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改进型踏板组件。
背景技术:
现有车辆的制动机构基本上都是通过刹车杆以及与之相连的制动踏板即脚刹(行车制动器)进行行车制动,制动踏板顾名思义就是限制动力的踏板,用于减速停车。
车辆还设置有停车制动,也叫手刹,一般采用机械驱动的机构,以保证达到长时间制动的目的,用于停车后的制动,或当脚刹失灵时紧急使用。
现有车辆在行车制动之后,都必须手动对叉车进行停车制动,这样的设置使得操作者容易遗忘,会对车辆的制动机构的造成影响,且还存在安全隐患。
综上所述,为解决现有踏板组件的结构上的不足,需要设计一种设计合理、制动效果好的改进型踏板组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设计合理、制动效果好的改进型踏板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改进型踏板组件,包括:
踏板架,固定安装在车辆上;
支撑板,固设在踏板架底部,在支撑板上均匀分布有若干微动开关;
行车踏板,覆盖在支撑板上,所述行车踏板能上下浮动接触或脱离微动开关,且当行车踏板脱离各微动开关时实现车辆的停车制动。
在上述的一种改进型踏板组件中,在行车踏板上穿设有若干支撑柱,每个支撑柱均竖直向下穿过支撑板并套设有弹性挡圈。
在上述的一种改进型踏板组件中,相邻两个微动开关之间设置有支撑条,每个支撑条均由支撑板边沿向支撑板中部延伸。
在上述的一种改进型踏板组件中,在支撑板中部固设有支撑块,各支撑条均与支撑块相连且支撑块与各支撑条一体成型设置。
在上述的一种改进型踏板组件中,在支撑板边沿还均匀分布有若干第一弹簧,每个第一弹簧的一端均与支撑板固连,另一端均抵靠在行车踏板上。
在上述的一种改进型踏板组件中,所述第一弹簧通过弹簧柱与支撑板固连,每个第一弹簧均插设在对应的弹簧柱内。
在上述的一种改进型踏板组件中,在踏板架上罩设有脚垫,且脚垫采用弹性材料制成。
在上述的一种改进型踏板组件中,在踏板架底部一侧对称设置有两限位柱,每个限位柱上均套设有第二弹簧。
在上述的一种改进型踏板组件中,在踏板架底部另一侧对称设置有两支架且两支架通过固定架相连,两支架与两第二限位柱呈相对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行车踏板与各个微动开关的配合使用实现车辆的停车制动,踏板组件的制动效果良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卸去脚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10、踏板架;20、脚垫;31、行车踏板;311、支撑柱;312、弹性挡圈;32、支撑板;321、支撑条;322、支撑块;323、弹簧柱;41、第一弹簧;42、第二弹簧;50、限位柱;60、微动开关;71、支架;72、固定架;80、减震垫。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常见的制动踏板基本上都是应用于坐姿驾驶的车辆,对于站立式操作的车辆(例如站姿驾驶的叉车等),则不便于使用。
本发明的踏板组件适用于各种站立式操作的车辆,其中,本实施例中具体对站立式操作的叉车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至图4所示,本改进型踏板组件包括:
踏板架10,固定安装在车辆上;
支撑板32,固设在踏板架10底部,在支撑板32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微动开关60;
行车踏板31,覆盖在支撑板32上,行车踏板31能上下浮动接触或脱离微动开关60,且当行车踏板31脱离各微动开关60时实现车辆的停车制动。
叉车的制动机构是制约叉车行驶运动的机构,它可以用于行驶时的降速或停止,以及在平地或坡道上较长时间停车。停车制动作为行车制动失效时的应急制动,一般采用机械驱动的机构,保证达到长时间制动的目的,用于停车后的制动。
现有的叉车在行车制动之后,还需手动对叉车进行停车制动,容易遗忘,会对叉车的制动机构的造成影响,且还存在安全隐患。
为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改进型踏板组件,适用于站立式操作的叉车,通过行车踏板31的上下浮动对叉车进行停车制动。具体的,当行车踏板31下压触发微动开关60时,叉车通电;当行车踏板31脱离各微动开关60时,叉车断电,实现叉车的停车制动。
本实施例中,支撑板32安装在踏板架10底部,踏板架10上则预留有与之对应的通孔,实际生产时,支撑板32也可以由踏板架10直接向下凹陷形成。
如图2至图5所示,优选地,在行车踏板31上穿设有多个支撑柱311,每个支撑柱311均竖直向下穿过支撑板32并套设有弹性挡圈312。
行车踏板31通过多个支撑柱311安装在支撑板32上,行车踏板31与支撑板32之间形成有工作空间。此处支撑柱311的数量优选为四个,均匀分布在行车踏板31四周。其中,轴用弹性挡圈312的设置,用以紧固支撑柱311,更好地制成行车踏板31。
进一步优选地,相邻两个微动开关60之间设置有支撑条321,每个支撑条321均由支撑板32边沿向支撑板32中部延伸。
进一步地,在支撑板32中部固设有支撑块322,各支撑条321均与支撑块322相连且支撑块322与各支撑条321一体成型设置。
本实施例中,优选支撑条321的数量为三个,三支撑条321由支撑板32边沿向支撑板32中部延伸并与支撑块322相连,且三支撑条321与支撑块322连为一体设置,同样用于支撑行车踏板31,增强支撑效果。
上述微动开关60的数量与支撑条321一致,也为三个,微动开关60与支撑条321分别环绕支撑板32轴心分布。
行车踏板31在外力作用下能够上下浮动,当行车踏板31下移时,能够与三个微动开关60中的至少一个接触,进而触发微动开关60。
值得一提的是,行车踏板31在外力作用下实现的是叉车的通、断电,当踩踏行车踏板31时,触发微动开关60,叉车通电,此时继续踩踏上述制动踏板时,实现叉车的起动;当叉车行车制动之后,制动踏板回复初始状态,此时撤去行车踏板31上的外力,叉车断电,实现停车制动。
在叉车行驶过程中,行车踏板31始终处于下压的状态,为了保证叉车的正常工作,需要保证叉车行驶中,微动开关60至少有一个处于触发状态,因此设置了三个微动开关60,且微动开关60环绕支撑板32轴心分布。
这样一来即使因路面不佳等而使得行驶不平稳的状态下,仍然能够保证行车踏板31至少触发一个微动开关60,确保叉车的通电。
优选地,在支撑板32边沿还均匀分布有多个第一弹簧41,每个第一弹簧41的一端均与支撑板32固连,另一端均抵靠在行车踏板31上。
进一步优选地,第一弹簧41通过弹簧柱323与支撑板32固连,每个第一弹簧41均插设在对应的弹簧柱323内。
本实施例中优选第一弹簧41的数量为四个,分别位于支撑板32四边角处,既用于支撑支撑板32,同时能施加反弹力,在撤去外力时,能及时将支撑板32脱离各个微动开关60。
此外,弹簧柱323的设置一方面便于第一弹簧41的安装,同时也限制了第一弹簧41的位置,避免第一弹簧41发生偏移。
如图1和图2所示,优选地,在踏板架10上罩设有脚垫20,且脚垫20采用弹性材料制成。脚垫20罩设在踏板架10上,用以保护整个踏板机构,同时由弹性材料制成的脚垫20便于在外力作用下压,有利于行车踏板31下压出发微动开关60。
其中,上述制动踏板上的脚踏部同样穿过脚垫20。在脚垫20上还设置有多个凸块,增大摩擦力,防止操作者脚滑而影响踏板组件正常工作。
如图1至图3所示,优选地,在踏板架10底部一侧对称设置有两限位柱50,每个限位柱50上均套设有第二弹簧42。
进一步优选地,在踏板架10底部另一侧对称设置有两支架71且两支架71通过固定架72相连,两支架71与两第二限位柱50呈相对设置。
固定架72、两第二限位柱50直接与叉车相连,将踏板机构安装在叉车上,两支架71与两第二限位柱50呈相对设置,保证踏板机构的稳定性。
第二弹簧42的设置为踏板机构在工作时提供缓冲作用,减少整体受力,且在第二弹簧42下方还设置有减震垫80,进一步实现缓冲,增长踏板机构的使用寿命。
本改进型踏板组件结构设计合理,行车踏板31与各个微动开关60的配合使用实现叉车的停车制动,踏板组件的制动效果良好。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