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落水快速打开逃生通道的机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97202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落水快速打开逃生通道的机械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落水快速打开逃生通道的机械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汽车以其快捷、省时、舒适的优势赢得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然而随着汽车的增多,汽车的事故发生率也陡然上升,使得汽车安全性这个问题倍受关注。虽然就多种事故的发生而衍生出来的安全措施日趋成熟,但汽车落水这个问题一直没有设计出可行性的系统,而汽车一旦落入水中,遇难者的逃生几率少之又少,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飞速发展,汽车安全技术受到消费者以及汽车生产厂家的重视,在汽车生产成本中所占的比例日益增大,汽车安全技术已成为汽车发展的一个趋势。因此,设计出一种行之有效的汽车落水保护装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人们在遇到突发情况时无法正常进行冷静的思考与判断和可利用的时间短暂等情况,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落水打开逃生通道的机械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落水快速打开逃生通道的机械装置,旨在解决汽车落水情况下,由于水的压力无法正常打开车门而造成的不必要的伤亡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机械结构实现:

一种汽车落水快速打开逃生通道的机械装置,通过将所述汽车后挡风玻璃和后挡风玻璃框抽象为一个摇杆滑块机构,包括:所述汽车后挡风玻璃框和容纳在所述玻璃框内的玻璃组件,所述玻璃组件包括两块玻璃,其中,每块所述玻璃均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两块玻璃的第一侧用透明薄膜粘合在一起,所述两块玻璃的第二侧分别安装有被约束轴,所述玻璃框包括相对的两对边框,其中,所述两块玻璃左右两侧的两个边框分别设置有约束凹槽,所述两块玻璃中的第一玻璃的被约束轴能够以可滑动和可转动的方式插入所述约束凹槽内,并且所述两个边框分别设置有约束孔,所述两块玻璃中的第二玻璃的被约束轴能够以可转动的方式插入所述约束孔内。所述汽车后挡风玻璃框和后挡风玻璃抽象为一个摇杆滑块机构。

所述玻璃框为车辆的后挡风玻璃框,并且所述玻璃组件为所述车辆的后挡风玻璃。

可选的,所述第一玻璃为上玻璃,所述第二玻璃为下玻璃,并且所述两个边框分别为左边框和右边框。

所述上玻璃的上侧的被约束轴能够以可滑动和可转动的方式插入所述凹槽内,并且所述下玻璃的下侧的被约束轴能够以可转动的方式插入所述约束孔内。

所述两块玻璃通过透明薄膜粘合在一起,粘合所述两块玻璃的透明薄膜紧贴在所述两块玻璃的外侧。

所述的机械装置,还包括锁死装置,所述锁死装置用于锁死所述两块玻璃之间的相对位置,并且所述锁死装置被构造为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解除锁死使得所述两块玻璃能够相对运动。

在所述锁死装置锁死的状态下,所述两块玻璃粘合为一个整体的玻璃组件;在所述锁死装置解除锁死的状态下,所述第一玻璃的被约束轴能够沿所述左边框和所述右边框的凹槽运动并能够在所述凹槽内转动,所述第二玻璃的被约束轴能够在所述约束孔内转动,使得所述第一玻璃的被约束轴、所述左边框、所述右边框和所述第一玻璃的被约束轴相对的玻璃框之间形成逃生通道。

可选的,所述锁死机构由一个半径为r的半圆柱和一个长半轴为a、短半轴为b的半椭圆柱构成,所述半圆柱的半径r等于所述半椭圆柱的长半轴a,所述半圆柱的半径r大于所述半椭圆柱的短半轴b,且r-b=d。所述半圆柱和所述半椭圆柱等高。所述锁死机构的中心轴离所述玻璃左(右)边缘的距离大于d同时小于r的两玻璃交界线上的区间内。当所述锁死机构的半圆柱挡住所述两块玻璃时,所述两块玻璃被锁死在一个平面内,此时,所述汽车后挡风玻璃为正常状态;在所述锁死机构处于正常情况下绕所述锁死机构的中心轴(半圆柱和半椭圆柱共轴的轴)旋转一定角度后,所述锁死机构锁死状态被解除,此时可以打开所述逃生通道。

可选的,所述上玻璃上的被约束轴和所述下玻璃上的被约束轴可以是所述汽车后挡风玻璃上玻璃和所述汽车后挡风玻璃下玻璃的一部分,也可以是安装在所述汽车后挡风玻璃上玻璃和所述汽车后挡风玻璃下玻璃上的零件。

所述透明薄膜为pvb材料。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汽车落水打开逃生通道的机械结构,该结构巧妙的将汽车落水情况下所述汽车外面的水压转化为打开所述逃生通道的动力,解决了汽车落水情况下由于水的压力无法正常打开车门的难题,提高了汽车落水情况下被困乘客的获救几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图1为本发明汽车落水快速打开逃生通道的机械装置的机械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汽车落水快速打开逃生通道的机械装置的锁死机构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汽车落水快速打开逃生通道的机械装置的左玻璃框结构右视图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汽车后挡风玻璃框左右两侧约束凹槽,2、汽车后挡风玻璃上玻璃框,3、逃生通道,4、汽车后挡风玻璃左边框,5、汽车后挡风玻璃上玻璃,6、透明薄膜,7、汽车后挡风玻璃下玻璃,8、汽车后挡风玻璃下玻璃框,9、汽车后挡风玻璃右边框,10、汽车后挡风玻璃上玻璃第二侧被约束轴,11-1、锁死状态的锁死机构,11-2、打开状态的锁死机构,12、汽车后挡风玻璃下玻璃第二侧被约束轴,13、汽车后挡风玻璃框左右两侧的约束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更易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图1为本发明汽车落水快速打开逃生通道的机械装置的原理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汽车落水快速打开逃生通道的机械装置的锁死机构原理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汽车落水快速打开逃生通道的机械装置的玻璃框结构示意图。该机械结构通过将所述汽车后挡风玻璃和后挡风玻璃框抽象为一个摇杆滑块机构实现本发明的功能,包括:汽车后挡风玻璃左右边框两侧的约束凹槽(1)、汽车后挡风玻璃框左右两侧的约束孔(13)、被约束在后挡风玻璃框凹槽(1)内的被约束轴(10)、被约束在后挡风玻璃框左右两侧孔内(13)的被约束轴(12)、汽车后挡风玻璃上玻璃框(2)、汽车后挡风玻璃上玻璃框(2)和汽车后挡风玻璃上玻璃(5)之间的逃生通道(3)、汽车后挡风玻璃左边框(4)、汽车后挡风玻璃上玻璃(5)、连接汽车后挡风玻璃上玻璃(5)和汽车后挡风玻璃下玻璃(7)的透明薄膜(6)、汽车后挡风玻璃下玻璃(7)、汽车后挡风玻璃下玻璃框(8)、汽车后挡风玻璃右边框(9)、控制汽车逃生通道的开关(11)。汽车后挡风玻璃下玻璃(7)上的被约束轴(12)被约束在汽车后挡风玻璃框左右两侧的孔(13)内可以定轴转动,汽车后挡风玻璃上玻璃(5)上的被约束轴(10)被约束在后挡风玻璃左右边框两侧的凹槽(1)内,能沿后挡风玻璃左右边框两侧的凹槽(1)直线运动同时能沿定轴转动的同时沿约束轴(10)的轴线定轴转动,汽车后挡风玻璃上玻璃(5)和汽车后挡风玻璃下玻璃(7)通过透明薄膜(6)粘合在一起,整个后挡风玻璃框和后挡风玻璃抽象成一个摇杆滑块机构。

可选的,所述的汽车后挡风玻璃上玻璃(5)和汽车后挡风玻璃下玻璃(7)有一般的玻璃制成,所述的透明薄膜由特殊的透明pvb薄膜制成。

可选的,所述的汽车后挡风玻璃上玻璃(5)和汽车后挡风玻璃下玻璃(7)是相对的,当汽车车顶向下落水时,汽车后挡风玻璃上玻璃(5)具有下玻璃的功能,所述的汽车后挡风玻璃下玻璃(7)有上玻璃的功能。

可选的,所述的被约束轴(10)和被约束轴(12)可以是所述汽车后挡风玻璃下玻璃(7)和所述的汽车后挡风玻璃上玻璃(5)的一部分,也可以是两个独立的配套零件。

当所述汽车落水时,所述锁死机构(11)有状态(11-1)变为状态(11-2),所述锁死机构处于解除锁死状态,此时,所述汽车后挡风玻璃在所述汽车外面水压的驱动下,所述汽车后挡风玻璃下玻璃(7)沿所述汽车后挡风玻璃下玻璃框(8)定轴转动,从而带动所述汽车沿后挡风玻璃左右边框两侧的凹槽(1)直线运动的同时能沿定轴转动的同时沿约束轴(10)的轴线定轴转动,这样,所述汽车后挡风玻璃向内折叠,在所述的汽车后挡风玻璃上玻璃(5)上边缘和所述汽车后挡风玻璃上玻璃框(2)之间形成一个逃生通道(3)。

可选的,当所述的水压无法驱动所述逃生通道打开时,可以给所述的汽车后挡风玻璃上玻璃(5)一个如附图1所述的驱动力f或给所述的汽车后挡风玻璃下玻璃(7)一个如附图1所示的驱动力矩m或所述的驱动力f和所述的驱动力矩同时驱动打开所述的逃生通道。

可选的,所述的驱动力f和所述的驱动力矩m可以是手动驱动,也可以是电机自动驱动。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汽车落水快速打开逃生通道机械装置通过在汽车落水情况下将水的压力转化为打开逃生通道的动力,解决了所述汽车落水情况下由于水的压力无法打开车门的难题。同时,当所述逃生通道打开后,汽车外的水从逃生通道和所述后挡风玻璃两侧同时进水,进水后后座的坐垫靠背有效的减缓了水流的速度,避免了水流对人体冲击的伤害。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