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轮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60937发布日期:2018-09-05 00:41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行李手推车、送货手推车、家具用品或医院病床等诸如此类的重载产品安装有车轮装置以方便移动。然而,这些传统的车轮装置在转动期间产生大量噪音,这(至少可以说)对上述产品的搬移者造成困扰。

因此,本发明的目标是提供车轮装置以及包含至少一个这种车轮装置的车轮组件,所述车轮装置和车轮组件消除了上述缺点,或至少为商贸企业和公众提供了有用的替代品。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车轮装置,所述车轮装置包括外轮,至少一个内轮至少部分地容纳在所述外轮中,以及至少一个大体呈环形的阻尼件,所述阻尼件位于所述外轮和所述内轮之间并将两者分隔开,其中所述阻尼件能够在第一配置和第二配置之间变形;在第一配置,所述内轮的几乎整个外周缘与所述阻尼件的内壁构件接触;在第二配置,所述内轮的至少部分外周缘脱离与所述阻尼件的内壁构件的接触,而且其中,在使用中,所述内轮能够相对于所述阻尼件旋转。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轮组件,所述车轮组件包括至少一个车轮装置,所述车轮装置通过轮轴与连接件接合,以使所述至少一个车轮装置相对于所述连接件进行旋转运动;所述车轮装置包括外轮,至少一个内轮至少部分地容纳在所述外轮中,以及至少一个大体呈环形的阻尼件,所述阻尼件位于所述外轮和所述内轮之间并将两者分隔开来,其中所述阻尼件是在第一配置和第二配置之间变形;在第一配置,所述内轮的几乎整个外周缘与所述阻尼件的内壁构件接触;在第二配置,所述内轮的至少部分外周缘脱离与所述阻尼件的内壁构件的接触,而且其中,在使用中,所述内轮可相对于所述阻尼件旋转。

现在将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轮装置,描述仅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行,并参考说明书附图,其中:

附图1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车轮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附图2是根据本发明包括图1所示的车轮装置的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车轮组件的剖视图;

附图3是根据本发明包括两个图1所示的车轮装置的第二优选实施方式的车轮组件的剖视图;和

附图4是图2所示的车轮组件在装载负荷时的剖视图。

附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车轮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并且所述车轮装置总体上标记为10。车轮装置10包括圆形外轮12,外轮12包括外环14,外环14与中心圆盘16固定连接。外轮12由硬质橡胶双重注射而制成,并由此与中心圆盘16接合(中心圆盘16由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制成),外轮12具有中心圆孔18。外环14因此是由硬质橡胶制成。两个圆形凹槽20形成在中心圆盘16的两侧。在中心圆盘16的两个主表面22的每一个主表面上形成多个同心凹槽或至少一个螺旋凹槽。

在外轮12的每一侧具有环形橡胶阻尼件24。橡胶阻尼件24由橡胶(如硅树脂)制成。每个橡胶阻尼件24包括平坦的纵向端面26和带有圆形凹槽28的相对端面。橡胶阻尼件24的外径与外轮12的圆形凹槽20的内径相同,以便当车轮装置10被适当地装配时,橡胶阻尼件24能够容纳在外轮12的圆形凹槽20内,使得橡胶阻尼件24的整个外周缘23与外轮12的凹槽20的整个内壁21接触。橡胶阻尼件24的厚度与外轮12的凹槽20的深度相同,使得橡胶阻尼件24完全容纳在外轮12的凹槽20内。每个橡胶阻尼件24具有中心圆孔30,中心圆孔30具有与外轮12的中心圆盘16的中心圆孔18相同的直径。当橡胶阻尼件24被容纳在外轮12的相应凹槽20时,橡胶阻尼件24的中心圆孔30与外轮12的中心圆孔18对齐。

圆形滑动垫圈32分别靠近每个橡胶阻尼件24并位于外轮12的相对侧。圆形滑动垫圈32是由塑料(例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或聚氨酯)或金属(例如,铜或钢)制成。圆形滑动垫圈32的外径与所述橡胶阻尼件24的圆形凹槽28的内径相同,因而圆形滑动垫圈32能够完全容纳在所述橡胶阻尼件24的相应的圆形凹槽28内。每个圆形滑动垫圈32具有中心圆孔34,其直径与外轮12的中心圆孔18的直径相同。当橡胶滑动垫圈32容纳在橡胶阻尼件24的相应的圆形凹槽28时,滑动垫圈32的中心孔34及橡胶阻尼件24的中心孔30都与外轮12的中心圆孔18对齐。

圆形内轮36靠近每个滑动垫圈32并位于橡胶阻尼件24的相对侧,圆形内轮36是由塑料(例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或金属(例如,铝)或金属合金(例如,镁合金)制成。内轮36具有大致平坦的圆盘38和空心的圆柱形构件40,圆柱形构件40离开所述圆盘38并朝着所述外轮12延伸。圆柱形构件40的外径小于滑动垫圈32的中心圆孔34的直径、橡胶阻尼件24的中心孔30的直径、以及外轮12的中心圆孔18的直径;这样当装配完成时,内轮36的空心的圆柱形构件40延伸穿过滑动垫圈32的中心圆孔34、橡胶阻尼件24的中心孔30、以及外轮12的中心圆孔18。内轮36的外径与橡胶阻尼件24的圆形凹槽28的内径相同,以便滑动垫圈32容纳在橡胶阻尼件24的相应的圆形凹槽28内。

此外,当车轮装置10被适当地装配且如附图2所示时:

(a)滑动垫圈32和内轮36完全容纳在橡胶阻尼件24的相应的圆形凹槽28内;

(b)两个内轮36的中空的圆柱形构件40的两个自由端42彼此抵靠;

(c)每个相应的内轮36的每个平坦的圆盘38与相应的橡胶阻尼件24的环形纵向表面31共面,橡胶阻尼件24也与相应的外轮12的环形纵向表面19共面;和

(d)当车轮装置10处于未加载状态时,每个内轮36的平坦的圆盘38的整个外周缘37与相应的橡胶阻尼件24的凹槽28的圆形内壁29接触。

中空的圆柱形构件40的内径与轮轴44的外径相同或略大于轮轴44的外径,以便在轮轴44被适当地装配时,轮轴44容纳在两个空心的圆柱形构件40内,两个圆柱形构件40相互抵靠并以端对端的方式对齐。

图2示出总体标记为100的车轮组件,其中组装好的车轮装置10通过轮轴44与连接件46接合,其中车轮装置10可相对于连接件46围绕所述轮轴44的纵向轴线l-l旋转。连接件46可附接至另一物体(例如行李手推车、送货手推车、家具用品或医院病床),或与另一物体整合为一体。车轮组件100安装有车轮装置10以方便该物体的移动。

在图2中还可以看出,车轮装置10关于轴线a-a对称,所述轴线a-a将外轮12平分并垂直于车轮装置10的纵向轴线,当轮轴44接纳在所述车轮装置10内时,车轮装置10的纵向轴线与轮轴44的纵向轴线l-l重合。

图3示出了车轮组件的第二优选实施方式,车轮组件总体标记为200,其中两个车轮装置10经由单个轮轴144与连接件146接合,使得所述车轮装置10可以相对于连接件146围绕轮轴144的纵向轴线m-m旋转。连接件146可以附接至另一物体(例如,行李手推车、送货手推车、家具用品或医院病床),或与另一物体整合为一体。在每个车轮装置10的外部纵向侧设置有端板148,并且在每个车轮装置10的内部纵向侧设置有间隙垫圈150,间隙垫圈150分隔相应的车轮装置10和连接件146。

现在转向图4,其示出当车轮装置10被加载负荷时(即,当显著的力量径向地施加在所述橡胶阻尼件24上的时候)车轮装置10的构造。例如,当车轮装置10通过轮轴44间接地与另一个物体(例如,行李手推车)接合时,该物体将对轮轴44施加压力,轮轴44继而通过内轮36向所述橡胶阻尼件24和外轮12施加垂直向下的力(如图4中的箭头f所示)。由于橡胶阻尼件24的可变形性和所述外轮12的刚性,橡胶阻尼件24的下部(即,更靠近地面g的部分)将被压缩,因而允许内轮36相对于滑动垫圈32下降,并且因此在橡胶阻尼件24和内轮36之间形成两个间隙60。间隙60的形成也是可能的,这一方面源于所述内轮36的圆柱形构件40的外径和滑动垫圈32的中心孔34的直径之间存在差异,另一方面也源于橡胶阻尼件24的中心孔30的直径和外轮12的中心圆孔18的直径之间存在差异。

换言之,当车轮装置10被卸下负载时,内轮36的每个圆盘38的整个外周缘37与相应的橡胶阻尼件24的圆形凹槽28的内壁29接触。当车轮装置10在使用中被装载负荷,由于橡胶阻尼件24的变形,内轮36的每个圆盘38的一部分外周缘37不与相应的橡胶阻尼件24的圆形凹槽28的内壁29接触,从而在内轮36和所述橡胶阻尼件24之间的上部(即离地面g较远的部分)产生间隙60,但应该理解的是,随着车轮装置10的旋转,实际上所述内轮36的圆盘38的外周缘37的不同部分相继脱离与橡胶阻尼件24的圆形凹槽28的内壁29的接触。还应该注意的是,车轮装置10在使用中的旋转运动期间,内轮36相对于所述车轮装置10的其余部分围绕轮轴44的纵向轴线l-l旋转。

据发现,通过车轮装置10如上所述的布置和结构,特别是橡胶阻尼件24在装载负荷时的变形,车轮装置10在操作期间产生的噪音显著减少。另外,由于橡胶阻尼件24将内轮36与外轮12分开,因此,减少了在车轮装置10旋转期间从地面通过外轮12传递至所述内轮36的振动冲击。在外轮12的中心圆盘16的两个相对的主表面22上的同心凹槽或至少一个螺旋凹槽也有助于在车轮装置10在地上旋转期间,减少来自地面的振动冲击通过外轮12到内轮36的传递。

应该理解的是,以上仅示出本发明可以付诸实施的一些范例,并且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精髓的情况下对其进行各种修改和/或变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