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间隔件的维持把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06866发布日期:2018-08-21 10:00阅读:39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具有间隔件的维持把手装置,该装置能够容易地为可装配有把手的不同类型支柱架构和车顶结构固定所述把手。

本发明涉及机动车辆的内部装备的固定领域。在该领域中,内部把手用于例如在车辆转弯或制动时维持乘客。这些把手中的每个通常固定在机动车辆车厢结构中的车顶顶棚的支柱或侧向加强件中处于较高位置。

常规的维持把手装置示出在图1上。该维持把手装置100通常包括:经填垫料的抓握把手1;固定部分10,所述固定部分包括与把手1铰接的基座2;以及内部结构零件4,所述内部结构零件用于焊接在机动车辆的车顶支柱中。所述结构零件4的平面固定壁40具有孔41(参见图2),以使来自基座2的紧固件穿过并因此使内部结构零件4通过这些紧固件3卡扣在基座2上。所述内部结构零件4由此安置在基座2的界面平面“l”中。



背景技术:

根据抓住维持把手的乘客的身材,该把手可随时间变形。为了克服该问题,文件us8931818示出了一种装配有两对每对两个维持凸片的维持把手,所述把手的每侧上装配有两个维持凸片,所述两个维持凸片的端部经开孔以经受较大拉力而所述把手不变形。所述端部的经开孔部分能够有效地吸收该拉力的冲击力。

另外,专利文件us8439392示出了涉及将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和维持把手毗邻地固定在机动车辆的同一个侧向支柱上的毗邻固定的另一种改善。该共存性借助于插入在每个维持把手与车辆车身之间的板来实施。

此外,越来越多的机动车辆包括玻璃车顶(toitsvitrés):传统的可打开式车顶、全景的可打开式车顶或不可打开的全景车顶。因为玻璃车顶给经受门把手固定的侧向支柱强加较大厚度,所述玻璃车顶的架构可因此变得复杂,这使所述把手从与该把手固定的结构移开。



技术实现要素:

在现有技术中没有任何解决办法适用于能够将维持把手可靠地固定在各种支柱或加强部上,尤其是在较厚的加强内衬上。

本发明更确切地旨在允许这种固定,以及为此,本发明设置使将把手钩挂在内部固定零件上的钩挂系统延伸到车厢结构。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动车辆的维持把手装置,所述维持把手装置包括把手和固定部分,所述固定部分包括基座和内部结构零件,所述内部结构零件用于固定在所述车辆的车厢结构的内衬中。所述固定部分还包括配置在所述基座与所述内部结构零件之间的间隔件。固定部件使所述间隔件的底壁与所述基座联接并且使所述间隔件的延伸壁与所述内部结构零件联接,所述底壁与所述延伸壁隔有距离并且彼此定向,以使所述内部结构零件配置成处于与所述车辆的车厢结构互配的一体连接位置。

尤其是由于存在玻璃车顶,当内部内衬的厚度添加在所述基座与所述内部结构零件之间时,该间隔件能够有利地将把手装置固定在内部结构零件上。

根据有利的实施形式:

-将所述间隔件固定在所述内部结构零件上的固定部件包括来自所述间隔件的固定卡扣件,所述固定卡扣件与实施在所述内部结构零件中的开口联结;

-所述间隔件还包括至少一个扶正器(centreur),所述至少一个扶正器从开口穿过所述内部结构零件,以便限制所述把手的变形直到基本上100千克力;

-开口形成在所述间隔件的侧表面中,以便给所述间隔件带来柔性;

-所述间隔件的底壁具有开口,以使所述基座可按照与所述间隔件卡扣在所述内部结构零件上的方式相同的方式卡扣在所述间隔件上;

-所述间隔件具有在基本平面的底壁与基本平面的延伸壁之间的距离和角度,使得该距离基本上等于所述内部结构零件的一体连接距离,所述一体连接距离限定在一体连接平面同在所述间隔件与所述基座之间的界面平面之间;

-所述一体连接距离在所述内部结构零件的平面固定壁的边缘与所述界面平面之间为最小化的;

-所述间隔件容置金属板,所述金属板具有与所述间隔件的底壁的开口重叠的开口,以使所述基座还卡扣在所述金属板上;

-所述间隔件具有从蜂窝结构、带肋(nervurée)结构和多层结构中选择的结构,所述结构例如由复合材料制成。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装配有至少一个如上述所限定的维持把手装置的机动车辆。

在本文中,形容词“外部”和“内部”涉及使用在车辆车厢内部或外部作为标准的经定位的元件的位置。在附图上,相同或相似的元件用说明书中提及的同一附图标记来标示。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以下的非限制性详细说明和附图,根据本发明的其它数据、特征和优点将更加清楚,在所述附图上:

-图1为根据(已经提及的)现有技术的维持把手装置的透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维持把手装置安装在具有玻璃车顶内衬的车顶的内部结构上的视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维持把手装置的示例的透视图;

-图4为图3所示的维持把手装置安装在具有玻璃车顶内衬的车顶的结构上的视图,以及

-图5a至图5d为根据本发明的间隔件的装配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图2示出了图1所示的维持把手装置100经由车顶内部结构4安装在玻璃车顶的内部内衬21上的视图。在基座2的界面平面“l”中延伸的紧固件3的底座(还参见图1)按照距离“h”与该零件4的开口41分隔,如该图上所示,所述距离可大于所述紧固件3的高度。

该分隔的原因在于因存在玻璃车顶(未示出)而延伸至车顶内部结构4附近的内部内衬21的体积。该架构因此阻止了维持把手1的基座2的紧固件3直接固定在车顶内部结构4上。区域z1和z2分别指出维持把手1和基座2的内部结构机构的位置。

内部内衬21因此给把手装置设备100强加了两个较大约束:一方面,在基于紧固件3的平面“l”与整体地延伸有通过开口41的车顶内部结构4的平面“l'”之间的距离“h”;另一方面,在平面“l”与“l'”之间的角度“α”的定向的改变。

距离“h”和定向角度“α”这些约束借助于根据本发明的例如参考图3示出的间隔件而被删除,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维持把手装置100'的透视图。

图3上,根据本发明的维持把手装置100'的固定部分10'除了包括把手100的元件(主要为基座2和车顶结构零件4(参见图1))还包括配置在基座2与内部结构零件4之间的间隔件30。这种间隔件30成形成将基座2在底壁30f与延伸壁30s之间的厚度上延伸,并且倾斜地延伸,以将所述间隔件既无距离偏差也无角度偏差地固定在内部结构零件4上处于一体连接在内部内衬结构21(参见图2)上并且在平面ls(参见图4)中的一体连接位置。

因此,一方面借助于添加到固定部分10'上的厚度,另一方面借助于角度“α”(参见图2)的角度补偿(表现为侧壁32的梯形截面),间隔件30实施将把手装置100'安全且可靠地固定在内部结构零件4上。

该间隔件30布置有卡扣件31,以穿过开口41(参见图2)固定在内部结构零件4上。此外,间隔件30具有蜂窝结构,这使得所述间隔件更轻便而不降低刚度。

此外,两个扶正器33完成隔离件30与内部结构零件4之间的连接。这种扶正器33能够限制所述把手的变形直到基本上100千克力。这些扶正器33的数量和分布根据装置100'的局部机械安置来适配。

图4示出了图3所示的维持把手装置100'在通过车顶结构4安装在玻璃车顶的内部内衬21时的视图。间隔件30具有延伸壁30s,所述延伸壁根据相对于底壁30f(或平行的平面“l”或“l'”)的角度“α”倾斜或者根据位于这些壁之间的可变距离“d”倾斜,同时,底壁30f定位成无偏差地抵靠底座2,并且延伸壁30s定位成无偏差地抵靠内部结构零件4。

在这些情况下,壁30f与30s之间的距离“d”基本上等于所述内部结构零件4的一体连接距离,所述一体连接距离例如限定在一体连接平面“ls”同在间隔件30与基座2之间的界面平面“l”之间。该一体连接距离优选地在内部结构零件4的平面壁40的边缘4m与位于所述界面平面“l”附近的位置之间为最小化的。

基座2的紧固件3经由实施在间隔件30中的孔35通过卡扣将把手1固定在间隔件30上,如下图所示。

图5a至5d示出了间隔件30的主要装配步骤。该装配开始于金属板50的加工,在该加工中铣出两个开口52(图5a)。这些开口用于通过卡扣将基座2的紧固件3锚定在金属板50上。该金属板50还包括开口53,所述开口用于插入扶正器33(参见图3)。此外,围绕着开口52,两个带肋的框架54用于将金属板50定位在参考图5b示出的蜂窝状间隔件30中。

间隔件30的另一装配步骤包括制造由塑料材料包覆模制的蜂窝状零件。该蜂窝状零件具有与基座2接合的底壁30f(参见图3)。在该蜂窝状零件中设置有:侧表面32上的开口30b,所述开口用于插入金属板50,以便将所述金属板容置在空间30e中,所述空间在底壁30f的上方延伸,并且侧向的开口30b使间隔件30减轻并且带来了柔性;底壁30f中的两个开口35,所述两个开口能够与框架54以及与金属板50的开口52配合以用于在基座2上的固定,并且与卡扣件31配合以将间隔件30固定在内部结构零件4上。这些卡扣件31(参见图3和图4)来自从间隔件30的延伸壁30s进行的模制成型。开口33b实施成所述开口可与金属板50的开口53重叠,以插入扶正器33(参见图3)。

然后,参考图5c,金属板50插入到间隔件30中,两个带肋的框架54用于定位金属板50。配置在金属板50中的开口52因此与形成在间隔件30的底壁30f中的开口35重叠。

这样制成的间隔件30因此使用在维持把手100'的不同零件的组装中。图5d示出了将间隔件30组装在内部结构零件4上的第一组装步骤。为此,间隔件30的卡扣件31穿过实施在内部结构零件4中的开口40(参见图2)。两个扶正器33还穿过同样实施在内部结构零件4中的开口43。

该组装的下一步骤包括将把手1固定到间隔件30的底壁30f上并且将间隔件30的延伸壁30s借助于紧固件3固定到内部结构零件4上,所述紧固件分别穿过配备有金属板50的间隔件30的开口35、52以及内部结构零件4的开口41通过卡扣来固定。该组装的结果示出在图3上。

本发明不限于所描述和所示出的实施例。因此,不同的钩挂、锚定或卡扣零件可无区别地实施在维持把手两个元件之间的无论何种连接上。另外,扶正器的数量可有利地大于二。

此外,装配步骤的次序可改变,例如把手1可在该组件固定到间隔件30上之前固定到基座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