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动车用多角度后视镜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12473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后视镜装置的结构设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机动车用多角度后视镜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机动车都有配备有左、右和后3个后视镜,汽车后视镜反映汽车后方、左侧方和右侧方的情况,起着扩大驾驶视野范围的作用。目前的汽车后视镜所设计的后视镜能够转动的角度有限,并不完全适合不同身高的人,难以满足市场需求。专利cn201521115161.1公开了一种后视镜,包括壳体、支撑杆和镜片,所述壳体上设置有镜框,所述壳体内设置有金属杆,所述镜框上面设置有雨罩,所述镜框上镶嵌有导轨槽,所述雨罩与镜框为一体式设置,所述金属杆与壳体螺纹连接,所述金属杆与壳体上均设置有榫眼,所述支撑杆两端均设置有榫头,所述支撑杆与金属杆和壳体均为榫卯连接,所述镜片前面涂有防雾剂,所述镜片后面设置有关节轴承,所述镜片四周设置有硅胶密封条,所述镜片上面和下面均设置有碳纤维杆,所述关节轴承与金属杆可拆卸连接,所述碳纤维杆安装于导轨槽内。该结构存在的问题是:镜片与关节轴承之间为可转动式连接,当镜片和关节轴承之间相互转动时,碳纤维杆和镜框之间的导轨槽的活动范围较小。针对以上问题,开发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方便实用的机动车用多角度后视镜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克服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技术问题,现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方便实用的机动车用多角度后视镜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机动车用多角度后视镜装置,该装置包括:弧形壳体、设置在弧形壳体端部的镜框、设置在镜框内的转动面,转动面包括:顶部、底部和后侧部三者分别具有半球槽的转动块、卡接在转动块前侧面上的镜面,转动块后侧部依次通过第一橡胶球、金属杆与弧形壳体连接,转动块与第一橡胶球之间设置有连接孔;镜框内由内而外设置有等高弹簧和硬质橡胶槽,转动块顶部通过第二橡胶球与硬质橡胶槽抵接,转动块底部通过第三橡胶球与硬质橡胶槽抵接。

进一步限定,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金属杆和弧形壳体通过弧形壳体上设置的卡槽卡接。

进一步限定,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转动块顶部设置有穿过第二橡胶球中心的固定轴,转动块底部设置有穿过第三橡胶球中心的固定轴。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机动车用多角度后视镜装置的结构设计较为合理,可通过第一橡胶球、第二橡胶球、第三橡胶球将镜面调节到合适位置,然后通过转动块与第一橡胶球之间设置的连接孔将转动块固定,将镜面卡接,方便实用,适宜进一步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弧形壳体,2.镜框,21.等高弹簧,22.橡胶槽,31.转动块,32.镜面,4.第一橡胶球,5.金属杆,6.第二橡胶球,7.第三橡胶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发明内容起任何限定作用,并且,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发明的解决方案所必须的。

实施例一

如附图所示的一种机动车用多角度后视镜装置,该装置包括:弧形壳体1、设置在弧形壳体1端部的镜框2、设置在镜框2内的转动面,转动面包括:顶部、底部和后侧部三者分别具有半球槽的转动块31、卡接在转动块31前侧面上的镜面32,转动块31后侧部依次通过第一橡胶球4、金属杆5与弧形壳体1连接,转动块31与第一橡胶球4之间设置有连接孔;镜框2内由内而外设置有等高弹簧21和硬质橡胶槽22,转动块31顶部通过第二橡胶球6与硬质橡胶槽22抵接,转动块31底部通过第三橡胶球7与硬质橡胶槽22抵接。

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金属杆5和弧形壳体1通过弧形壳体1上设置的卡槽卡接;所述转动块31顶部设置有穿过第二橡胶球6中心的固定轴,转动块31底部设置有穿过第三橡胶球7中心的固定轴。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动车用多角度后视镜装置,该装置包括:弧形壳体、镜框、设置在镜框内的转动面,转动面包括:顶部、底部和后侧部三者分别具有半球槽的转动块、卡接在转动块前侧面上的镜面,转动块后侧部依次通过第一橡胶球、金属杆与弧形壳体连接,转动块与第一橡胶球之间设置有连接孔;镜框内由内而外设置有等高弹簧和硬质橡胶槽,转动块顶部通过第二橡胶球与硬质橡胶槽抵接,转动块底部通过第三橡胶球与硬质橡胶槽抵接。本发明的结构设计较为合理,可通过第一橡胶球、第二橡胶球、第三橡胶球将镜面调节到合适位置,然后通过转动块与第一橡胶球之间设置的连接孔将转动块固定,将镜面卡接,方便实用,适宜进一步推广应用。

技术研发人员:黄滢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靖江励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7.31
技术公布日:2017.1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