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手的操作旋钮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21592发布日期:2018-11-30 23:16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扶手的操作旋钮装置。

背景技术

在车辆的车厢内的后部配置有后座单元。后座单元具有:左、右座;和配置于左、右座之间的扶手。扶手形成为,其在作为扶手的使用位置、和与左、右座的椅背并排的收装位置之间可转动。后座单元具有将扶手保持于收装位置的锁定机构。扶手具有解除锁定机构的锁定的解除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作为解除装置的一个例子,设计有一种操作旋钮装置。操作旋钮装置具有:旋钮主体,其形成有操作旋钮;和壳体,其配置于旋钮主体的周围且固定于扶手。壳体具有使操作旋钮露出的开口部。壳体以旋钮主体通过操作可移动的状态支承该旋钮主体。车辆的乘员(包括司机)从壳体的开口部操作操作旋钮,来解除锁定机构的锁定。乘员将被解除锁定的扶手从收装位置转动至使用位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5-287724号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如上所述,壳体具有开口部。另外,由于旋钮主体为可动部件,因此在旋钮主体和壳体之间会留有间隙。因此,有时硬币等小物件从壳体的开口部经由该间隙落入到操作旋钮装置的内部。落入到操作旋钮装置的内部的小物件不容易取出。因此,希望提供一种可防止小物件落下的操作旋钮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防止小物件落下的扶手的操作旋钮装置。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扶手的操作旋钮装置采用了以下的结构。

(1)一种扶手的操作旋钮装置(例如,实施方式中的操作旋钮装置10),其通过解除对扶手(例如,实施方式中的扶手8)的锁定,来使扶手能够转动至使用状态,该扶手的操作旋钮装置具有:旋钮主体(例如,实施方式中的旋钮主体30),其具有操作旋钮(例如,实施方式中的操作旋钮32);和第1壳体(例如,实施方式中的内壳50),其配置于所述旋钮主体的周围,使所述操作旋钮从第1开口部(例如,实施方式中的第1开口部55)露出,所述第1壳体具有多个壳体突起(例如,实施方式中的壳体突起60),该壳体突起从所述第1开口部的下缘部的下部区域(例如,实施方式中的下部区域54a)朝向所述旋钮主体突出,所述旋钮主体具有多个主体突起(例如,实施方式中的主体突起40),该主体突起朝向所述第1壳体的所述下部区域突出,所述多个壳体突起和所述多个主体突起在从上方观察时呈交错配置。

存在小物件从内壳的第1开口部进入到操作旋钮装置的情况。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交错配置的多个主体突起和多个壳体突起也会接住小物件。据此,能够防止小物件从旋钮主体和内壳之间的间隙落入到操作旋钮装置的内部。

(2)所述壳体突起中,上半部(例如,实施方式中的上半部60a)的突出高度比下半部(例如,实施方式中的下半部60b)的突出高度低。

由于上半部的突出高度较低,因此,不容易通过内壳的第1开口部看到壳体突起。因此,能够提高操作旋钮装置的外观性。

(3)从上方观察时,所述主体突起的宽度(例如,实施方式中的宽度40w)比所述壳体突起的宽度(例如,实施方式中的宽度60w)大。

此时,相邻的主体突起之间的间隙变小。因此,能够防止小物件落入到内壳的壳体突起和旋钮主体之间的间隙。

(4)所述主体突起中,上端部(例如,实施方式中的上端顶端部40a)的突出高度比下端部(例如,实施方式中的下端顶端部40b)的突出高度高。

由于上端部的突出高度较高,因此,主体突起能够可靠地接住小物件。由于下端部的突出高度较低,能够实现旋钮主体30的轻量化。

(5)所述壳体突起的顶端部(例如,实施方式中的下半部60b的上端顶端部60b)被配置为,比所述主体突起的顶端部(例如,实施方式中的上端顶端部40a)更靠近所述旋钮主体设置。

此时,不会在壳体突起和主体突起之间产生沿前后方向的间隙。因此,能够可靠防止小物件落下。

(6)该扶手的操作旋钮装置还具有第2壳体(例如,实施方式中的外壳20),该第2壳体覆盖所述第1壳体的所述第1开口部的周缘部,且使所述操作旋钮从第2开口部(例如,实施方式中的第2开口部24)露出,所述主体突起的上端部(例如,实施方式中的上端顶端部40a)被配置为,比所述第2开口部的下缘部(例如,实施方式中的下缘部25)更靠下方设置。

由于主体突起的上端部被配置于下方,因此,不容易通过外壳的第2开口部看到主体突起。因此,能够提高操作旋钮装置的外观性。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交相配置的多个主体突起和多个壳体突起接住小物件。据此,能够防止小物件从旋钮主体和内壳之间的间隙落入到操作旋钮装置的内部。

附图说明

图1是车辆的后座单元的立体图。

图2是实施方式中扶手的操作旋钮装置的主视图。

图3是从前方观察的旋钮主体的立体图。

图4是从前方观察的内壳的立体图。

图5是从后方观察的操作旋钮装置的立体图。

图6是沿图2的ⅵ-ⅵ线的剖视图。

图7是沿图6的ⅶ-ⅶ线的内壳的剖视图。

图8是沿图6的ⅷ-ⅷ线的局部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8扶手;10操作旋钮装置;20外壳(第2壳体);24第2开口部;25下缘部;30旋钮主体;32操作旋钮;40主体突起;40a上端顶端部(上端部、顶端部);40b下端顶端部(下端部);40w宽度;50内壳(第1壳体);54a下部区域;55第1开口部;60壳体突起;60a上半部;60b下半部;60b上端顶端部(顶端部);60w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扶手的操作旋钮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以下的说明中使用的x方向、y方向和z方向定义为如下。x方向表示车辆的前后方向,其中,+x方向表示车辆的前方,-x方向表示车辆的后方。y方向表示车辆的左右方向。z方向表示车辆的上下方向,其中,+z方向表示车辆的上方,-z方向表示车辆的下方。x方向、y方向和z方向不一定严格按照上述定义的方向。例如,x方向也可以是从车辆的前后方向朝上下方向少许倾斜的方向。z方向也可以是从车辆的上下方向朝前后方向少许倾斜的方向。

图1是车辆的后座单元的立体图。在车辆的车厢的后部配置有后座单元1。后座单元1具有:右座1a、左座1b和扶手8。左、右座1a、1b具有:椅座2、椅背4和头枕6。扶手8配置在左、右座1a、1b的椅背4之间。扶手8形成为,其在作为扶手的使用位置、和与左、右座1a、1b的椅背4并排的收装位置之间可转动。扶手8在被配置于收装位置的状态下,作为中央座1c的椅背4发挥作用。后座单元1具有将扶手8保持于收装位置的锁定机构(未图示)。扶手8具有操作旋钮装置10,该操作旋钮装置10作为解除锁定机构的锁定的解除装置。

操作旋钮装置10在扶手8配置于收装位置的状态下,从扶手8在+x方向上的表面露出。操作旋钮装置10在中央具有操作旋钮32(参照图3)。当车辆的乘员进行将操作旋钮32向-z方向的拉下操作时,锁定机构的锁定被解除。据此,能够将扶手8从收装位置转动至使用位置。

图2为实施方式中扶手的操作旋钮装置的主视图。操作旋钮装置10具有:旋钮主体30、内壳(第1壳体)50和外壳(第2壳体)20。操作旋钮装置10通过内壳50的安装部51安装于扶手。

图3是从前方观察的旋钮主体30的立体图。旋钮主体30由树脂材料等形成为一体。旋钮主体30具有:基座部31、操作旋钮32和伸出部34。基座部31形成为,从+x方向观察时呈矩形状。操作旋钮32从基座部31向+x方向突出。操作旋钮32形成为,在y方向上具有规定的宽度,从+z方向观察时呈大致的矩形状。车辆的乘员通过按压操作旋钮32在+z方向的表面,来向-z方向拉下操作旋钮32。伸出部34从基座部31向+x方向伸出。伸出部34形成为,从操作旋钮32在-z方向上的表面连续延伸至基座部31在-z方向上的端部。

图5是从后方观察的操作旋钮装置的立体图。旋钮主体30具有:沿-x方向突出的连接部36和卡合部37。连接部36连接于锁定机构(未图示)。卡合部37卡止于内壳50,来限制旋钮主体30在x方向和y方向上的位置。

图4是从前方观察的内壳的立体图。内壳50由树脂材料等形成为一体。内壳50具有:后壁52、侧壁53和前壁54。后壁52与yz平面平行配置。后壁52具有第1窄缝56和第2窄缝57。如图5所示,在第1窄缝56插入有旋钮主体30的连接部36。在第2窄缝57插入有旋钮主体30的卡合部37。内壳50以旋钮主体30可沿z方向移动的状态支承该旋钮主体30。如图4所示,侧壁53从后壁52的周缘部向+x方向竖立设置。在侧壁53形成有用于安装于扶手的安装部51。

前壁54与yz平面平行配置。前壁54具有下部区域54a、凸缘区域54b和第1开口部55。下部区域54a配置于前壁54的-z方向侧(下部)。下部区域54a被配置成,与后壁52之间隔开规定距离且与后壁52相向。凸缘区域54b配置于前壁54的+z方向侧(上部)。凸缘区域54b从侧壁53在+x方向上的端部呈凸缘状延伸。第1开口部55配置于前壁54的中央部。第1开口部55由下部区域54a和凸缘区域54b包围。即,在第1开口部55的下缘部配置有下部区域54a。

图6是沿图2的ⅵ-ⅵ线的剖视图。内壳50配置于旋钮主体30的周围。旋钮主体30从内壳50的第1开口部55露出。第1弹簧支承部38从旋钮主体30的操作旋钮32沿-z方向形成。第2弹簧支承部58从内壳50的侧壁53的底部沿+z方向形成。在第1弹簧支承部38和第2弹簧支承部58之间配置有弹簧部件70。旋钮主体30通过弹簧部件70相对于内壳50被向+z方向施力。本申请中,在旋钮主体30被配置于+z方向的上端部(上止点:topdeadcenter(也称上死点))的状态下,对各部材的相互关系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外壳20由树脂材料等形成为一体。外壳20形成为,在从+x方向观察的主视时呈矩形状。外壳20具有:框部22、第2开口部24和筒部26(参照图6)。框部22沿着外壳20的外周部形成。第2开口部24形成于外壳20的中央部。第2开口部24形成为,在从+x方向观察的主视时呈矩形状。如图6所示,筒部26从第2开口部24的周缘部向-x方向竖立设置。外壳20覆盖内壳50的第1开口部55的周缘部。旋钮主体30从外壳20的第2开口部24露出。

(主体突起、壳体突起)

如图3所示,旋钮主体30具有多个主体突起40。主体突起40形成于旋钮主体30的伸出部34在-z方向上的端部。主体突起40形成于伸出部34在+x方向上的表面。主体突起40形成为,在从+x方向观察的主视时呈矩形状。主体突起40在y方向上的长度比在z方向上的长度长。多个主体突起40在y方向上的长度可以均相同,也可以部分不同。

如图6所示,主体突起40面向内壳50的下部区域54a而向+x方向突出。主体突起40包含有上端顶端部40a,该上端顶端部40a为主体突起40的、+z方向的上端且+x方向的顶端。主体突起40包含有下端顶端部40b,该下端顶端部40b为主体突起40的、-z方向的下端且+x方向的顶端。主体突起40的上端顶端部40a从伸出部34突出的高度(+x方向的高度)比下端顶端部40b从伸出部34突出的高度(+x方向的高度)高。主体突起40的突出高度从上端顶端部40a至下端顶端部40b呈连续性下降。主体突起40的、与y方向垂直的截面形状呈大致三角形状。

图7是沿图6的ⅶ-ⅶ线的内壳的截面图。内壳50具有多个壳体突起60。壳体突起60形成于内壳50中第1开口部55的下缘部的下部区域54a。并且,壳体突起60形成于下部区域54a在-x方向上的表面。壳体突起60形成为沿z方向延伸的突条。壳体突起60在y方向上的长度比在z方向上的长度短。多个壳体突起60在y方向上的长度也可以均相同,也可以部分不同。

如图6所示,壳体突起60沿-x方向(x负方向)朝向旋钮主体30突出。壳体突起60具有上半部60a和下半部60b。在本申请中,上半部60a和下半部60b被定义为如下。上半部60a是比壳体突起60在z方向的规定位置p更靠+z方向而配置的部分。下半部60b是比壳体突起60在z方向的规定位置p更靠-z方向(z负方向)而配置的部分。规定位置p可为壳体突起60在z方向的任意位置,而不局限于中央位置。上半部60a包含有上端顶端部60a,该上端顶端部60a为上半部60a的、+z方向的上端且-x方向的顶端。下半部60b包含有上端顶端部60b,该上端顶端部60b为下半部60b的、+z方向的上端且-x方向的顶端。壳体突起60的上半部60a从下部区域54a突出的高度(-x方向的高度)比下半部60b从下部区域54a突出的高度低。壳体突起60的-x方向的高度在上半部60a和下半部60b之间的规定位置p处变化。壳体突起60的、与y方向垂直的截面形状呈阶梯状。

如图3所示,多个主体突起40在y方向上排列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主体突起42、第2主体突起44、第3主体突起46和第4主体突起48共计4个主体突起40按照该顺序在y方向上排列配置。

如图7所示,多个壳体突起60在y方向上排列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壳体突起61、第2壳体突起63、第3壳体突起65、第4壳体突起67和第5壳体突起69共计5个壳体突起60按照该顺序在y方向上排列配置。

多个主体突起40和多个壳体突起60沿y方向交错配置。即,在本实施方式中,按照第1壳体突起61、第1主体突起42、第2壳体突起63、第2主体突起44、第3壳体突起65、第3主体突起46、第4壳体突起67、第4主体突起48和第5壳体突起69的顺序沿y方向配置。

图8是沿图6的ⅷ-ⅷ线的局部剖视图。在y方向上相邻的主体突起40和壳体突起60在y方向上隔开规定间隙而被配置。从+z方向(上方)观察时,主体突起40在y方向上的宽度40w比壳体突起60在y方向上的宽度60w大。壳体突起60的上半部60a的上端顶端部60a被配置于,与主体突起40的上端顶端部40a在x方向上位于大致相同的位置。壳体突起60的下半部60b的上端顶端部60b配置在比主体突起40的上端顶端部40a更靠-x方向侧(接近旋钮主体30)的位置。

如图6所示,在旋钮主体30被配置于上止点的状态下,主体突起40的上端顶端部40a被配置于比外壳20的第2开口部24在-z方向的下缘部25更靠-z方向侧。外壳20的筒部26包含有下端顶端部27,该下端顶端部27为筒部26的、-z方向的下端且-x方向的顶端。主体突起40的上端顶端部40a比外壳20的筒部26的下端顶端部27稍靠-z方向侧配置。筒部26的下端顶端部27被配置于,与壳体突起60的上半部60a的上端顶端部60a在x方向上位于大致相同的位置。

对上述结构的操作旋钮装置10的作用进行说明。在此,将作为小物件的硬币从图6所示的外壳20的第2开口部24进入的情况作为例子进行说明。

硬币进入外壳20的筒部26和旋钮主体30的伸出部34之间。此时,多个主体突起40接住硬币。如图8所示,主体突起40在y方向上的宽度40w比壳体突起60在y方向上的宽度60w大。因此,相邻的主体突起40之间的间隙较小。因此,硬币不会落入内壳50的壳体突起60和旋钮主体30的伸出部34之间的间隙。

如图6所示,主体突起40的上端顶端部40a比外壳20的筒部26的下端顶端部27稍靠-z方向侧配置。因此,外壳20和主体突起40之间在z方向上的间隙较小,则硬币不会进入该间隙。

当操作操作旋钮装置而使旋钮主体30向-z方向移动时,被多个主体突起40接住的硬币也向-z方向移动。此时,多个壳体突起60接住硬币。因此,硬币不会落入到旋钮主体30的主体突起40和内壳50的下部区域54a之间的间隙。如图8所示,壳体突起60的下半部60b的上端顶端部60b配置在比主体突起40的上端顶端部40a更靠-x方向侧。因此,不会在壳体突起60和主体突起40之间产生沿x方向的间隙。据此,多个壳体突起60能够可靠地接住硬币。

如此,由于多个主体突起40和多个壳体突起60交错配置,因此能够防止硬币从旋钮主体30和内壳50之间的间隙落入到操作旋钮装置10的内部。

以上详细叙述的本实施方式的扶手8的操作旋钮装置10具有如下的结构。内壳50具有多个壳体突起60,该壳体突起60从第1开口部55的下缘部的下部区域54a朝向旋钮主体30突出。旋钮主体30具有多个主体突起40,该主体突起40朝向内壳50的下部区域54a突出。多个壳体突起60和多个主体突起40被配置为,从+z方向(上方)观察时呈交错设置。

硬币等小物件,有时会从内壳50的第1开口部55进入到操作旋钮装置10。在该情况下,交错配置的多个主体突起40和多个壳体突起60接住小物件。据此,能够防止小物件从旋钮主体30和内壳50之间的间隙落入到操作旋钮装置10的内部。

壳体突起60中,上半部60a的突出高度比下半部60b的突出高度低。

由于上半部60a的突出高度较低,因此,不容易从内壳50的第1开口部55看到壳体突起60。因此,能够提高操作旋钮装置10的外观性。

当从+z方向(上方)观察时,主体突起40的宽度比壳体突起60的宽度大。

此时,相邻的主体突起40之间的间隙较小。因此,能够防止小物件落入到内壳50的壳体突起60和旋钮主体30之间的间隙。

主体突起40中,上端顶端部(上端部)40a的突出高度比下端顶端部(下端部)40b的突出高度高。

由于上端顶端部40a的突出高度较高,因此,主体突起40能够可靠地接住小物件。由于下端顶端部40b的突出高度较低,因此能够实现旋钮主体30轻量化。

壳体突起60的下半部60b的上端顶端部(顶端部)60b被配置成,比主体突起40的上端顶端部(顶端部)40a更靠近旋钮主体30。

根据该结构,不会在壳体突起60和主体突起40之间产生沿x方向的间隙。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小物件落下。

操作旋钮装置10还具有外壳20,该外壳20覆盖内壳50的第1开口部55的周缘部且使操作旋钮32从第2开口部24露出,主体突起40的上端顶端部(上端部)40a被配置为,比第2开口部24的下缘部25更靠下方设置。

由于主体突起40的上端顶端部40a被配置于下方,因此,不容易通过外壳20的第2开口部24看到主体突起40。因此,能够提高操作旋钮装置10的外观性。

此外,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其包含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的各种变形。即,上述的实施方式的结构只不过是本发明的一个例子,可进行适当地变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