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高效两栖航行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30166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高效两栖航行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适用于两栖的船舶,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高效两栖航行器,属于船舶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适用于船舶登陆的推进装置中,以申请号为CN201310150408.2的一种登陆艇及其制造方法为例,机构的设计以及控制普遍较为复杂。尚未见到有一个依靠轮子变形作为船舶在水中和陆地运动的推进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新型高效两栖航行器,具有易于控制、便于维修以及加工制造简单等特点。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两栖航行器后端的两个推进装置结构相同,均包括设置在航行器内的舵机、与舵机输出端连接的内盘、设置在内盘外侧的外盘、轮辐、轮胎,所述内盘上均匀设置有三根内盘转轴,外盘上均匀设置有三根外盘滑动轴,轮辐是由三段分轮毂组成的圆形结构,轮胎也是由三段分轮胎组成的圆形结构,轮毂与轮胎组成变形轮,且每段分轮毂的一端与内盘转轴铰接、另一端与对应的分轮胎连接,每段分轮毂上设置有曲线轴槽,外盘滑动轴设置在对应的曲线轴槽内。

本发明还包括这样一些结构特征:

1.两栖航行器在陆地运动时,所述推进装置的变形轮不变形;两栖航行器在水中航行时,所述推进装置的舵机工作,使变形轮变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研究一种基于新型高效两栖航行器的船舶登陆推进装置,设计出一种由通过转轴和摇杆的传动,将该推进转置在结构上变形从而实现水中与陆地推进方式的转换。连杆和摇杆的机械结构设计和加工制造比较简单,使整个装置的功能便于实现。另外,由一个舵机作为转换的动力系统,通过比较简单的机械传动,实现该推进装置的预期的运动轨迹,其控制容易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陆地推进原理图。

图2是本发明的水中推进原理图。

图3是本发明的陆地运动图。

图4是本发明的水中运动图。

图中:1.外盘,2.曲线轴槽,3.轮辐,4.内盘转轴,5.内盘,6.舵机,7.外盘滑动轴,8.轮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发明主要应用于船舶领域,包括舵机6,外盘1,外盘滑动轴7,内盘5,内盘转轴4,曲线轴槽2,轮胎8,船体。该推进装置有三个完全相同的模块组成,本发明装置通过舵机带动内盘5转动,内盘5带动内盘转轴4运动,内盘转轴4带动轮辐3运动。轮辐3上有曲线轴槽2,曲线轴槽2安装在外盘滑动轴7上。内盘转轴4的带动轮辐3运动,同时在曲线轴槽2在外盘滑动轴7的约束下相对外盘滑动轴滑动,当曲线轴槽2的另一端滑动到外盘滑动轴时,内盘5停止转动并锁定,能够比较相似于螺旋桨的结构特征,此时形成在水中应用的推进装置。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外盘1上均布三个外盘滑动轴2,相当于曲柄滑块机构中联接铰链与滑块的连杆;内盘5上均布三个内盘转轴4,相当于曲柄滑块机构中联接铰链与转盘中心的曲柄;当舵机6带动内盘5转动时,内盘转轴4与外盘滑动轴7发生相对转动,相当于曲柄滑块机构中连杆转动时,改变了滑块与曲柄端之间的距离,使外盘滑动轴7在轮辐3上的曲线轴槽中滑动,从而使变形轮C处的搭接边发生错位,完成变形轮的变形。同理,当舵机6带动内盘5反方向转动时,变形轮将自动复形。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推进装置的三部分在搭接边处错位,变形为可以拨水的推进装置。

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推进装置用在船舶登陆。

如图4所示,本发明的推进装置的用在船舶在水中航行。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