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侧翻保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摩托车侧翻的保护电子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产品逐渐的应用于我们的生活中,给人们带来更多的方便,也随着国家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国内的电喷摩托车逐渐的成为主流,但是当人们在骑摩托车时,因车祸发生侧翻,如果不能立即停止发动机的转动,会对周边的人人或者驾驶员带来双重伤害,为了避免此类事故的发生,以前是在摩托车上两边安装防护栏,当摩托车侧翻时,发动机只能带动轮子的空转,从而防止事故的进一步扩大,但是这种方法的结构和功能比较的单一,自动化程度不高,不满足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摩托车侧翻的保护电子控制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摩托车侧翻的保护电子控制装置,包括控制主体、第一端口连接线、第二信号传导线、顶端、信号处理模块和喷油驱动模块,所述控制主体表面安装有信号接收装置,所述控制主体上方安装有顶端,所述顶端下方安装有第一端口,且第一端口下方安装有第一端口连接线,所述第一端口连接线下方安装有第二端口,所述控制主体右侧安装有第二信号输出端口,且第二信号输出端口下发安装有第二信号传导线,所述第二信号传导线下方安装有第一信号输出端口,且第一信号输出端口下方安装有第一信号传导线,所述控制主体内部安装有侧翻传感器,且侧翻传感器右侧安装有信号处理模块,所述信号处理模块下方安装有故障判定模块,所述信号处理模块上方安装有检测模块,且检测模块右侧安装有喷油驱动模块,所述喷油驱动模块下方安装有点火驱动模块。
优选的,所述信号接收装置下方安装有电源模块,且电源模块左侧安装有芯片模块。
优选的,所述第二端口下方安装有第二端口连接线。
优选的,所述第一信号传导线下方安装有信号输入端。
优选的,所述故障判定模块右侧安装有故障检测模块。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控制主体上安装有芯片模块,能够更有效的对内部模块进行控制,增加了设备的功能性,通过在控制主体内部安装有检测模块,能够对设备进行时刻进行检测,保护设备的运行,通过在控制主体内部安装有信号处理模块,能够对输入的信号进行初步的处理,然后将信号传给其他的模块来执行相应的命令,通过在控制主体内部安装有故障检测模块,能够对故障进行检测,降低事故的发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摩托车侧翻的保护电子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摩托车侧翻的保护电子控制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控制主体、2第一端口、3第一端口连接线、4第二端口、5第二端口连接线、6芯片模块、7电源模块、8信号输入端、9第一信号传导线、10第一信号输出端口、11第二信号传导线、12第二信号输出端口、13顶端、14信号接收装置、15信号处理模块、16检测模块、17喷油驱动模块、18点火驱动模块、19故障检测模块、20故障判定模块、21侧翻感应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一种摩托车侧翻的保护电子控制装置,包括控制主体1、第一端口连接线3、第二信号传导线11、顶端13、信号处理模块15和喷油驱动模块17,控制主体1表面安装有信号接收装置14,控制主体1上方安装有顶端13,顶端13下方安装有第一端口2,且第一端口2下方安装有第一端口连接线3,第一端口连接线3下方安装有第二端口4,控制主体1右侧安装有第二信号输出端口12,且第二信号输出端口12下发安装有第二信号传导线11,第二信号传导线11下方安装有第一信号输出端口10,且第一信号输出端口10下方安装有第一信号传导线9,控制主体1内部安装有侧翻传感器21,且侧翻传感器21右侧安装有信号处理模块15,信号处理模块15下方安装有故障判定模块20,信号处理模块15上方安装有检测模块16,且检测模块16右侧安装有喷油驱动模块17,喷油驱动模块17下方安装有点火驱动模块18,信号接收装置14下方安装有电源模块7,且电源模块7左侧安装有芯片模块6,第二端口4下方安装有第二端口连接线5,第一信号传导线9下方安装有信号输入端8,故障判定模块20右侧安装有故障检测模块19。
工作原理:当使用该摩托车侧翻的保护电子控制装置时,将芯片插入芯片模块6中,电源模块7进行电能的供给,第一端口2上的第一端口连接线3和第二端口4上的第二信号输出端口12分别连于信号输入端8,信号接收装置14接收信号,侧翻感应器21将信号传给信号处理模块15,信号处理模块15将信号传给检测模块16,检测模块对内部的进行检测,以防事故的发生,点火驱动模块18使得喷油驱动模块17对信号的接收,故障判定模块20对故障进行初步的判断,整套设备完整运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