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商用车的车载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88837阅读:40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商用车的车载终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载数据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动商用车的车载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的现代化、机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车载技术的不断革新,各种各样的车载系统也越来越多的应用到车辆中,以用来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但是目前的车载终端只具有GPS定位导航功能、路况功能、天气查询及生活资讯和摄像头等相对少量的功能,而且如果用户在驾驶过程中跟车辆的交互太多可能会存在行车安全隐患。如何将行车安全和车载终端的多功能化结合起来是现在车载终端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动商用车的车载终端,以解决现有车载终端功能形式单一且存在行车安全隐患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电动商用车的车载终端,包括信息处理及通讯装置、主动安全管理装置、车辆动态管理装置、驾驶员信息管理装置和客货信息管理装置;所述的信息处理及通讯装置分别与主动安全管理装置、车辆动态管理装置、驾驶员信息管理装置和客货信息管理装置连接。

所述的信息处理及通讯装置包括远程无线通讯系统和嵌入式车载电脑;所述的主动安全管理装置包括360度全景环视系统、前向防撞预警系统、车道偏离预警系统、行车记录仪、GPS定位系统;所述的车辆动态管理装置包括整车控制器、电机控制器、电池管理系统、车内环境监测系统;所述的驾驶员信息管理装置包括中控台触摸显示系统、HUD抬头显示设备、语音/手势识别设备、驾驶员视频监控设备和智能仪表;所述的客货信息管理装置包括车载综合信息显示系统、支付与身份识别系统、车内信息互联系统、乘客/货物监控系统。

所述的车载终端还包括CAN总线、音视频接口、WIFI和蓝牙。

所述的CAN总线一端连接嵌入式车载电脑,一端分别连接整车控制器、电机控制器、电池管理系统、车内环境监测系统、前向防撞及车道偏离预警系统、车载定位与行车数据记录仪和智能仪表。

所述的音视频接口一端连接嵌入式车载电脑,一端分别连接360度全景环视系统、HUD抬头显示系统、中控台触摸显示系统、车载综合信息显示系统。

所述的WIFI和蓝牙一端无线连接嵌入式车载电脑,一端分别无线连接车载定位与数据记录仪、支付与身份识别系统、车内信息互联系统、驾驶员监控系统和乘客/货物监控系统。

所述的客货信息管理装置分为客车信息管理模块和货车信息管理模块。

所述的客车信息管理模块包括车载投影显示设备、乘客身份识别设备、乘客视频监控设备、车载无线路由设备。

所述的货车信息管理模块包括车内温度/湿度监测设备、货厢视频监控设备、货物扫描识别设备。

所述的信息处理及通讯装置是整个系统的中枢,负责车内各种类型数据的交换和处理以及同云端平台的远程无线通讯。

所述的主动安远管理模块,主要用来提高电动商用车的主动安全性降低车辆发生碰撞的概率以达到保护乘员及动力电池的目的。

所述的车辆动态管理装置的主体是整车控制器,主要通过整车控制器跟电驱动系统的关键部件进行双向的数据交换,以实现对电驱动系统运行状态的远程监测、关键参数的远程优化,以及特定条件下的远程控制。

所述的驾驶员信息管理装置主要包括同驾驶员相关的人机交互设备以及数据采集设备,用于实现驾驶员跟车辆之间信息交互的智能化,以及云端平台对驾驶舱状态的远程实时监控和通过对驾驶员发送调度指令来实现对车辆的智能调度。

所述的客货信息管理装置主要包括同乘客/货物相关的人机交互设备以及数据采集设备,用于实现云端平台对客舱/货厢状态的远程实时监控、乘客/货物的身份识别以及为乘客提供各类信息服务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在车载定位和行车记录的基础上增加了车道偏离预警和前向防撞预警等功能,可以有效的减小车辆发生碰撞的概率。2、在远程监控的基础上强化了智能调度和管理的作用,有利于实现运营效率的最大化。3、在车辆常规数据采集的基础上融合了驾驶员行为特性、乘客行为特性、货物实时状态等其他数据类型。4、通过引入HUD抬头显示系统和车载应用层功能的高度自动化,减小了驾驶员跟车辆的交互强度,提高了交互效率,从而进一步增强了行车的安全性。5、在满足现有的交通部808协议的基础上,增强了系统的开放性,可跟包含政府监管平台在内的其他第三方平台进行安全可靠的数据交换。

附图说明

图1为车载终端结构图;

图2为车载终端硬件构架图;

图3为车载终端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所示,一种电动商用车的车载终端,包括信息处理及通讯装置、主动安全管理装置、车辆动态管理装置、驾驶员信息管理装置、客货信息管理装置;所述的信息处理及通讯装置分别与主动安全管理装置、车辆动态管理装置、驾驶员信息管理装置和客货信息管理装置连接。

所述的信息处理及通讯装置包括远程无线通讯系统和嵌入式车载电脑;所述的主动安全管理装置包括360度全景环视系统、前向防撞预警系统、车道偏离预警系统、行车记录仪、GPS定位系统;所述的车辆动态管理装置包括整车控制器、电机控制器、电池管理系统、车内环境监测系统;所述的驾驶员信息管理装置包括中控台触摸显示系统、HUD抬头显示设备、语音/手势识别设备、驾驶员视频监控设备和智能仪表;所述的客货信息管理装置包括车载综合信息显示系统、支付与身份识别系统、车内信息互联系统、乘客/货物监控系统。

所述的车载终端还包括CAN总线、音视频接口、WIFI和蓝牙。

如图2所示, CAN总线一端连接嵌入式车载电脑,一端分别连接整车控制器、电机控制器、电池管理系统、车内环境监测系统、前向防撞及车道偏离预警系统、车载定位与行车数据记录仪和智能仪表,用来实现相互之间数据通信的传递;音视频接口一端连接嵌入式车载电脑,一端分别连接360度全景环视系统、HUD抬头显示系统、中控台触摸显示系统、车载综合信息显示系统,用来实现音频信号和视频信号的传递;WIFI和蓝牙一端无线连接嵌入式车载电脑,一端分别无线连接车载定位与数据记录仪、支付与身份识别系统、车内信息互联系统、驾驶员监控系统和乘客/货物监控系统,用来实现近距离的无线通讯网络传输。

所述的客货信息管理装置分为客车信息管理模块和货车信息管理模块。

所述的客车信息管理模块包括车载投影显示设备、乘客身份识别设备、乘客视频监控设备、车载无线路由设备。

所述的货车信息管理模块包括车内温度/湿度监测设备、货厢视频监控设备、货物扫描识别设备。

所述的信息处理及通讯装置是整个系统的中枢,负责车内各种类型数据的交换和处理以及同云端平台的远程无线通讯。

所述的主动安远管理模块包括车载的各类智能驾驶辅助设备,主要用来提高电动商用车的主动安全性降低车辆发生碰撞的概率以达到保护乘员及动力电池的目的。

所述的车辆动态管理装置的主体是整车控制器,主要通过整车控制器跟电驱动系统的关键部件进行双向的数据交换,以实现对电驱动系统运行状态的远程监测、关键参数的远程优化,以及特定条件下的远程控制。

所述的驾驶员信息管理装置主要包括同驾驶员相关的人机交互设备以及数据采集设备,用于实现驾驶员跟车辆之间信息交互的智能化,以及云端平台对驾驶舱状态的远程实时监控和通过对驾驶员发送调度指令来实现对车辆的智能调度。

所述的客货信息管理装置主要包括同乘客/货物相关的人机交互设备以及数据采集设备,用于实现云端平台对客舱/货厢状态的远程实时监控、乘客/货物的身份识别以及为乘客提供各类信息服务的功能。

如图3所示,车载端流程中,按照数据的总体流向可分为车载终端上传至云端和云端下载至车载终端两大部分。

在车载终端上传至云端的流程中,车载终端主要负责采集和记录有关车辆运行状态以及车内外环境的各类数据,主要包括通过卫星定位获取车辆的位置信息,通过CAN总线获取车辆的实时运行状态信息和驾驶员行为特性信息,以及通过多个摄像头、传感器获取乘客/货物状态信息和车外交通环境信息。车载终端同时负责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打包处理,并通过远程无线通讯发送到云端。

在云端下载至车载终端的流程中,车载终端通过远程无线通讯从云端获取数据,并将解析后的数据分别发送到语音调度指令播报模块、运输任务启动与更新模块和车辆远程控制指令模块。当运输任务启动与更新模块收到来自云端的运输任务信息后,将自动调用路径实时规划与调整模块和HUD导航启动与更新模块进行路径规划和导航提示,并将规划的路径以及实时路况信息在中控屏中显示和将导航提示信息通过HUD抬头显示系统在挡风玻璃上显示。与此同时,在乘客/货车上车和下车的过程中,运输任务启动与更新模块会自动调用乘客/货物上车识别模块和乘客/货车下车识别模块,通过扫描乘客/货物的身份识别码或者电子标签完成乘客/货物的身份识别和验证。在完成单次运输任务后,由运输费用结算与回传模块计算该次运输任务的准确费用并将结果回传至云端。当车辆远程控制指令处理模块收到来自云端的远程控制指令后,将通过HUD实时消息提醒模块将相关信息告知驾驶员,同时自动调用CAN总线数据验证模块,将从云端接收到的控制指令经过比对和验证后翻译成相应的CAN总线控制指令,并通过控制指令执行与反馈模块完成最终的执行环节,最后将执行结果反馈回云端。

所述云端的运输任务信息包括出发地、目的地、出发时间、用户当前位置、用户身份识别数据等。

所述云端的远程控制指令包括电机和电池的功率限制指令、空调系统的控制指令、车门/车窗的控制指令、整车控制器的参数优化指令。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