作。为了确保PTC加热器3的正常工作,同时又能在异常情况下实现快速保护,因此选择:

当额定工作电流在10~20A时,采用30A的快熔保险丝;

当额定工作电流在<10A时,采用20A的快熔保险丝。

所述一级金属片温控器和二级金属片温控器内部的金属片紧靠在PTC加热器3上,以便正确及时感受到PTC加热器3的温度异常变化。

母线导线5上还设有在真空直流接触器6,真空直流接触器6通过线圈通电来控制开关的开合,进而控制PTC加热器3上电源的供给。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因此,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