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副仪表台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48011阅读:3342来源:国知局
汽车副仪表台及汽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公开涉及汽车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汽车副仪表台及汽车。



背景技术:

汽车副仪表台主要包括副仪表台骨架、换挡面板、换挡支架和换挡机构四个部分,其中,换挡支架设置在副仪表台骨架的内部,副仪表台骨架和换挡支架均安装在车身上,换挡面板安装在副仪表台骨架上,换挡机构安装在换挡支架上。换挡面板上开设有供换挡机构的换挡杆穿出的槽口。

由于换挡机构和换挡面板为分开的零部件,二者之间没有结构配合,通常情况下,为了防止换挡杆在运动过程中与换挡面板干涉,会在二者之间保留较大的设计间隙。由于装配和生产偏差,很难保证换挡杆一定处于换挡面板的正中间,这对外观有较大影响。有些车型会使用皮质防尘罩来弥补外观缺陷,但防尘罩材质较软,状态一致性难以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副仪表台,在该汽车副仪表台中,换挡机构与换挡面板具有更高的配合精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汽车副仪表台,包括副仪表台骨架、换挡面板、换挡机构和换挡支架,所述换挡支架设置在所述副仪表台骨架的内部,所述副仪表台骨架和换挡支架均安装在车身上,所述换挡面板安装在所述副仪表台骨架上,所述换挡机构上设置有安装调节孔,紧固件穿过所述安装调节孔以将所述换挡机构连接到所述换挡支架上,所述换挡机构上设置有定位结构,所述副仪表台骨架上设置有定位配合结构,所述定位结构与所述定位配合结构相配合以将所述换挡机构定位在所述副仪表台骨架上。

可选地,所述定位结构包括第一定位结构和第二定位结构,所述定位配合结构包括第一定位配合结构和第二定位配合结构,所述第一定位结构与所述第一定位配合结构相配合以限制所述换挡机构沿汽车长度方向移动,所述第二定位结构与所述第二定位配合结构相配合以限制所述换挡机构沿汽车宽度方向移动。

可选地,所述第一定位结构为定位柱,所述第一定位配合结构为设置在所述副仪表台骨架的侧壁上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柱插入配合到所述定位槽中。

可选地,所述定位槽包括引导段和定位段,所述引导段的上端开放,所述引导段的下端与所述定位段的上端连通,所述引导段的宽度由上至下逐渐减小。

可选地,所述第二定位结构为沿汽车长度方向延伸的限位槽孔,所述第二定位配合结构为向上延伸的限位柱,所述限位柱插入配合到所述限位槽孔中。

可选地,所述限位槽孔为长方形孔,所述限位柱为方形柱。

可选地,所述安装调节孔为腰型孔。

可选地,所述安装调节孔的数量为四个。

可选地,所述紧固件为螺纹紧固件,所述换挡支架上设置有螺丝柱,所述螺纹紧固件穿过所述安装调节孔以连接于所述螺丝柱。

在本公开的汽车副仪表台中,通过将换挡机构定位在副仪表台骨架上,使得换挡机构与换挡面板的定位基准一致(均以副仪表台骨架为定位基准),从而能够减小二者的装配偏差,提高配合精度,保证产品具有较高的装配一致性。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汽车副仪表台。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汽车副仪表台的立体图;

图2是副仪表台骨架的立体图;

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定位槽的正视图;

图5是换挡机构的立体图;

图6是换挡机构的俯视图;

图7是换挡机构、换挡支架、副仪表台骨架的装配立体图;

图8是换挡机构、换挡支架、副仪表台骨架的装配俯视图;

图9是图8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 仪表台骨架 20 换挡面板

30 换挡机构 40 换挡支架

11 定位槽 12 限位柱

31 定位柱 32 限位槽孔

33 安装调节孔 34 换挡杆

41 螺丝柱 111 引导段

112 定位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指相应附图的图面方向的上、下,“内、外”是指部件本身轮廓的内、外。

如图1至图9所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汽车副仪表台,包括副仪表台骨架10、换挡面板20(图1中可见)、换挡机构30和换挡支架40(图8中可见),换挡支架40设置在副仪表台骨架10的内部,副仪表台骨架10和换挡支架40均安装在车身上,换挡面板20安装在副仪表台骨架10上,换挡面板20上开设有供换挡机构30的换挡杆34穿出的槽孔。换挡机构30上设置有安装调节孔33,紧固件(未示出)穿过安装调节孔33以将换挡机构30连接到换挡支架40上,换挡机构30上设置有定位结构,副仪表台骨架10上设置有定位配合结构,所述定位结构与所述定位配合结构相配合以将换挡机构30定位在副仪表台骨架10上。装配时,先将换挡支架40和副仪表台骨架10安装到车身上,再将换挡机构30上的定位结构对准配合到副仪表台骨架10上的定位配合结构上,再通过紧固件将换挡机构30连接到换挡支架40上,这样,由车身和副仪表台骨架10累积的装配偏差就可以完全由安装调节孔33吸收。

在本公开的汽车副仪表台中,通过将换挡机构30定位在副仪表台骨架10上,使得换挡机构30与换挡面板20的定位基准一致(均以副仪表台骨架10为定位基准),从而能够减小二者的装配偏差,提高配合精度,保证产品具有较高的装配一致性。

具体地,所述定位结构可以包括第一定位结构和第二定位结构,相应地,所述定位配合结构可以包括第一定位配合结构和第二定位配合结构,其中,第一定位结构可以与第一定位配合结构相配合以限制换挡机构30沿汽车X方向(即,汽车长度方向)移动,第二定位结构可以与第二定位配合结构相配合以限制换挡机构30沿汽车Y方向(即,汽车宽度方向)移动。

在本公开中,第一定位结构、第一定位配合结构、第二定位结构、第二定位配合结构可以分别为任意适当类型的定位结构,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制。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如图3、图5、图6和图9所示,第一定位结构可以为沿汽车Y方向延伸的定位柱31,第一定位配合结构可以为设置在副仪表台骨架10的侧壁上、沿汽车Z方向(即,汽车高度方向)延伸的定位槽11,定位柱31插入配合到定位槽11中,定位柱31和定位槽11限制换挡机构30沿X方向移动;第二定位结构可以为沿汽车X方向延伸的限位槽孔32,第二定位配合结构可以为向上延伸的限位柱12,限位柱12插入配合到限位槽孔32中,限位槽孔32和限位柱12限制换挡机构30沿Y方向移动。

为了便于将定位柱31装配到定位槽11中,优选地,如图3和图4所示,定位槽11包括引导段111和定位段112,引导段111的上端与副仪表台骨架10的侧壁上边缘平齐以形成为开放结构,引导段111的下端与定位段112的上端连通,引导段111的宽度由上至下逐渐减小,定位段112用于与定位柱31相配合。

为了更好地限制换挡机构30的Y方向自由度,优选地,如图3、图6和图9所示,限位槽孔32可以为长方形孔,限位柱12可以为方形柱。

在本公开中,安装调节孔33可以具有各种适当的形状,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制。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如图6所示,安装调节孔33可以为腰型孔,该腰型孔的长度和宽度均大于所述紧固件的直径。

具体地,在本公开中,所述紧固件可以为螺纹紧固件,换挡支架40上可以设置有螺丝柱41(图1中可见),所述螺纹紧固件穿过所述安装调节孔33以连接于螺丝柱41。

安装调节孔33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紧固效果确定。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安装调节孔33的数量为四个。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安装调节孔33也可以为其他数量,例如两个或三个。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汽车,该汽车采用如上所述的汽车副仪表台。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