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除霜器及采用该汽车除霜器的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17587阅读:402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除霜器及采用该汽车除霜器的汽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的除霜装置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除霜器及采用该汽车除霜器的汽车。



背景技术:

由于汽车的内外温差,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在前风挡玻璃和侧窗玻璃上非常容易形成雾气,形成的雾气对行车安全带来很大的隐患。此时,须将前风挡玻璃和侧窗玻璃上的雾气清除掉。除霜器作为一种车用的除霜、除雾装置,已被广泛用于客车和货车等车辆上。在冬季对前风挡玻璃和侧窗玻璃进行除霜、除雾,确保行车安全。

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2225840U,名称为一种客车除霜器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除霜器。除霜器包括外壳和设于外壳内的蒸发风机和换热器,外壳底部侧面上设有一个与外壳内空腔连通的新风盒,新风盒上设有内部进风口,新风盒内通过与风门执行器控制连接的连接轴转动装配有风板,换热器斜置于外壳内下部,在外壳内下部隔出一个截面为三角形的空间,外壳底部设有外部进风口,内部进风口和外部进风口分别位于风板转动行程的两末端,风板在连通的三角形空间和新风盒空间中转动,当风板位于其转动行程的其中一末端时用于关闭该末端对应的进风口,通过风板转动实现对内部进风口和外部进风口的切换。但是,风板需要利用一部分新风盒的空间,而新风盒凸出于外壳的侧面,使得除霜器整体的宽度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除霜器以解决除霜器整体的宽度较大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该汽车除霜器的汽车。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除霜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除霜器,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换热器和蒸发风机,换热器包括换热器芯体,壳体内于换热器芯体和蒸发风机的下侧设有风门机构,风门机构包括设有内部进风口的内部进风门和设有外部进风口的外部进风门,风门机构还包括转动装配于壳体上的活动风板,风门机构还包括用于驱动活动风板转动以使活动风板打开或者关闭对应侧的风门上的进风口的驱动机构。

蒸发风机、换热器芯体和风门机构沿上下方向顺序设置,或者换热器芯体、蒸发风机和风门机构沿上下方向顺序布置。

换热器芯体采用微通道铝扁管结构,微通道铝扁管上设有开孔铝片。

蒸发风机的叶轮的转动轴线与活动风板的转动轴线相平行。

壳体上设有与内部进风口相连通的壳体内进风口和与外部进风口相连通的壳体外进风口,内部进风口与壳体内进风口相连通形成内部进风通道,外部进风口与壳体外进风口相连通形成外部进风通道,壳体与风门机构之间设有用于隔开内部进风通道和外部进风通道的隔板。

外部进风门和内部进风门左右设置,外部进风门和内部进风门相连接并呈“V”字型结构,“V”字形结构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于壳体的左、右侧壁上,壳体外进风口设于壳体的底壁上,壳体内进风口设于壳体的右侧壁上,隔板的一端连接于“V”字型结构的底部,另一端连接于壳体的底壁上于壳体外进风口的右侧。

隔板由水平设置的水平段和连接于水平段的右端的自左至右向下倾斜的倾斜段构成,水平段的左端连接于“V”字型结构的底部,倾斜段的下端连接于壳体的底壁上于壳体外进风口的右侧。

活动风板通过转动轴转动装配于壳体上,转动轴位于“V”字形结构的上侧的底部,外部进风门包括板状的外部进风门本体,外部进风门本体的上侧板面上于外部进风口外围设有第一上翻边,内部进风门包括板状的内部进风门本体,内部进风门本体的上侧板面上于内部进风口的外围设有第二上翻边,活动风板的两侧板面分别与第一上翻边、第二上翻边密封配合以将外部进风口、内部进风口关闭。

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和设于电机上的制动器,电机设于壳体的底壁上,制动器使活动风板在转动之后可固定于内、外进风口之间。

本实用新型汽车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包括汽车除霜器,汽车除霜器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换热器和蒸发风机,换热器包括换热器芯体,壳体内于换热器芯体和蒸发风机的下侧设有风门机构,风门机构包括设有内部进风口的内部进风门和设有外部进风口的外部进风门,风门机构还包括转动装配于壳体上的活动风板,风门机构还包括用于驱动活动风板转动以使活动风板打开或者关闭对应侧的风门上的进风口的驱动机构。

蒸发风机、换热器芯体和风门机构沿上下方向顺序设置,或者换热器芯体、蒸发风机和风门机构沿上下方向顺序布置。

换热器芯体采用微通道铝扁管结构,微通道铝扁管上设有开孔铝片。

蒸发风机的叶轮的转动轴线与活动风板的转动轴线相平行。

壳体上设有与内部进风口相连通的壳体内进风口和与外部进风口相连通的壳体外进风口,内部进风口与壳体内进风口相连通形成内部进风通道,外部进风口与壳体外进风口相连通形成外部进风通道,壳体与风门机构之间设有用于隔开内部进风通道和外部进风通道的隔板。

外部进风门和内部进风门左右设置,外部进风门和内部进风门相连接并呈“V”字型结构,“V”字形结构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于壳体的左、右侧壁上,壳体外进风口设于壳体的底壁上,壳体内进风口设于壳体的右侧壁上,隔板的一端连接于“V”字型结构的底部,另一端连接于壳体的底壁上于壳体外进风口的右侧。

隔板由水平设置的水平段和连接于水平段的右端的自左至右向下倾斜的倾斜段构成,水平段的左端连接于“V”字型结构的底部,倾斜段的下端连接于壳体的底壁上于壳体外进风口的右侧。

活动风板通过转动轴转动装配于壳体上,转动轴位于“V”字形结构的上侧的底部,外部进风门包括板状的外部进风门本体,外部进风门本体的上侧板面上于外部进风口外围设有第一上翻边,内部进风门包括板状的内部进风门本体,内部进风门本体的上侧板面上于内部进风口的外围设有第二上翻边,活动风板的两侧板面分别与第一上翻边、第二上翻边密封配合以将外部进风口、内部进风口关闭。

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和设于电机上的制动器,电机设于壳体的底壁上,制动器使活动风板在转动之后可固定于内、外进风口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汽车除霜器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换热器和蒸发风机,壳体内于换热器和蒸发风机的下侧设有风门机构。由于风门机构设于壳体内于换热器和蒸发风机的下侧,风门机构的设置不会增加除霜器整体的宽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汽车除霜器对前风挡进行除霜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汽车的实施例中汽车除霜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汽车的实施例中换热器芯体与蒸发风机的布置示意图。

图中:1、壳体;2、换热器芯体;3、蒸发风机;4、内部进风门;41、内部进风口;42、内部进风门本体;43、第二上翻边;5、外部进风门;51、外部进风口;52、外部进风门本体;53、第一上翻边;6、壳体内进风口;7、壳体外进风口;8、转动轴;9、活动风板;10、电机;11、隔板;12、水平段;13、倾斜段;14、前风挡玻璃;15、仪表台风道;16、进水口;17、出水口;18、出风口;19、过渡风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图中的箭头方向指的是气流方向。本实用新型中的汽车为客车。汽车包括汽车除霜器,汽车除霜器包括壳体1,壳体1内设有换热器和蒸发风机3,换热器包括换热器芯体2,壳体1内于换热器芯体2和蒸发风机3的下侧设有风门机构,蒸发风机3、换热器芯体2和风门机构沿上下方向顺序设置。

风门机构包括内部进风门4和外部进风门5,内部进风门4上设有用于汽车内部空气进入的内部进风口41,外部进风门5上设有用于汽车外部空气进入的外部进风口51,外部进风门4和内部进风门5左右设置并相连接并呈“V”字型结构,“V”字形结构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于壳体的左、右侧壁上。外部进风门5包括板状的外部进风门本体52,外部进风门本体52的上侧板面上于外部进风口外围设有第一上翻边53,内部进风门4包括板状的内部进风门本体42,内部进风门本体42的上侧板面上于内部进风口的外围设有第二上翻边43。风门机构还包括通过转动轴8转动装配于壳体1上的活动风板9和用于驱动活动风板9转动的驱动机构,活动风板9的两侧板面分别用于打开或者关闭对应侧的风门上的进风口,驱动机构包括电机10和设于电机上的制动器,电机设于壳体的底壁上,转动轴8为电机的输出轴。转动轴8位于“V”字形结构的上侧的底部。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活动风板9转动,活动风板9的两侧板面分别与第一上翻边53、第二上翻边43密封配合以将外部进风口51、内部进风口41关闭。制动器控制电机使活动风板9在转动之后固定于内、外进风口之间,活动风板9在内、外进风口之间的停留位置不同,室外进风和室内进风的进风比例就不同。

壳体1上设有与内部进风口41相连通的壳体内进风口6和与外部进风口51相连通的壳体外进风口7,壳体内进风口6设于壳体的右侧壁上,壳体外进风口7设于壳体1的底壁上,内部进风口41与壳体内进风口6相连通形成内部进风通道,外部进风口51与壳体外进风口7相连通形成外部进风通道。壳体与风门机构之间设有用于隔开内部进风通道和外部进风通道的隔板11,隔板11由水平设置的水平段12和连接于水平段由右端的自左至右向下倾斜的倾斜段13构成,水平段12的左端连接于“V”字型结构的底部,倾斜段13的下端连接于壳体的底壁上于壳体外进风口的右侧,隔板11的结构形式使得壳体外进风口7和壳体内进风口6的面积尽可能大,进风口面积增大,气流进气面积也就增大,有效降低气流阻力,增大除霜风量。

换热器芯体2采用微通道铝扁管结构,微通道铝扁管上设有开孔铝片,微通道铝扁管与开孔铝片通过钎焊连接为一体。采用微通道铝扁管结构的换热器芯体,换热性能好,选取厚度较小、宽度较小的换热器芯体就可获得较大的换热效率、较大的换热功率。换热器芯体2的厚度(图3中H2为换热器芯体的厚度)影响着除霜器的整体高度,换热器芯体2的厚度减小有助于减低除霜器的整体高度;换热器芯体2的宽度(图3中D2为换热器芯体的宽度)决定着除霜器整体的宽度,减小换热器芯体的宽度,有助于减小除霜器的宽度。换热器芯体的厚度减小、宽度减小均有助于除霜器整体的体积。而且换热器芯体厚度的减小,使得气流通过换热器芯体的流程缩短,流程缩短有助于减小气流阻力,增大除霜器整体出风量。

在汽车布局有限空间内,要满足除霜器的通用条件,除霜器的整体高度有一个上限值。该上限值约束着壳体内的各零部件在高度上要做到最佳值,也要求零件之间的相互位置达到最佳值。蒸发风机3与换热器芯体2之间在上下方向上的距离(图3中H1为蒸发风机与换热器芯体之间在上下方向上的距离)也影响着除霜器的整体高度。蒸发风机3与换热器芯体2之间在上下方向上的距离小的话会对除霜出风量产生负面影响,蒸发风机3与换热器芯体2之间在上下方向上的距离大的话可能会造成除霜器的整体高度过大而不满足上限值的要求。根据上述条件限制,蒸发风机3与换热器芯体2之间在上下方向上的距离设计出一个临界值,在该临界值下风量性能最大化,再增大对风量影响可忽略,也就是说该临界值不仅满足整体高度的上限值要求,也不会对出风量性能产生影响。

风门机构主要用于向壳体内引进空气流,空气流引入之后经加热之后被输送到前风挡玻璃或侧窗玻璃,将玻璃上的水雾除掉。风门机构有室外进风、室内进风、混合进风三种进风模式。进风面积的大小决定整体除霜器的气流通过进风门的局部阻力,风门上进风口与换热器芯体的相对位置决定着这段距离的沿程阻力,这两部分的阻力之和,是除霜器空气侧气流阻力的组成部分。有效调整进风面积和进风口相对于整体气流通道的位置,会有效降低局部阻力,对除霜系统出风量增加起到重要作用,直接支撑除霜器功率性能指标。但一般情况,受空间约束,风门机构的大小是受边界条件约束,不能无限制的增大。且同时又需考虑兼顾室内进风、室外进风的可调功能,还有除霜器滤网布置空间;所以,在有效的空间内将风门面积和风门位置设计合理,是一个技术课题。通过将风门机构移至壳体内部,在内部设计风门机构,实现内外进风可调、进风门尺寸最大化、外形上去除风门机构凸出部分。在风门设计上,使得进风面积增大有效至极致,缩短进风距离(进风门与换热器芯体的相对流程差值)、减小进风阻力,提升出风量;合理设计进风口位置与换热器芯体的相对位置,增大换热器的有效利用率,从而增大除霜器的换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中的除霜器,体积小,功率大,同时兼具内、外进风比例可调的功能。因为除霜器的体积小、功率大,所以除霜器的通用性强,可以适用车内安装空间较小的场合。

本实用新型中汽车除霜器的其他实施例中,换热器芯、蒸发风机、风门机构沿上下方向顺序布置。

本实用新型中汽车的其他实施例中,活动风板的数量有两个,两个活动风板沿其转动周向间隔布置,两个活动风板之后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两个活动风板分别用于打开或者关闭对应侧的风门上的进风口。

本实用新型中汽车除霜器的实施例中,汽车除霜器的结构与汽车的实施例中汽车除霜器的结构相同,不再在此赘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