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座椅上固定架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20813阅读:526来源:国知局
安全座椅上固定架总成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部件,特别涉及一种安全座椅上固定架总成。



背景技术:

近年来,伴随着汽车业的迅猛发展,人们对儿童乘车安全保护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儿童安全座椅的使用越来越普遍。汽车用儿童安全座椅是一种专门为不同年龄段或体型儿童设计,安装在汽车内,能有效提高儿童乘车安全的座椅。ISOFIX(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 FIX,儿童安全座椅固定系统)是一个关于在汽车中安置儿童安全座椅的标准,其作用是在于使儿童安全座椅的安装变得快速而简单,刚性连接,会更安全;配备ISOFIX的儿童安全座椅就可以轻易地固定至汽车的ISOFIX接口中,增加安全性;当汽车出厂时ISOFIX接口就已经被装配在车里;儿童安全座椅生产商在儿童安全座椅上安装ISOFIX接头,这样ISOFIX儿童安全座椅就可以轻易地固定至汽车的ISOFIX接口中了。目前,在汽车后座座椅靠背骨架中一般设有安全座椅上固定部(与ISOFIX上拉带配合固定),上固定部与靠背本体通过上横板、下横板相连,为保证足够的结构强度,上横板、下横板设计成截面积较大的钣金件结构,不仅增加了材料损耗,提高安装难度,而且使得靠背骨架的重量较重,不利于车辆轻量化的实现。

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就需要一种安全座椅上固定架总成,减少钣金件的使用,减少材料损耗,降低安装难度,同时有利于降低靠背骨架的整体重量,利于车辆轻量化的实现。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座椅上固定架总成,减少钣金件的使用,减少材料损耗,降低安装难度,同时有利于降低靠背骨架的整体重量,利于车辆轻量化的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安全座椅上固定架总成,包括安全座椅上固定部、用于安装安全座椅上固定部的安装板及用于将安装板固定于座椅靠背骨架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采用若干根刚性杆连接而成。

进一步,所述刚性杆为圆杆结构,且刚性杆的直径为4mm-8mm。

进一步,所述固定架包括上支架和下支架,所述上支架的中部与安装板固定连接、左右两端均设有用于与座椅靠背骨架的纵管固定连接的连接部Ⅰ,所述下支架的上端与安装板固定连接、下端设有用于与座椅靠背骨架的下横管固定连接的连接部Ⅱ。

进一步,所述刚性杆为金属杆结构,所述上支架通过焊接方式与安装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下支架通过焊接方式与安装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上支架由一根刚性杆形成,上支架刚性杆的中部向下弯曲形成与安装板焊接的第一弯曲部、两端向外弯曲形成连接部Ⅰ,第一弯曲部的底部贴合安装板的上边沿,连接部Ⅰ以半包围的方式与纵管接触。

进一步,所述下支架由两根对称的刚性杆形成,下支架的两刚性杆的上部分别贴合安装板的左右边沿且顶端相向折弯形成与安装板焊接第二弯曲部、底端反向折弯形成连接部Ⅱ,所述第二弯曲部贴合安装板的上边沿。

进一步,所述安全座椅上固定部为一吊钩;所述吊钩包括水平的横梁部分、两个支脚部分以及将横梁部分的每一端与每个支脚部分一体连接的两个纵身部分,支脚部分垂直于所述横梁部分和纵身部分,两个支脚部分的间距大于横梁部分的长度。

进一步,所述吊钩的外表面设有耐腐蚀复合层,耐腐蚀复合层由从内往外依次设置的底层、中间层和外层组成,底层为磷化膜层,中间层为电泳漆膜层,外层为聚脂漆膜层,底层的厚度为70μm-180μm,中间层的厚度为60μm-150μm,外层的厚度为60μm-160μm。

进一步,所述下横管上对称设有两个用于固定背板的支耳,所述支耳上设有固定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安全座椅上固定架总成,安全座椅上固定部安装在专门的安装板上,且安装板通过专门的固定架与座椅靠背骨架连接,从而可以减少以致省略钣金件横板的设置,加上固定架由刚性杆连接而成,减少了材料损耗,降低了安装难度,同时有利于降低靠背骨架的整体重量,利于车辆轻量化的实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安全座椅上固定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安全座椅上固定架总成,包括安全座椅上固定部9、用于安装安全座椅上固定部9的安装板1及用于将安装板1固定于座椅靠背骨架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采用若干根刚性杆连接而成;座椅靠背骨架包括外框,外框为座椅靠背骨架的主体结构,其他部件均与外框相连而组合成靠背骨架,安装板1通过固定架固定在外框中;外框包括上横管21和两根平行设置并分别连接在上横管21两端的纵管22,两纵管22之间设有一与上横管21平行的下横管23;安全座椅上固定部9用于与ISOFIX上拉带相连,可把约束力传递到车辆结构上;安装板1的尺寸大小只要能满足安全座椅上固定部9的安装即可,无须作为靠背骨架的支撑件;刚性杆为在较大外力作用下才发生微量的弹性变形的杆件,即具有较大的刚性;由于安全座椅上固定部9安装在专门的安装板1上,且安装板1通过专门的固定架与外框连接,从而可以减少以致省略钣金件横板的设置,加上固定架由刚性杆连接而成,减少了材料损耗,降低了安装难度,同时有利于降低靠背骨架的整体重量,利于车辆轻量化的实现。

本实施例中,所述刚性杆为圆杆结构,且刚性杆的直径为4mm-8mm;圆杆结构有利于使杆件在实现轻量化的同时具有较大的刚性,且便于加工成型;刚性杆的直径越大,质量越重,但相对的对安装板1的支撑效果更强;本实施例中,刚性杆的直径优选为6mm。

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架包括上支架41和下支架42,所述上支架41的中部与安装板1固定连接、左右两端均设有用于与座椅靠背骨架的纵管22固定连接的连接部Ⅰ41b,所述下支架42的上端与安装板1固定连接、下端设有用于与座椅靠背骨架的下横管23固定连接的连接部Ⅱ;纵管22可由上横管21向下延伸形成,以使外框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上横管21、纵管22及下横管3呈金属管状结构,进一步有利于车辆轻量化的实现;上支架41和下支架42的配合使得安装板1定位牢固,提高安全座椅上固定部9的稳固度;所述刚性杆为金属杆结构,所述上支架41通过焊接方式与安装板1固定连接,所述下支架42通过焊接方式与安装板1固定连接,该连接方式便于加工,且连接稳固度高。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支架41由一根刚性杆形成,上支架41刚性杆的中部向下弯曲形成与安装板1焊接的第一弯曲部41a、两端向外弯曲形成连接部Ⅰ41b,第一弯曲部41a的底部贴合安装板1的上边沿,连接部Ⅰ41b以半包围的方式与纵管22接触;上支架41本身具有对称的结构,其由一根刚性杆通过相关折弯形成,可有效增强其结构强度;第一弯曲部41a呈梯形,连接部Ⅰ41b呈弧形;安装板1的上边沿设有翻边,便于第一弯曲部41a的定位,便于焊接的实现。

本实施例中,所述下支架42由两根对称的刚性杆形成,下支架42的两刚性杆的上部分别贴合安装板1的左右边沿且顶端相向折弯形成与安装板1焊接第二弯曲部42a、底端反向折弯形成连接部Ⅱ(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二弯曲部42a贴合安装板1的上边沿;相向折弯是指两刚性杆朝彼此的方向折弯;反向折弯则指两刚性杆沿相反的方向折弯;第二弯曲部42a与第四弯曲部均为横杆结构,使得下支架42的刚性杆呈“Z”字形,便于焊接;同时第二弯曲部42a与第一弯曲部41a相焊接,提高固定架的整体性,提高对安装板1的支撑性能。

本实施例中,所述安全座椅上固定部9为一吊钩;优选地,吊钩包括水平的横梁部分91、两个支脚部分92以及将横梁部分91的每一端与每个支脚部分92一体连接的两个纵身部分93,支脚部分92垂直于所述横梁部分91和纵身部分93,两个支脚部分92的间距大于横梁部分91的长度,并且,吊钩关于经过横梁部分91的中心点且与横梁部分91垂直的中心面对称;此外,吊钩的外表面设有耐腐蚀复合层,耐腐蚀复合层由从内往外依次设置的底层、中间层和外层组成,底层为磷化膜层,中间层为电泳漆膜层,外层为聚脂漆膜层,底层的厚度为70μm-180μm,中间层的厚度为60μm-150μm,外层的厚度为60μm-160μm,从而增强吊钩在恶劣环境下的耐腐蚀性,实现了在恶劣环境下对耐腐蚀性的要求。

本实施例中,所述下横管3上对称设有两个用于固定背板的支耳5,所述支耳上设有固定孔51;便于背板的固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下横管3上设有用于支撑座椅泡沫的支撑架6,所述支撑架6也采用刚性杆连接而成;便于座椅泡沫的固定和成型。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